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在微信上看到这样一段话:真正意义上的单身,是学校毕业后的4-5年时间,这段时间没有家人,同学,也没有情人陪伴在身边,感觉很孤苦,时间难打发,精神没寄托。
可是,你也要知道,这几年也是一生中独一无二的日子,有特别意义的几年,你学会了独处,独立思考,自主决断,隐忍,忍耐。
《你的孤独,虽败犹荣》,这是刘同14年出版的书。虽然还没有看过这本书,但一下子就被书名所吸引了。
于是网友们纷纷说起了自己的孤独:我17岁,我最深的孤独就是,我不挽留,而他们也没再回来。
我18岁,还有高考倒计时,坐在桌子前从凌晨到另一个凌晨,感觉起身倒杯水的时间都奢侈,即使这样还是什么都不会,一塌糊涂。
我19岁,想找个人陪时,发现通讯录里,没有可以随叫随到的人。
我20岁,我理解的孤独是,你不合群是表面的孤独,可是你合群了才是内心的孤独。
我21岁,孤独是背了大半本单词,却只记得一个abandon。
我22岁,我自己去图书馆,不用和谁约定好时间一起走,不用给谁占座,自己到了午饭时间就去吃,吃饭自己一桌,坐两站公交去影院看场电影,没人打扰你总和你说情节,苦笑也都是自己。
我23岁,我理解的孤独是,我三天里只吃了两顿饭,没有一个人发现。
我24岁,我理解的孤独是,我手机相册里全都是风景。
我28岁,每个旅途我都想到一句话:如果你在就好了。
我想,这些都是我们于每个阶段都会经历的孤独。如果你说,你从17岁到28岁都是这么过来的,那么我很心疼你。孤独不像寂寞,我一直认为孤独伟大的,也可以说是傲娇的。尽管我们有时候只是被自愿的选择孤独。
诉说完孤独的现状,我们来聊聊在这样的日子里,我们该如何生活。
张朴有一本书叫做《孤独要趁好时光》,她说,青春逝去前,“我“一个人踏上游历欧洲的旅途。
一个人,两年,欧洲十五城。旅行是不期而遇,是兜兜转转,是华丽冒险,是绝不妥协。
当一切落幕,还有回忆的珍宝在熠熠闪光。
在那里阳光灿烂,青春不老。衰老攻占你,生活俘虏你,只有旅行,把你还给自己。
旅行不是逃离现状,而是珍视时光,直面世界,找回自己。
一个人的旅行是一种在路上的状态,是一种孤独的享受,是一种对时间和生命的致敬,是一种不须寻找意义的意义。
多彩的世界,丰富的生活是让你忘记孤独的良方,因为你永远会在旅程中发现你所拥有的远远多于你所已知的。
如果你觉得时间和条件都不允许你远行的话,那么就发展自己的爱好吧,做自己喜欢的事,没有什么比这更让人开心的了。
身边有一些玩儿音乐的朋友,一直很羡慕他们可以把热爱的东西当作事业,每当他们说起:我把自己的一辈子都献给音乐了,都会觉得他们会发光呢。
可是我做不到那样豁达,我依旧是这俗世中的一员,做不到那样超脱,但是我也有足以让我幸福的事。灌溉充满生机的植物,仔细的画不上色的工笔,没有人的时候吟唱经文,孤独还有什么好怕的?
我想你也可以的,生活,学习,工作,压力再大,一个人再难负荷,总会有那么一件事,让你觉得真的没什么,我真的很好。
选择利用空余时间写字,是我最完美的决定。因为文字,我遇到了一群人,足以影响我一生的、幸福的人,他们路过我的生命,让我获益匪浅,甚至让我当下这一刻站在这里都觉得,他们是我内心强大力量的某种重要来源。
我和同样写文字的朋友其实没有过分亲密的联系,但只是偶尔一次交谈都能够让我在迷茫的生活中挣脱出来。只要想起他们,我从不会感到孤独。
说了这么多,我想你应该知道,我们都应该在孤独的日子里更美好的活下去。不害怕孤独,不排斥孤独,而是享受孤独,好好把握孤独的时光。
终有一天当你骄傲的走出孤独的时候,你会惊讶于自己的优秀,无不感激过去的自己,把自己活的那么有质感。当然,能让你在孤独的时光里感受幸福的方法有很多,我相信你一定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