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太史慈和袁霸在龙舒县里等消息的时候,刘备的同乡,兼其手下最为忠心的文官,没有之一的前彭城国丞——简雍,此时此刻,带着近百名扈从,以及一个三十多岁的汉子,全都骑着马,离开了他已经生活了近三年的彭城,向北进发。
东汉末年中原地区十室九空,人口或逃或死,据记录比起黄巾之乱前,少了近三分之二的人口,因此,在夜晚幽静的月光下,在加上在袁谭控制的青州时不时就能在路上看到饿殍的枯骨,显得尤为阴森恐怖。
这样的情景,让见惯了的简雍心里都有些难受,为了缓解心中的压力,他向身边的汉子问道:“王贤弟,听说,你不但是跟着你们家公子时间最长,同时也是呆在他身边最长的,而且还是亲卫首领,金公子怎么舍得让你不远千里,执行整个非常危险的任务呢?”
没错,这个汉子就是金珏身边的护卫首领王朝。
一直以来,不管是用计谋,还是想方设法增加与曹操有仇怨的诸侯的实力,金珏可谓是想尽了一切的办法,即便是他正在全力以赴地攻略成都城的时候,为了达成这一点,他甚至不惜把手下的两员大将和两名军师同时派到徐州,协助刘备对抗曹操和孙策。
无疑,金珏一直以来的努力受到了非常显著的成效。
在这个时空中,金珏虽然无法阻止东汉末年很多士人依然会因为汉献帝、荀彧或者曹操个人的能力,选择投效于他,但是,曹操如今的实力至少已经因为金珏的缘故,被削弱了三分之二还多。
地盘且不谈论这个问题,单说粮食一项,因为接二连三的影响和袭击,曹操治下虽然有非常多的治政高手,但是,屯田依然没有能够收到非常显著的成效,即便有个别地方屯田收获非常不错,但是从总体而言,如今曹操治下已经开始呈现入不敷出的现象了。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
第一,自然是金珏。
吕布连续三次出兵破坏了兖州和颍川境内的屯田,去年的蝗灾,而就在今年,一个谁也没有想到的小人物——金侯也把彭城国周边豫州刺史部中的几个郡国内的屯田也大肆破坏了一番,靠的仅仅只是他刚刚才得到手没有多长时间的五百名骑兵。
第二,却是曹操自己。
且不说,曹操只是好色,只是因为一个女人就同时失去了他的长子、侄子和大将典韦,痛失同时得到张绣军和贾诩的好机会。
就说曹操如同死心眼一般,一直致力于将全部的精力和进攻目标,全都放在了刘备和张绣两个势力的身上这一点。
这个时空中的曹操有些傻,这是金珏个人的看法。
在金珏看来,建安二年,曹操发动第二次徐州之战,不得不主动退却之后,其实是他转移进攻目标的最好时机。既然这个时空里,在刘备治下的徐州如此坚韧,若是换成了金珏的话,他会主动将进攻目标放在关中马腾的身上。
这个时候,吕布军要忙着稳定并州刺史部的局势,而金珏要忙着攻略益州从事部,袁绍忙着消灭公孙瓒,刘备忙着舔舐伤口,抚慰刚刚经过一场大战的徐州军民。
那个时候,若是曹操在取得汉献帝信任的同时,立即举兵进攻马腾,一举将关中三辅和汉阳郡全部拿下,并排重兵堵住关中四塞关口,闭门苦修,在关中八百里秦川上,一方面继续练兵,一方面大力发展屯田,以曹操和他手下文臣武将们的能力,最多只需要三年的时间,曹军的实力会比历史上官渡之战前还要强。
兖州毕竟是四战之地,表面上看,除了袁绍和张扬之外,其四面八方全都是曹操的仇敌,而曹操却再也无法像历史上那样,将这些敌对势力,在袁绍一统整个河北之前,将他们一一剪除,留在兖州就等于就是作茧自缚,就是在自寻死路而已。
说到底,这还是个人眼光和历史局限性的问题。
建安二年,攻击关中是曹军唯一的出路,而现如今,攻击荆州就是曹军唯一的出路,可若是等到傅彤将新野县县城构筑城一座铜墙铁壁之后,曹操再想跳出包围圈,比登天都困难了。
除非,曹操能够破釜沉舟,在整个时候就攻击傅彤,或者等到傅彤刚将新野县新的县城修筑好之后,再越过新野县,直接攻击樊城和襄阳,若是再有孙策军和长沙郡太守张羡两方势力的配合,有九成的几率让曹操在最近一两年就成功夺下荆州。
故此,这一次,金珏除了向刘备推荐了‘让徐州’计划之外,其实,还有另外一个计划——‘助友计划’。
具体的人员构成,刘备一方是他从幽州那里就一直跟着他转战几千里的老部下简雍,一百名扈从由简雍亲自从他们当初从平原县带过来的士兵充当,而金珏一方却只有一个人——就是王朝。
不过,两个人此去幽州的目的并不相同。
既然是‘助友计划’,简雍要面见和帮助的人,自然就是公孙瓒。
公孙瓒自从与袁绍争夺冀州失败,而后,杀了幽州刺史刘虞,又被刘虞的儿子刘和以及刘虞的旧部合兵击败后,便在易水河边修建了一座易京城,从那以后,他便不再带兵出征。
而王朝此去幽州的目标,却是另外一个被历史极近贬低,总是被人忽略,却是少数几个能够搅动天下局势的势力和首领——黑山贼和张燕。
若论规模,除了张家三兄弟搞起来的黄巾军之外,什么白波贼、泰山贼,西凉贼,与黑山贼比起来,那真是如同皓月与星星一样。
曹操消灭的青州黄巾军号称三十万,其中真正的精壮其实并不多。要不然的话,官渡之战时,在面对袁绍的十万大军,而曹操当时手里面居然只有两万左右,这还是在他已经成功消灭了吕布,降服了张绣,赶走了刘备的情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