阏逢吓了一跳,他是一个粗中有细的人,心想就凭太子府这几个侍卫,就去跟吕不韦的禁卫军干架,根本不是个啊!
想到这里,阏逢连忙拦住了赵政:“太子,千万使不得,后宫有禁卫军把守,好几千人呢……我们冲不进去的呀!”
赵政仔细一想,的确如此,若是平时自己去拜见母后,随行的侍卫都要在宫门外等候,更别说带着一群侍卫闯后宫了。
“唉,这只老狗,欺人太甚!”
赵政重重地叹了一口气,只好作罢。
……
翌日早朝,吕不韦和赵政几乎同时来到了章台宫门口,吕不韦习惯的要伸手拉着赵政一起上朝,但赵政却下意识的把手躲开了。
被吕不韦拉着上朝,给人的感觉就是没长大的孩子,随时需要照顾,他现在就是想向吕不韦宣示,老子已经长大了,不需要你拉着,再说被你拉着心里也膈应啊!
吕不韦略显尬尴,但很快就平复了,他跟着赵政一起走向了主位,然后在赵政旁边坐下,扫视了众意大臣一眼。
“太子如今已经监国数月,可择黄道吉日正式登基,诸位同僚觉得如何?”
经过谏义大夫一闹,吕不韦心里也有些发虚,虽然他手握大权,但是对华阳太后和夏太后还是心存忌惮,毕竟她们是王室内部德高望重的长辈,万一她们联合几位老臣,搞点事情出来就麻烦了。
他担心夜长梦多,决定尽快扶持赵政上位,反正赵政当了君主,还是他说了算,那个时候就没人敢反对他了。
众位大臣听了吕不韦的话,互相对视了一眼,王翦忽然站起来道:“相邦言之有理,太子是该正式登基主事了,以便稳定大局。”
吕布韦面露欣喜,他没想到王翦这个老滑头在关键时刻和他站在一个立场,这让吕不韦多少感到有点意外。
因为在重大事情面前,王翦往往态度模糊,大多是不表态的。
“是啊,太子应该早日登基,稳定大局啊。”
众位大臣纷纷附和,九卿之首的奉常当即起站起来说:“三日后即是黄道吉日,正是登基的好日子。”
“好,那就定在三日后,太子正式登基理事。”吕不韦很是满意。
……
成蟜已经跪了半个时辰了,眼泪巴巴的,夏太后还没有让他起来的意思,而一旁的韩国公主见儿子摇摇欲坠,早已心疼的不行了,但是又不敢替儿子说话。
“看看你那点出息,人家都要登基了,你还在哭鼻子,男儿大丈夫,怎么可以随便流眼泪,起来吧,如果你明天还不会骑马,就给我跪一宿!”夏太后厉声道。
“谢祖母。”
成蟜的腿早就麻木了,刚站起来就一个趔趄跌倒在地,韩国公主连忙过来将儿子扶了起来。
“是男孩就要能骑马,能打仗,不然你凭什么和人家比?
明日我重新给你找一个马师,让他教你骑马,我就不相信,一个男人为何不敢骑马?”
夏太后虽然在华阳太后那里受到了打击,可是她并不死心,还是对成蟜抱有幻想,于是她决定亲自培养成蟜,首先从骑马开始。
可是成蟜本来就是一个斯文的女儿性格,即使挑选了最温顺的马,最好的马师也对他没有办法,老太太一气之下去,就让他罚跪。
成蟜在母亲韩国公主的搀扶下,一瘸一瘸的离开了宫殿,夏太后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不禁摇了摇头,然后重重地叹了一口气。
“唉,不成器的东西,老身这么大岁数了,还要为你们操心,真是造孽呀!”
然后又自言自语的冷哼道:“哼,登基又如何?只要成蟜有能耐,一样有机会!”
……
三日后,十三岁的赵政正式登基,成了秦国新君主,而赵姬则升级成了赵太后。
由于赵政年龄太小,在奉常,中郎令叔孙等九卿建议下,由相邦吕不韦,太后赵姬辅佐年幼的新君主处理朝政。
吕不韦沾沾自喜,为了巩固自己的势力,开始广招天下名士做门客,让那些有文化的门客开始为他编书。
编什么书呢?就是让这些门客把自己所见所闻都记下来,分为八览、六论、十二纪、自以为包罗天地万象,所以取名为《吕氏春秋》。
并且把编好的书放在咸阳城上,邀请各国诸侯国来的游士鉴赏,扬言增减一字赏千金!
这些人到了秦国之后,有吃有喝的伺候着,他们知道吕不韦是为了炫耀吹牛,此事自然当不得真,也不会有人去删减,反倒是吹捧一番,让吕不韦出尽了风头。
陈子安看着挂在城门上的吕氏春秋,嘴角浮现一丝笑意。
站在他身边的赵政低声道:“这书真有那么神吗?”
陈子安笑道:“不过一锅大杂烩而已。”
这本书号称兼儒墨,合名法,实际上就是把儒、墨、道、法各家思想糅合在一起,说它是大杂烩并不为过。
吕布韦编这本书不仅仅是为了自己出风头,他最终的目的是想编一本给君王阅读的教科书,说白了他这本书是为赵政准备的。
为了让赵政能相信这本书的价值,他专门花重金聘请了各国游士,来秦国为他吹捧,就连后世的司马迁也把这本书吹成了神书。
以赵政现在这个年龄,真要读了这本乱七八糟的书,反而没什么好处。
赵政听陈子安说是一锅大杂烩,就没兴趣再看那本书了,因为诸子百家的思想都是现成的,他只不过是集合在了一起。
“走吧,我们回宫!”
赵政不想看吕不韦在这里出风头,准备起驾回宫,走到半道上,忽然见前面有一个人拦住了步舆的去路。
这人风尘仆仆,貌不惊人,大约三四十岁的样子,好像走了很远的路,一看就是从外地赶到咸阳的。
侍卫们正要冲上前去把那人拖开,赵政忽然伸手制止了他们,抬头喝问道:“何人挡道?”
“大王,小人郑国,是专门为秦国而来!”那人连忙向赵政躬身行礼。
赵政一愣,看了陈子安一眼才说:“为秦国而来……你是想报效秦国吗?”
名叫郑国的男子一听连连点头:“对对对,听说大王要征讨六国,我这是来助大王一臂之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