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昱一口气说完,便等方大人自行体会。这种办学校,招生教育的方法在后世已经很完善,但在这个时代是非常超前的。哪怕是自己说出来都是边说边在脑海里整理,有些概念还要转换一下。这一席话,可累死我了,比抬了一百斤东西还要累。
方管家在一旁静听,虽然听得不甚明了,也知道宁昱大体指的是什么意思,见大人作思考状,心下惊骇宁昱的才学。能让自家大人长时思考的事情并不多见。
方溪一边体会,一边权衡,手上下意识的端着杯子。宁昱是喝也不是,不喝也不是,后来索性放开酒兴喝了起来。
见宁昱喝完,方管家立马满上,只是两人都不敢出声,心怕打扰了大人思考,一时间气氛安静至极,落针可闻。
宁昱等了两盏茶工夫,方大人才一口干了杯中的酒,又待管家把杯子斟满,才道:“中则,你适才所言,初听时互为掣肘,还以为你是酒后之言,细想环环相扣,无一处不是妙想天开,老夫竟然挑不出一点毛病。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真是犹如醍醐灌顶,振聋发聩。想不老夫已至花甲年纪,竟然才因你开悟。此杯,我代这金陵学子,敬你!”
方溪情真意切,宁昱忙说不敢,站起身来饮了才入座。
两人又商讨了招生办学的细节,有些不甚明了的,方大人还虚心受教,丝毫没有架子,直至一一弄懂为止。
谈完了招生的事,宁昱才道:“还有一事,要与大人商讨。”
方溪摆了摆手道:“不要大人大人地叫了,老夫年岁和你父辈差不多,叫伯父吧。”
宁昱心知这根粗大腿抱牢了,立即打蛇随棍上,应道:“是,伯父。去书院教学之事,估计有些困难,侄儿这里有两本书稿,伯父先看上一看。”
方溪有些疑惑宁昱说去书院有些困难的话,以为是托词,不过还是先翻了《句读新解》来看,边看边笑,道:“昨天见你那首词里加了句读,老夫正想问上一问,却因一来你就抛出这些新奇观点给忘了。看来你早就知道老夫要邀你去书院,早有准备啊。”
宁昱笑道:“这个侄儿倒是没有猜出来。”
方溪把书翻完,又拿起《三字经》来看。
这一看就大惊失色。
这本书浅显易懂。三字为一句,短小精悍、琅琅上口。其中文史哲理、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等无所不包,主旨又契合儒家的仁,义,诚,敬,孝。
此书取材典范,学生要是以此为开蒙读本,了解了常识、传统国学及历史故事,以及故事内涵中的做人做事的道理,比起一开始就拿着四书五经来读的好。
真不知道宁昱是如何作出来的。
老夫要是拿了这本书作蒙学之用,再上书朝廷推广,这教化之功怕比历代大儒做得还要好!
方溪双手颤抖,声音激动,问道:“此书也是你所作?”说罢连自己都感觉多余。扉页和尾页都盖着宁昱的私印,里面还有一句是提到他的,还提了宁昱自己。
宁昱点点头道:“正是小侄所作,不过是由师傅指点过。”
方溪叹道:“你师傅可真是位奇人,竟然教出这么一个弟子。不知道他现在在何处?”
宁昱早就准备好了说辞,回道:“初见师傅之时,小侄才得十来岁。那时他已经白须及腹,却颜如童子,身体壮实,不见老态。小侄也看不出年纪,只教了我三年便走了,不知道去了哪里。往日和他相处之时,曾听他说过要回海外仙山的。”
方溪道:“仙人之说,虚无缥缈,没想到你还有几分仙缘。此书何时成书的?”
宁昱指着桌中的酒坛道:“就在不久前,按师傅传授的方法酿出醉仙烧后,感怀师傅,便写了出来,很多字句都是他平日教导我的。”
醉仙烧已然是金陵名酒了,方溪自然知道。不过此时才清楚是宁昱酿造出来。默想了一下,方才还说让宁昱去书院教授学生,他迟迟未答应,原来是他看不上罢了。
不过这种人才不拉拢来用到实处去,实在太可惜了。而且这本《三字经》一定要献给朝廷才是。
方溪问道:“若是将此书献给朝廷,你可愿意?”
宁昱心中本来就抱着这个意思,朝方溪敬了一杯酒才道:“伯父且听我说一句。若是以举人的身份献出去,未必能引起朝廷重视,能够广为推行。小侄的想法是,此书乃是伯父所作……若是传了出去,教化之功莫大。”
他想的是一本《三字经》能把方溪牢牢绑定,自己便可以在金陵城中横着走了。何况他脑海中还有《千字文》《弟子规》等蒙学经典,在有需要的时候,自然可以拿出来。
也不知道为什么,原本在南朝年间成书的《千字文》,在这个世界竟然没有。除了《千字文》之外,《蒙学十三经》都是后来才成书的,更是大大便宜了宁某人。
不过他自然不会说出来,闷声发大财便好。
方溪皱眉道:“怎么能说是老夫所作?这分明是欺君罔上。”
宁昱正色道:“伯父!若不是在你治下,小侄虽然清贫才有书可读,最终成书,说起来也有伯父的功劳。再说小侄人微言轻,伯父是朝廷三品大员,若是由小侄来推广,势必落不到实处。如果借伯父之名,天下之人皆有书可读,伯父功劳可不小,为何又担不得原著之名?难道伯父还在意这些虚名?小侄所知,伯父乃是以教化苍生为己任啊!再说此事只有你知我知,外人坚决不会知晓!”
方溪闭目思考了很长一段时间才道:“只是老夫汗颜得很,也罢,为了万民教化的大义,老夫便做一次欺世盗名之辈。不过老夫之名只能署于你之后,当个第二作者便可了。”
说完方溪亲自满斟了一杯酒放在桌上,然后站起身来,郑重朝宁昱拜了两拜,道:“第一拜乃是替天下苍生,万民教化而拜。第二拜是为贤侄高义而拜。至于第三拜,老夫却不能拜,以此酒敬你!”
方管家在一旁瞧得心惊。自家老爷,便是见了钦差也只是拱手以示礼敬而已。今日却对这个末学后进小侄晚辈,两次敬酒后竟然再两拜敬酒,传出去真是天下奇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