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若凝眸
从来君王多薄幸,倚遍阑干,冷月照单影。
柔肠千缕与谁听,泪洒罗裳春梦醒。
似昔红颜对镜览,独坐幽篁,孤盏不成欢。
瑞脑香消芳踪散,回首凝眸玉宫寒。
————————
三月,暮春时节,午后的阳光挥洒在懿祥宫东侧的花园里,为原本还有些凉的天气增加了丝丝暖意。这样的天气里,兰花恣意绽放,仿佛是在向世人昭示着它与众不同的君子风范……
懿祥宫是大宸皇朝历代皇太后的居所,《说文解字》有云:温柔圣善曰懿,福者谓之祥,故名曰:懿祥。大宸皇朝开国之君,太祖武皇帝皇甫轩彻遗训,后世子孙御极者需以孝治天下,奉养皇太后于懿祥宫中。寓意以皇太后之懿德赐福于天下,绵延大宸国祚。
如今懿祥宫的主人是今上永光皇帝的生母叶映夏,永光皇帝亲自为母亲选定徽号“承天”,是为:承天皇太后。
————————
懿祥门内,容宣静静地站在泰福殿前的院子里,双手自然地交叠在腰际,云淡风轻的脸上挂着得体的微笑。那一抹安静的笑容,不张扬,不恣肆,沐浴在三月的微风里,带着一种平和的安静。
她不时抬眸瞟向懿祥门外,似是在等待着什么,又好像在期盼着什么……对于一个沉浮在深宫三十余年的女人来说,容宣没有尊贵的身份,却拥有皇帝的敬重和皇太后的依赖。
她是叶映夏的陪嫁侍女,皇太后初嫁时,先帝皇甫敏旭还是武成王世子。从她跟随的主子成为世子侧妃的那一刻起,她就一直守在主子身边,伴着主子从世子侧妃到太子侧妃,再到贵妃、皇贵妃、皇后,最后成为当朝皇太后,这大宸皇朝最尊贵的女人。
容宣就这样静静地陪着她,一如这暮春三月平和的阳光,温柔不刺眼,仿佛经过了岁月的洗礼,这世间再没有什么可以激起她的一丝波澜。
大约过了一盏茶的功夫,容宣又一次瞥向门口。久违的绛紫色袍角映入眼帘,她的嘴角了然般勾起一个弧度。不同于往日里应对嫔妃时那疏离的微笑,此刻她笑的温柔,笑意直达眼底,仿佛浑身都透着喜悦。
容宣身子微微前倾正要迎上去,正如平日迎接命妇一般从容不惊。只是在她向前迈开步子的瞬间,双手用力的相互紧握,旋即松开,若是不了解她,还真是没有发觉她与往常的不同。
当绛紫色的官衣完全出现在懿祥门时,容宣眼底的笑意也越来越浓,站定在来人面前,微微福下身子行了个常礼,开口道:“林二爷总算是到了,太后可是等着呢!二爷稍候,我这就去禀报。”说到最后一句,声音几不可闻,更似是娇羞的喃呢。
“多谢了!”林又峰向前拱拱手,唇角上扬,坚毅的眼中也多了一丝亲昵的笑意。
容宣微笑颔首,转身走向泰福殿,自有打帘的小宫女为她掀起珠帘。没有人注意到,容宣带着笑意的眸子里划过一丝淡淡的哀伤??
只消片刻功夫,便见容宣稳步从内殿走出,脸上依旧挂着笑,她脸上不再温柔,与往日里宣见嫔妃时疏离的笑容别无二致。容宣稳步走到林又峰面前,恭敬地行了一个宫女见外臣的全礼,起身说道:“皇太后有旨,宣兵部尚书林又峰仪韵轩觐见,林大人请随奴婢这边走。”说完右手前伸,微微俯首,做了个请的动作,没有过多的停留便恭敬转身,迈步走向懿祥宫西南角的仪韵轩。
懿祥宫的前殿名昭纯殿,是平日里皇太后赐宴及召见内外命妇宫殿。纯昭殿东侧的泰福殿是太后寝宫,另外还有仪韵轩和福宁阁两个后殿。皇太后自是不宜在自己寝殿召见外臣,而与仪韵轩相对的福宁阁,有时则会用于安置进宫请安时需要临时休息的命妇。
林又峰虽是天子近臣却并非皇亲,若是在昭纯殿见驾便会失了体统,因此仪韵轩就成了宣见外臣最合适的地方。
林又峰微微怔忡,抬头看着容宣的背影,一声轻叹从嘴角溢出,他的眼中闪过莫名的情愫,没有做过多的停留,便跟在容宣身后走向仪韵轩??
仪韵轩中,蘅芜香的味道冲击着林又峰的大脑,本已封存多年的记忆毫无预兆地涌入脑海。这蘅芜香的香谱早已不再传世,那一年她多梦难寝,他专门为她求来的古方。
静静地跟在容宣身后,每走一步,记忆便清晰一分。脚步随着容宣停了下来,看见茜纱帘后模糊却又熟悉的身影,封存记忆的那把锁“咔”地掉落,让他微微恍惚。
多年的官场生涯,让他敏锐地察觉到自己的异样,只消一瞬便清醒过来。裣衽下跪,俯身叩首:“微臣兵部尚书林又峰给拜见皇太后,皇太后万福!”
皇太后微微启唇有些欲言又止,终是看着林又峰行了全礼才开口道:“尚书大人快请起来,说来你与皇帝有师生之谊,在哀家这里很是不用行这样大的礼。”又向容宣道:“给林大人抬一把椅子过来,再去将我早起吩咐你沏的那碗枫露茶给林大人拿来,这会子正好出色了。”
“多谢皇太后恩典!”林又峰闻言有一刹那的恍惚,恭敬地叩了一个头后,才起身退到一旁刚刚搬来的椅子前坐好。
刚刚坐定,容宣已经为他布好了茶,他只好对着容宣微笑点点头:“宣儿……多谢容姑姑。”容宣微微抬首看了他一眼,不置可否地回到太后身边。
室内有一瞬间的沉默,尽管蘅芜香的味道让人发自内心地安静。林又峰此时却如坐针毡,他了解眼前这个大宸皇朝最尊贵的女人,如此这般必然是有什么为难的事情要他去做,否则她绝对不会以这样的姿态宣召他进宫见驾,更是拿出了他最爱的枫露茶。
于是林又峰微微欠身,打破了这看似并不可怕的沉默,说道:“不知皇太后召微臣进宫有何吩咐?”
“哀家知道林大人最爱枫露茶,可巧前些日子外头供上来不少,大人尝尝可还能入口?”皇太后没有多说什么,只隔着帘子注视着他拿起茶碗。
林又峰揭开盖子放在鼻前轻轻的嗅着,之后用碗盖撇开浮沫,就在他的唇轻轻搭上茶碗的瞬间,皇太后的嘴角微微上翘,笑意深入眼底。
林又峰砸了一口茶便放下茶碗,那段被尘封的记忆却更加清晰。那一年,也是这样一个兰花盛开的暮春时节,他十七岁,她十五岁。他负手立于她家的兰花丛中,满眼笑意地对秋千上的她说:“明年兰花盛开时节,我来娶你可好?”
皇太后久久不语,只是拿起茶碗静静地品茶,碗盖与茶碗的碰撞声细微清脆,却能将林又峰神游的思绪拉回。皇太后没有怪罪林又峰的失神,只是隔着纱帘含笑静静地看着他。
殿中沉默良久,皇太后朱唇轻启,依旧带着笑意对林又峰说道:“林大人家的大丫头今年有十五了吧!可是要参加今年的秀女大选?”虽然是问句,但是却异常的肯定。
林又峰闻言不禁浑身一颤,眼中闪过了然。他太了解眼前的这个女人,时过境迁,她与他已然是最熟悉的陌生人。如今的她是当朝的皇太后,经过了后宫数十年载锤炼,迎着血雨腥风站在了权利的顶峰,没有人可以悖逆她,即使是曾经与她海誓山盟,也不能违逆她分毫。
“劳皇太后惦念,小女若韵九月就要行笄礼了,也是今年应选的秀女。微臣正想跟皇太后求个恩典,撂了牌子许她自行婚配,微臣也好多留她两年。”林又峰尽量放缓语气,小心措辞,思索着回话。
其实他知道,在他接到懿旨进宫见驾的时候他就知道,他捧在手心里长大的女儿终是要走进这宸极奥祉城。只是他还是想要说这一番话,满是不舍,奢望着她能够念及当年的情分放了他的女儿。
“可是已经相看好了人家?”皇太后的声音似乎多了一丝波澜。
“回皇太后的话,还……不曾定下人家。”林又峰道。
“哦?那孩子小的时候哀家见过一次,温婉识礼是个十足的美人坯子,你林家家教甚是严明,想必如今也是不差的。哀家想亲自给这孩子指一门亲事,林大人意下如何?”皇太后的眼中带着笑意说。
“皇太后懿旨赐婚,是小女几辈子修来的福分,微臣代小女叩谢皇太后隆恩!”林又峰闻言从椅子上站起来,俯首叩拜向皇太后谢恩。
“快起来吧!这是好事,哀家也是欢喜的!”皇太后的语气中带着一丝笑意。
林又峰此时已经平静下来,笑着说,“只是不知是哪家的公子?”声音虽是带着喜色,其中却夹杂着一丝惆怅。他当然知道她所指何人,可此刻却不能拒绝,只能带着自己都觉得苦涩的欣喜。
太后看了林又峰一眼,说:“林大人觉得,我家的景明可配得起你家丫头?”
“微臣惶恐,小女任性顽劣只怕不能伺候好皇上,皇太后您这样看中她,着实是抬举小女了。”他多想说不,但是他不能,他只能俯首作揖,满眼欢喜的假意推辞。
“瞧瞧林大人说的,这京城里谁人不知你林尚书文武双全,你林家教导出来的女孩子更是人人称颂。你兄长家的女儿都嫁了哀家的侄子,难道当朝天子还配不起你家的女儿吗?林大人!”太后的声音微微一沉,脸上却依旧带微笑,她知道他的推辞并不是假意,而是他真的不愿意女儿入宫。
林又峰有些惶恐又讨好地笑笑说:“皇太后言重了,小女能有幸侍奉皇上已是莫大的恩宠,微臣全家同沐皇恩,微臣在这代全家叩谢皇太后隆恩。”说着便又跪拜谢恩,他不能再做太多的坚持,因为他知道没有人能够改变皇太后的决定。
罢了!终是他连累了自己的女儿。林又峰抬头看了一眼纱帘后的人,细微的叹息从他的嘴角溢出,垂下眼眸掩住眼里的哀伤,他这辈子负的人真是太多,太多……
“若是皇太后没有别的吩咐,微臣便告退了,小女久在闺阁,不识天家规矩,日后进宫还请皇太后多加提点,微臣全家感激不尽。”林又峰的声音越来越低,充满了不舍。
“你家那个孩子,既是哀家让她进宫来服侍皇帝,就必会多加看顾,你放心便是!”皇太后轻声叹了口气,依旧带着微笑对林又峰说:“尚书大人跪安吧!”复又侧首对着身旁的容宣道:“宣儿,将外头供上来的枫露茶给林大人带回去两罐,代哀家好生送林大人出去。”
林又峰再度下拜道:“多谢皇太后赏赐,微臣告退!”
容宣向太后福身领命,又对林又峰做了个请的手势,恭敬说道:“尚书大人,请吧!”林又峰向容宣颔首,缓步退出殿门外。
林又峰走后,皇太后缓缓地从纱帘后走出来,脸上早已经没了那端庄的笑容。她拿起林又峰用过的茶碗,轻轻地摩挲着青花勾勒的每一笔,泪水无声地滑落,滴在了还留有余温的茶碗里,与上好的枫露茶混在一起。
“唉……”不知道过了多久,皇太后发出一声长叹,打破了死一样的寂静,她慢慢转过身来,容宣早已经安静地侍立在她身后,脸上写满了担忧。
皇太后露出一个凄凄的笑容对着容宣说道:“宣儿你说,二哥哥何苦这般小心翼翼,若非不得已,我又怎么会忍心让他女儿踏入这深宫之中!”
“小姐!”容宣闻言抬首看着皇太后,想说什么却换来一声叹息,她缓缓移步绕到皇太后身侧,伸手轻轻抚上她的背,有些惋惜的说道:“林二爷他……您……都是身不由己,您与他……总归都是命数吧!”
“罢了!罢了!命数已然定格,便永远强求不得。终是回不去了……”皇太后稳了稳身子,把手搭在了容宣的胳膊上,端起皇太后的威仪,缓步走出了仪韵轩……
————————
本章出场人物
【承天皇太后】:本名叶映夏,永光皇帝生母,太宗皇帝继皇后,年四十二,用蘅芜香,居懿祥宫
【林又峰】:正一品文渊阁大学士,兵部尚书,年四十四,永光皇帝老师
【容宣】:承天皇太后陪嫁侍女,懿祥宫掌事姑姑,至今未嫁,年四十一
【皇甫轩彻】:大宸开国皇帝,庙号太祖,谥号武,即为:太祖武皇帝,当政年号元祥,在位六年,年五十九崩,本名:皇甫玄彻,继任者天命皇帝皇甫敏旭
【皇甫敏旭】:大宸皇朝第二位皇帝,庙号太宗,谥号文,即为:太宗文皇帝,当政年号天命,在位二十一年,年四十六崩,原名:皇甫民旭,继任者永光皇帝皇甫宜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