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有点历史常识的人都清楚,大阴谋家司马懿阴鸷狠毒、奸诈虚伪,在历史上早有定论,他为了上位做出的恁多卑鄙事,实在是令人不忍细观。
作为最受其器重的两个儿子,司马师、司马昭的性格也颇肖其父,甚至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在外饰忠顺、内实阴诈的同时,对于政敌从来都是果于杀戮、毫不手软,甚至连自己的至亲都不放过,委实是一对禽兽父子“三人档”。
其实司马懿父子的恶名不仅仅在晋朝之后得以传播,甚至在晋朝便已存在,虽然属于社会上不能说的秘密,但依然有很多忠直之士对他们万分鄙夷,甚至连司马懿的玄孙司马绍都深以为耻。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司马绍是司马懿的玄孙,琅琊武王司马伷的曾孙,琅琊恭王司马觐之孙,东晋元帝司马睿的长子,生母是宫人荀氏。司马绍年幼聪慧,深受明帝喜爱。司马睿未称帝时,某日与司马绍闲坐,正遇晋愍帝从长安遣使来传达诏令。司马睿逗儿子,便问他太阳与长安哪个远,结果司马绍说长安近,太阳远,原因是不曾听说过人从日边来。司马睿听后,点头赞许。
等到第二天举行宴会时,司马睿为夸耀儿子的聪慧,便当着属下的面,再次向司马绍问这个问题,结果司马绍却回答是太阳近,长安远。司马睿听后很生气,便质问司马绍为何前后不一,司马绍笑着回答道:“因为抬头就望见太阳,但却望不见长安,所以说长安远,太阳近。”在座的宾客听后大感惊异,都夸赞司马绍是个神童。
年数岁,尝坐置膝前,属长安使来,因问帝曰:“汝谓日与长安孰远?”对曰:“长安近。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也。”元帝异之。明日,宴群僚,又问之。对曰:“日近。”元帝失色,曰:“何乃异间者之言乎?”对曰:“举目则见日,不见长安。”由是益奇之。
司马睿在建康称帝后,立司马绍为太子,并为他择选德才俱佳的属臣。当时的名臣,从王导、庾亮到温峤、桓彝、阮放等人,都被司马绍亲近看重,引为良师益友。不仅如此,司马绍还好习武艺、善抚将士,很得军心。当时江东人才济济,无论远近都归心于司马绍,将他视为帝国未来的希望。
公元322年,晋元帝司马睿驾崩后,太子司马绍登基为帝。司马绍即位时只有23岁,外有江北胡夷窥伺,内有大将军王敦专权,局势异常的危峻。面对这样一种危险的局面,明帝凭借着自己的隐忍明敏,成功地平定王敦之乱,分派心腹重臣担任各州的刺史,在削弱王氏宗族势力的同时,也加强北方的防务,给国家带来一种相对安定的局面。
果然,司马绍似乎命里真的要承担起收复故土还报长安的重任。晋元帝司马睿颇行简约,对江东地区多加抚慰,世家大族归心于彼,但也造成了一个问题,就是所谓的“王与马,共天下”。
世家大族势力庞大,自然就会危害皇权,王敦的叛乱就是明证。大将军王敦据武昌发动政变,一路攻破东晋都城,杀害了许多忠诚于皇室的官员和手握军权的将领,不久晋元帝司马睿也郁郁而终。不过彼时人心尚还在晋室,王敦也是以清君侧的名义进京叛乱的,元帝死后,王敦等还是暂时拥立了司马绍为皇帝。
自然,司马绍继位,情况是很危急的,朝中又是形成了权臣架空皇帝的局面,似乎惠帝、怀帝、愍帝的场景又要在东晋重演了,然而明帝却颇有雄武之气,他决定跟权臣王敦斗上一斗。
司马绍智勇双全,谋略过人,这盘生死局他一共下了三步棋。
第一步,稳住王敦。王敦虽然通过军事政变进了京师,但他喜好紧抓兵权不放手。不把心思都放在在朝内挟持天子统领朝政上,却领了个扬州牧,屯兵在京师下游的湖边,这是王敦的一大错误。司马绍利用了这个错误,下手诏征召他,并默许了王敦哥哥王含等任大将军等职位。
等到继位的第二年五月,王敦矫诏在扬州地盘部署军事命令,还把明帝的亲信督公冉曾等杀害了,司马绍敏锐地感觉到王敦叛乱就在眼前了。他走了第二步,以身犯险去刺探军情。
六月一天,司马绍乘着一匹巴滇地区的宝马微服出行,到了王敦屯兵的湖岸,把王敦军营细细看了一遍才出来。当时也有军士发现了这个器宇轩昂的人,当时觉得是贵人不敢多问,但转过头去禀报了王敦。王敦正好在昼寝,做梦梦到被围城了,听到这个消息马上惊醒:“那个人肯定是大黄胡子的鲜卑人来刺探的。”原来司马绍的生母是燕代人,正像鲜卑黄胡子。于是王敦派遣五色宝马去追赶。司马绍也正在奔逃,还特别留心把马粪都用水灌。
到了路口,见到一家饭店的老婆子,扔下自己的马鞭给她,吩咐说道:“后面有追兵来的话,就把这个给他看。”过
了不久果然追兵到了,问这个老婆子。老婆子拿出鞭子,依言回答道:“走了好久了。”五骑们看到这个好玩意争相传看,逗留了很久,又看到一路上的马粪都冷了,心里相信了老婆子的话,就掉头回去了。司马绍的这番操作可谓有胆有识。
最后一步棋,也是最关键的,司马绍尚得大臣的支持,当即分派诸将守卫各地,并亲率将士督战。先发制人,乘大军未渡,奇兵突袭,果然大破叛军,王敦一下气死了,残余势力也就土崩瓦解了。可见司马绍以弱克强,比自己老爹还强,可惜天不假年,没过多久,司马绍就因病去世,年仅二十七岁,若是雄武的司马绍能长寿一些,北伐中原未必不能成功,这也可以说是上天对司马家得国不正的惩罚,让司马家唯一算是有雄才大略的后代英年早逝。(本章完,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