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低调处世的成败细节 (4)
俗语说:“祸从口出,言多必失。”言语谨慎对一个人立身处世具有深刻的意义,花开得太盛则败,话说得太满则会招致祸患。因此,老于世故的人,只说三分话,但他绝不是不诚实,绝不是狡猾。说话本来有三种限制,一是人,二是时,三是地。非其人不必说;非其时,虽得其人,也不必说;得其人,得其时,而非其地,仍不必说。非其人,你说三分真话,已是太多;得其人,而非其时,你说三分真话,正给他一个暗示,看看他的反应;得其时,而非其地,你说三分真话,正可以引起他的注意,如有必要,不妨择地长谈,这叫做通达世故的人。
当然,话又说回来,逢人只说三分话,并不是叫你硬生生地话说三分就闭口,这样很生硬,也会令人不满和戒备。其实,在社交过程中,你大可以灵活发挥,既不至于把话说得太满而失了回旋的余地,又可以让人觉得你真诚坦率。
威尔逊刚就任俄亥俄州的州长,在一次宴会上,宴会主席向在座众人介绍,说威尔逊是“未来的美国总统”,这只是主席对威尔逊的称颂罢了。
威尔逊在即兴发言时,给大家讲了一个故事:“在加拿大有一群垂钓的游客,其中一名叫做强森的人,大胆地试饮某种有危险性的酒。强森喝了太多那种有害的酒后,便和其他同伴欲搭火车回去,但是,他却不搭北上的火车,反乘往南下的火车。于是,大家急于把他找回来,就打电话给那班南下列车的车长:‘请将一位叫强森的矮个子,送往北上的火车,他喝醉了。’不久,他们就收到车长的回电,表示:‘请再详示其特征。本列车中有十三名醉酒的乘客。他们既不知自己的姓名,更不知目的是何方。’”威尔逊笑着说,“而我威尔逊,确知自己的姓名,可是,却不能像你们的主席一样,确实知道我将来的目的地在哪里。”四座的人士一听都哄然大笑。
威尔逊用一个巧妙的故事补救了主席的“口误”,“我不知道目的地在哪里”,能否当选总统还未知呢!给自己留下了余地,避免了日后可能产生的问题,还为在场众人留下了谦逊有礼的印象。
当今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为了生存,人们可以使用一切手段而丝毫没有良心上的自律和宗教上的羁绊。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说是人心险恶而居心叵测。“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有时看起来的确显得幼稚和可笑。
不要把话讲得太满,进可攻,退可守,给自己留点余地,这才是低调做人之道。
多点戒心,以防小人攻击
常言道:“人心隔肚皮。”世间种种无中生有的把戏,两面三刀的伎俩真是让人“防不胜防”。因此,与人相交要把握分寸,在没弄清对方的底细之前,绝不能掏出自己的心来。
1898年,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维新派,在中国掀起轰轰烈烈的维新变法运动。
这场变法运动不久便演变成了以光绪帝为首的维新派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之间的权力之争。在这场争斗中,光绪帝感到自己的处境非常危险,便写信给维新派人士杨锐:“我的皇位可能保不住,你们要想办法搭救。”维新派为此都很着急。
正在这时,荣禄手下的新建陆军首领袁世凯来到北京。袁世凯在康有为、梁启超宣传维新变法的过程中,明确表态支持维新变法运动。所以康有为曾经向光绪帝推荐过袁世凯,说他是个了解洋务又主张变法的新派军人,如果能把他拉过来,荣禄的力量就小多了。光绪帝认为变法要成功,非有军人的支持不可,于是在北京召见了袁世凯,封给他侍郎的官衔,旨在拉拢他,为自己效力。
当时康有为等人也认为,要使变法成功,解救皇帝,只有杀掉荣禄。而能够完成此事的只有袁世凯,所以谭嗣同后来又深夜密访袁世凯。袁世凯当时慷慨陈词,说杀荣禄就像杀条狗。但事实上,他是个诡计多端善于见风使舵的人,康有为和谭嗣同都没有看透他。他早就搭上了慈禧太后这条线。所以,他决定先稳住谭嗣同,再向荣禄告密。
不久,袁世凯便回天津,把谭嗣同夜访的情况一字不漏地告诉荣禄。荣禄吓得当天就到北京颐和园面见慈禧,报告光绪帝如何要抢先下手的事。
第二天天刚亮,慈禧怒气冲冲地进了皇宫,把光绪帝带到瀛台幽禁起来,接着下令废除变法法令,又命令逮捕维新变法人士和官员。变法经过103天最后失败。谭嗣同、林旭、刘光第、杨锐、康广仁、杨深秀在北京菜市口被杀。
小人不可交,他们一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过河拆桥,不择手段。他们懂得什么时候摇尾巴,什么时候摆架子;何时慈眉善目,何时如同凶神恶煞一般。他们在你春风得意时,会趋炎附势;而当你遭受挫折,风光尽失后,则会避而远之,甚至会落井下石。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世界往往不如你想象的那样美好,只有谨慎的人才能闯过生活的沟沟坎坎,享受美好的人生。
张丽是某化妆品公司的业务骨干,她的业绩一直非常突出,与上司丁姐的关系也很亲密。新来的业务员小洁被安排到张丽带领的这个小组,小洁很年轻,一副单纯简单的模样,和张丽很谈得来,两人很快成了好朋友。
一次,张丽因为疏忽,在工作中出了一个小差错。要求严格的丁姐严厉地批评了她,张丽有些不服气,一整天都板着脸不说话。吃午饭的时候,小洁把丁姐大骂了一顿,似乎早就看不惯那个“老女人”独断专横的作风。话虽然有点过分,但还是让张丽心里舒服了一些,她忍不住跟着骂了几句。
这件事张丽并没有放在心头,不久,她却发现许多重要客户都不再和自己联络了,最令人震惊的是,小洁的桌上竟然摆着这些客户的详细资料。张丽愤怒地找到丁姐,没想到丁姐冷淡地说:“自己的工作没做好,就不要抱怨别人。还有,有意见可以当面跟我谈,不用背后议论。”一瞬间,张丽明白了一切。但气愤和后悔早已于事无补,几天后,她便离开了这家公司。张丽的错误在于识人不清,没有看到对方亲切的表面下包藏的祸心,结果错误地将心存歹意的小人当做朋友,留下了可以为人利用的“把柄”,掉入了人家挖好的陷阱中。
荀子在论人性时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这话固然有些偏激,但现实生活中在与人打交道时的确要谨慎小心一些,对交往不深的人不妨多点戒心,考虑一些防患对策,为自己留些“逃生”的余地,才不至于在事情发生之际追悔莫及。
投其所好,让小人心里舒服
人生在世,难免会遭遇小人。小人道德卑下,手段无耻,为公理所不容,为千夫所怒指。凡是正常人都看不起小人,但几乎所有的人都视小人如洪水、如瘟疫,有时宁愿讨个胆小怕事的骂名,也一定要绕路而行,生怕招惹了横行无忌的小人。
小人之所以不可得罪,其原因就在于小人内心深处强烈的报复欲望。小人的报复欲望已不仅仅是针对某一个人、某一件事,而是面向整个公众的一种心理倾向,这种倾向强化了小人对于妨碍其谋利者的打击力度。小人在本质上是胆小的,他行为方式的不合理性、无道德性常常令他担惊受怕,他在对别人施以打击、报复之后又时时害怕着别人对他的报复。为了消除这种忧虑的根源和潜在的威胁,小人注定要连续不断地伤害别人,穷追至天涯海角也要令其付出多倍的代价。
清朝时太监李莲英倚仗慈禧的宠爱,权倾朝野,为非作歹。李鸿章以军功晋升,起初很看不起这半男不女的奴才,有意无意间得罪了李莲英。于是,老谋深算的李莲英决定教训他一下,让他知道自己的厉害。
当时,慈禧太后有意静养,想把清漪园修缮一番,以便颐养天年。苦的是筹款无术,时常焦躁。李莲英便对李鸿章说:“李伯爷是朝廷重臣,若能体仰上意,玉成此事,以慰太后,以宽圣心,当立下不世之功。”
李鸿章对此等溜须拍马的好事,岂肯轻易放过?当即满口应承,并接受李莲英的提议,以兴办新式海军,振兴国防的名目,责成各疆吏拨定款,就中提取六七成作为造园经费。
见李鸿章上钩后,李莲英窃喜,拍手称善,笑容可掬地奉承了李鸿章一番。之后,李莲英又说:“既然款子有着落了,就请李伯爷辛苦一趟,到园内察看一下,有哪里该拆该建。这样你心中有数,老佛爷要是查问起来,也好回话。”李鸿章想想是这个道理,十分感谢李莲英帮了他一个大忙,给了他这么好的机会伺候老佛爷,但对自己的危险处境却浑然不觉。
到了约定的日子,李莲英借口有事不能奉陪,派了个伶俐的太监领着李鸿章,把个清漪园上上下下、里里外外、左左右右走了个遍,并纪录下了哪里该修假山,哪里该建湖亭。这一路下来,整整逛了一整天。李鸿章心里很高兴,就等着太后的召见,自己就能有新的功绩了。没想到满心欢喜的李鸿章没有等来太后的召见,却等来了光绪皇帝下诏“申饬”。
所谓“申饬”,就是由皇帝、太后或皇后派一名亲信太监,捧着“圣旨”去指着某人的鼻子,当众数落臭骂一顿。而被骂的人,既不能申辩,也不能回骂,还要伏在地上谢恩。
原来,李莲英故意挑光绪皇帝肝火最旺的时候,诬陷李鸿章在清漪园里游山玩水。
光绪帝自四岁进宫称帝,从小慑于西太后的淫威,始终充当傀儡儿皇帝角色,凡事都要看慈禧的脸色,自然有一肚子说不清道不明的委屈,他最忌讳的就是别人不尊重他的皇权帝位。听说权倾当朝的李鸿章敢大摇大摆地在他的御苑禁地游逛,顿时大怒,认为这是“大不敬”,是对皇权皇位的公然藐视和冒犯!光绪帝一怒之下,不问青红皂白,立即下诏“申饬”,将李鸿章“交部议处”。
李鸿章被御批“申饬”,自然很快悟出了吃亏的原委,从此以后再也不敢对这狐假虎威的“九千岁”有丝毫怠慢了。
俗话说:“宁得罪君子,勿得罪小人。”小人的行为真是让人无法捉摸,小人心胸狭窄,卑鄙阴险,常常能够因为一些小事把你整得鸡犬不宁。
小人喜欢阳奉阴违,往往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小人喜欢造谣生事,但造谣生事都另有目的,并不是以造谣生事为乐;小人喜欢挑拨离间,制造他人的不和,好从中取利;小人喜欢谁得势就依附谁,谁失势就抛弃谁……事实上,小人的特色并不只这些,总而言之,凡是不讲法、不讲理、不讲情、不讲义、不讲道德的人都带有小人的性格。
那么,该如何妥善处理和小人的关系呢?
一吃些小亏无妨。小人有时也会因无心之过而伤害了你,如果是小亏,就算了,因为你找他们不但讨不到公道,反而会结下更大的仇。所以,原谅他们吧!
二保持距离。别和小人们过度亲近,保持淡淡的关系就可以了,但也不要太过疏运了,好像不把他们放在眼里似的,不然他们会像李莲英那样给你整出点乱子。
三不得罪他们。一般来说,小人比君子敏感,心理也较为自卑,因此你不要在言语上刺激他们,也不要在利益上得罪他们,尤其不要为了正义而去揭发他们,那只会害了你自己。
四不要有利益瓜葛。小人常成群结党,形成势力,你千万不要想靠他们来获得利益。因为你一旦得到利益,他们必会要求相当的回报,甚至黏着你不放,你想脱身都不可能!
当你认清了上述小人的特征,并坚持做到上述几点,恐怕你就能和小人相安无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