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是第九次阅读《大败局》,仅次于我对《三国演义》的喜爱程度了。
每次看《大败局》,久久不能平静,那么多的曾经的风云人物,又是在那个特定的时间里和年代,铩羽而归,洗尽铅华后,他们又是悲凉的。
他们的成就于现在而言,已经没有太多的人去关注和瞭解,他们的落幕,他们犯的错误,总是还有很多人去重蹈覆撤。或许正因为时代变换太快,让人们没有时间停下脚步来细细反省和思考,或者是因为别人的故事,触碰不到自己的伤痛。
凭君莫话封候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改革开放以来的那些商场弄潮儿,那些时代的领军人物,又有多少人挣脱了时代的束缚?
正如吴晓波所说:我们离“企业家经济”还有多远?
在那些企业家兵败落难之际,往往是冷眼旁观者多,挺身救险者少;落井下石者多;雪中送炭者少;冷嘲热讽者多,同情怜惜者少。
之所以走向失败,或许有着各自的缘由——偶然的,必然的,内在的,外部的……可一个几乎共同的现象是:他们都是一个道德秩序混乱年代的受害者,同时,他们又曾是这种混乱的制造者。
很多人说,一切都不可能重来。
是的,选择性的机会,确实不可能重来。但那些前辈们血泪交汇的故事,总有人会在后来的路上高度重合。
王石得出一个十分苦涩的结论:市场是很公平的,你怎么从暴利赚的钱,你得再怎么赔进去。市场暴利终归要趋于平均利润。
相信这个结论在现在,仍然不会过时,也会有迹可寻。
其实,在如今这个浮躁的世界里,又有谁真正的理解到,领悟得到。
我希望更多的创业者,或是创始人,都应该好好的去看看《大败局》,至少会在恰当的时间里,或多或少的让自我膨胀的欲望有所降温,真真切切的走好自己的人生路。
深入生活后,你总有或多或少割舍不了的情怀,在面对取舍的时候,你又不得不放弃情怀,去选择自己真正的需求和远方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