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日子一天又一天悄悄的过去开始,颜安也回到了家中,等开春再去书院。
颜宁此刻正在厨房里做土豆泥给平平当辅食,把土豆切皮,煮熟,加水调配一下做成泥状。
现在平平涨了一颗小小的牙,不仔细看还看不出来呢。他也不知道是因为喝了灵水的缘故,模仿能力比其他的小孩强了很多。现在家里两个大的总是逗他,教他叫哥哥,在争谁让他先开口呢。
颜宁刚刚从厨房出来,就发现朱明章一身脏兮兮的从屋外进来。
“你又去哪里浑了”颜宁对这个小孩也是满身无奈
“这次我没有去河边玩”朱明章小朋友赶紧解释
“量你也不敢,快去洗洗”颜宁摆了摆,不耐烦的让他赶紧去。
之前颜宁害怕朱明章不敢出门找同龄人玩,让安子带他出去找人,熟悉熟悉,以后看能不能玩一起。这不还没有几次,这小孩就敢自己一个人出门,跟周围的小孩打成一片。
上次竟然敢跟一些比较大的孩子去河边玩,差点出了意外,气得颜宁狠狠打了他一顿,这才乖了起来。
这天开始冷起来,颜宁恨不得时时刻刻在被窝里躺着,这一洗漱完赶紧进被窝里。
颜宁伸手从床头拿出一个白瓷的小瓶子,一打开就散发出清香,一看就不是便宜的货色。
颜宁招了招手,让朱明章过来,用手摸了一小块在朱明章幼嫩的脸上擦了擦,问“你就一点也不想你爹爹吗”
“想也没有用啊,爹爹该回来自然就回来了”朱明章看颜宁帮他擦好了,整个人就往平平身边爬,要去逗他的弟弟。
颜宁无语凝噎,这个小孩现在是把这当初他家了吗。
朱允鸿把这小孩一放就是几个月,这期间有派人过来,送了几瓶上好的雪花膏。
颜宁摸了摸自己脖子上一个精致的小吊坠,寒冬刚刚来的时候,全家就只有朱明章和她脸上都出现的皲裂,难受的很,她倒是去镇上买了一些药膏回来摸,可是对他俩效果不明显。还好,有这雪花膏,他俩现在好了,平常摸摸脸到也滋润得很。颜宁猜想,朱允鸿估计是有派人在这里盯着,不然不会对她们的事情了如指掌。
“姐,我进来了”颜安在门外敲了敲门,听得到了答复,就推门而入。
颜安拿着一本书,坐在床沿,“阿姐,我今天教你读这段,夫子也就教到我这里了。
“行,你教吧”颜宁把朱明章也拉过来让他一起听,朱明章挣扎了几次,没反抗得了,也就顺势坐在颜宁身边,听颜安教书。
颜宁在冬日里无聊,让颜安教她认字。颜安认识的字也不多,他在书院里才学了百家姓和三字经,而且还没学完呢。
颜宁对于书上简写的字倒是认识,复杂繁体字得连蒙带猜的。颜宁让颜安教她识字,也是为了以防万一,以后若是有人问她为何识字,也有个由头。
很快就到了除夕,颜宁一家人早早就准备了年货。朱明章买了一大堆零食点心,颜宁准备其他过年必备的东西。
颜宁一大早就起来,煮猪头,在前世她老家,每逢过年都要每家每户都要买猪头祭祀神明。在这虽然没有这个习俗,但是颜宁还是想准备着,就算她对前世的一点执念。
颜宁还把鱼切成小块,腌制一会,等会裹着面粉糊,下锅油炸,刚刚炸出来的鱼块又香又酥。
刚刚炸出来的鱼块,香味十足,飘满了整个厨房,逸出屋外。颜安和朱明章循着香味而来,朱明章可不是个害羞的主,赶紧抓起一块,尝尝味道,边吃边哈气道:烫,不过好吃,又香又脆。
颜安也忍不住,尝一块,边吃,边看他阿姐说:好吃,阿姐你也尝一块。
颜父颜母在的时候,也舍不得这么废油去炸这些小零食,平常人家也很少弄这些玩意。颜安吃着这些东西,异常满足,特别珍惜现在的生活。
颜宁看着两个小孩吃得这么欢,内心也涌起了一股满足感。
颜宁把看了眼剩下的面糊,打算把番薯去皮切片,沾了,炸番薯片。
颜宁还记得小时候,家里穷,没有钱买零食,自己和小伙伴,就把番薯剥皮,切成薄薄的小片,多放一点油炒一炒,味道也异常的美味。当然她更喜欢的是烤地瓜。
乡下没有城市管得那么严,颜宁所在的村子又是靠大山的。村里的小孩经常拿着自家的番薯和蛋,跑到山里,挖一个坑,然后拾一些比较大块的土块,小心的搭成一个“屋”,这屋当然是漏风的。
呼朋唤友的一起去拾比较粗的木头,在土坑里面烧火,把土块和坑底烧得通红,然后把准备好的细沙铺上薄薄的一层后把番薯和鸭蛋鸡蛋放进去,在铺上一层软沙,在上面在烧几把火,等过一个小时后,把埋的番薯和蛋挖出来。一群人聚集在一起,分食别提多开心了。
颜宁真的挺怀念过去的日子,可惜往事不可变,也要珍惜当下的日子。她接受了别人的身份,也拥有了一个可爱的弟弟和小孩,现在家里也多了一个臭屁的小猪,挺好的,得满足。
那啥最近要考试了,我要准备6级和三阶段考试。估计是没空更了,等我放完假在写完。抱歉了,尤其是那个给我送了那么多推荐票的小书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