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腊月初三那天下午,袁凌鳯终于从山中走了出来,大雪封山,要不是袁凌鳯身手还算不错,即使周围有岭卫保护,袁凌鳯也不一定可以健全的回来。
冬眠的狗熊,饥饿得秦岭野狼,上一世萌萌哒的熊猫,横冲直撞的野猪,袁凌鳯没有像小说中主人公那样大杀四方,只是避开这些在秦岭中横行的猛兽,他不需要逞强,用杀戮来证明自己,只要他有能力从山中走出来就行。
近五百里的秦岭山路,非大毅力者,难以走出,至于武功高低,一方面这是袁凌鳯面对危险的最后底牌,除了袁养哲,不会有第三个人知道,另一方面,岭卫看中的也不是袁凌鳯的武功,而是他的毅力,这一点袁凌鳯很清楚。
回到家中,不到三天,腊月初六突然有一行人打破了北崖堡的平静,两位传旨太监,还有一个率领一百余锦衣卫的作为护卫。
原来他们是带着圣旨来的,一大堆的话从胖太监的嘴里出来。反正袁凌鳯是没有听懂。还是二叔袁瑞告诉他的。
袁养和有功于国,追封太傅,刑民克服曰武,胜敌志强曰庄,谥号庄武,封爵奉天翊卫推诚伯,称庄武伯,袁凌鳯荫封锦衣卫百户,择日入京。
袁凌鳯的二叔袁瑞,品德无失,造福一方,荫封锦衣卫总旗。
袁凌鳯的爷爷被追封,这个追封可整整晚了三年,而且还是庄武,这个谥号不能说差,反而应该说太好了,大明朝很久都没有给过大臣这种封号了。
袁凌鳯的计划被打断了,本来当袁凌鳯十八岁戍边时,带着岭卫进入军队,搏取功勋。
关中袁氏这几年遭受的种种事情都说明了,关中袁氏,这个大明众多家族中的异类,早已经被朝堂抛弃了。
至于袁凌鳯自己的安排,袁凌鳯自己并没有什么担心的。无非是水来土屯,兵来将挡。而且圣旨上说是择日,但这个择日还是有曲折的,从关中赶到京都,最少也要一个月。
第二天清晨,一众锦衣卫人单人双马,鲜衣怒马,要说大明朝众多卫所,只有锦衣卫敢说自己是天下第一卫,人数最多,战死最多,高手最多,当然衣服也最好看。
这一次袁凌鳯只带了一百二十名岭卫,和锦衣卫一样一人双马,可以在路上换乘马匹,保持马匹的体力,不耽误行程。近两百多人从北崖堡东门出发,袁凌鳯一一拜别九位族老,上了战马。
袁凌鳯很怀疑自己在路上会受到刺杀,自己的爷爷被人逼迫而自绝,皇帝视而不见,自己的父母被人劫杀,朝堂上也没有一点风声,可见江南文阀有多厉害。
其实自己就是那个最大的变数,如果杀了自己,那么万事皆休,一劳永逸,所以袁凌鳯让岭卫随着自己一起进京,其实袁凌鳯也能明白,虽然封了锦衣卫的官,但是需要自己招募兵员,还有比自己家里面的人更好的兵员了吗?
即使遇到劫杀,岭卫也能作为一张底牌,更何况自己这个战力强悍的怪物。
去京都的岭卫中,大多都是年轻人,正是身强力壮之时。两位看不出深浅的公公,和锦衣卫一个年轻百户所带的一队人马,路上安全问题不用担心,在大明的内陆,有人要杀他袁凌鳯也不敢大张旗鼓,小股劫杀,有这么多高手,只怕会有来无回。
锦衣卫做为皇帝禁军二十六卫中最特殊的一卫,总人数不详,监察天下,其中高手无数。
这次护卫的锦衣卫应该是精锐中的精锐,锦绣的华服没有遮掩住百战悍卒的锐气,年轻的百户,仅仅看着壮硕的身板和手持的马槊,就知道他的强悍,一般人可是用不了马槊的,同时年轻百户的背景也让袁凌鳯犯了嘀咕,要知道一把好的马槊,制作时间通常都在三年以上,其中的精品更是耗资甚多。
这不由的让袁凌鳯多想,为什么皇帝要派这么多精锐来接自己进京,难道真的像他那样想的有人要对他不利。
迎着东升的太阳,锦衣卫的年轻百户一马当先,除了两位公公乘坐马车,其他人都骑着马跟随,当年大元统治中原,退耕还牧,内地大量引入优良马种,继承了大元“遗产”的大明不缺马匹。
二百多人的队伍很快出了北崖堡东门,而袁凌鳯也是三年多以来第一次离开北崖,袁凌鳯拨开车帘,扭着头向后看着那座小城一点点在视线里变小,站在城门上的二叔和八位族老身影也慢慢变得模糊。
最后袁凌鳯扭过头来,眼眶早已充满了泪水,少不出关,老不入川,自己这一去,还不知道何时可归,但帝命难违,袁凌鳯第一次生出把握自己命运的想法。
袁凌鳯很清楚自己以后要走的路是什么,马革裹尸,也许算是最好的结局了。
袁凌鳯向往强汉虽远必诛的威严,向往盛唐的意气风发,向往大明天子守国门的强硬。汉以强亡,唐以乱终,最向往的三个时代,三去其二。
既然来到这个时代,那么他不仅要弥补关中袁氏的遗憾,也要让心中的大明延续下去。袁凌鳯清楚自己并不是玩弄政治的料,作为标准的工科生,直来直往的脑回路考虑不了曲折的计谋。
这个走向深渊的大明,锦衣卫,一支令人畏,招人恨的“特殊军队”不知道能够延续我汉家天下几年。
他,袁凌鳯,不介意做崇祯帝手中的一把刀,关中袁氏和崇祯帝的目标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