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字木兰花·行舟
凤歌凰曲,花月星云风暗语。帆过江平,秋叶飘蓬孤客行。
痴情人少,不许红颜尘世老。踟步潸然,高举金樽邀玉蟾。
——邱文隽作于琰元三十七年。
·
儒臣独自一个坐在房中,唯有昏烛相伴,自觉颇有凄凉之感,脑海中不断地回忆中午遇到的事,悔恨之情挥之不去。面对着刚刚落下题目的纸,儒臣手中的那管毛笔此刻重如千斤,无论如何也拿不起来,索性将笔搁在一旁,仔细地回想今天遇到的事。
他在回家的路上也想过多次,却始终不明白为什么自己救下的那个孩子——一个只有七八岁的孩子居然会对自己恩将仇报;为什么自己当时明明优于对方却不得不让步认输;为什么话本里写的那些理所当然在今天通通没有发生在自己身上;为什么自己做了救人之事反而落得如此下场;为什么父亲如此清楚地明白自己说了谎。
一个个问题犹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搅扰得他不得安宁。儒臣在案前抓耳挠腮,苦苦思索着脑海中问题的答案。
白云苍狗,日落月升。昏黄的落日被一弯弦月替代,不觉已是戌时,眼看着就要邱先生来家查课,儒臣却无暇顾及自己点墨不沾的答卷,脑海中翻腾着今日的种种。终于,脑海之中恍惚得到了一个答案,一个自己无比憎恶所以抑制在胸的答案:‘贾公子’的真实身份对于自己来说并不重要,哪怕那锭金子是假的自己也不得不让步,因为他冒不得那个风险。
得到了这个答案的儒臣突然感觉自己胸中无比的空虚,他想起自己每当看到英雄上将战死沙场时,自己都会情不自禁地代入那段情节,仿佛自己便是疆场上的不归人,每每如此,都会觉得胸中热血沸腾,恨不能提枪上马以血溅沙场,方才痛快。
但在竹林中,当他看到那锭金子时却是真正地在害怕——不只是怕自己的死,还在怕家人所受连累,这是他第一次从世态炎凉中学到四个字:投鼠忌器。
想到这里,儒臣愤恨不已,拿起毛笔饱蘸浓墨,在纸上悬腕写道:
“上将军跨骏马纵横沙场,越不过权贵之门。大英雄挺钢枪力敌万人,挡不得忠孝礼义。孙儒臣纵有万夫不当之勇,见贵公子也须卑躬屈膝,设若英雄个个如此,长空之下、后土之上,刍狗千万,何必英雄!”
写毕,儒臣投笔于地,拍案数番,心中无数的委屈和苦闷排解不出,欲要吼时,又怕父亲听见了误会,要夺门而出,又怕父亲看到了发怒,因此只得如此憋闷着,等它脾气自消。
这时,儒臣听见厢房门开,抬头见是邱老先生,这才想起来课业没完、文章未作,慌忙将案上纸张藏在背后,因为手里有东西,只得站起身来向先生鞠一躬道一声‘先生好’,低着头背手而立。
邱老先生看了看儒臣,问道:“儒臣,你安分了这些许年,如今又要作什么妖?”
儒臣连连摇头:“什么也没做,什么也没做……”
老先生将自己带来的书用一只手抱了,另一只手伸向儒臣:“交出来。”
看着邱老先生严肃认真的表情,儒臣知道无法蒙混过关,只得将那张纸交给了先生。邱先生接过去看了一会,脸上渐露笑意,过不一会这笑又慢慢变成了大笑,这邱先生年纪大了有些肺病,大笑起来只有空气进出的声音,颇为怪异。儒臣几乎没听过老先生如此大笑,不知他是发怒还是大笑,只得怔怔地站在那里不敢出声。
邱老先生笑了很久方才挺直了腰,手里拿着儒臣写的东西,看看儒臣又看看那纸,脸上那笑意藏不住地露出来,过了半晌才对儒臣说:“小子,今日里出门采风遇了什么,详说于我听听。”
儒臣以为邱老先生笑中藏怒,不敢照实了说,还将之前应付祥寅的那段话重复了一遍。老先生开始还面带笑容,听到最后渐渐凝固了表情,板着脸对儒臣说:“其中就里,你可有弄虚作假之处?”
“没……没有。”
邱老先生也不逼问,也不恐吓,只将那双眼钉在儒臣身上动也不动地看了许久,儒臣被那尖刀般的目光盯得心中发毛,只将头深深地低下去,也不说话。
过了一会,老先生张口说道:“你这孺子年方十五,便知道说谎欺心,却不知那谎话也是需要用心揣摩,似你这般随口胡诌,如何骗得过人?”
儒臣听到这句话抬起头来争道:“我想了很久,如何——”话还没说完,自知失言,用手遮了口呆在那里,逗得邱老先生又是大笑一番。
笑完,老先生看着儒臣道:“我进你厢房之前已与你父亲通过口风,他将你那番话都告知于我,让我也探探你,看所言是否是实。你这两番虽将前后一番话说得相同,然其中有颇多不合理之处,你却未察觉。”
儒臣低着头认错:“学生知错了,但不知父亲与先生如何识得是谎?”
老先生笑道:“四个十七八岁的少年于人迹罕至之处殴打小儿,此中必有原由,而你后来未说这小儿下落也未说他挨打原由,表明此事要么并非源于小儿被打,要么便是你欺心,将无说做有,此其一;你叫一声他便来打你,则这四人必是那好打好杀之人,若果真如此,你又怎么能衣不染血、身不沾尘地回来?此其二;你自小便是心思缜密,知道钱财金贵之人,若果真于市集中丢了钱,照你心性如何还有心思游山玩水、作诗吟赋?此其三。有此三点,知你所言非实也。”
儒臣听完老先生的推论,双膝一软跪在地下:“先生高见,是学生粗陋无知,再不敢欺心说谎了。”
邱老先生哈哈大笑:“此三点乃是你父亲与我所见相同之处,我这还有那第四点:你自幼好那行侠仗义、匡君辅国之英雄气概,若非遇了那恩将仇报之事、遭了那被势所压之屈,定不能写出如此文章。”说着,邱老先生用手弹了弹那张纸,笑道:“你服也不服?”
儒臣面红耳赤,对着先生纳头便拜:“学生知错,伏乞先生原谅!”
邱老先生摇摇头,将儒臣扶起来道:“你也不必如此,想我当年也不比你安分多少,正所谓‘人不轻狂枉少年’,好那英雄气概,此乃常事,不足介怀。只是这欺心说谎,可再不能犯了。”
儒臣用力地点点头:“学生再不做此类恶事了。”
“如此,我看你这文章也做不得了,不如今日与你闲聊一晚,如何?”
“先生,这……”
“哈哈哈,我看了你这几笔,勾起少年之事,也无甚心思教书,不如与你谈一谈,看你我可有相同之处,也算助我开解一二了。”
儒臣抬起头看着先生道:“先生如此尊儒重道,也有杵逆之时?”
邱老先生又一次开怀大笑道:“我那年轻时,可比你更甚几分!”
“如此,学生愿听!”
“好,今个儿便说与你听,也让你知道那人生不易、求学多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