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笑弥勒有这样一副对联:“开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与人何所不容!”包容是人生的财富。包容别人是一种幸福,能让别人心存感激更是一种幸福!人生选择了包容,也就选择了理解和珍惜,同时也为爱选择了海阔天空。包容确实是一门精深的艺术,当我们学会了包容,我们就会感到爱的幸福之水不时在心田中潺潺流过。
1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古人常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这是对山河雄伟的赞美,说明海的大,山的挺拔。也可比喻人的胸怀宽广、大度,既要有宽容的性格,又要为人正直,不要有任何的私欲,要大公无私方可站得稳行得正,无私则无畏。
三国时期的蜀国,在诸葛亮去世后任用蒋琬主持朝政。他的属下有个叫杨戏的,性格孤僻,讷于言语。蒋琬与他说话,他也是只应不答。有人看不惯,在蒋琬面前嘀咕说:“杨戏这人对您如此怠慢,太不像话了!”蒋琬坦然一笑,说:“人嘛,都有各自的脾气秉性。让杨戏当面说赞扬我的话,那可不是他的本性;让他当着众人的面说我的不是,他会觉得我下不来台。所以,他只好不做声了。其实,这正是他为人的可贵之处。”后来,有人赞蒋琬“宰相肚里能撑船”。
有句话说得好:“天空收容每一片云彩,不论其美丑,故天空广阔无比;高山收容每一块岩石,不论其大小,故高山雄伟壮观;大海收容每一滴细水,不论其大小,故大海浩瀚无涯。心灵的自由,真性的飘逸,胸襟的坦荡,气质的超然,才是真正快乐的人生。”其实,宽容大度的事例不胜枚举。
一位禅学大师有一个老是爱抱怨的弟子。有一天,大师派这个弟子去集市买了一袋盐。弟子回来后,大师吩咐他抓一把盐放入一杯水中,然后喝一口。
“味道如何?”大师问道。
“咸得发苦。”弟子皱着眉头答道。
随后,大师又带着弟子来到湖边,吩咐他把剩下的盐撒进湖里,然后说道:“再尝尝湖水。”
弟子弯腰捧起湖水尝了尝。
大师问道:“什么味道?”
“纯净甜美。”弟子答道。
“尝到咸味了吗?”大师又问。
“没有。”弟子答道。
大师点了点头,微笑着对弟子说道:“生命中的痛苦是盐,它的咸淡取决于盛它的容器。”
法国著名文学家雨果曾说: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心灵。海之所以为海,是因为海纳百川,不拒细流。无论是江河湖泊,还是溪涧细流,只要奔来,都一概欢迎,显出极大的包容性。海之所以为海,是因为海量恢宏,不拘细节,无论天上的雨,空中的雾,还是地上的水,无论是清的浑的,只要投奔于大海,大海都一样地接纳,具有极强的吸收性。
有个姑娘要开音乐会,在海报上说自己是李斯特的学生。演出前一天,李斯特却出乎意外地出现在姑娘面前。姑娘惊恐万状,不知道怎么办,抽泣着说:“冒充您的学生,真是很对不起。可是我为了生活。”说到此时,女孩已经泣不成声。李斯特脸上的表情很淡定,也很释然。女孩不知道迎接她的将是什么样的惩罚。这时,李斯特语气很委婉地说:“你把要演奏的曲子弹给我听听。”女孩怔了一下,不知道会有怎样的结果。她仗着胆子,哆哆嗦嗦走到钢琴旁,弹奏起来。没想到的是,此时的李斯特走到她的身边,并加以指点,最后爽快地说:“大胆地上台演奏吧,你现在已是我的学生了。你可以向剧场经理宣布,晚会最后一个节目,由老师为学生演奏。”李斯特的这句话使女孩破涕为笑,不知道说什么好。果然,李斯特在音乐会上弹了最后一曲。
可见,宽容是人们幸福生活的源泉。因为宽容之于爱,正如和风之于春日,阳光之于冬天。它是人类灵魂里美丽的风景。有了博大的胸怀和宽容一切的心灵,宽容自然会散发出浓浓的醇香。
如果你有一颗坦诚、宽容的心,便能坦然地面对当今复杂多变的社会,人生也就会因此而变得绚丽多彩。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当你的心如蓝天大海一样宽阔深远,你就能包容整个世界。而当你的心正为小事的得失而烦恼时,你的世界就会被桎梏在方寸之间,举步维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我们便会拥有一个美丽的世界!
智慧真悟
“一个伟大的人有两颗心,一颗心宽容,一颗心流血。”做人宽容一些,能给自己留下很大的空间。其实生活中幸福和欢乐并不少,烦恼和痛苦也不是很多,就看你怎样感受了,只要你有颗宽容之心,你哪怕只是默默地望着一棵树或者一朵云,也会是你人生中的一种享受。
2允许别人犯错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每个人都有犯错的时候。当别人伤害你时,千万不要破罐子破摔,要用一颗宽容的心去感化那些伤害过我们的人,试着原谅他人对你的伤害。
宽容是一种润滑剂,可以消除人之间的摩擦;宽容是一种镇静剂,可以使人在众多纷扰中恪守平静。宽容是强烈的阳光,可消融彼此间的猜疑积雪;宽容是一座桥梁,将彼此间的心灵沟通。
智者能容。越是睿智的人,越是胸怀宽广,大度能容。因为他洞明世事、练达人情。看得深、想得开、放得下。也因为他非常聪明地发现:处世让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根本,待人宽一分是福,是利人又利己的根基。富有仁爱精神的人,也必定是宽容的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不苟求于己,也不苛求于人。所以,与刻薄多忌的人相比,宽容的人必多人缘、多快乐。
“二战”期间,一支部队在森林中与敌军相遇,激战后的两名战士与部队失去了联系。这两名战士来自同一个小镇。两人在森林中艰难跋涉,他们互相鼓励、互相安慰。十多天过去了,仍未与部队联系上。这一天,他们打死了一只鹿,依靠鹿肉又艰难度过了几天。也许是战争使动物四散奔逃或被杀光,此后,他们再也没看到过任何动物。他们仅剩下的一点鹿肉,背在年轻战士的身上。这一天,他们在森林中又一次与敌人相遇,经过再一次激战,他们巧妙地避开了敌人。
就在自以为已经安全时,只听一声枪响,走在前面的年轻战士中了一枪——幸亏伤在肩膀上!后面的士兵惶恐地跑了过来,他害怕得语无伦次,抱着战友的身体泪流不止,并赶快把自己的衬衣撕下包扎战友的伤口。
晚上,未受伤的士兵一直念叨着母亲的名字,两眼直勾勾的。他们都以为他们熬不过这一关了,尽管饥饿难忍,可他们谁也没动身边的鹿肉。天知道他们是怎么过的那一夜。第二天,部队救出了他们。
事隔三十年,那位受伤的战士安德森说:“我知道谁开的那一枪,他就是我的战友。当时在他抱住我时,我碰到他发热的枪管。我怎么也不明白,他为什么对我开枪?但当晚我就宽容了他。我知道他想独吞我身上的鹿肉,我也知道他想为了他的母亲而活下来。此后三十年,我假装根本不知道此事,也从不提及。战争太残酷了!他母亲还是没有等到他回来,我和他一起祭奠了她老人家。那一天,他跪下来,请求我原谅他,我没让他说下去。我们又做了几十年的朋友,我宽容了他。”
宽容是一种美德,宽容别人就是很好地善待自己。宽容是一种智慧,是一种气度,一个人的生活总是被怨恨所包围着,心情就不能自由舒展,就永远生活在黑暗之中。
宽容是一种修养、一种度量、一种成熟、一种境界。但宽容是有限度的,那就是“是非观念与道德标准”。因为我们的社会还不完美,并非每个人都心存美德与善良。因此,在倡导宽容的同时,还应该保持宽容的原则和底线,这才是真正的宽容。
真正学会宽容,许多的恩怨情仇可以化为过眼烟云;学会宽容,可以对所有的误解和猜疑置之度外、不闻不问。
在人际交往和工作中,我们对于所有善意的过错都可以给予宽容;对于偶然的失误也可以给予宽容;对于任性也可以给予宽容;对于无意伤害也可以给予宽容。生活就会因为你的这份宽容而变得更美好!
智慧真悟
宽容有三种境界,可以养鱼为喻:最初级的境界是玻璃缸赏鱼,只让它在一定的范围存在和活动;中等境界是池塘养鱼,因地就利,因势利导,水肥鱼跃,鱼张水活,相互利用;最高境界则是江海生鱼,千形万类,任其自生,海阔天高,任其自游,由此也就成就了海的博大和丰富。
3学会善待你的仇人
我们需要朋友,朋友可以在感情上给予我们最好的鼓励。但是,在生活中,不会每一个人都是你的朋友,有的也是你的竞争对手。莎士比亚曾说:“不要因为你的敌人而燃起一把怒火,热得烧伤了自己。”世间最具毁灭性的是什么?即为冤冤相报。因其仇恨,不仅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而且必定抹杀所有真理的原则,一并激化更多更烈的矛盾。
如果有人问你会尊重你的竞争对手吗?很多人肯定会说,当然不会了,一听说是竞争对手首先想到的就是要打败他。其实遇到对手,最好的方法就是化敌为友,这就要求你必须要尊重你的对手。
1944年冬天,苏军已经把德军赶出了国门,成百万的德国兵被俘虏。每天,都有一队队的德国战俘从莫斯科大街上穿过。当德国兵从街道走过时,所有的马路都挤满了人。
苏军士兵和警察警戒在战俘和围观者之间。围观者大部分是妇女。她们当中的每一个人,都是战争的受害者,或者是父亲,或者是丈夫,或者是兄弟,或者是儿子,都让德国兵杀死了。她们每个人和德国人都有着一笔血债。妇女们怀着满腔仇恨,当俘虏们出现时,她们把一双双勤劳的手捏成了拳头,士兵和警察们竭尽全力阻挡着她们,生怕她们控制不住自己的冲动。
这时,最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一位上了年纪的妇女,穿着一双战争年代的破旧的长筒靴。她走到一个警察身边,希望警察能让她走近俘虏。警察同意了这个老妇人的请求。
她到了俘虏身边,从怀里掏出一个用印花布方巾包裹的东西。里面是一块黑面包,她不好意思地把这块黑面包塞到了一个疲惫不堪的、两条腿勉强支撑得住的俘虏的衣袋里。看着她身后那些充满仇恨的同胞们,她开口说话了:“当这些人手持武器出现在战场上时,他们是敌人。可当他们解除了武装出现在街道上时,他们是跟所有别的人、跟‘我们’和‘自己’一样具有共同外形的共同人性的人。”
于是,整个气氛改变了。妇女们从四面八方一齐拥向俘虏,把面包、香烟等各种东西塞给这些战俘。
戴尔·卡耐基认为,即使我们难以去爱一个仇人和对手,但也要学会去爱自己;不要使仇人控制我们的快乐、我们的健康、我们的外表。因为让仇家知道我们对他的怨恨使我们精疲力竭、疲倦而紧张不安,甚至使我们的生命缩短时,他们不是会拍手称快吗?学会原谅敌人、仇人,也是自己处世的一种智慧。
生活中,有很多人都把自己的竞争对手视为是心腹大患,是异己,是眼中钉、肉中刺,恨不得马上除之而后快。其实只要反过来仔细一想,便会发现拥有一个强劲的对手反倒是一种福分、一种造化,当你化敌为友时,更是一种收获。爱你的仇人,不仅善待了自己,更善待了自己的心灵。善待我们身边的敌人,虽然他们是我们的对手,对我们构成了表面上的威胁,但也因为这些敌人的存在,使得我们多了一份警戒、多了一份竞争力,也因此才多了一份活力。
智慧真悟
爱你的仇人是智者的行为,是一种境界,是一种品德。所谓:冤冤相报何时了?冤家宜解不宜结。只要有个宽容的胸怀,忍一忍,晴空万里;退一步,海阔天空。
4不要过分地猜疑别人
猜疑是人性的弱点之一,历来是害人害己的祸根,是卑鄙灵魂的伙伴。猜疑似一条无形的绳索,捆绑着我们的思路,一个人一旦掉进猜疑的陷阱,必定处处神经过敏,事事捕风捉影,对他人失去信任,对自己也同样心生疑窦,损害正常的人际关系,影响个人的身心健康。
朱元璋推翻了元朝,建立了大明王朝。他登上皇位后疑心很重,任意曲解和胡乱剖析字词。“原来”这个词在明之前是不存在的。那时通用的是“元来”。“元”是起初、开始、本来的意思。如南宋诗人陆游的一首诗首句“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中的“元”(后人将诗中的“元”改为“原”)。陆诗中的“元”用得非常贴切准确,改为“原”后意义反而不明。为何改动?这还是朱元璋猜忌的结果。他一看到“元来”就心神不安,心惊肉跳,“元来”不但冲撞了自己的名,更可怕的是它还暗含“元朝回来”之意,这不是元朝要复辟吗?于是他决心要灭掉这不祥之词,但这是普通的常用词不能不用。即使现在消灭了,过去的重要文献书籍中还大量存在,怎能挖掉呢?有一位聪明的大臣看透了朱元璋的心思,便建议将“元”改为“原”。朱元璋听了大喜,随即诏令“原来”通行天下,“元来”从此绝迹。本来当是“元始社会”的也成了“原始社会”。
朱元璋早年交了一位和尚朋友,关系十分密切。朱元璋当皇帝后更加友好,隔三差五地邀请其入宫吃喝玩乐,共享富贵。和尚知恩图报,便写一首诗颂扬皇上无量功德。首句是“金盘合苏来殊域”,朱元璋看后勃然大怒,立即将其斩首。众人见之惊恐万状,不知何故杀了这和尚。后来虽知因这首诗犯了死罪,但众多大臣反复看诗细心琢磨也找不到哪个字词冒犯了皇上。又过了很久,人们才得知因诗中用了“殊”字,“殊”是由歹和朱二字组成,朱元璋认为拆开念,不论从右向左,还是从左向右,都是骂他不是好东西,如此骂他,岂可容留?
培根曾如此形容猜疑:“它是迷陷人的,乱人心智的,它能让你陷入迷惑,混淆敌友,从而破坏他人的事业。”一般说来,一个襟怀坦荡、豁达的人是不会轻易猜疑他人的。克服自身的猜疑心理,加强个人思想品质修养,使自己成为胸怀宽阔、大公无私的人。
有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
船夫一大早就因为一件小事和妻子吵了起来。结果越吵越凶,妻子后来竟然把一个暖瓶摔到了地上。船夫生气极了,他不再理会仍在哭闹的妻子,他觉得妻子真是不可理喻,他甚至想这样的日子真是过到了头。这样想着,船夫一气之下就把家里的5000元现金放在了衣服里。如果妻子不向我道歉,那我就在外面住下来,不再回家,他想。
船夫就这样带着一肚子气去岸边了。生气归生气,可是生活还要继续。船夫刚到岸边就有两个年轻人雇了他的船。这两个年轻人上了船就发现船夫的神色有些不对劲,他一直板着脸、皱着眉头,看上去有些可怕。“难道上了贼船?听说江河边有很多强盗出没,他们假扮成船夫专门劫乘船人的财物,然后再把乘船人扔到江里淹死。”两个人这样想着,不由得害怕起来。他们刚刚从城里干活回来,好不容易挣到的几千块钱全都带在身上。这可是他们一年的全部收入啊,如果被强盗抢了去,那家里等着用钱的父母和妻儿可怎么办?况且如果就这样被强盗杀害,自己更是死不瞑目。于是两个人开始小心翼翼地商议应该如何对付这个身体强壮的船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