韩子轩怀疑这是城内以范琼,徐秉哲为代表的投降派让徐公子来试探,于是他不动声色地说道:“我毕竟只是一个胡人,不便参与到宋金两国的纷争中去。倘若徐公子真有胆量,本公子倒是可以借一些装甲车给你,徐公子意下如何?”
韩子轩以为这番话一定能将徐公子一军,哪知道徐公子大笑道:“正合我意,本公子正想带本部人马出城迎战金军。”
韩子轩愣住了,这是什么鬼?
这铁定是徐秉哲和范琼这两只老狐狸派徐公子前来试探!韩子轩心中冷笑,我就顺着你的套路走,大不了损失几十辆车。
想到这里,韩子轩对徐公子说道:“装甲车能抵御刀剑重斧,公子有了此车一定所向披靡。”
“不瞒韩公子,我一听说你在鲁班营造社研制装甲车,便跑去看了。公输掌柜对我说,韩公子研制装甲车是为了卖给镖局。然而,等我看了样车,便知此车是为战场而生!有了此车,再也不用害怕金夏两国的铁鹞子重骑兵。”
见徐公子对自己辛苦研制出来的装甲车给予了高度评价,韩子轩对徐公子顿生好感,直觉告诉他,徐公子不是徐秉哲和范琼派来试探他的,而是真心想出战。
至于徐公子想出战的原因,不管是他想扬名立万,还是真心出于爱国,或者和父亲赌气,或者是在心爱的人面前表现,只要对国家有好处,那就应该支持。
接下来,韩子轩和徐公子讨论了一下细节,两人一直商谈到深夜。
徐公子非常年轻,十八九岁的年纪,比韩子轩还要小,虽然有父亲的荫蔽,但在禁军中也只是一个统领一百人的小头目。
军事行动当然要得到高层的批准,结果行动方案被范琼否决了。
范琼劝徐公子放弃,徐公子坚持要出战,最后范琼动怒道:“你父亲之所以让你从军,是想给你镀金,铺就飞黄腾达之路。你却不识好歹,非要强出头,好话我已说尽,你若仍然一意孤行,我定然要将此事和你父亲说去。”
话说到这份上,徐公子仍不妥协,范琼无奈,亲自去开封府见徐秉哲。
哪知道徐秉哲听说此事后并不着急,只是淡淡地说道:“老友,我知道你是为了我徐家好。然而,知子莫若父,我这个儿子一旦打定了主意,九头牛也拉不回来。之前我让他放弃和齐王家的婚约,他死活都不肯听我的。事到如今,就由他去吧,就当少生了这么个儿子。”
见徐秉哲都不阻止他的儿子出战,范琼不敢再阻挠。因为他知道,开封城内,上到官员,下到百姓,抗金情绪高涨,如果执意阻止徐公子出战,就等于站在了全城军民的对立面,不值当。
在预定的献寿礼的前一天,韩子轩赶到鲁班营造社,看到已经有三十三辆车打造完成。
他将三十三辆装甲车拉回齐王府,并派人通知徐公子,可以借给他三十辆装甲车。
拉车的马说好由徐公子从军中带过来,徐公子在他手下挑选了八十九人,连他一共九十人,每辆车三个人,一人驾车,另两人作战。
韩子轩派人让吕好问传话给萧庆,说是已经准备了三十三车寿礼,明日上午送抵金营。
吕好问已经听说了徐公子向韩子轩借了三十辆装甲车,准备向金军发动攻击的事,但他佯装不知,只是将韩子轩的原话转告萧庆,萧庆大喜,立即派人给完颜宗翰送信。
第二天清晨,天还没有亮,徐公子带着八十九个部下来到齐王府。
他们身穿便服,里面罩着铠甲,兵刃和弩箭都藏在装甲车上的空竹筐里,外面用锦缎盖好。
韩子轩在另外三辆车上分别装了两挺马克沁重机枪和一门迫击炮,外面严严实实地用彩缎包裹好。
徐公子见韩子轩要跟随自己一同出战,不悦地说道:“这是要监视我么?”
韩子轩知道他误会了,连忙说道:“我怕徐公子有失……”
徐公子傲然道:“本公子身经百战,杀敌无数,还需要韩公子保护么?”
韩子轩知道他在说大话,也不计较,正想继续解释,忽然看见卉儿从楼上飞奔而下,手里拿着一个托盘,盘子里是她亲手做的点心。
她先是来到徐公子面前,说道:“一直以为,徐公子只是一个官宦人家的浮浪子弟,想不到今日如此英雄气概。”
徐公子拿过一块点心,放到嘴里,嚼了几口后,竟然流泪了。
作为官宦人家的公子哥,徐公子吃过的美味珍馐无数。卉儿做的点心未必有多么的好吃,但这是珍儿第一次亲手做点心给他吃。
卉儿来到韩子轩面前,韩子轩拿过一块点心也吃了起来。
卉儿问韩子轩道:“公子并非大宋人氏,为何要随同禁军出战?”
韩子轩老老实实地说道:“说实话,虽然装甲车能抵挡刀剑,但是,徐公子他们到底只有几十人,在十几万金军中往来冲杀,凶多吉少。因此,我带上火器一同前往,胜算更大一些。”
卉儿点了点头,眼角闪动着泪光,说道:“祝二位公子马到成功。”
出发前,韩子轩将所有人召集过来,说道:“金营中有许多被囚禁的兄弟姐妹,他们的帐篷通常都被金人的帐篷包在中间。金人的帐篷通常都是新的,人质的帐篷通常都很破旧。诸位一定要牢记,免得伤了自己人。”
众军士都说记住了,徐公子下令出发。
三十三辆装甲车驶出齐王府大门,向着南边的城门驶去。
此时天色渐渐亮起来,三十三辆装甲马车在街道上隆隆驶过。
街上的行人渐渐多起来,每个与装甲车队相遇的行人都驻足观望,他们从来不曾见过如此怪异的马车。
装甲车队来到外城城门口,金军老远就见到车队第一辆马车的车顶上打着一道横幅,上书“敬祝大金国皇帝万寿无疆”几个大字。
把门的金兵昨晚便接到元帅的命令:给前来送寿礼的车队放行。
金兵打开城门,车队隆隆驶出城门。
看着一辆辆马车从城门口经过,一个金将的脸色突然沉了下来,厉声质问道:“送礼的马车为何要蒙上铁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