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发生在选完东西,结账的时候。
“您好,这里一共一千零三十四。请问您是刷卡,还是现……诶!你是董芊类吗?!”收银员原本职业式的笑容此时激动得有些吓人。
在董曦然身后站着的全副伪装低头玩手机也无辜中枪的董芊类抬起了头。
本来是想说“嘘”的。
然后,话还没出来,就听见收银员小妹妹大喊一句。
“我是您的粉丝!请问可以跟我合张影吗?”
被她的大嗓门吓得抖了抖的董芊类:“……”姐姐,你的职业操守呢?
董芊类本来是想安抚一下这个不知是真粉还是假粉的人的(虽然她感觉这个人像个黑粉……)。
但……谁叫这位妞都没给她机会就招来了一堆人呢。
现在她只能被董曦然护在怀里,低着头顶着人群的压力走路。
“芊类芊类!看看这里!看看这里!”
“明星吗?是明星吗?”
……
董芊类怕人越来越多,就干脆探出头说:“诶诶诶!别说话别大声说话。我给你们签名,合照也OK,但是你们不要弄太大动静把其他人引过来可以吗?”她算得上温柔地说道。
那些围着的人自然同意。
于是董芊类就这样从哥哥的羽翼下钻出来,干着自己手下艺人才会干的事,被迫营业了。
“诶诶!芊类芊类,那个帅气的小哥哥是你男朋友吗?长得好眼熟哦,是哪个明星吗?”一个刚跟她合完影的小姑娘凑过来说。
董芊类无任何感情色彩的微笑道:“是我助理哦。”
“哦哦,话说现在助理都长这么好看的吗?”那个姑娘心满意足地走了,边走边暗自嘀咕。
董曦然站在一旁静静地听董芊类瞎编。
“芊类芊类,你跟Mike平时私下里会一起出来约会吗?”又一个小姑娘如是问道。
“会啊。”董芊类快速签好名,然后把明信片递给她。
“芊类芊类,你本人比电视上还好看诶,你这么漂亮为什么不去但演员啊?”
“我在表演方面没什么天赋。”戏精董芊类回道。“嗯,给你。”
“谢谢谢谢,姐姐和Mike哥一定要好好的!”小姑娘抱着自己的小卡片幸福地走了。
董曦然看着董芊类签完最后一个,然后正准备拉起她的手走。
“诶!诶诶!!姐姐姐姐!”有几个还没走的小姑娘站在她边上惊呼,拿着手机一脸兴奋地叫道。
“嗯?怎么了?”董芊类觉得自己这微笑就要维持不住了。
“姐姐你看微博了吗?许祎点赞了那条娱乐博主发的微博诶!都上热搜了!”
“芊类芊类,你跟许祎是朋友吗?”
“许祎从来不点赞的诶!”
……
董芊类被他们的叽叽歪歪吵得脑仁疼。但迫于形象压力,只能很有耐心地微笑着柔声道:“我跟许祎老师是朋友哦,他应该是手滑点赞吧,我相信大家都能看出来的。”
姑娘们颇有些遗憾地说,:“啊……这样啊,那姐姐再见!路上小心!”
“姐姐你们是开车来的吗?我们可以送你们哟!提这么多东西很累的吧?”
虽然董芊类一直反复强调,他们开了车,不用了,不麻烦了,他们自己可以提。
但粉丝们也还是一边答应着不送了,姐姐再见,我们就站这送姐姐,不麻烦不麻烦,芊类拜拜,一边跟着,贴着他们。
要不是董芊类被董曦然整个保护在怀里,她估计早就被挤得连渣都不剩了。
明星太难了,关键是她还不是明星。
董芊类边走边笑嘻嘻边骂娘加问候对方祖宗,默默感叹艺人行业的不容易。
所以等回去了,她就给手下每个艺人疯狂加工作吧,反正只要每天行程没得空闲,他们就没机会接触到这些粉丝。
自己真善良。哎哎哎。
董曦然因为一只手要提东西,只能用一只手挡住他家宝贝妹妹。
于是董芊类中途还遭遇了不少咸猪手的攻击。
但由于人太多,她也看不到是谁。所以……她就只能一直微笑了。
待终于出了商场,走到车子旁边(董芊类开始后悔让她哥把车停那么老远了),又迎来了一声声惊呼。
“妈耶!这车好漂亮!”
“法拉第诶!能不漂亮吗?”
“我天,果真有钱!”
“这车不会是Mike送的吧?”
……
等终于上了车,关上车门,汽车发动,隔绝了外面那些声音之后,董芊类直接开始生无可恋地瘫在座椅上。
“人类啊!我的天!真是,真是太可怕了。哥,我再也不要出来了,这些人个个跟失了智一样。我差点被他们给吃了。”
“小类别担心,下次出门我会叫人跟着的。”董曦然温柔地安慰道。
等董芊类吐槽完这些人之后,董曦然突然问道:“小类还记得,戚娇吗?”
“嗯?她?她最近大约过得不太好吧。”董芊类漫不经心道。
“她最近策划了一个综艺,很快就要在草莓台播出了。”
“草莓台?他们不是只播自己的综艺吗?怎么会买她的?”
“市场在变,传统媒体总需要接受新事物的。”
“哦,嗯,也是。”
“小类好像一点不担心?”
“担心个什么?不过是临死之前的回光返照罢了。”董芊类叼着刚买的棒棒糖,眯着眼睛转头看向窗外。
***
大家还记得戚娇吗(坏笑),嘿嘿嘿。
――――――――――――――――――――有件事我想说很抱歉,我最近总感觉自己写的东西有点奇怪,跟自己当初设想的完全不一样,然后我用了几天去思考,发现问题应该出在我同时开五本文上。
我现在只想先把ht写完,再来完成另外四本,当然,我保证这本绝对是第二本。所以,很抱歉,可能我到一年后才能重新更新这本文章。我希望把我脑中的故事呈现给愿意看它的人,也很感谢有人愿意看它,这本文断断续续连载了一年半吧,从它身上我能看到我的成长,不管是文笔还是思想上。但是我真的觉得它和我脑海里中的故事脱轨了,我无法在学习之余分出那么多精力,进行五个故事的讲述。所以,我觉得我是时候该一本本专心完成了。我记得有句话是这么说的: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胜过把无数件事做到平庸。以前是我太过于骄傲了,所以,一年后再见。
感谢你们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