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新朝的长公主就在王莽的话音落下后出现在了李宏明的面前,可以说新朝的长公主也就是王莽的姐姐非常的神秘,虽然在王莽建立新朝后被封为安阳长公主,但是几乎没有人知道这长公主长的什么样子。
而出现在李宏明面前的是女子不是李宏明以为的老妇,而是一位年轻的女子,要知道建立新朝的王莽已经67岁高龄了,而现在王莽因为天下的叛军已经白发苍苍,而作为王莽的姐姐怎么也要70多岁,可是眼前的年轻女子怎么看上去只有二十多岁的样子,也许就是这样原因这位长公主从来没有在人民面前出现,而且也没有嫁人。
可是出现的女子给了李宏明非常熟悉的感觉。“像,实在是太像了”眼前的女子如果不是带着面纱李宏明一定会认出啦,这就是他魂牵梦绕的另一位女子,他的学姐,可是现在的女子看他的样子非常的冷漠,随后她对着王莽说道:“莽弟,事不可为呼?”
“是的,阿姐,你就和丞相走吧,这里以是绝地,阿姐在此也于事无补!”王莽说道。
如果说刚才还没有确定的话,现在听了这位长公主的声音李宏明已经确定这位眼前的长公主就是他要找的人,这是让人多么激动的消息呀,也许是李宏明的样子改变对方没有认出来的关系,可是想到可以将自己的女人带出这个火坑李宏明就非常的激动。
“莽弟,也是本宫害了你,要不是你听了本宫进行改革,这大新就不会如此!”长公主说道。
“阿姐,是你告诉我的我朝不改必亡,不管是大汉还是大新如果不改革结果是一样的,可惜这些世家门阀贼心不死,时也命也,阿姐以后你要好好活着,忘了自己的身份,就如此平凡的过一生把,这是莽最后的请求,还有丞相长公主的安危就拜托了!”王莽说道。
“大司马放心,你的姐姐我会代为照顾,不会短少她的一切的”李宏明说道。
“阿姐,走吧,让朕一个人静一静!”王莽说道。
看着眼前颓废的王莽,长公主眉头微皱,可以说这新朝的一切都有他的参与,可惜王莽和历史上一样改制失败了,也许这就是所谓的一厢情愿的改革,可是长公主知道如果不改不管是大汉还是新朝最终的结局就是被人推翻,这是历史的必然,可惜最后的努力都付诸了东流,这其实不长公主希望看到的,可是她也无奈,这不是原时空的后世,她除了长公主的头衔可以说一点实权都没有,要不是王莽的信任,她压根不会有机会参与这千年未有之大变,可惜她还是失败了,作为幕后黑手她是时候退场了,可是这个锅还是要她的莽弟来背,看着白发苍苍的王莽,长公主可以说是于心不忍,可以说王莽完全可以不改变也能让新朝维持下去,结果王莽还是选择了和历史上一样进行改革,结果当然是和历史上一样失败了,现在叛军濒临城下,可以说新朝覆灭在即。
虽然长公主想和王莽一起背负之一切,但是她始终有放不下的人。“宏明你到底在哪”长公主想到。
随后随着新朝安阳长公主的消失,新朝被推翻可以说已经进入了倒计时,接下来的一切就和历史上一样。
公元23年,在新朝抵抗了一个月后,起义军(绿林军)攻入长安,王莽在王揖等护卫下逃往渐台,公卿大夫、宦官、随从还有千余人。
守城的王邑日夜搏斗,部下死伤略尽,也退至渐台。这时他的儿子、侍中王睦正想脱掉官服逃命。王邑将他喝住,父子俩一起守着王莽。最后随从王莽的千余人全部战死或者被杀。王莽被起义军战士(商县人杜吴)所杀,校尉公宾就向杜吴问王莽的尸身在哪,杜吴告诉他在“室中西北陬间”,公宾就斩了王莽的首级,悬于宛市之中,数十个军士争相杀王莽,分裂了王莽的尸体。百姓们听说王莽的首级在宛市,‘共提击之,或切食其舌’。
可以说王莽落得一个尸首分离的悲惨下场,可是这位更始大帝也不是什么好鸟,接下来的一切可以说都是为大魔导师做嫁衣。
王莽派太师王匡、国将哀章守卫洛阳。更始帝派遣定国上公王匡攻打洛阳,派西屏大将军申屠建、丞相司直李松攻打武关,三辅震动。当时海内豪杰纷纷起来响应,都杀死牧守,自称将军,用更始的年号,以等待更始帝的诏令,一个月之间,起义部队遍布全国。
这时长安城中有人起兵攻打未央宫。九月,东海人公宾在渐台斩杀王莽,新朝灭亡,公宾收了王莽的玺绶,将王莽的头送到宛城。更始帝当时正便坐黄堂,取王莽头看了,高兴地说:“如果王莽不窃取帝位,其功当与霍光一样。”
刘玄的宠姬韩夫人笑着说:“他如果不是这样,陛下怎能得到他头呢?”
刘玄乐了,于是把王莽的头悬挂在宛城市。同月,攻下洛阳,活捉王匡和哀章,押到宛城,都把他们杀掉。十月,派奋威大将军刘信击毙刘望于汝南,同时杀了严尤和陈茂。刘玄于是定都洛阳,以刘赐为丞相。申屠建、李松从长安送来帝王乘坐的车辆和穿用的衣服,又派遣中黄门从官奉迎更始帝迁都。
公元24年二月,更始帝自洛阳向西而进,迁都长安。刚刚出发,李松奉引在前,马突然惊奔,触撞在北宫的铁柱门上,三匹马都撞死。
后李松与棘阳人赵萌向刘玄建议,所有功臣都应当封王。朱鲔争辩,认为汉高祖刘邦有约,不是刘氏宗室不能封王。刘玄就先封宗室,太常将军刘祉为定陶王,刘赐为宛王,刘庆为燕王,刘歙为元氏王,大将军刘嘉为汉中王,刘信为汝阴王;然后就立王匡为比阳王,王凤为宜城王,朱鲔为胶东王,卫尉大将军张卬为淮阳王,廷尉大将军王常为邓王,执金吾大将军廖湛为穰王,申屠建为平氏王,尚书胡殷为随王,柱天大将军李通为西平王,五威中郎将李轶为舞阴王,水衡大将军成丹为襄邑王,大司空陈牧为阴平王,骠骑大将军宋佻为颍阴王,尹尊为郾王。
只有朱鲔推辞说:“陛下,臣不是刘氏宗室,不敢违犯王制。”推让不肯接受。于是改任朱鲔为左大司马,刘赐为前大司马,使他们与李轶、李通、王常等镇抚关东。又任命李松为丞相,赵萌为右大司马,共同主持内政。(本章完,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