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放晴时,朝辞与忌奴已经走出了吴国都城,就见孟烈一个人矗在城门外,长身玉立,手扶剑柄,见到朝辞的身影,立刻躬身抱拳,朝辞见他身后有三匹红鬃马并列而驻,似乎因为久久没有等到主人的到来,有些耐不住焦躁,时不时发出阵阵嘶鸣。
两人走近前来,忌奴率先牵过马匹,上下打量一番,颇为欢喜,得了便宜还卖乖,质问道:“孟烈,公主不是叫你带着你的兵尽早回国吗?你怎么还不走?”
孟烈向着朝辞道:“公主请恕孟烈抗命之罪!我已经将送亲队伍遣回璟国,我一定要跟随公主,保护公主!”
孟烈的宝剑剑穗随风动了动,朝辞和煦笑道:“忌奴,咱们孟烈如今已经官拜大将军,我不过是个无权公主,还游走在外,对于咱们璟国朝堂,隔着十八层天儿呢,也不怪大将军敢于抗命了。”
孟烈一听脸都绿了,连忙下跪道:“公主,您就别调侃我了,您还不知道我的底细?什么大将军!都是先君提拔,公主赏识……我自小和公主一块长大,知道公主志高男儿,但是这次毕竟不是真的游山玩水,尚且不说虎狼诸国,就是深山密林、穷乡僻壤,也是危险重重,孟烈就这么回去贪享荣华,实在心中有愧!”
这番话说的倒是真诚,本来朝辞就没打算真的怪罪他,只是故人相见忍不住打趣一番,此刻方认真道:“璟国本来能用的将军就不多,你再出来不是给丞相出难题吗?”
孟烈舒了一口气,知道公主这样说就是不怪自己了,实事求是道:“公主放心好了,璟国有丞相震着呢。”最后一句话一出口不免懊恼,什么叫有丞相震着就无忧了?这句话在朝辞面前说不是挑拨离间嘛,说完抬起头看着朝辞眼色。
朝辞却似乎没在意,抬眼看了看天,伸手牵过一匹马,一跃而上,道:“既然如此,咱们三个就同甘共苦吧。”
孟烈像得到什么恩赏一般,连连点头,心满意足的也跃上了马,三个人一声断喝,绝尘而去。
在马上度过了三个日头,白日里,只有给马儿吃料喝水,才会停下来,夜间无法赶路,或宿农家,或寄寺庙,或投身客栈……有时候,甚至就在树林里靠一夜。
这一天,三人牵着马走到一处村落,天逐渐黑了,三人便决定在乡里找找,看能不能借宿一宿,沿着乡间小路,见每户人家都紧闭门窗,三人正想放弃,却见东头似乎有一处灯火还亮着,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将马拴在门外,竟然发现这户农家不但院门大开,就连里面的屋门也大开大敞着,三人心中奇怪,孟烈尝试着敲了敲门。
“吭吭。”
里面没有丝毫声响。
复敲了几下,里面方堪堪走出一个老媪,颤颤巍巍拄着拐杖,提了一盏油灯,待看清门口的朝辞和忌奴时,满脸立刻舒展开,莫名含着笑。
朝辞低头一拜道:“太姥(Mu)打扰了,我们路过此地,发现周边没有客栈,所以想问问能否在此借宿一宿。”
老媪眉开眼笑的样子甚是和蔼,连忙道:“二位姑娘快请,快请!”
随后看到身后站着的孟烈,脸色一沉道:“他不行!”
孟烈不禁讶异,心想:房门本就大开,何况又是老人家,怎的还如此重视男女之防,再想了想,也是,各国风俗不同,入乡随俗方是正道,再说自己一个大男子住在哪里还不成,主要是为公主找到避风之所就心满意足了,当下便站在原地道:“小姐,快进去吧,我在院子里守卫。”
老媪脸色沉沉,指着外面道:“院子也不行!”
朝辞正想说算了,大家一起去住树林,被孟烈拦住,他道:“好好好,我离您远远的,太姥放心了吗?”
随后便向院子外走去。
朝辞和忌奴被老媪安排在一方大炕,两人略加洗漱便躺下睡觉,农舍静悄悄的,偶尔能听见蛐蛐叫声透过薄薄的窗户纸传进来,月光仿佛格外剔透,银白银白的如纱般洒落进来。
没多久,两人便困意袭来。
半睡半醒间,却听院子里传来脚步声,虽然如猫般轻快不易察觉,但忌奴毕竟是多年练武,立刻便睁开眼,细细听之,朝辞也醒了,两人借着皎洁月光对视着,都在凝神听着外间的动静。
门似乎一直未关,因为压根就没听见开门的声音,那个脚步声便逐渐近了,似乎进了屋。
忌奴一跃而起,一手拿起枕头旁的宝剑,将朝辞护在身后,敛息凝视。
脚步声越来越近,在炕沿边上停了。
屋子里黑漆漆的,隐约看见一个黑影站在炕边。
同时那个黑影也似乎看见炕上坐着两个女子的身影。
那个黑影竟然丝毫也不惊慌,不知道从衣服上拿了一个什么东西,往炕上一扔,随后竟解开腰带,瞬间将上身脱了个精光。
与此同时,他感觉到一股冷意瞬间抵在下巴,吓得大叫一声。
朝辞已经看出,这个人并不会丝毫武功,便从容穿好衣服,将烛火点亮。
却见一个黑肤的年轻小子赤膊着,惊慌的一会瞪着自己,一会瞪着忌奴。
忌奴微转剑尖,跳到地上,怒道:“你是什么人?”
那人哆哆嗦嗦说不出个完整的话来,朝辞伸手拿起他方才丢在炕上的一个小布兜,解开系带,白花花的大米流了出来。
朝辞瞠目结舌,道:“这是何意?”
“聘……聘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