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当其冲的,自然就是因为得到老巢丢失的消息,而第二个选择从包围圈悄然离开的烧当滇猛所部。
吴班、胡车儿和氐族五部联军在临姚县境内杀了帅部准备到枹罕县,协助烧当滇雄阻击成廉部的烧当滇勇之后,便立即率军向西,准备协同成廉部击破羌族联军。
结果,两军在半路上迎头碰上了。
烧当滇猛得到的消息是烧当滇忍率众夺下了归属于他的首阳县和漳县,并未料到金珏这么快再派援军进入陇西郡境内,何况,负责驻守临姚县的烧当滇勇一直未曾出现,故而,他急匆匆帅部准赶回去夺回自己的部众,并未料到会在半路上遇到敌军。
而吴班他们,这里毕竟还是羌族人控制下的陇西郡,为了尽快替成廉部极为,即便加快了形成,但是,在向西行军的过程之中,他们也是一直加倍小心,防止遭遇敌军的偷袭。
两军虽然都是无心,但是,在一方有防备,而另外一方几乎是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其结果自然就可想而知了。
两军相遇,烧当滇猛所部原本就因为老巢被破的消息而变得人心惶惶,刚一交战,便一触即溃,胡车儿更是在此战之中大发神勇,他仗着自己胯下战马神异的表现,又是一戟,将自诩是整个西凉排名第十二的猛将——烧当滇猛斩于马下。
这次交手,与烧当滇勇那一次完全不同,烧当滇猛在胡车儿面前,完全没有任何招架之力,无论是个人武艺,还是力量,全都落于下风。
也这因为胡车儿的这种神异表现,烧当滇猛这么一死,他部下大部分羌族骑兵立即选择跳下战马,扔到手中的弓刀,向胡车儿投降,若是将之前因为烧当滇勇战死而向他们投降的羌族骑兵再加上的话,援军已经斩杀羌族人超过三千骑,招降三千多骑。
相对而言,烧当滇勇所部虽然都是老弱残兵,但是,在战场上战死的居多,选择投降的却不是很多,而烧当滇勇所部,选择投降或者向其他方向上逃窜的居多,真正愿意为了烧当滇猛死战的部众却非常少。除了两军刚一接战时战死的羌族骑兵以外,其余的,战死在烧当滇猛身边的,全都是他个人的亲卫队。
毕竟,烧当滇猛个人太过于嗜杀,即便是对他自己的部众也同样是如此,故而,在真正遇到了生死的时刻,几乎没有其他部众愿意继续为他效命。
接下来,因为大决战之后,选择向东逃窜的其他羌族部落也都在半路上遭遇到了金珏军援军,这些部落全都被吴班和胡车儿他们击破。
只有少数几个提前从逃兵那里得到消息的,非常侥幸地向北逃走了。
而另外一方面,急匆匆逃回安故县的烧当滇安,在接下来的将近十天的时间里,得到的无一例外全都是坏消息。
首先,烧当滇猛所控制的两县居然被其族内的叛军夺取,更为甚者,叛军的首领居然并没有选择继续将两县据为己有,而是立即选择将两县原本归属于烧当滇猛的所有部众向北迁往了金城郡。
紧着,从临姚县逃回来的士兵那里,烧当滇安也得到了烧当滇勇所部战败,和他本人战死这两个坏消息。
原本还有些犹豫的烧当滇安,立即做出了决定,迅速率领他自己的部众,主动放弃安故县,向比去投靠韩遂。
至于向西,返回羌族人在河西的故地,烧当滇安脑子里根本就没有动过这样的念头,原因也很简单,他根本就不想在与成廉部相遇了。
至于那些在决战发生之后,向北或者向西逃走的烧当羌各部落首领,也在随后或是向河西故地,或是向金城郡方向,反正,在那一夜的决战之后,很多羌族部落首领都选择帅部立即逃出了陇西郡境内。
而因为韩遂从未叛乱之前,他就与羌族人的关系非常密切,故而,陇西郡境内的选择到金城郡投奔他的烧当羌部族剩余各部落首领,占了大多数,大约是八成以上。
接下来的几天,成廉并没有下令让军队四面出击,继续扩大战果,而是选择继续呆在原地,一方面,让军中的军医为己方受伤的士兵治疗伤势,一方面,他让宋设和烧当滇平消化掉在那一夜的战事中,收拢的羌族降兵。
最后,得到消息的成廉也是打算在这里等吴班他们所率领的援军。
那一夜,偷袭战结束后,经过统计,成廉部不仅获得了将近两万人的羌族各部落降兵,而且,还获得了十余万头羊,用来运送粮食的牛有一万头,还有将近五万匹战马,这其中,光羌族优良的良马就有一万多匹。
羊,在古代,尤其是汉境西部或者北部的少数民族而言,这种动物就是会移动的粮食,即便陇西郡境内的羌族人已经变成了半游牧、半农耕的生活方式,但是,他们在打仗的时候,还是喜欢在自己的营地里圈养羊群,以替代军粮。
至于说,成廉部在此战中得到的牛并不多,这是因为,羌族人的牛群都被留在了他们的部落当中,并未被带到战场上来。
而接近五万匹战马的缴获,对于之前总共有十五万余万人的羌族联军而言,就有些少了,从这一点而言,就可知,那一夜,各部羌族人逃走了很多人。
游牧民族的习惯,一个骑兵最少有两匹马,若是精兵的话,至少是一人三匹,历史上,两汉最大的敌人——匈奴人在最鼎盛的时期,拥有控弦十余万军队的时候,匈奴骑兵每个人都拥有三匹马。因此,如此算来,参与此战的十五余万羌族联军,至少得拥有超过三十万匹战马。
五日后,在这片荒原上,两军正式在枹罕县的这片荒原上汇合。
又在原地停驻了一日之后,成廉亲自下令,他自己帅本部兵马连同氐族联军一起,继续向西,完成金珏制定的此次陇西郡攻略战的最终目标——枹罕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