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云沣急匆匆地来到凤翔殿:“颜儿,太妃要见你。我拦她不住,只好亲自来请你,怕她指使宫女对你下绊子。”
心颜犹豫道:“殿下,不知是什么事情?”
她知道太妃不喜欢她,他也清楚,所以笑着安慰道:“放心吧,是好事。”
他带着她来到寿安宫前,又停下来,仔细打量她的衣着,确定她今日礼仪周全后,伸手将她鬓边一绺细发抿到耳后去,轻轻呵气,低声笑道:“你今天如此美,太妃一定喜欢。”
她尴尬又羞涩,低头无言,局促地跟在他身后进去。两人走到后殿,心颜一抬头看见后方佛堂,这才恍惚想起这是哪里。
多年前,豫章王曾经带她游览的冷宫一角。如今房屋已经被拆掉,那株她手植的桃花也已经被夷平,纳入太妃居住的寿安宫,建起了佛堂。
一切旧日痕迹全都不见,唯有当年她与他爬过的高大松柏还在,森绿苍青,一如往昔。
慕云沣看她一直看着那株松柏,神情恍惚,诧异地附耳低语:“那棵树怎么了?”
“没什么……”心颜赶紧收敛心神,缓缓步入佛堂。
慕云沣在后面轻轻冷笑:果然还是不肯依赖于我么?
太妃看见心颜进来叩拜,面色不虞:“既然皇帝已经册封你为太子妃,哀家倒也不好驳斥了皇帝的面子,只是以后一定要谨记妇道,外修贤德、母仪天下,内佐太子,平衡后院都是你该做的。你可明白?”
心颜缓缓行礼:“谢太妃教导。”
旁边的一位黄衫女子娇俏道:“这就是太子妃姐姐?”
心颜疑惑道:“姑娘你是?”
女子娇笑道:“皇上有旨:太子殿下年及弱冠,后院空虚,恐无法为皇室绵延子嗣,故册封散大夫之女元潇为太子良娣。我就是元潇。”
心颜勾唇,缓缓行礼:“元小姐安好。”
元潇潇洒道:“看姐姐性子不错,定然不是什么后宅争宠的人儿,那潇儿就不担心以后太子府的生活了。”
太妃宠溺道:“潇儿,皇帝把你赐予太子,是希望你在太子登基之后成为四妃之一,光耀元氏一族。陛下岁数大了,幼时又遭逢劫难,内里早已空了。太子春秋已盛,陛下召集这三十二位闺秀入宫,一来是为了充实后宫,二来便是为太子登基立后做铺垫。太子妃虽然册立,但是太子登基立后改换人选的时候也不是没有。”说着,若无其事地瞥了心颜一眼,“按照惯例,皇帝登基立后,同时也要册立二妃,一后二妃于礼方合。如今,太子府定下名分的不过你们二人,令狐小姐并未表明是否愿意为侧妃,到时候册封,自然是你们了,今后当自行勉懋,为后宫表率,你们二人可知道?”
心颜顿时愕然:父皇身体还算康健,为什么……太妃会突然提及太子登基?她茫然地看着元良娣,她应该是早已知晓内情的,所以镇定地起身拜谢。心颜手足无措,也只能跟着下拜,一时心乱如麻。
太妃看着元潇从容不迫又不失飒爽的英姿,再看看心颜这副慌乱,心中更是不喜,面上淡淡地示意她们起身。
太妃看着慕云沣,手指捻着佛珠,慢悠悠道:“太子登基,为彰显孝道,元氏这个原配自然当得起妃位。寒王当年名满天下,一战之责,导致一生颠沛流离,哀家于心不忍,现在孤女进宫,朝廷示之以恩典,显我朝怜才之心,也是一桩好事……”
心颜想起父王去世时,那一夜的大雪。当时有谁记得他?现在冠冕堂皇拿来当借口。
又想,自己一念之差,糊糊涂涂进宫,天降恩宠,人世际遇,可谓是幸运到极致——
然而,这些堆叠而来的幸运,也使她走出宫廷的希望,越发变得渺茫。
可她又要如何推拒这倾泻在自己身上的命运呢?
她并不想站在这个宫廷的高处,并不想得到这令人艳羡的一切,并不想成为万众瞩目的荣耀。
她想要的,是多年前那个紧紧握住她的手的少年,是多年后暴雨桃花中重逢的那个男人。
然而这一切都无法宣之于口。她只能木然地拜谢,木然地接受这个现实,木然地接受自己的命运。
她想自己无论如何,终究还是得在这个宫廷中待下去。因为,她还想要探究父王当年留下的谜团,更想知道,父亲这一生的悲剧,究竟是从何而来,因何人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