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洵又问道:“血光之灾,具体是指什么?”
神婆抬头看了一眼李洵深邃的眼眸,说道:“即...将遇到不好之事,譬如流血。”
李洵点点头,道:“哦......如若受了惩戒,又当如何?”
神婆又回到:“呃...受了惩戒,此劫方可翻篇。”
李洵恍然道:“哦......原来如此。”
神婆浑浊的双目望着眼前的年轻人,看似虚心求教,可总觉得一切都早已在对方的预料之中,游刃有余,他想干什么?
李洵转眸扫了一眼众人,所有人脸上都是一副疑惑的神情,有按捺不住叨叨两句的,则和旁边的人边耳语边指着李洵,不用猜,肯定不会是好话。
连苏庄主和苏夫人都不免对视一眼。
苏莹雪站在旁边,耳边传来嗡嗡的议论声,这其中不乏不堪入耳的言辞,未出阁的黄花闺女,哪里经得起这些尖刀利剑。
她往李洵靠近一些,仿佛只有这位突然出现救场的人才是她的依靠。
李洵感受到了苏莹雪的紧张,他笑了笑,微微侧头,低低地对她说:“别怕,有我。”
这一声仿佛一颗定心丸,立即将她的不安全部压下,她抬头望着李洵的侧脸,轻轻地点头。
李洵垂眸,望着她,又小声说了句:“信我。”
苏莹雪一愣,不明白这突兀的话语,还未反应过来时,
李洵右手突然一把扣住她的手腕提起,左手不知什么时候已拿着一把小刀。
利刃亮相,众人大惊失色,苏莹雪双目微微睁大,思想一片空白时,李洵最后那句叮嘱此时回荡在她的脑中——“信我。”
众人因震惊而动作停滞,就那么一瞬间的空档,李洵果断拿着小刀往苏莹雪的手掌一割,白刃划过,鲜血横流。
苏莹雪下意识地闭上双眼,准备迎接着突如其来的痛楚。
李洵的眉间也微不可查地一拧。
除了李洵和苏莹雪,所有人都因这突发的状况怔愣当场。
苏庄主反应最快,他一把推开李洵,大声喝道:“来人,把他拿下!”
李洵看着十几个人朝自己围过来,一瞬间的功夫,几把长剑便抵在自己的脖子上,除了苏莹雪,所有人都愤怒地看着他,也有人开始恶语相向。
李洵当他们是透明,他只定定地望着苏莹雪。
苏夫人心疼地捧着女儿受伤的手:“快,快,大夫,大夫!”
绿影已经哭了,她双手扶着苏莹雪,眼神却恨恨地瞪着李洵。
苏莹雪还没从惊讶中回过神,她惊讶的不是李洵突然对她出手,而是,她的手根本没有受伤,那这些血,又是谁的?
她望向李洵滴着血的右手,李洵不动声色地把右手往后收,隐去拇指上那道长长的刀痕。
苏莹雪视线从他的右手上离开,慢慢往上,对上李洵温柔的视线。
望着他微微苍白的脸,苏莹雪眼泪决堤,她下意识地要冲过来,李洵深深地望着她,摇摇头,苏莹雪止住脚步,泪眼婆娑担忧地望着他。
李洵朝神婆说道:“婆婆,苏姑娘已受伤至流血,这劫是否已解?”
闻言,众人又是大惊,原来这小子的目的,竟然是用惩戒来破解劫难!
所有人的视线再次齐刷刷地汇聚过来,李洵淡然微笑地接收他们的种种神情。
有因为误会而痛骂过李洵,如今打脸而尴尬的,有欣赏李洵聪明果敢而赞叹的,也有认为李洵过于年轻气盛用极端方式化解而伤了苏家小姐的,更有佩服李洵没有逃之夭夭独善其身而敢于回来救场的。
神婆既惊叹,更是一脸黑线,人人都追求身外之物破解之法,从未听说过承担后果而破解的,这小子思想异于常人,到底什么人?要是以后提到血光之灾,人人都效仿他的做法,用小刀在指尖划道伤口流血就算破解,还要神婆做何用?!这小子,不是砸俺招牌吗!
李洵望着神婆盘算的表情,暗道不妙,占卜,很大程度上都靠占卜术士的一张嘴,同一个卦象,他可以把人夸得天花乱坠捧到天上,也可以把人损得一败涂地跌落尘埃,不能让她在这时候乱说话浪费自己这一出戏。
他看着神婆,比了个唇语。
神婆一瞧,哈!成交!
然后神婆一本正经道貌岸然地宣布:“劫难因人而异,苏姑娘此劫已破解,苏庄主、苏夫人,二位可以放宽心了。”
苏庄主和苏夫人一愣,不敢相信地问道:“此话当真?”
神婆:“嗯,千真万确。”
苏家两位长辈终于露出了笑容,绿影更是高兴地跳起来,同时也为自己刚才误会了李洵而感到抱歉,绿影悄悄地看了看李洵,担心被他数落,而对方则只静静地微笑,望着苏莹雪。
苏庄主命护卫放开李洵,苏莹雪提着裙摆跑过来,伸出手便要捧起李洵的右手,李洵微微侧身,躲开了,饶是苏莹雪再美,饶是李洵再热爱美女,脸皮也不能厚到在众目睽睽之下和未出阁的大小姐四手相握互诉衷肠,这可有损人家苏莹雪的名誉。
这时,刚才传唤的大夫背着药箱匆匆赶到,上气不接下气。
苏夫人连忙道:“大夫快给小姐包扎伤口。”
苏莹雪拒绝:“娘,这点小伤,不甚大碍,大夫开些伤口处理的药物即可。”
苏夫人不乐意,女儿从小金枝玉叶,受伤了作母亲的怎能不心疼:“雪儿,听娘的,让大夫处理,乖啊。”
苏莹雪还想拒绝,李洵笑道:“苏姑娘言之有理,既是皮外伤,夫人不必太过担忧,但,还是要谨慎处理的。”说完意味深长地看了看苏莹雪,又看了看绿影。
苏莹雪会意,说道:“好,那便有劳大夫了,绿影,我们走吧。”
绿影扶着苏莹雪回去,苏家忙着招呼在场的宾客,毕竟正式地下了请柬,结果却是来看了一出现场剧......
苏家礼数周全地道歉并一一送走了客人。
趁着混乱之际,李洵把折扇递给了神婆,说道:“带着这把折扇去长安城里的洵记,找一位名唤岑参的书生,他看到折扇,自会给你想要的。”
神婆狐疑道:“998?”
李洵:“分毫不差,放心。”
神婆拿着折扇安心地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