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锤回应了他一个鄙视的眼神笑着说:“吴王殿下,不要把别人逗想的跟你一样,污蔑都说的这么理直气壮。”
“你……”李恪气急。
魏征在一旁看了半天,见吴王李恪竟然如此不堪,竟然三两下就被王大锤逼的无话可说,心里不由得有些失望。
本来他还打算借机劝李世民取消王大锤的资格,现在看来靠吴王李恪是做不到了。
不过,他是那种不会轻易放弃的人,见李恪不行,于是亲自出马对付王大锤:“王大锤,老夫问你,吴王殿下说的可否属实?你当着皇上和诸位大人的面交代清楚,不然别怪我将你逐出弘文馆。”
本来王大锤对魏征这样敢于挑战皇上的人还是比较佩服的,不过现在立刻粉转黑,果然事情没发生在自己身上,永远不会理解当事人的体会。
怪不得史书上记载,李世民在魏征去世以后,派人挖了他的坟,掀了他的碑,自己今天被他喷了一次都受不了,李世民被他喷了一辈子能不恨他吗?
“回大人,吴王殿下见学生作诗时间短就污蔑学生作弊,他分明就是嫉妒学生才华比他好,他说的怎么可能是真的?”王大锤一脸平静,不卑不亢。
“既然,你说吴王殿下冤枉了你,那你可敢现场再做一首诗来证明自己的清白?”魏征沉着脸,看起来到像是想吓唬住王大锤。
王大锤听了魏征的话,心里冷笑,原来在这里埋了坑,你以为小爷我现场再次作诗肯定没那么容易吧?想要利用这点坑我?没门!
王大锤假装没有听出魏征话里的玄机,挺着胸膛说道:“学生愿意现场再做一首诗,来证明我是清白的,吴王殿下是嫉妒我。”
听了王大锤的话,李世民不知为何笑了,不过笑的很隐蔽,其他人并没有看到,也就王大锤眼神好使,看了个清楚。
魏征见自己给王大锤挖的坑,王大锤乖乖的跳了进去,心里暗自得意,以为事情会按照自己的设想发展下去。
“既然你选择现场作诗证明你的清白,那老夫就限你现在立刻做一首诗出来,不然的话,就立刻拿你问罪。”魏征冷声说。
听了魏征的话,李世民微乎其微的摇了摇头,心里对魏征的评价又差了几分。
王大锤胸有成竹,毫不犹豫的点头答应。
“既然如此,那就请皇上和在场各位大人,以及弘文馆的所有同窗替我见证。”王大锤冲着周围拱手一圈。
弘文馆的所有目光一时间都集中在了王大锤的身上,这一刻用万众瞩目来形容一点不夸张。
王大锤清了清嗓子,看着院子里的青松,张口成诵:“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王大锤一说完,周围的所有人一下子都安静了下来,过了半天才听李世民拍手叫好。“好一首《青松》诗。”
魏征的脸黑的比包拯的脸还厉害,皇上的这一声叫好,就像当场给了他一个响亮的巴掌。
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孔颖达、狄仁杰等人看着王大锤的眼神就像是看怪物一样,充满了好奇和震惊。
外面的学子也一下子沸腾了起来,连声叫好。
李恪犹如身中重击,脸色苍白的瘫软到地上,这一刻王大锤成了胜利者,他成了一个小丑。
不过,好在别人好像并没有将目光放在他的身上,最后还是李世民看不过去让人将他拖了下去。
这首诗是陈毅的一首诗,被王大锤今天拿了出来,而且非常的应景。
《青松》这首短诗,是陈毅借物咏怀组诗《冬夜杂咏》中的首篇。作者通过对抗暴寒的“松”的歌颂,赞美了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不畏强暴、不怕困难、敢于斗争、争取胜利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从王大锤嘴里诵读出来,却又有另外一番滋味,就像是在借青松比喻自己,用大雪讽刺魏征。
诗的前两句:“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把松放在一个严酷的环境中,一种近乎剑拔弩张的气氛中,从中我们看到了雪的暴虐,也感受到了松的抗争,一压一挺两个掷地有声的动词,把青松那种坚忍不拔、宁折不弯的刚直与豪迈写得惊心动魄。“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作者相信,在经历了风雪的涤荡和洗礼之后,青松将更显其高洁的本性。“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不但是陈毅人格力量的体现,同时也是华夏儿女们不畏艰难、雄气勃发、愈挫弥坚的精神的形象再现。
用到王大锤身上,就是王大锤像青松一样,面对魏征和吴王李恪的压迫坚韧不拔、宁折不弯。
大家能够听出王大锤的抗争,面对压力敢于挑战的勇气。
李世民心里乐开了花,心想这次终于让魏喷子在王大锤手里吃了憋,他的心里莫名的开心。所以才有了那一声发自内心的称赞。
一首《青松》诗,既证明了王大锤的清白,也显示了他的才思敏捷。
至此,弘文馆上下无不叹服,他们仿佛在王大锤的身上看到了当年在曹丕逼迫下七步成诗的曹植――曹子建。
魏征的脸色很难看,王大锤将他弄成了以势压人的恶人,关键他还无力反驳。
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这场诗会,最终以王大锤的大获全胜而告终,也以李恪和魏征的失败而告终。
不久之后,被好事者传了开来,一时之间又成了长安城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笑料。
这首青松诗,还有之前的劝学诗也一度成了读书人口耳相传得名篇。
大家争相称颂,王大锤从此多了一个外号“王青松”。
好事者将这件事,当成了段子来讲,竟然风靡大街小巷。
但是,王大锤却好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样,依旧我行我素,至少从表面上看不出半点变化。
京城里的各个书院,都有人背诵王大锤的这两首诗,好多女子也都竞相传诵,将作诗的王大锤当成了一位才华横溢,品性高洁的风流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