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延寿闻言目瞪口呆的看着刘世。
这主意好吗?
站在功勋这边,简直是好得不能再好的主意。
要知道汉武帝最后为什么会放弃传统的征兵制,甚至放弃边郡的全民义务兵役制,改以募兵为主要手段,就是因为,他已经征不到合格的兵了。
而导致兵源匮乏的原因,就是士兵的功劳与待遇不相符合。为国效死,为国阵亡的士兵得不得合理的抚恤和照顾。伤残退役士兵很多都落得一个孤苦终生,甚至出现阵亡士兵遗孤无人抚养的局面,那百姓谁还愿意当兵?
百姓虽然不识字,但也不是傻子,流血又流泪的事情谁会去干。
刘询继位后,各种的大赦天下,大赏天下,其实也是为了平息之前老祖宗搞的各种民怨。
效果好吗?
当然好!
军队到了现在虽然不敢说能和汉武帝巅峰时期相比,但也恢复到了正常水平,民间更是对刘询各种歌功颂德。
许延寿可以想象得出只要自己上书,哪怕这事没成,许家都能获得军队这边无数人的好感。当然那些利益受损的中产阶级地主,肯定会恨上许延寿,但许家本就和这些人尿不到一块去,再说这世界上哪有两全其美的事情,有得必有失。
“臣替边关将士谢家上恩德。”许延寿起身对着刘世一拜。
刘世连忙扶起许延寿“大人何故如此,孤福薄可受不起。”
“家上受得受得。”许延寿内心狂喜表面上还要故作正经的说道,这可不单单是能让士兵对太子感恩戴德巩固太子的地位,许家的地位也能因此巩固。
刘世的眼光有多犀利,他如何看不出来许延寿心里所想的事情,这也是他来的第二个目的。
有许延寿这个大司马兼任车骑将军的人在,刘世就不敢对军队有大动作,插人都不行,免得被便宜老爹刘询误会。
“大人最近身子可还好?”刘世先委婉的问道。
许延寿还沉浸在自己的喜悦中,没听出来刘世这是话里有话,笑呵呵的说道:“臣尚能用两碗饭。”
“可孤却觉得大人身子不如以往。”刘世淡淡的说道。
许延寿不是一个傻子,闻言想了一下,品出一丝不对劲来。
现在汉室大臣一般都是很有骨气要面子的,通常只需要稍稍暗示某个大臣,譬如“卿老矣”“卿当为天下表率”之类的话,那么这个大臣就会老老实实的上辞表乞骸骨。厚脸皮赖着不走的人很少,而且这些人多半没啥好下场。
“家上……”许延寿有千言万语想说想问,却不知道如何开口,一切都是他的猜测。
刘世看向许延寿“许家如今已经到达了顶点,更进一步也只有孤上位,这是所有人都能想到的事情,包括孤的父皇。大人上书后,就乞骸骨吧!不要让许家成为父皇的眼中钉,当年霍氏如何大人应该比孤更清楚。”
“家上!”许延寿前半辈子也是苦过来的,等刘询继位后他才迎来了春天,到如今哪能放得下手中的权力“家上,现在淮阳王已出宫建府,臣若是辞官……”
“就是因为他出宫建府了,所以许家才要示弱。”刘世看着许延寿说道:“大人以为,父皇不让二弟就藩,真的是因为喜爱他?”
如果真爱,那就是一直都爱,可据刘世调查得到的结果,到目前为止刘询对刘钦也就那样,远远谈不上真爱。
而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刘世总算是明白为什么历史上汉宣帝不会废掉原主改立刘钦了,原主是各种缺点,但至少没整出什么幺蛾子来。
刘钦和原主一样,从小被“大儒”教导,也是一个好儒的,耳根子也没硬到哪里去,关键是张家没许家安分,各种小动作不断。
换句话说,原主和刘钦都是一路货色,真让刘钦上台也不见得会好到哪里去,两人比起前面的祖先而言都是渣渣。
至于其他儿子,刘询驾崩的时候还太小,看不出来什么,撑不起汉室的场子来。
而且原主占据嫡长子的位子,法理上有天然的优势,这么多年来太子宫也进了很多汉室优秀人才。如果将原主废掉,那太子宫一千多人,以及和太子有关系的近万人全部都要凉凉,这对于汉室江山来说可是非常大的损失,既然两人都差不多,那干嘛要换太子。
许延寿不说话了,对于这事,因为和太子息息相关,和许家也息息相关,他们是密切关注过的,所以对于刘世的话没有反驳,但也不能赞同。
“许家对孤一向忠心耿耿,也是孤得左膀右臂,孤是不会害许家的。大人想想以前的薄氏、窦氏、王氏、卫氏、霍氏都是盛极而衰,再者,孤真的认为大人应该好好休养一番,只要您好好活着,就是对孤最大的支持。”
许延寿依然说不出话来,不是无声的反抗,而是真不知道该说什么。
刘世见状也不觉得许延寿不识抬举,毕竟权力诱人,又有谁能说放下就放下的了,所以他还要甩些干货出来。
“孤欲令率更令和家令共同上书父皇,效仿后将军赵公致仕后议论四夷问题之例,设立顾问元老一职。两千石以上致仕之官员无条件成为顾问元老,顾问元老无秩比俸禄,只享从两千石的待遇,但却可以直奏御前议论国政拾遗补缺。”
此言让许延寿双眼一亮,老实说他这个大司马和车骑将军现在任着也是吉祥物,根本就管不了事,也不敢管事,那点俸禄还不被许延寿放在眼里。
他放不下权力最怕的就是太子翻车,其次便是害怕政敌报复。毕竟许家又不是金子人见人爱以前也得罪过不少人,要是没了权,一个小吏都能搞死许家,当然这种说法夸张了但却是现实。
“臣受命!”许延寿低头了,如果致仕也能参与朝政,那和现在也没啥多大区别,甚至于还更轻松一些,不用大清早跑去上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