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火,刘一凡大喊道,其实也不用喊了,枪管已经动不了了,刘一凡上前查看,外表没问题,也不是联动齿轮的问题,那就是枪械内部的事,拆开外壳后,果然,不仅机枪后座击发机构内的撞针弯了,拉拽弹壳底的退壳钩折了,铁制结构碎块散了一下子,枪管等粗大物件倒没什么损坏。
看来是金属强度不够的问题,没经过后面处理导制的金属疲劳造成的。想想一颗足有枣子大小的实心弹,再加上弹壳,火药,一枚机枪弹足有几两重,几十枚枪弹被一根小铁钩反复钩拉,只是普通碳钢的退壳钩能不折才怪呢。撞击底火的撞针也是如此,材料强度不行导制。
查看一番后,刘一凡松了口气,这些问题不算大,强度不行,构件锻造、热处理后再用,实在不行加大尺寸就是,归根到底还是金属材料合成问题,目前没有太多可以明确的金属成分,所以现在要用这种即要求高强度韧性又要求材料硬度的构件时就会出问题。
这问题也不新鲜,中国建国后材料问题一直存在,有很多重要金属构件如果不从国外进口原料,用国内自已生产的材料加工出来后不是不禁用,就是强度不过关。基础材料问题一直困扰着中国的科技进步。说大些,即使到了现在中国的航空发动机问题一直被国外卡脖子,即使国家短期内投入了几百亿的资金也不是很快能解决的,材料这种基础工业没百十年持续摸索实验是出不来成果的,这不是速成的东西。国外的外型你可以模仿,但构件的材料成份这对哪个国家来说都是机密的事,模仿不来的。
赶走张九等几个乱哄哄看热闹的,刘一凡留下几个参与加工制造的老铁匠开始着手解决新枪的问题。结构设计看来问题不大,开始那几十发子弹击发的还是很顺利,说明六根转管与后座击发机构问题不大,主是还是材料不过关。
之前因为实验性质,所以大部分构件没进行任何处理,只是简单的铸造,修磨成形,先验证设计的合理性,这个过关了,那剩下的就是解决材料强度的问题了。
几个铁匠和刘一凡在一间小屋里闷头研究了几天,强度不够可以借鉴刀具处理方法,通过多次锻打金属,和热处理方式提高材料韧性及硬度,这是一方面,再不行加大构件尺寸厚度来提升结构强度;撞针也是如此,针形不行加粗,变为棍状。毕竟现在生产出的铜壳弹底火部分不是像后世子弹一个底火击发部分只是一个点,刘一凡为了减少底火的哑弹率,铜壳弹壳后面一面都装配一层雷汞,所以无论撞击到哪一点上都会引燃火药,虽然这样安全性差一些,不过战争年代不讲究这些,随意的一场战斗死的人远远高于那些因走火而伤的人数。
几天后重新调制装配上的新式击发装置安装完,这次所有重要构件都进行了前期锻打和热处理,尺寸也进行了加大,这也是目前能提升的唯一办法。材料合成问题只能让铁匠慢慢实验摸索,成型后再替换。
就是经过此次改良,机枪尺寸重量进一步加大,由原来的几百斤增至将近千斤,这可比一门炮重得多了,这次实验刘一凡选了个无人的地方,备弹一千发,这基本是机枪一个基数的弹药量,改进后的机枪效果照之前好得多,稳定在每分钟一二百发的射速时,击发了几百发后才出现一次故障,在进行简单处理后恢复正常,一千发弹药顺利打出后,刘一凡又折开后座检查金属零件磨损情况,这次好得多,大部分构件正常磨损,只有几个运动较多的部件磨损得比较厉害,看状态也就能支撑到下个基数。
“一千发”,照目前状态,构件一次能承受击发到两千发左右的寿命,到时再替换部件吧,基本达到了可用程度,两千发足够支撑一次小型战役的使用量了。
刘一凡又合计了下这多管机枪的成本,不算材料等岛上自产的,一门这样的机枪就需要百十个工匠打造一周的时间,而且得占用生产其它物资的一批水力机械等设备;这是一方面弹药才是主要的,一千发弹药是停产了63式步枪生产全部配已给这种新式弹一周时间才生产出来的,效率不高,而且这人工,材料成本巨大。
这么算下来,成本很高啊。而且这一门将近一吨左右重量的多管机枪需要七八个人侍候它,这相当后世一门防空炮的编制了,不过这一门机枪能替代百十人左右数量的火枪队了,这么算下来还是值的。这种新式就以子弹口径为名“15式机枪”吧。
低速生产吧,刘一凡协调了下负责生产的几名匠头,再建一个生产区域专门生产这种新式机枪和子弹。好在现在岛上人口不成问题,调出来的匠头主要负责生产技术方面就好,人力资源不再是制约了。
补:有书友对刘一凡岛上能生产出多管加特林机枪存疑议,觉得在那个时期不可能生产出此种火器。其实这里有个误会,此手摇多管加特林机枪与后世美军自用外置电机驱动的加特林机枪是有很大区别的。此时的还是以手摇为动力源的多管式机枪,所有一切的推弹入枪管与退壳运动均是利用人力来进行的。而多管式加特林机枪最大的便利性在于,所有机构的一切都是通过分置在六根不同管路上,通过螺旋进给和限位卡槽实现子弹的上弹击发及退壳,这与利用导气管实现枪机复位在原理上完全不同,这是全部利用金属零件实现循环运动的机械装置。如不太明白可百度多管加特林结构动画演示,并不是很复杂。
而能用与军用间还存在着巨大的差别,能用是只要满足使用就可,而刘一凡需要的就是这个,军用可就是批量生产要达到很高的成品率,这才是难点,刘一凡现在要求的只要能用就可。
而且刘一凡在生产出此枪之前已通过两年时间的布置初步建设出一些基本的工业设备,如简单的车床、钻床、锻打机构,更是实现了初步的蒸汽机及汽轮机等动力设备,材料方面实现对金属的初步热处理。而这些都为现在实现机械加工提供了基础。最主要的刘一凡是个穿越人士,是一名学机械的现代学生,并不是南宋时期土著,他也不会沿当时科技程度进行发展,而目前这些对他来说是很简单的事并不复杂。再者有书友说没有大量的人才实现不了这些,我举个例子,中国建国初期的“两弹一星”在很短的时间就实现了,这种顶级科技的东西难不难,可能在此之前大部分人听都没听过,国家当时情况在没有普及后世基础教育之前,不会比清朝末期人才多,不也是在几位国外留学归来的领头人带领下实现了吗!还有现在在一些战争地区如阿富汗,一家只有一两个人,很多不识字的家庭作坊凭借极为简陋的设备就可以手工打造出制式的AK步枪等各种武器。个人能力强的话有很多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