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柏林
[美]奥莱尔
一列火车缓慢地驶出柏林,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在一节车厢里,坐着一位头发灰白的战时后备役老兵,坐在他身旁的是个虚弱而多病的老妇人。显然她在独自沉思,旅客们听到她在数着:“一,二,三。”声音盖过了车轮的“咔嚓咔嚓”声。停顿了一会儿,她又不时重复数起来。两个小姑娘看到这种奇特的举动,指手画脚,不假思虑地嗤笑起来。一个老头狠狠扫了她们一眼,随即车厢里平静了。
“一,二,三。”这个神志不清的老妇人又重复数着。两个小姑娘再次傻笑起来。这时那位灰白头发的战时后备役老兵挺了挺身板,开口了:
“小姐”,他说,“当我告诉你们这位可怜的夫人就是我的妻子时,你们大概不会再笑了。我们刚刚失去了三个儿子,他们是在战争时死去的。现在轮到我自己上前线了。在我走之前,我总得把他们的母亲送往疯人院啊。”
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
经典赏析:
单一的场面 丰富的内涵
寿静心
这是一篇写战争的微型小说。
自从有了战争,便有了战争文学。战争的残酷、战争的恐怖、战争的无情、战争的悲壮都在作家们的笔下宣泄。远古的时候人们便有了《伊利亚特》,几千年过去了,战争没有停息,写战争的作品也数不胜数。《在柏林》就是无数战争作品中的一朵很别致的小花。
它没有血肉横飞、炮火齐鸣的战争场面,没有负伤将士的呻吟,尸体狼藉惨不忍睹的场景。它没有敌我交战的双方、运筹帷幄的将领、冲锋陷阵的士兵,以及一切围绕着战争展开的情节。用一句话来说,作为战争作品,它缺少硝烟味。它甚至没有什么故事,只有一个生活镜头的速写:一个后备役老兵送妻子到疯人院去。然而你从这貌似平淡和单一的场面中嗅到了什么?战争的血腥味!你从这小小的场面中感受到了什么?德国人民对希特勒发动侵略战争的罪行的沉痛控诉!
作者没有正面描写战争,他把战争放在幕后,只通过一个单一的场面揭示了这场侵略战争的后果: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一位体弱多病的老妇人因为三个儿子的战死已经发疯了,她仅存于思想中的惟一清醒的意识是“一,二,三。”在那无数健康而又强壮的男人们早已长眠于地下化为泥土的时候,这个头发已白的老兵要踩着儿子们的血迹上前线了。等待着他的将是和儿子们同样的命运!而这位可怜的疯妇人将怎样度过余生?当时社会的诸多不幸都集中在这个小小的场面里,因此使这个小场面就成了悲剧性矛盾的一个集中点,加深了对这场罪恶战争的控诉。两个少不更事,不知内情的小姑娘的傻笑和两鬓斑白的老兵悲怆的心情也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这种对照既烘托了气氛,又推动了情节,且深化了主题,使读者不由得想到,那可怜的疯妇人的命运岂不是这两位少不更事的小姑娘将来的写照?可以想像,这场侵略战争不仅给被侵略国家的人民也给德国人民带来多么深重的苦难啊!
写战争不在于非要实写血肉横飞的场面才能见出战争的恐怖和残酷,从战争所造成的后果着手,更能显示出战争尤其是侵略战争的残酷和罪恶本质。《在柏林》虽然只有一个场面,但你从这单一的场面中已经深深地感受到了作者对希特勒发动这场侵略战争给德国人民造成了深重苦难的罪行的强烈控诉。 灾难深重的中国,曾经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军阀混战,国无宁日,民不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