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正月,这朱家村可谓是车来车往,一是村里村外确实有些人富裕,买得起车了,不过此时车还是罕见的奢侈品,二是朱家村的路修好了,行车方便了许多。然而,这只是热闹一时,只要正月初八一过,这朱家村就慢慢恢复了往日的宁静,陆陆续续要到正月过完就完全恢复了往常的一切。
正月初七,多云转晴,村长朱前趁在大家出门打工前把祠堂的地址确定了,临近几个村的祠堂都已经修好了。
今年朱家村总算把钱收集到位了,几百卷的竹简家谱已经修得差不多了。祠堂的选址最终定在原先学前班的位置。
这路修好了,交通方便了,学前班是没必要了。何如意还是小学部的校长,考虑到村里孩子少,近几年老教师陆续退休,师资力量不够,明确朱家村不再办学前班了。
确切地说,这祠堂就是将学堂改造一下,花费资金不多,动工还是等到正月十五过后。对于这个祠堂,村民们并不急于求成,不过肯定有一点就是别的村有,朱家村不管怎样也得有。
第二天天蒙蒙亮,村里人就开始一场一年一度的送别,一早将外出打工的人带上米面、笋干、黄豆、咸鸭等家乡的味道,送上村里的大巴驶向他们梦想的城市,然后村里人也开始谋划新一年的打算。
蔡兰把儿子宋仁送走后,她既高兴又担心,高兴的是宋仁找到了自己向往的工作,担心的是宋仁孤身一人去了新地方。当然,她最烦恼的还是英俊帅气的宋仁到了谈婚的年龄,年年相亲不成功。
欣慰的是孙子朱学勤学习成绩不错,她马上把他送到镇上和同学一起去县一中补课。
半晌午的时候,蔡兰戴好枣红色围巾,朱学勤坐摩托车后座,她计划把孙子送走后,还是照例去镇上给兄弟们帮忙,留下朱昌阳在家打牌。
阳光暖暖地照在她祖孙俩身上,她把摩托车开得慢慢的,这样的阳光大道,路上没什么人,也没什么车,真是心里舒坦了许多。
新年,她第一次去镇上,刚把孙子放下,拐弯的时候向右瞥见了原先镇里设置拉链厂的地方拉起了醒目的横幅,打先进制衣厂招聘裁缝的广告。
“何老板,这标语什么时候挂出来的?”蔡兰向对面卖早点的店铺老板问道,她经常跑镇上,这些人她都熟,知名知姓的。
“就今天早上,不,不,就刚刚!就刚刚!”何老板一边忙活着把做好的油条放进油锅里,一边说,“蔡大姐,就你们村的朱先进,你还不知道?据说,他们把这厂房买下了。”
“什么?是我们村的朱先进?我听说他们早在上海买房了。他们回来了?”蔡兰一点也不相信早点铺老板说的话。
“不信,你自己进去看看。”卖早点的老板无暇顾得上与她说话,赶紧招呼他的客人,熟练地夹起晾好的两根油条放进塑料袋里递给顾客,然后忙着找零。
蔡兰左看右看,准备把摩托车推过去瞧瞧。这时,一个中年模样的男人穿着银灰色西装,从里面走了出来,满面笑容地和她打个招呼。他就是朱先进,头发在阳光下有些发亮,还是那副精明能干敦实的样子,在朱家宝媳妇小七没来之前,村里人就以为他们夫妻在上海定居了。
“朱老板,这是你回来办的厂?这些年不是在外面办的好好的,干嘛回来?”蔡兰一脸懵懂地问。
朱先进和朱玉一样,也是初中毕业十几岁就到上海工厂学裁缝的,看似老实巴交的他后来和厂里的一个姑娘结识了,不久回乡结婚生子。两人手艺都相当不错,在厂里干了五六年后,便自己开了一个小厂,生意不好不坏,但早已把全家老小接到城里帮忙去了。
由于近几年上海房租的上涨,人工成本大幅上升,制衣厂的竞争日益激烈,他们就计划回乡办个厂,联系一家快递公司,将制作好的衣服运到一线城市销售部,平时还顺便做快递生意。
因此,他找人和镇政府谈了多次,将原先镇里准备开设拉链厂和啤酒厂的房子都盘了下来,先改造成一家制衣厂,剩余的厂房再说。
关于乡镇的快递。乡镇的快递到目前是没有的。村里人也不知道快递是为何物。
村里寄出去的毕竟是少数,而且大多是走邮局的。城市已经兴起了比邮局更方便更快捷的邮寄方式——快递。快递一般到了县城之后,就开始停运了。很多快递公司一开始都拒收乡镇的快递。这样,乡镇的快递一直都是问题。朱先进考虑到这一点,他们就顺便把乡镇的快递带回来,这方便了很多人,后来他们也成了镇上第一家快递公司的代理。不过这是后话。
话说回来,朱先进即将开张的这是一家分厂。家里老小还在上海那边经营着厂房和店铺。
“朱老板,你这回来,也不回朱家村一趟,大家都不知道你们回来了。早点知道你们回来办厂,也许有的人就不出门打工了。”蔡兰有点不解地问道。
“蔡婶,我这也是刚得到镇政府的消息,同意把这厂房卖给我,一回来赶紧挂了标语,怕大家伙正月都走光了。这厂里还没有弄呢。估计要到二月二正式开张。”朱先进解释道。
“这房子你买下了?这有七八间大房子,多少钱?”蔡兰问道。
“死磨硬泡,最后所有的连地皮五十万。他们一开始狮子大开口,还要两百万。”朱先进答道。
“你这买卖划算,你就是盖楼房也可以盖几十间房子,到时真的可以卖几百万呢!”蔡兰开玩笑说道。说实话,这地理位置不错,建厂房可惜了,要是建饭店宾馆倒是不错。
“蔡婶,这镇上地皮比不上海寸土寸金,谈不上划算不划算。我们也是小打小闹的。”朱先进边说边自己点上一根烟,要转身。
“朱老板,你忙,我回头回村给你做宣传。做裁缝的姑娘可以不用出门了。”蔡兰热心地说道。
“好,好,工资两千五一个月保底,一天工作八小时,不包吃不包住。多做有提成。”朱先进又强调了一遍。这工资水平虽然没有城里打工的工资高,但是比镇里一般的教师工资要高。
不过对他来说是降低不少人工成本,他在城里付给工人们的工资是四千多一个月,还得包吃包住,所以他算了一笔账就干脆回镇上办个分厂,计划以后慢慢把厂房搬回镇上。对于留在家里的人也愿意接受这工资,城里虽然工资高不少,但是消费水平不同,到月存下来也就两三千左右,最主要的是留下来还能与孩子朝夕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