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回到店铺里面,商议修建冰窖一事。
其实修建冰窖也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只需要经过周密计算即可。
北冥道人花钱找来几位能工巧匠,专门负责设计冰窖,自己则与姜子牙一同出城,朝着宋家庄而去。
至于宋异人,则是继续待在朝歌城中,免得其中生出变故。
朝歌一地,不管如何都是人族一脉都城,城中不乏仙神修士,连太乙金仙都不敢肆意妄为。
只要宋异人待在朝歌,自然可以安然无恙。
一经来到宋家庄,北冥道人不禁眉头一皱,仿佛冥冥之中有着一丝牵引,转身往庙宇方向望了一眼。
姜子牙也是面露异色,觉得庄中有点奇怪,可又说不出来哪里奇怪。
但凡仙神修士,都有冥冥之中的一丝灵觉,对于一些特殊事物有着感应。
一时间,二人不由自主朝着庙宇走去。
整个宋家庄,除了北冥道人与姜子牙以外,只有庙宇中的鬼仙,或者说是神灵,踏足修行一道,必然知道一些事情。
庙宇面积不是很大,样式古朴陈旧,显然已经有了一些年月,香火也曾鼎盛一时,
奈何,随着无数时间过去,如今香火早就衰落下来,多少有些残破。
一来宋家庄人口不多,自然谈不上什么香火可言。
二来纣王向来不信什么神灵庙宇,连前往女娲宫上香一事,都是朝中文武大臣提醒,而且还做出如此荒唐举动。
人族自古到今都是一样,上有喜好,下面自然有人追捧起来。
纣王不喜庙宇上香祭祀,下面一众百姓,自然亦是如此。
再说,宋家庄距离朝歌一地不远,不是什么山野之处,神灵也不敢随意行事,香火自然越发稀少起来。
二人刚刚来到庙宇门前,只见里面走出一位红衣少女,容颜精致,样貌不凡,手中持着一条丝带,犹如九天仙子一般。
“小女子红衣,见过二位仙长!”
红衣正是庙宇中的神灵。
她本体乃是上古人皇轩辕时期一位女官,阳寿已尽,魂魄立下一尊神像,供人祭祀。
久而久之,也算是一方山水小神。
这些庙宇中的神灵,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天庭册封而来的山神、土地。
还有一种则是人族立下的神像,经过香火温养,慢慢踏足神灵一道。
其中大多都是上古人皇轩辕时期人物。
昔年人皇轩辕与九黎蚩尤一战,无数人族身死。
可想而知,立下的神像,数不胜数。
眼前的红衣,仅是其中之一。
“二位仙长,可是想要问有关宋异人一事!”
闻言,北冥道人神色不动,出言问道:“正是此事,还请仙子指点一二!”
对此,红衣没有半点惊讶,仅是略微犹豫一下,说道:“小女子仅是一位小神,不敢过问诸位仙长之事。”
“不过,二位仙长可以前往云荡山一行,或许能有一些收获。”
言罢,不等北冥道人继续出言,红衣身上灵光一闪,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
云荡山!
“也好,贫道就前往云荡山一行。”
北冥道人对着庙宇拱了拱手,略微表示感谢。
洪荒世界仙道独大,特别是玄门一脉,而神道一脉则是式微,也从不过问仙神修士争斗。
而且,眼前的红衣,仅是一位小神,甚至可以说是野神,能说出“云荡山”来,已经是难得可贵。
姜子牙点了点头,也只能如此。
不管与何方仙神修士有关,他都想与其会上一会。
随着二人转身离开宋家庄。
红衣再次现身出来,双目望着远方,口中自言自语道:“阐教玉清圣人元始天尊坐下弟子!”
对于姜子牙出身跟脚,她早就清楚,不然也不会现身相见,而且还说出云荡山。
阐教一脉或许不如截教万仙来朝,却亦是玄门三教之一。
有着玉清圣人元始天尊坐镇,教中十二金仙,各个都有大罗金仙道行,无人胆敢轻视。
“或许,也只有诸位圣人门下弟子可以随意行事,不问其中因果。”
随着话音响起,红衣仿佛轻叹一声,再次消失不见。
云荡山一地,距离宋家庄大约有着三十里路程,二人一路驾着雨雾而行。
正好赶上一场小雨过后,山中升起一层淡淡云雾,老树枯藤,奇峰怪石,青竹随风而动,昭显出一幅美丽画卷。
北冥道人站在雨雾之上,双目望着云荡山,距离姜子牙足有数丈远,生怕他沾染到天河弱水。
眼前山中云山雾罩,灵猿嬉闹,仙鹤起舞,灵芝幽谷而生,不时有着一丝清脆鸟鸣响起。
山下一位位牧童放牧,好似一幅田园场景。
封神前的洪荒世界,大地尚未破碎。
虽然先天灵气早就消失不见,云荡山也非什么仙山福地,可其亦有丝丝灵脉衍生。
北冥道人忍不住深吸一口气,自从踏足人族范围,他好久没有见到如此景色,不禁有些心旷神怡。
“只得流霞酒一杯,空中箫鼓几时回;云荡山里云雾生,不羡灵山羡仙山。
北冥道人一时有感而发,相比人族繁华,朝歌城中的热闹。
这青山竹林之间,才是修行之处。
一时间,他几乎立刻踏足炼虚合道一境。
炼虚合道修士,已经算是半个仙人,可与普通仙神争锋。
“想不到,道友还有如此才华。”姜子牙赞叹一句。
对于诗词一物,他仅是略懂一二,却也知道方才的诗句不错。
北冥道人闻言,脸色略微一红,前面半首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写的,后面则是他自己随口说的,可算不上什么才华。
“仅是一些俗物而已,当不得才华二字。”
商朝时期早就有诗词存在,比如:纣王在娲皇宫写的那首,只是没有什么具体章法而已,不盛行而已。
再者,仙神修士一心整日苦心悟道,人族有才华者,则是习武,翻阅兵法。
对于诗词歌赋一物,仅是与舞女享乐时的,一种玩物而已。
故而,十分少见。
至于普通人族百姓!
能认识几个文字,已经算是难得可贵。
很多普通人族百姓家中,连一本书籍都没有,哪怕是宋异人家中,也是仅有寥寥几册竹简而已。
足见诗词一物,对大多数人族来说,都是一种奢望。
姜子牙年轻时候也是如此,直到前往昆仑山修行,才有机缘翻阅一众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