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须有“度”,谨防“过犹不及”
智慧点金石
儒学大师冯友兰先生有一句座右铭:阐旧邦以辅新命,极高明而道中庸。其中“极高明而道中庸”一句源自于《中庸》一书。宋代大儒朱熹的解释是:不偏不倚、无过不及的平常之理,乃天命所当然,精微之极致也。
其实这就是孔子所说的过犹不及的道理。“过犹不及”这句成语从何而来?一次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就是问颛孙师和卜商谁好一些?孔子回答说:“师也过,商也不及。”意思是颛孙师做得过了,而卜商做得还不够。子贡就又问:“然则师愈与?” 是颛孙师更好一些吗?孔子回答说:“过犹不及。”过了和不够都不好啊。
故事苑:曲径通幽
做人做事,不能有失偏颇,道理虽简单,但真正实行起来却不那么容易。
《尹文子·大道上》有一个故事:齐国有一个姓黄的老相公,他有两个女儿,都长得十分漂亮,堪称国色天香。但这位黄公每与人谈起他的两个女儿,总是“谦虚”地说:“小女质陋貌丑,粗俗蠢笨。”这些话被一传十、十传百,以致他两个女儿因“丑陋”远近闻名,直到过了婚嫁的年龄,仍无人求聘。后来有个鳏夫,因无钱再娶,无奈之下,便到黄公门上求婚。黄公因大女儿年龄已大,也不再考虑是否合适,便一口答应了。婚礼完毕,这位新郎揭开新娘的盖头一看,不禁大喜过望,原来自己娶到的竟然是一位绝代佳人。消息传开,人们才知道黄公言之不实,于是一些名门子弟竞相求娶他的小女儿,自然也是天姿国色。
齐国黄公本想得到一个谦虚的美名,但由于他谦虚过分,反而耽误了女儿的青春,这就是“过犹不及”,真是得不偿失。
弦外有音
“过犹不及”道出的正是孔子的“中庸”思想。“中庸”即中和,不是平庸碌碌无为,追求的是不亏不盈,可进可退,不急不缓、不过不及、不骄不馁,得到人生大智慧与为人处世中较为完美的平衡点。
做什么都应该适度。这个度是办事的分寸,其实也是一条警戒线。它是规定事物性质的数量界限。超越这一个界限,事物就向反面转化,会带来不良的后果。可在生活和工作中,最难掌握的就是这个度。想要折其两端,取平衡,尽量做到不偏不倚,实属不易。
济人需济急时无
智慧点金石
一次,子华替孔子出使齐国,冉有为子华的母亲向孔子请求补助一些谷子。孔子说:“给她六斗四升。”冉有请求再增加一些。孔子说:“再给她二斗四升。”最后冉有给了她八百石谷子。孔子听到后,说:“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意思是子华出使齐国穿着华丽,看得出他很有钱,而我听说过:君子救济有紧急需要的穷人,而不应去接济富人。
其实这并不说明孔子的小气,毕竟雪中送炭要强过锦上添花,因为“渴时一滴如甘露,醉后添杯不如无”!
故事苑:曲径通幽
周济要看准时机,即济人要济急。
战国时期,有一次中山国的国君遇到一位饥寒交迫的人,心中实在不忍,便主动用热水泡一些剩饭喂给他吃。这本来是一件小事,事情过后,中山君就将它忘得一干二净了,可是那人却深受感动,刻骨铭心,始终对中山君感恩戴德临死之前,他还嘱咐自己的儿子说:“我能够活到现在都是中山君所救,将来如果中山君有难的时候,你们一定要尽全力去保护他。”后来,楚国攻打中山国,中山君无力抵抗,只好落难出逃,这人的两个儿子听说之后,一直紧随其左右,誓死保护他。对此,中山君感触颇深,他仰天长叹道:“与子期众少,其与当厄。”
中山君一饭之恩,换来以生命相护的结果,印证了济人当“雪中送炭”的道理。
弦外有音
济人于危难之中,才能解人“倒悬”之危。雪中送炭,恰一股清泉济人于口干舌燥之时。古谚云:“赠人玫瑰手余香,雪中送炭心留暖。” 有时一掷千金,也难以获得别人青睐,但有时候,虽然只有一餐之惠,竟能令人终身难忘。这是因为“锦上添花人人有,雪中送炭世间无;济人需济急时无,求人需求大丈夫”。就是施舍亦要看场面,用在适当的时机,才能达到效果。有智慧的人,当须如此作风,才能济世救人。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智慧点金石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句话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名言警句,它出自《论语·卫灵公》。
孔子的意思是:一个人如果做事情鼠目寸光,不是深谋远虑,那么他一定会遇到很多困扰。这个道理很多人都理解,但是我们真的要去决定一件事情的时候,会经常犯了目光短浅的错误。
人生的每一步都是一个选择题,每一个选项通向的是不同的道路,一步走错,就有可能陷入歧途。因此,面对人生这条路,不可只为了眼前的小利而过分执著,需要有大眼光、大智慧,看得长远,未雨绸缪,自然会一生顺遂,有所成就。
故事苑:曲径通幽
有人说人的命运就是因为选择而造成的,确实如此,我们在决定一件事的时候一定要深思熟虑,从长远考虑,否则有可能因一个错误的决定而后悔一生。
曾国藩带湘军围剿太平天国时,清朝政府对他的态度极为复杂:如果不用这个人,太平天国声势浩大,无人能敌;如果用他,一则是此人手握重兵,二则曾国藩的湘军是其一手建立的子弟兵,怕对朝廷构成威胁。在这种思想下,朝廷对曾国藩的态度是用你办事,不给高位实权。苦恼的曾国藩急需朝中重臣为自己撑腰说话,以消除朝廷的疑虑。
有一天,曾国藩在军中得到胡林翼转来的肃顺的密函,得知这位精明干练的顾命大臣在西太后面前推荐自己出任两江总督。曾国藩大喜过望,咸丰帝刚去世,太子年幼,顾命大臣虽说有数人之多,但实际上是肃顺独揽权柄,有他为自己说话,就再好不过了。
曾国藩提笔想给肃顺写封信表示感谢,但写了几句,他就停下了。他知道肃顺为人刚愎自用,很有些目空一切的味道。他又想起西太后,这个女人现在虽没有什么动静,但绝非常人,以曾国藩多年的阅人经验来看,西太后心志极高,且权力欲强,又极富心机。肃顺这种专权的做法能持续多久呢?西太后同肃顺会合得来吗?
思前想后,曾国藩最终没有写这封信。后来,肃顺被西太后抄家问斩,在众多官员讨好肃顺的信件中,独无曾国藩的只言片语。
曾国藩能成为清廷官场上的“不倒翁”,在于他能够审时度势,从长远考虑。
弦外有音
人生就像一盘棋,深谋远虑的人每走一步就能看到下面几步棋的走势,而有的人只会盯着眼前的一步。这样的人就是孔子口中的“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他们站得低、望不远,只能将自己的人生之棋下得乱七八糟、最终一败涂地。
鹰击长空,虽然要经受风雨的摧残,却可以看尽天下万物,将世界揽入胸怀,而井底之蛙尽管无忧,但一生囿于方寸之地,心灵和眼界一样狭窄。正如红顶商人胡雪岩说:“如果你拥有一县的眼光,那你可以做一县的生意;如果你拥有一省的眼光,那么你可以做一省的生意;如果你拥有天下的眼光,那么你可以做天下的生意。”
“以直抱怨”,宽容的最佳诠释
智慧点金石
中国人一直以为“以德报怨”是儒家的思想,其实错了。这句话出自老子之口,语出《道德经》。有人问孔子:“你说如果有个人得罪了我,而我不但不记仇反而对他非常好,期望能感化他,怎么样?”孔子回答他:“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孔子认为没有这个必要。如果那个人德行很好,他对你也很好,那么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但是倘若一个人的德行很糟糕,而且他做了对不起你的事情,你用坦荡的胸怀对待他就可以了。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孔子赞成宽容而不纵容的处世态度,大人有时也要记小人过。
总而言之,孔子主张的是“投桃报李”或“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瑶”,而不是一味地逆来顺受,不讲是非原则的以德报怨。
故事苑:曲径通幽
“以直报怨”的“直”不仅仅直接的意思,以怨报怨才是直接的方式。“直”,既要有道理,也要告诉对方,你哪里错了,侵犯了我什么地方。
经济学家茅于轼陪一位外国朋友去首都机场,并打了辆出租车,等到从机场回来,他发现司机做了小小的手脚,没按往返计费,而是按“单程”的标准来计价,多算了60元钱。这时候茅于轼有三种方法可以选择:一是向主管部门告发这个司机,那么司机不但收不到这笔车费,还将被处罚;二是自认倒霉,算了;三是指出其错误,按应付的价钱付费。
外国朋友建议用第一种办法,茅于轼选择了第三种,他说,这是一种有原则的宽容,我不会以怨报怨,也不会以德报怨,而是以直报怨。如我仅还以德,他还会错下去,实则纵容他;我若还以怨,斤斤计较,大家的效率都低下;我指出他的错误,然后公平地对待他。
生活中人们不可避免地会被他人侵犯、伤害或妨碍,有的人可能是无意中冒犯了你,有的人可能是为了某种原因冲撞了你,有的人可能是为了一些蝇头小利而让你反感。这些算不上大奸大恶的小事,多是道德领域中的事,未必能达到法律的高度。咽下去,心有不甘;针锋相对,实在不值。因此可学茅于轼这种方法,“以直抱怨”,他人无话可说,自己心里也说得过去。
弦外有音
有人开玩笑地说:“以德报德是正常现象,以怨报怨是平常现象,以怨报德是反常现象,以德报怨是超常现象。”以怨报怨,最终得到的是怨气的平方;以德报怨,除非真的到达一定境界,否则只会让你心中不知不觉存积更多的怨。其实,做人只要以直报怨,以有原则的宽容待人,问心无愧即可。
宽容不是纵容,不要让有错误的人得寸进尺,把错误当成理所当然的权力,继续侵占你的空间。挑明应遵守的原则,柔中带刚,外圆内方,可以宽容错误的行为,但一定要让他认识到错误,并保证下次不再侵犯你的权利,这才是真正的宽容,真正的恕道。
与人相处的黄金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智慧点金石
子贡问孔子,人生修养的道理能不能用一句话来概括?为人处世的道理有很多,有没有一个简洁明了,终生都可以照此目标去做的,孔子回答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