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忙碌碌一个多月,大家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不管朝气的脸还是满是褶皱的脸都像是盛开的菊花。都是侍弄庄稼的好手,今年的收成怎么样,大家心里大致都会有一杆秤。
随着收割的结束,打谷场开始忙碌起来。
生产队的谷场很大,田里的稻捆都收回来了,围着谷场堆得很高。每家都分得了一块场地,纷纷散开稻捆,铺满谷场,男人们牵出耕牛,套上石碾,赶牛的鞭子甩得啪啪作响,吆喝声此起彼伏。
石碾压上两遍,翻场,再压两遍,如此三翻六压差不多一个小时,然后就是收草、扬场,最后干净的稻谷就可以入仓了。
就在收草的时候,大家都扔下自己手中的活计,围在了中央的一块场地上。这是老赵家,他家最利索,第一场已经扬完场了。
“多少了?”有人小声问道。
“300斤了。”
“450斤啦!超了超了,超去年了!”顿时场面嘈杂起来。
“还没称完,都等着!”生产队长田解放的声音。
……
“842斤!翻倍了!”
“1123斤!”
轰!……谁都知道今年增产不少,但谁也没想到会翻倍。
“各家各户赶紧把粮食打出来,然后我们称粮分配,再按产量奖励!”
“喔喔喔……”场面突然大哗,大家终于踏实了!除去包产的部分,剩下的也能分不少了,再也不用挨饿了!
年纪长一点的已经流下了眼泪,他们经历过很多,什么苦都吃过,从没想过会有那么多粮食将会由自己支配。
晚上沈冬兰先一步回来做饭,照顾孩子。小四发现沈冬兰很高兴,嘴上的小曲就没断过。小四一阵诧异,这才半天没见的,有啥事能让人这么高兴。今天不都去打场了么。
小四明白了,收成出结果了,一家人能填饱肚子就是最值得高兴的事。
天黑很久,周向南刚回到家,就有点迫不及待,眉飞色舞的,“咱家那场也称了,你猜多少?”。
“多少?比老赵家还多?”“嗯!1165斤!”
沈冬兰捂了捂胸口,也是激动不已。
小四的猜想被证实了。这时候种子肥料都不行,每亩刚过千斤跟以后相比实在不算是高产,但跟去年相比却是强多了。小四想到一个问题,人心可怕。
大集体时,吃的是大锅饭,结果吃的多,浪费的多,很快就停止了;干活都在磨洋工,谁也不想多干,再加上一些客观原因,哪怕收成越来越少,大家的分配越来越少,宁愿最后都饿着肚子,也不想干多了“吃亏”。
其实,在朴素单纯的年代发生的很多事情一点也不朴素单纯。人心人性的问题是个大问题,也是个心理学问题,留待以后慢慢思考吧。
两人吃完饭,周向南先一步去了谷场,沈冬兰哄完孩子睡觉也跟了过去。这一夜两个人都没回来。
而打谷场上更热闹了,连半大孩子也过来帮忙,大家心头火热,恨不得立刻就把稻捆打完。曾经的出工不出力再也见不到了,跟以前完全是两番景象。
就这样忙活一周,稻子全部打出来了。拢到了一起,堆成山一样,金灿灿的粮食,煞是喜人!经过全生产队完整统计,今年的收成比去年增收将近两倍。
“明天生产队开会,每户出一人,赶在秋种之前,我们分粮,发奖励!”
一夜也不知几家未眠。一早大家就急急忙忙赶到生产队队部,从没像今天这么积极过。说是每户一人,但谁家又忍得住不来,基本上都是男人在屋子里,妇女抱着孩子在窗外旁听。
屋子里乱哄哄的,有人坐着,没凳子的就站着,嘴上说个不停,手势不断挥舞。屋子外也不逊色,孩子的打闹声、哭声,妇女们的嬉笑声不断。
田解放敲了敲桌子,屋里渐渐安静下来,而屋外依然我行我素,不时发出哄笑,田解放也不管她们。
“我不讲废话,今天有两件事,一是大包干的事,二是分粮,发奖励。先讲大包干,你们也知道,别的公社有大包干。这一季收成一统计出来,我们公社也决定以生产队为单位自愿大包干。”下面顿时嗡嗡起来。
田解放又敲了敲桌子,“自愿是什么意思咧?就是举手表决,只要大多数人同意,那就把田按人头分下去,把牛、犁、耙都分掉,包括一些牲口也一起分了。以后种什么你们自己决定,每年按定量交足国家和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收成越高剩下的越多。你们自己琢磨琢磨,等一会表决。”说完,田解放就点起了烟杆。
“分!都分了!下年收成比现在还好。”
“分吧,大呼隆不行。”
……
大家七嘴八舌,意见却基本一致。应该是跟家里的婆娘都通过气了。
“那……肥料和种子呢?”有人在犹豫。
“老面瓜,肥料和种子肯定自己买啊!你勤快些自己堆肥也行,你不会光吃不拉吧。”
众人哄笑。老面瓜讪笑,把头缩回去了。
窗外也跟着起哄,“翠花,你家面瓜啥时候才不面啊?”
“哈哈,晚上不面就行了呗。”
翠花脸上也有点挂不住,“我家劳动力你管得着嘛!管管你自家劳动力吧,让他少看点人家媳妇。”
外面又是一阵大笑。都是干农活的糙娘们,开起玩笑来男人都不一定招架得住。
“好了。”田解放磕了磕烟锅,“都明白了吧?”
“明白了,老田表决吧!”
“好!那就表决。同意大包干的举手。”田解放自己先举起了手。
老赵举起手,周向南举手,王秀英举手……老面瓜也慢吞吞的把手举起。
“好!全部通过。分粮之后就量田分田,一周之内全部分完,不影响你们秋种。”
听着屋子里隐约传出的只言片语,小四感觉自己见证了历史。最起码是本大队甚至本公社的光辉历史。和某个地方相比,只差个仪式。
小四觉得,若是此时按个手印,哪怕已经不是第一个,但写进历史教科书还是大概率事件。所以,有时候仪式感真的很重要,不光能坚定当事人的信心,说不定还能成为历史事件。也许呢!所以,有名垂千古想法的都知道以后该怎么做了吧?
“下面开始分粮。”田解放掏出小本子。
“你们每家的收成我都记在小本上,之前定的一亩包产700斤,现在就按这个分粮和奖励,”
众人期待已久的时刻到来。
“赵一斗,包二十亩,产粮21352斤,扣除14000斤,奖励7352斤。人口十人,1~3岁两人共分粮200斤,6~9岁两人共分粮440斤,18~55岁四人共分粮2240斤,61岁以上两人共分粮860斤。共分得11092斤。”
“嘶——”,一阵吸气声。大家虽然对应得部分都有个大概的估算,但是听到具体的数字时还是被冲击了!众人眼光越发热切,很希望下一个名字就是自己。
……
“周向南,包十亩,产粮11866斤,扣除7000斤,奖励4866斤。人口六人,1~3岁两人共分粮200斤,4~6岁两人共分粮300斤,18~55岁两人共分粮1120斤。共分得6486斤。”
周向南满足了!
会后,大家开始往家里运粮。加上周广田家的共一万一千多斤,周向南带领大人小孩干到天黑才算运完。虽然累坏了,但大家第一次有了幸福感。这时候,“家中有粮,心中不慌”这就是对农民最大的安慰。
之后的一周大家都在热闹忙碌中度过。因田地的远近、肥力的厚薄,畜力的齿龄、公母,农具的新旧,自有一番争执,这时候也不是谦让的时候,田分到个人以后,短时间内就不会再动,基本上是一辈子的事情,谁也不会让谁,不然坑的就是自己。
比如说,关于田的远近,现在农村还是肩挑手抗时期,机械化是没影的事,农村劳动完全是人力和畜力的相互协作。如果这时候谁说远近无所谓,那绝对是吃饱了撑的,被人当成二百五。
田解放还是有威信的,为人也比较公平,他的分配大家也都服气。
周向南最后分到了一头大牯牛,远近搭配的八亩地,农具若干。还有一个猪仔,几只鸡和鹅。以后就是给自己干了,没道理过不好日子,大家都是这样想的。
分田又分粮,农民喜洋洋。人人笑颜开,家家生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