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天吃货梁淑忠,居然搞到一整套的牛肚和牛肉,当然只是一些肥肉多筋多肉少的牛肉,于是做了牛肚火锅,邀请自己最尊敬的张敬师傅和周顺高夫妻。
先是把牛肉分类洗净,放入花椒、山奈、八角、干辣椒、橘子皮,炖牛肉一个小时;再用生姜切碎、大蒜切碎、薄荷切碎,放入手搓糊辣椒、水豆豉混在一起做蘸料;客人来以后,围坐着,一边用炖汤烫毛肚,一边听他们说话。
三个年轻人很尊敬张敬师傅,他见到周张夫妻很高兴,张敬也很感慨,因为他就是来自上海电机厂,算是半个上海老乡,他给年轻人们诉说:“我们整个电机厂,是全国的技术核心,西北和西南的三线建设,都找我们单位要人,所有人热血澎湃,我就是那个时候踌躇满志来的,1965年春天,那就是一段荒野求生呀!”
“汽车开到老城,我们一队人去了汪家寨,来了以后,是晚上,一看,哎呦,房子还挺多的嘛,你看这一层层,灯火辉煌,像层层高楼一样,得有七八层十来层的样子,我们那个惊喜:这个地方建的很好呀!都是高楼。”
“美梦很快就醒了,第二天我们这群人全部惊呆了!!!!”
“哪是什么八九十层的高楼大厦呀!全是油毛毡。”张敬师傅说得眼泪都笑出来了,梁淑忠,赶紧给师傅夹菜,请他吃两口接着说。
“全部是油毛毡,一层层顺着山坡间的。原来我们的工厂建在山沟沟里头。体会了夜郎古国的荒芜。”
“生产还太遥远,生存才是当务之急。当时水城只有老城比较繁华,但是老城容不下我们这七八万人呀,东北人教我们做干打垒:先用木板石板搭一个槽,往里面放入泥巴、石灰、猪毛等,用木头和竹子把房子框架搭好以后,就把我们打好的土培一层层砌上去。顶上用茅草和油毛毡。“这可是最好的房子,能住进来的是很幸运的,席棚子最多,还有的住猪圈,住牛棚。弄的那个席棚子很窄,因为人多,一个棚子隔出来十几家人睡,每家再隔一层薄薄的竹席,我邻居是鞍钢过来的夫妻,晚上他家男的一蹬腿就到我家了,我哎呦就被蹬醒了。”
“我们第一批住席棚子的好多都是大城市来的,也有很多知识分子,他们管这种席棚子叫做”五凤楼“,席棚子嘛,四面透风,地下也透风,叫”五风楼“,他们图一个雅就叫”五凤楼“。
”水城雨水多,一下大雨,早上起来,盆和鞋漂得很壮观。“
”水城的蛇和蜈蚣特别多,买的鸡和鸡蛋用铁丝挂起来,你都能看得到它爬上去吃。那我们也不含糊,我们有的时候遇到胆子大得,也把蛇抓了,改善生活,吃蛇肉。”
“四川的太阳,云南的风,贵州下雨赛过冬。水城最热也超不过20度,太阳坝头很晒,一进阴凉处就得加衣服。“
”雨水又多,我们上海来的,尤其我是湖南人不觉得,他们那些鞍钢来的完全扛不住。经常下雨,两三个月半年的下雨,东北人扛不住,连夏天也穿棉袄,棉袄外面还要穿雨衣,军用雨衣,一身下来,很重的。干一天活,衣服是湿的、床铺盖全是湿的。雨衣不离身,雨鞋不离身。“
”国家领导***、彭德怀都来慰问我们,我们再艰苦也干劲十足。抓晴天抢阴天,刮风下雨当好天。带劲儿吧?”
三个年轻人,吃着火锅,听着故事,热火朝天,肉吃的差不多了,梁淑忠往砂锅里放入萝卜和白菜,接着吃。
周顺高问张敬:”张师傅,你们来的那会,水城本地人是什么样子的?建厂会不会与当地居民发生冲突?“
张敬回答说:“这个冲突不算严重,贵州早在明朝时期就经历大规模的军事移民,到了清朝汉化已经达到一半。水城这里原住民名族很多,在大松林下面主要是苗寨,除了平时种地,还会有一些手工业,但是土地实在太贫瘠,农业很落后。所以水钢建设他们是受益者。我们水钢拖来的钢筋、水泥、机器,对他们来说都是很稀奇的,很麻烦的是他们会经常来偷设备、电线;这点我们也是很头疼的,只能加强保卫。“
”水钢建设对文化有要求,原住民读过书的不多,所以我们厂的水城人其实不多的。偶尔打过几次架,那是非常野蛮的。“
周顺高和张家珍对看一眼,眼神关心彼此多多注意安全。
周顺高又问:“张师傅,这年头物资那么紧缺,我们在水钢能买到猪蹄和带鱼,是什么情况?”
张敬说:“水城的煤炭多又好,生产完成任务以后,富裕出来的量和江苏沿海一带交换,煤炭换粮食,拖一火车皮的煤炭去,拖回来一火车皮的柴米油盐酱醋茶。”
烧结厂在1970年一边建设,一边生产,梁淑忠跟着师傅和一帮年轻人,白天铺设电路,晚上背预制板、背水泥石沙。
1966年到1970年还有一群人,在主席的批准下高喊口号:“天高我敢攀,地厚我敢钻,千山万水任调遣,英雄面前无难关。”这群人就是铁路兵,胸怀全球挑重担,敢叫机器背过山,备战备荒为人民。在”气死猴子吓死鹰“险峻的贵州大山里开凿建设出成昆铁路。
成昆铁路开通后,水钢的建设步伐提速很快,焦化效率更高,烧结矿冶炼成功,运输部指挥火车拖着钢水到了炼铁厂,炼铁厂工序完成到炼钢厂,再到轧钢厂。每个工厂各自在不同的群山炸平的洼地里建设,是为了保障如果发生战争不会全军覆没;厂与厂之间是铁路运输。
1970年十月一日,水钢第一高炉出钢成功,国家计委、国家革委会、国家冶金部表示祝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