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他锋芒太露,处处遭人忌妒、受人暗算,连咸丰皇帝也不信任他。1857年2月,他的父亲曾麟书病逝,朝廷给了他三个月的假,令他假满后回江西带兵作战。曾国藩伸手要权被拒绝,还要承受来自各方的舆论压力。朋友的规劝、指责如潮水般席卷而来。曾国藩忧心忡忡,遂导致失眠。朋友欧阳兆熊深知其病根所在,便借用黄、老来讽劝曾国藩,暗喻他过去所采取的铁血政策,未免有失偏颇,锋芒太露,伤己伤人。面对朋友的规劝,曾国藩陷入深深的反思。
自率湘军东征以来,曾国藩有胜有败,四处碰壁,究其原因,主要是曾国藩没有得到清政府的充分信任且未授予地方实权。同时,曾国藩也感到自己在修养方面有很多弱点,在为人处世方面刚愎自用,目中无人。他对官场的逢迎、谄媚及腐败十分厌恶,为此所到之处,常公开表示不满,一针见血,从而遭人忌恨,受到排挤,总成为舆论讽喻的中心。经过多年的宦海沉浮,曾国藩深深地意识到,仅凭他一己之力,是无法扭转官场这种状况的,如若继续为官,那么唯一的途径,就是去学习、去适应。
攻下金陵之后,曾氏兄弟的声望可说是如日中天,达于极盛,曾国藩被封为一等侯爵,世袭罔替,所有湘军大小将领及有功人员,莫不论功封赏。时湘军人物官居督抚位子的便有十人,长江流域的水师,全在湘军将领控制之下,曾国藩所保奏的人物,无不如奏所授。
但树大招风,朝廷的猜忌与朝臣的妒忌随之而来。
颇有心计的曾国藩应对从容,马上采取了一个裁军之计。不等朝廷的防范措施下来,就先来了个自我裁军。正所谓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曾国藩意识到鸡蛋是不能与石头碰的,既然不能碰,那就必须改变思路,明哲保身。
曾国藩深谙老庄之法,他洞悉清朝政治形势,对自己的仕途也有一套圆熟通达的哲学理念。
正是由于曾国藩居安思危,在功高位显之时洞悉世态人情之险,从而以退为进,保持一种低调通达的作风,才能确保和成就他的功德。
曾国藩说:越走向高位,失败的可能性越大,而惨败的结局就越多。因为“高处不胜寒”啊!那么,每升迁一次,就要以十倍于以前的谨慎小心来处理各种事务。他借用烈马驾车、绳索已朽,形容随时有翻车的可能。
因此,我们万不可因一时的得意而麻痹大意,或者在平时的交谈中不断标榜自己,这样只会适得其反。人应不断反躬自省,修身立德。
自谦的心如小石卵,虽小却极为结实
火要空心,人要虚心。谦虚是美德,古人曰:“谦受益,满招损。”能够自觉改正错误,敢于接受真理的人,终能成功。
东汉开国名将冯异为人谦虚谨慎,行军时,遇到其他将领,往往主动引车避道,走在他们的后面。自己军中,号令整齐。每逢宿营,其他将领一坐下来就争论功劳的大小,而他总独自一人靠着大树休息。时间一长,他有了个“大树将军”的雅号。有一次,光武帝刘秀将部队重新配备,将士们纷纷请求归到“大树将军”的部下。为此,刘秀特地多给了他许多人马。
后来,汉明帝为开国三十二位元勋画像,把冯异排列在第十三位。
由此可见,谦虚者,能赢取更多;不争者,却能争得天下。
恩格斯与马克思一起合写了《共产党宣言》,这部光辉著作从来都署着他们两个的名字,可马克思刚一逝世,恩格斯就在该书1883年德文版的序言中声明:“这个基本思想完全是属于马克思一个人的。”他以后又曾多次指出:“构成《宣言》核心的基本原理是属于马克思一个人的。”
真正的伟人不与人争功,不觉得自己了不起,他们以极其谦逊的姿态面对人生、面对自我,他们能够在别人的赞扬声中寻找自身的不足,从而不断进步。而那些有一点成绩就开始洋洋自得的人注定不会走得很远,因为他们只满足于目前所取得的成绩。
老舍说,一个真正认识自己的人,没法不谦虚,谦虚使人的心缩小,像个小石卵,虽小却极结实,结实才真实。
虚心,能使一个人保持冷静的头脑和敏锐的思维,最大限度地了解困难和不利条件;虚心,能使一个人具有涵养,吸取别人的优点,最大限度地掌握他山之石;虚心,能使我们积累丰富的知识,保持不断进取的精神。
所以,在人生的每一道关口,我们都要虚心向别人请教,学习别人的长处,不断吸收精华,去除自身的糟粕,在春风得意的时候不骄傲,在遇到挫折的时候不气馁,虚心学习,找出自己失败的原因,继续努力。
半桶水却总响叮当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一种人,他们总喜欢指出别人的缺点,说人家这做得不合适,那做得不够,似乎他们什么都行,对什么都可以说出大道理来。其实,他们这样做是一种不成熟的表现,正是人们常说的“一桶水不晃,半桶水响叮当”。
其实,他们之所以摆出一副“万事通”的面孔来,是因为他们内涵不够,底气不足,怕被别人藐视,想用这种习惯来显耀自己,以此提高自己的地位,可是这样做只会让人对其敬而远之,甚至遭人厌恶。
有一位博士搭船过江。在船上,他和船夫闲谈。
他问船夫:“你懂文学吗?”船夫回答:“不懂。”
博士又问:“那么历史学、动物学、植物学呢?”
船夫仍然摇摇头。博士嘲讽地说:“你样样都不懂,十足是个饭桶。”
不久,天色忽变,风浪大作,船即将翻覆,博士吓得面如土色。
船夫就问他:“你懂游泳吗?”博士回答说:“我样样都懂,就是不懂游泳。”
说着船就翻了,博士大呼救命。船夫一把将他抓住,救上岸,笑着对他说:“你所懂的,我都不懂,你说我是饭桶。但你样样都懂,就不懂游泳。要不是我这个饭桶,恐怕你早就变成水桶了。”
故事中的博士自以为才高八斗,于是飘飘然,逢人就卖弄,结果却在“一无所知”的船夫面前出尽了洋相。
有一个角力高手,足有360种招数,每逢比武,灵活变化,交替使用,所以,每次出手都不同。他最喜欢长得英俊的小徒弟。他教了小徒弟359种招数,只保留一招未传。小徒弟力大无比,学成后谁也敌不过他。
后来,小徒弟跑到国王面前夸下海口,说:“我之所以不愿胜过师傅,是因为敬他年老,又看他是自己的师傅。其实,我的本领和力气,绝不比师傅差。”
国王见他这样目无尊长,很不高兴,令他师徒二人当众进行比武。那小徒弟耀武扬威,不可一世地走进赛场,像头愤怒的大象,仿佛他的对手就是一座铁山,他也要推倒。师傅见他力气比自己大,只好使出留下未传的那一招,一把将他扭住。他还不知怎样招架,就已经被师傅举过头顶,抛在地上。满场的人都欢呼叫好。国王赏赐师傅一袭锦袍子,并斥责那小徒弟说:“你妄想和你师傅较量,可是你失败了。”
徒弟说:“陛下!他胜过我并不是凭力气,而是用他留下没教的那一点儿小本事,才把我打败的。”
师傅说:“我留下这一招,为的就是今天。圣人说过:‘不要把本事全部教给你的朋友,万一他将来变成敌人,你怎样抵挡得住?’还有个从前吃过徒弟亏的人说过:‘也不知是如今人心改变,还是世上本来没有情义。我向他们传授射箭技艺,最后他们却把我当做天上的飞鹄。’今天看来,我当时的决定是对的。”徒弟听完后,羞愧难当。
真正有本事、胸怀大志的人是不容易骄傲的,倒是那些胸无大志、一知半解的人,很容易骄傲。至于骄傲的本钱,有大有小,有的甚至根本没有,只会凭空骤生骄气,如一个有趣的寓言所说,长颈鹿因为能吃到几米高的树叶而骄傲,而小山羊因可以从篱笆缝隙里钻进去吃草而骄傲。要想在成功的道路上走得既坚定又稳健,必须放低自己,戒骄戒躁,永不自满。千万不要做半杯水,要以一种空杯心态虚心学习,养成进取的良好学习习惯。这样,我们才会在有所成绩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才会在成功路上走下去。
显眼的花草易招摧折
有句话说得好:“出头的椽子先烂”。这确实是不争的事实。出头椽子,总要比不出头的椽子承受更多的风吹雨打,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自然比别的椽子腐败得早。因此,人在风光尽显之时,要能够居安思危,用低调的盾甲保护自己。若不懂得这样做,那后果只能是将自己置于危险的境地。
战国时期,楚怀王宠妃郑袖,才貌双绝,工于心计。魏王从自己的利益出发,赠给楚怀王一个大美人,人称魏美人,娇嫩柔美,眉目传情,真乃绝色佳丽,把好色的楚怀王迷得神魂颠倒,白日寻欢,夜晚作乐。
智深谋远的郑袖,看在眼里,恨在心上。她稍加思索,便计上心头。于是,她既不同魏美人争风吃醋,也不表露一点不满的情绪,而是像个知情达理的大姐姐,和善地对待魏美人,事事顺着魏美人的性子,还在楚怀王面前赞美魏美人美丽。不久就深得魏美人的信赖。
楚怀王见这对如花似玉的宠妃和睦相处,无限欢欣,慨叹道:“世人都说女人天生是醋做的,看来也不尽然。我的郑袖就不吃醋,她是真心爱我,她知道我喜欢魏美人,就主动替我照顾她、关心她,使她不思念故国,实在是贤内助啊!”
郑袖见自己的计谋已起作用,暗自高兴。一天魏美人来看郑袖,郑袖似无意地告诉魏美人:“大王在我这儿说你非常称他的心,只是嫌你的鼻子略尖了点儿!”“那可怎么办呢?姐姐!”魏美人摸摸鼻子,求秘方似的。
“这也没什么,”郑袖若无其事地说,“你以后再见到大王时,轻轻地把鼻子捂一下不就行了吗?”魏美人连称郑袖高明。
此后,魏美人每次见到楚怀王就把鼻子捂起来。楚王不解,魏美人逢问必笑而不语。楚王便问郑袖,郑袖有意把话说一半,含嗔带笑,欲言又止。楚王一直追问,郑袖便装着不情愿的样子,说道:“她说她受不了你身上的狐臭味!”
“什么!寡人乃一国之尊,她竟敢嫌弃寡人?真乃无理!”楚怀王大怒,一掌击在案上,喊道:“来人!快去把那贱货的鼻子割下来!”魏美人的鼻子被割掉了,既丑陋,又吓人,永远被打入冷宫。郑袖用计除去了她的情场对手,恢复了她在王宫独自受宠的地位。
正所谓“显眼的花草易招摧折”,自古才子遭嫉、美人招妒的事难道还少吗?所以,无论你有怎样傲人的资本,没有炫耀显露的必要。要知道,人性有阴暗的一面,一旦你大意了,张扬了,别人就会嫉妒你,或许你本身并没有夸耀逞强的意思,但别人早已看到你不顺眼。如若这时你还不能及时醒悟,赶紧用低调的策略保护自己,你就会将自己置于吉凶未卜的旋涡急流之中,到时,即使你想抽身也难了。
人一旦出头了,发达了,除了自己容易得意忘形之外,同时也容易成为众人注目的焦点,被人品评,被人臧否。因此,越是春风得意之时,就越要经常反躬自省,越是要讲究不显不露,低调做人,唯此,才能更有效地保护自己。淡泊,让生命清净而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