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若为风,我也愿意跟随雁群,恰因我深切地爱着它们,如若瞥见最后一只大雁晕开了绯色余晖,踽踽独行,于四季更迭中消逝,方才感怀物是人非,孰不知为时已晚。弥留之际,且谛听风之哀恸,一曲谨献自然的挽歌。
骤雨三日,山中人鸟声俱绝。大量淤积黄泥阻断车的行径,泥浆自峭壁一泄如注,裹挟零星草木碎屑,依稀可见粗砺木桩,老树凄厉呼号之惨状。
过度开垦造就了贫瘠,拓荒者大面积放牧,耕种,收割,由于垦荒过程迅猛且广泛,水土流失严重,登山客自不再青睐,因而兴致缺缺。想必幕后决策者们定百般不愿目睹此般结果,他们投资大量资金,力图赚得盆满钵满,而不是付诸东流,于是开始更恣意挥霍大自然给予的财富。
殊不料,旦夕之间的集腋成裘,单凭一己之力已无法阻遏生产洪流,任人类予取予求的大自然何等无辜,屡屡弄巧成拙,终会酿成苦果。环保不该是流于表面的虚无口号,将欲夺之,必固与之。鱼与熊掌不可得兼,必舍其一,得失之间,权衡以毕,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日薄西山,停笔瞻望,身处了无人烟之深山,春寒料峭,陡生寒意。蓦然,一声啼啭入耳,声声泣血。
相传古有杜鹃,日夜哀鸣而咯血,遍山皆红,杜鹃花因而得名。心底油然而生一种悲戚,由此惶惑,它孑然一身,恰似人类今后之处境。默然谛听,好似一曲哀伤悱侧的挽歌。
得失止于一瞬,若不付出,总会有材空物尽一日。
但愿人类,幡然悔悟时仍可亡羊补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