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是一门艺术,自古很多成功人士,不仅仅是明智的管理者,同时还拥有着惊人的口才。所谓言多必失,不无道理。每个人在自己的位置上一定要积极做事,而说话却要小心,讲究分寸。少一些指责、不满、抱怨,多一些鼓励、赞美,会使你在做事中减少很多阻力。
1 “嘴”下留情
含蓄,也许不是说话艺术所追求的至高境界,但无疑是口才技巧中不可或缺的点睛之笔。与那些说话过于直白,容易伤人感情和自尊心的人相比,说话委婉的人,更善于调节尴尬的谈话氛围。
不论是在批评或者恭维别人的时候,都不妨直话曲说、忠言婉说。在说话中避开对方的忌讳点绕道而行,选择对方感兴趣的话题谈起,不过早地暴露自己的意图,一步步迂回接近,当对方跟着你走完一段路程之后,他已经不自觉地缴械投降了。春秋战国时的晏子、触龙等人可谓是迂回说话的大师:
春秋后期,齐相晏子头脑机敏,能言善辩,经常劝谏齐景公轻赋省刑。有一天,齐景公的一匹爱马暴死,齐景公勃然大怒,不容分说就要把养马人用刀肢解。恰好这时,晏子也在齐景公身旁,侍卫已经持刀进来了,晏子不动声色地问齐景公:“当年,尧舜肢解人时,从谁的身躯开始的?”齐景公回答道:“从自身开始。”刚答完齐景公就听出了晏子的言外之意是委婉地批评他,于是下令不肢解养马人,改口道:“那么就罚他下狱吧!”晏子说:“好呀,但请允许我代大王数数他所犯下的大罪,这样才能让他心服口服。”齐景公说:“那就先听一听。”于是,晏子历数养马人的“罪状”道:“国君让你养马,而你把马养死了,这是第一条死罪;而且养死的是国君最喜爱的马,这是第二条死罪;你让国君因为一匹马这样的小事而杀人,百姓知道,一定会埋怨国君残暴,而且邻国听了,也一定会耻笑国君,轻视齐国,这是第三条死罪。来人,把他打入大牢!”晏子虽是在历数养马人的罪状,可齐景公听得明白,立即说:“把养马人放了,不要因为这件小事阻碍了我的仁政。”
可见,说话语气委婉含蓄,旁敲侧击,效果之神奇!而直来直去这种说话方式,对于家人或交心的好友而言还是比较能让人接受的,可是生活中有大量的话不用直接说出来,话里带出来就行了,更有不能直言的意思,得靠暗示来表达。于是便有一语双关、含沙射影、指桑骂槐、旁敲侧击等艺术性的语言产生了。
1952年,正在苏联访问的美国总统尼克松将去苏联其他城市访问。苏共总书记勃列日涅夫到莫斯科机场送行。正在这时,飞机出现故障,一个引擎怎么也发动不起来。机场地勤人员马上进行紧急检修。尼克松一行只得推迟登机。
勃列日涅夫远远看着,眉头越皱越紧。为了掩饰自己的窘境,他故作轻松地说:“总统先生,真对不起,耽误了你的时间!”一面说着,一面指着飞机场上忙碌的人群间:“你看,我应该怎样处分他们?”
“不,”尼克松说,“应该提升!要不是他们在起飞前发现故障,飞机一旦升空,那该多么可怕啊!”
尼克松的话里有辛辣的讽刺、晦涩的挖苦、无声的指责,而这些却是以貌似夸奖的话传达了出来的,听了这话,除了苦笑,还真什么也说不出来。人家可没有任何难听的话,何必落个“自作多情”、“神经过敏”的把柄呢。不过,多练习“解话”、“接话”的功夫可提高你表达言外之意的本领。
接话很简单,可以回答,可以附和。解话似也不难,除了直言明意易于理解外,“听话听声,锣鼓听音”也能帮你听出言外之意来。但在实际交谈中,却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解话准确、接话恰当的。
接话的正确与否,除了说话者自身的修养及驾驭语言的能力外,很大程度还取决于“解话”的准确与否,切不可小看“解话”错误,这不仅是制造几个笑话的小事,还影响到人际交往是否会产生矛盾和误会。
在生活中,从同事、上下级的关系来看,说话也直来直去恐怕就多有不当了。下属与老板谈话时,最好多旁侧,少直入。旁侧是指从题外话说起,而这题外话又必须是和要说的主题有关的,不能离题万里,要让对方能够领会你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这就要求说话者既要有一张巧嘴,又得有广博的学识,还要讲技巧了。
比如你有求于老板时,你可先了解他的兴趣爱好,然后找个理由把老板恭维一下,老板心里自然就会得意起来,氛围就会活跃起来,在这种轻松的氛围中你就可以切入主题谈正事了,因为这时什么事都好商量。
这就是旁敲侧击说话方式的好处,舌头拐着弯说话就有这么神奇,是任何直入式的谈话都达不到的效果:实际上,不管是高高在上的大人物,还是普通人,都需要与他人沟通。只要你掌握好说话的方式就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员工与老板之间的鸿沟,通过巧言是可以跨越的,这就要看你说话有没有智慧了。
智慧真悟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说服别人是我们经常要做的事。在说服别人时,如果不能直接说服,不妨换种方式委婉地说服。含蓄而生动的表达必定是最让人动心的方法之一。
2说话要讲究艺术
为了帮助别人发现错误以便及时改正,我们总是乐于给对方一些善意的提醒。但是,一定要注意方法,对于别人的错误,大可不必完全说破,相信只要稍加提示对方自然就会明白。
批评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也是一门语言的艺术。批评要让被批评者心悦诚服地接受,达到批评的目的而又不伤到被批评者的自尊心。批评的目的,是要让犯了错误的人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及时改正。批评本身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否则,只为提意见而提意见、为批评而批评,则会适得其反。点破别人时,不要做到点到为止,而要强调如果纠正过来会更好。
在人际关系中,有时出于各种原因我们会驳别人的面子,这种事情如处理不当,便容易得罪人,结仇家;别人有亏于你,也应该“得饶人处且饶人”,但“饶人”的表示又不能生硬;向心爱的人倾诉衷肠,也要委婉含蓄,力避鲁莽。利用话里藏话暗示他人,是时刻离不开的奥妙技巧。
(一)拒绝有方
有些求人的人,由于种种原因,不好意思直接开口,喜欢用暗示来投石问路。这时你最好用暗示来拒绝。
两个打工的老乡,找到城里工作的李某,诉说打工之艰难,一再说住店住不起,租房又没有合适的。其实,言外之间是要借宿。
李某听后马上暗示说:“是啊,城里比不了咱们乡下,住房可紧了。就拿我来说吧,这么两间耳朵眼大的房子,住着三代人。我那上高中的儿子,没办法晚上只得睡沙发。你们大老远地来看我,不该留你们在我家好好地住上几天吗?可是做不到啊!”
两位老乡听后,就非常知趣地走开了。
(二)指责有术
一般说来,争辩中占有明显优势的一方,千万别把话说得过死过硬,即使对方全错,也最好以双关影射之言暗示他,从而体面地结束无益的争论。
有一个机关工作人员在一家餐馆就餐时,发现汤里有一只苍蝇,不由大动肝火。他先质问服务员,对方全然不理。后来他亲自找到餐馆老板,提出抗议:“这一碗汤究竟是给苍蝇的还是给我的,请解释。”那老板只顾训斥服务员,却全然不理睬他的抗议。他只得暗示老板:“对不起,请您告诉我,我该怎样对这只苍蝇的侵权行为进行起诉呢?”那老板这才意识到自己的错处,忙换来一碗汤,谦恭地说:“你是我们这里最珍贵的客人!”
显然,这个顾客虽理占上风,却没有对老板纠缠不休,而是借用所谓苍蝇侵权的类比之言暗示对方:“只要有所道歉,我就饶恕你。”这样自然就十分幽默风趣又十分得体地化解了双方的窘迫。
(三)以喻止兵
在双方激烈的争论中,占理的一方如果认为说理已无法消除歧见时,不妨采取一种外强中干的警示性言语来中止争论,结束冲突。将一个两难选择摆在对方面前,使之失去最后挣扎的基础,就有可能收到平息争辩的效果了。
生物学家巴斯德,在一次实验室工作时,突然一个男子走进来,指责他诱骗了自己的老婆。争论中双方提出决斗。清白无辜的巴斯德完全可以将对方赶出门去,或者奋起决斗,但是那样并不能解决问题,甚至会造成两败俱伤的恶果。这时候巴斯德沉着地说:“我是无辜的……如果你非要决斗,我就有权选择武器。”对方同意了。巴斯德指着面前的两只烧杯说:“你看这两只烧杯,一只有天花病毒,一只有净水。你先选择一瓶子喝掉,我再喝余下的一瓶,这该可以了吧?”那男子怔住了,他一下子陷于难解的死结面前,只得停止争论与挑战,尴尬地退出了实验室。无疑,正是巴斯德提出的柔中带刺的难题,才最终使决斗告吹。
(四)释义却难
做出一定的解释,借以表达自己的不满。例如:
有一位姓周的女士因公出差,在火车上与一位看起来挺有涵养的男士坐在一起。这位男士主动和她搭讪,周女士觉得一个人干坐着也挺乏味的,于是就和他攀谈起来。开始时这位男士还算规矩,和周女士只是谈谈乘车难的感受以及交流交流对当今社会上一些不合理现象的看法。可不知怎的,谈着谈着,这位男士竟然话题一转,问了周女士一句:“你结婚了吗?”周女士一听顿生厌恶,于是她态度平和地对那位男士说:“先生,我听人说过这样一句话,前半句是‘对男人不能问收入’,所以我才没有问你的收入;后半句是‘对女人不能问婚否’,所以你这个问题我是不能回答了!请原谅。”那位男士听周女士这么一说,也觉得有点后突,尴尬地笑了笑,不再说话了。
我们不能不佩服周女士的应变口才。寥寥数语,既表达了对对方失利的不满,又没有令对方下不来台,可谓一举两得。
(五)假装糊涂
听话人听出了说话人话中有话,但却装作没有听出,使对方无计可施。例如:小明对爸爸说:“爸爸,今天小伟的爸爸带小伟出去玩了。”小明的爸爸回答说:“是呀,我知道了。”这里,小明的言外之意是想叫爸爸也带他出去玩,小明的爸爸也听出了儿子的用意,但他故意装糊涂。
(六)暗中交心
从一个人的表情、举止等身体语言能够看出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有的恋人往往能从对方的一举一动甚至一颦一笑中体察到他(她)的内心情感。当男友观看节目总喜欢滔滔不绝地发表评论,女友可以用适当的身体语言来表示内心的不满。比如神情专注于节目表示无法分心听他的高论,或者找一本杂志来看,以转移视线表示兴趣不一。慢慢地他就会因为自己的高见没有听众而就此打住。恋爱时有些感情热烈的男孩子往往难以控制自己的情感,目光或举止会有意无意地流露出某种企盼。聪明的女友该怎样对待这种过分的表示呢?大声地斥责容易伤害对方的感情;任其所为又并非己愿。那么,用愤怒的目光注视他,或者拉下面孔,做出一副冷漠的神情,定能让他知道你内心的不满,继而不敢随随便便。
以此可见,点破不说破,就是使用一些故意游移其词的手法,给人以暗示和适当的鼓励。比如,在谈及某人相貌丑陋时,不直接说“相貌丑”,而夸人家“贤惠”、“聪明”或用“长得有点困难”、“有些对不起观众”这样的话来代替。这都是在委婉含蓄地表达本意。
点破别人的错误要抱有同情心。这里的同情不是同情他的错误,而是要考虑对方得知错误后的心情,只有这样的批评才不会置对方的心理感受于不顾。而且当对方认识到你是站在他的立场上点破他时,才会接受你的批评并对你表示感谢。点破之言应力求简短,最好一两句话就能使对方领悟,然后再自然地转到别的话题上,千万不能多次重复对方的错误,否则就极容易让对方觉得你在紧抓他的错误不放,使对方陷入窘境而产生抵触情绪。当然,想把话说得滴水不漏,在使用“点破不说破”的语言技巧时,要注意语言不能晦涩难懂。任何语言的表现技巧都是首先建立在让人听懂的基础上,同时必须把握好使用范围,如果使用“点破不说破”的话不分场合,也是达不到最佳效果的。
智慧真悟
如果直来直去不容易达成目的,那么就要学会拐弯。直线就像一把利刀,虽然锋利但难免会伤人;曲线就像一个圆,虽然线长但往往能如人所愿。
3让心事烂在肚子里
古人说得好:“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没错,做人就是要有所保留,绝不能一时兴起就把自己的心思、想法和盘托出。当然,教你根据对象、场合说不同的话,并不是要你做个虚伪、城府深的人,更不是要你去撒谎。因为人生的丛林是复杂而险恶的,只身闯荡社会的人,需要有大智大勇,更需要有谨慎的态度,你如果一下子就把心掏出来给对方,用心和他交往,那就有可能“受伤”。
把心掏出来,这代表你对他人付出的是一片真诚和热情,但是,世上的知己能有几人?真能与你以一颗真心相待的人是不多的。况且,知人知面难知心,看似对方也对你掏心窝子,但难保他掏的不是“假心”!一旦你遇到别有居心的小人,刚好利用了你的坦诚,使你受到欺骗,这就像痴情女对薄情郎一般,最终受伤的是你自己。而会玩手段的人,更可以因此把你玩弄于股掌之中,你就会有危险。
正所谓“祸从口出”,在人际关系日益复杂的今天,一味“老实”地说话已经不再适合今天的形势了;只有会说话,懂得说话技巧才能有立足之地。
中国古代大哲学家荀子在论人性时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的性质如果看来是善的,那是他努力装扮成这样的,人性本来就是恶的。人都是不一样的,生活中有好人也有坏人,正所谓“知人知面不知心”,你眼前的人不知道对你安的什么心,他想的可能对你有利,但也有可能对你有害,所以,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有时因为一句话你就会被人看不起或走向失败。这是因为别人出卖了你,所以我们万万不可太相信别人。你把别人当朋友,把心事全说出来了,他可不一定会帮你保守秘密。
有一些人经常会变化嘴脸,他们总可以在危险的情况下化险为夷。这些人都是看情况行事,今天举起左手拥护这个主义,明天就又举起右手拥护那个主义。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有很多,这都在告诉我们,在人际交往中,千万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只有经过与对方的长时间交往,才能慢慢看清别人的本质。到那个时候,如果你发现别人真的值得信任,你再对他推心置腹也不晚。
古语云:“君子敏于行而讷于言。”这也是孔子说的君子好学的一种表现。它启迪我们做人应该多做少说,凭一张三寸不烂之舌可以平步青云,同样也可以葬送前途甚至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