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41600000036

第36章 中原大战中的蒋介石派系(1)

海外学者论及国民党在大陆的失败时,常常归咎于两件事,一曰中原大战,二曰西安事变。据说中原大战各方动用的总兵力达150万之众,并称“如果没有中原大战,政府在南方的部队就不会悉数北调,初成星火的朱毛红共军就不会乘隙坐大,形成燎原之势”。

黄埔系又将蒋扶上台

海外学者论及国民党在大陆的失败时,常常归咎于两件事:一曰中原大战;二曰西安事变。据说中原大战各方动用的总兵力达150万之众,并称“如果没有中原大战,政府在南方的部队就不会悉数北调,初成星火的朱毛共军就不会乘隙坐大,形成燎原之势”。

蒋介石在公众和元老派的压力下辞职后,黄埔官兵又有一种群龙无首的感觉。

当时黄埔同学大多在何应钦属下,驻防在宁、沪、杭一带。他们认为蒋介石的下野,出于三位总指挥的不支持。而北伐军事非蒋莫属,对何应钦尤为痛愤。且因蒋的下野,使他们失所庇荫,在职者遭受排挤,失职者流离无告。其中驻扎杭州的总部直属补充第七团团长关麟征,邀上第八团团副邓瑞安,前赴溪口谒蒋,表达拥戴效忠的赤诚,请示今后的做法。蒋介石大为感动,拍拍后脑勺,仰天长叹:“知我心者,黄埔也;救天下者,黄埔也!”

关麟征辞别后,来到上海,分别晋见朱绍良、王柏龄,请示进行的步骤。随后由关麟征、严武(八团团副)奔走联络各部队团以上的黄埔同学,聚集上海,举行秘密会议。经过通宵商讨,决定共同签名,请蒋复职;并准备对何应钦的背叛行为,采取激烈行动。会后,何应钦从亲信那里得到消息,坐立不安。紧接着,雄踞中原的冯玉祥又通电拥蒋,使得何应钦愈发局促。于是他联络桂系几个首领,联名给蒋介石打电报:

总司令蒋钧鉴:

顷读钧座宣言辞职,翩然归里,不胜骇然。伏思本党自改组以来,变故丛生,大敌环伺。然卒能统一百粤,奠定东南,使革命势力,由珠江而长江,而渐及黄河流域,何以钧座精忠谋国奋勇治军之功。当沪、宁未下,逆党披猖,是非未明,湘、鄂鼎沸之际,倘非钧座以一身与天下宣战,赌性命以存总理遗产,则我党生命早告灭亡。极其幸亦不过以郑为雅,名存质非。假使不有共产党阴谋离间,苟吾同志均能坚贞不摇,合全党实力,听钧座率以北进,则吾党统一全国,已告厥成功。国民会议,早见诸行事。此皆事实昭彰,世人共见,毋庸哓哓多渎。惟幸今兹是非已明,曲直已判。讨共即所以护党,人无异词。

主义不可以曲解,事有教训。不祥之物,将尽祓除。忠实分子,谋同一室。正赖钧座总领师干,长驱北上,竟此全功,完成任务。若钧座恝然不返,则是坐令军失长城,党去柱石。于个人固高,于党国何忍。敬恳克日移节回宁,主持军事。临电依依,企踵待命。

蒋介石接到电报,没做任何回答。他坐下之后,两手支着额头反复阅电,开始他得了很大的满足,但越往下看,他眼睛越充血,前额也显出一阵红一阵白。他觉得复出的时机未到。

何应钦焦急地盼着回电。

军阀孙传芳也看准这个机会,图谋死灰复燃,于1927年8月25日夜在镇江、南京间的龙潭附近,由江北偷渡长江,企图袭取南京。情势十分紧急。这天正好是他们向蒋介石发电的第十天。李宗仁来找何应钦商量对策。到了何的总部前的巷口,只见人声嘈杂,行李拥塞。何应钦正在办公室内吩咐参谋整理文件和行囊,准备撤退。何见李进来,满脸忸怩,说道:“德公这样早,我原打算到你那里去辞行,我要出城收容部队。”

李宗仁老大不满:“收容部队,应由师长负责,何须总指挥亲自出马?”

何应钦两手一摊:“你看,我的军队不能打了,我怎么办呢?总司令下野之后,军心涣散,他们不打,我有什么办法?”

“首都存亡所系,你不能一走了事!敬公,你真要走,我可对你不客气了!”

何应钦见李宗仁辞色俱厉,也感如此一走,无异于临阵逃脱,便一咬牙下了决心,招呼副官:“不走了,不走了,叫他们撤回来。”

何应钦稳定了情绪,与南京共存亡的决心也油然而生,调度分散部队紧急集合,仓促向孙军迎战,双方混战于龙潭附近一个狭小水田地区。何应钦亲自驰赴栖霞山至龙潭间指挥作战。

何应钦的第一路军留在南京附近的只有警备师及二十一师,又恰好当着敌人的正面,经过三昼夜的激战,实难支持,溃兵到了麒麟门,何应钦只得带上不满三百人的特务营,亲临前线。从前方溃败下来的官兵,见何来到,顿时精神大振,大喊:

“总指挥来了!怕什么,冲回去!”这伙人嘶喊着,拼命反攻,占领了白虎山,夺回东阳镇,居然把不可收拾的局面挽回过来。正在杭州准备休整的刘峙,闻此变故后,即令副师长徐庭瑶率当时在武进的部队向西进击,自己担任前敌指挥官率领第四团从杭州天竺桥赶往镇江,指挥龙潭以西各军作战。8月28日夜间,向龙潭前进途中,刘峙所乘火车突然与前方另一列后退的军车相撞,造成三百多人伤亡,刘峙左前额也受了伤。当时军中一片混乱,前方敌情又不明,刘只得收容后退部队就地转入防御。29日晚,增援部队赶到后,刘峙准备于30日变更部署,转入进攻。不料,这天拂晓孙军发动了全线进攻,国民军阵地被突破,形势危急。刘峙也不顾一切,带伤率部反击,激战至下午2时,形势开始好转。这时,到上海筹款的白崇禧回到无锡车站,就地指挥沪杭一带的部队,恰巧与何应钦指挥的部队形成腹背夹攻,密切协同,与孙部血战七昼夜,全歼孙军5万余人,缴械4万余支。何、白相见时,两人激动万分,许久说不出一句话。

龙潭战役中,二十一师师长陈诚正患胃病,接到何应钦的奔袭命令后,坐上轿子去前线指挥。胜利后,二十一师奉调苏州整训。这时,陈诚病还未痊愈,有人故意将陈诚坐轿指挥的事报告何应钦。何应钦愤于第一军伤亡惨重,很不满意陈诚的所为,责他作战不力。陈诚委屈难辩,认为何应钦在捣鬼,排挤了蒋介石,又要排挤他。于是愤然辞去二十一师师长之职,去苏州留园闲居。

陈诚将结算所得的五百余元,带到上海小住。闲来无事,便到吴淞劳动大学拜无政府主义者李石曾为师,潜心研究起蒲鲁东的学说。

可陈诚越想越不服气,就去找特别军委的军政厅长严重,说明当初辞职的原因。

严重就去向何应钦解释误会,并保荐陈诚当军政厅副厅长。何应钦没再计较。陈诚因治疗胃病,也没到任。他俩暗中萌发的芥蒂,却成了终生水火难容的起点。复出的陈诚已经明白地意识到:蒋介石能公开对抗武汉政府,是因为手中有兵权;桂系能逼蒋介石下野,也是因为握有重兵。看来,有兵便是草头王,兵乃立身之本,从此要抓军权!

龙潭胜利的当天,何应钦即向在溪口的蒋介石报捷。电称:……此次孙传芳收合余烬,望燃死灰,乘雾偷渡,幸图一逞。我军因在休养期间,至未即集合部队,将其速灭;遂使敌军占据龙潭,竟延数日,苦我民众,阻我行旅,殊深内疚。因即连日调所部,亲自督率,协同第七军,将敌围击,已于本日完全扑灭该敌南渡六师之众,俘获无数,孙传芳部尽丧……

蒋介石接电后,并没有完全兴奋起来,仍是一副无所谓的神态。只是在以后谈到龙潭战役时说过:“此役关系首都之安危,革命之成败,在国民革命军战史上实占重要地位;而战斗之激烈,可与棉湖、松口、汀泗桥、武昌、南昌诸役相埒,或且过之。各将领深知此役关系之重大,均能奋不顾身,何、李、白三总指挥之果毅杀敌,夏师长之督攻黄龙山,刘峙师长之头部受伤,卫立煌师长之落水不顾,仍行指挥,均能表现军人奋斗精神也。”至此,蒋介石话锋一转,暗中敲打起何应钦:

“痛定思痛,此后吾党同志,亟宜团结,勿予人隙,已毫无疑问矣。”说完,蒋介石靠在椅背上,双眼像两支利箭似地盯着何应钦的脸,仿佛要看透他心灵最隐秘的地方。他把每个字都加重了语气。何应钦心头一震。他知道蒋介石是不肯忘却上海那近乎“逼宫”的一幕。

龙潭之役之后,何应钦获得“扞卫党国”奖旗一面。他将所部改编为第一、第九、第三十一军,以刘峙、顾祝同、钱大钧为各军军长,自己专任第一路军总指挥,率军沿津浦路推进,向孙传芳残部及唐生智的东犯之师发动攻势。开始,何应钦认为顾祝同比刘峙能干,也稳当些,有意将第一、第九军统归顾祝同指挥。命令还未及下达,部队便在临淮关与孙军接触。顾祝同的第九军沿津浦铁路左翼攻击,刘峙的第一军沿铁路正面攻击。攻占临淮关后,因敌我双方情况不明,一时指挥混乱,何应钦命令部队向后撤退。顾祝同怕态势突出吃亏,接到命令后立即率部撤退。下级军官对打了胜仗而退却,感到莫名其妙,第二十一师师长陈诚也打电话询问原因。

顾祝同只得解释:“我们遵照命令行事,恐怕南京发生什么变故也说不定。”这样,全军一直退到红心铺,失去了有利战机。而刘峙兼任师长的第二师在临淮关向北警戒,没有接到退却命令,也没有与其他部队取得联系,仍继续向蚌埠前进,结果在长淮卫与孙军遭遇,反而击溃了孙军,占领了蚌埠。刘峙又一次成了福将。这时顾祝同部已后撤了60公里,而刘峙军却前进了20公里,一进一退,相形见绌。何应钦不得不改变原来的打算,令刘峙指挥两个军。自此,尽管顾祝同满腹委屈,也只得长时间听从刘峙的指挥。刘峙福气越来越大,一口气指挥两个军拿下徐州。

何应钦以北伐的胜利再次邀蒋出山,蒋介石依然无动于衷。他以告黄埔同学书的形式,戳着何应钦的痛处:“现在我们已不能再讳言失败了。我们更不能把失败的责任专归于他人而宽恕了自己。我们同学应当一致反省,何以一往无前的胜利中会造成不可挽救的失败呢?第一个重大的原因,当然是全体同学意志不能统一,精神不能团结,不顾团体的重要,只逞私人的意气,同室操戈,自相残杀,这是我们最不幸的一点……清党难,清心更难。”

蒋介石狂热的追随者仍时常集会,用雷鸣般的声音喊着要蒋复出的口号,出席者齐声跟着呼喊,而且一边喊,一边在头顶上挥舞匕首。何应钦再也坐不住了,以第一集团军的名义,带上刘峙、顾祝同、钱大钧的签名,向蒋介石发电,电称:盖数月以来,各军同志深感指挥之不便,而数十万国民革命军,其统帅司令,欲求唯一适当之领袖,舍我蒋公莫属……应钦等既痛往事,复念来兹,为巩固中央计,为革命前途计,蒋公之出,实不应再有迟疑。

八天之后,还是没有动静。何应钦鼓劲再电:蒋总司令东山再起,统领师干、前敌将士,云霓望切。陈继承和蒋鼎文也在电报上签了名。

在这场精彩表演的整个过程中,蒋介石成了唯一一个不动声色的人,从他脸上谁也看不出是热情,是惧怕,是窃喜,还是怀恨。他冷漠、安详、沉着,悉心观察周围那些人的内心世界,并一直在盘算能从这些人的狂乱中得到什么教益。

时机终于成熟。1928年1月9日,蒋介石发出复职通电,一方面告诫何应钦等黄埔将士,且勿“口诵心违,弃党携贰”;一方面昭示天下:“自8月间退职后,纠纷益甚,认为本人旷职之咎。故不容计私人得失,继续旧职,专司军政。至党务政治,应由中央机关主持,本人当以一分子之责任,与各中执委员共同负责。”

复职后的蒋介石不见何应钦来参拜,又起疑心。

一天,交通部次长李仲公在南京接到邵力子的信,谈及蒋介石有事让他来沪一谈。李仲公赶到上海,在法租界吴忠信的寓所见到蒋介石。蒋介石开口便问:“你见了敬之没有?”

李仲公说:“敬之已在上海,但我没有见着他。”

蒋介石板起脸,声色俱厉:“现在冯焕章、阎百川(锡山)对我的拥戴电已经发出,我准备即日入京,为什么他还不发!你去问他,他在打什么主意?”

那时,李是蒋、何都能说上话的人,听了知事不妙,就替何解释:“没有别的,这正证明敬之对于政治感觉之迟钝,我就去催他立刻发出好了。”

蒋介石憋了一会儿,淡淡地说了声:“好吧。”

李仲公赶到环龙路何应钦的住宅,把蒋的意思说了一番:“他专等第一军将领们的拥戴电入京呢,冯、阎都发了,你为什么不发呢?”

“请他复职我不是发了好几封嘛!”何应钦嘟囔着,“我就不像他那一套独裁专制的作风,第一军发拥戴电,我得先问一问经扶(刘峙)、墨三(顾祝同)等前方将领,因为他们的复电还没到,故而未发。”

李仲公担心蒋介石的猜忌,继续劝道:“他上次因健生(白崇禧)逼他走,你未曾支持他,已经对你不满了,你这样做,岂不更增加了他对你的疑心?黄埔军和你都是他的灵魂,你发电还要征求将领们的意见,这个理由,怎好拿去回复他。我看,你还是今天把电发出去的好,否则……”

何应钦脸上松一下,紧一下,半天才说:“好吧,就请你代我拟一电好了。”李仲公只好从命。

本以为事态已经平息,谁知到了1月中旬,平地又起风波。

李仲公正同日本资方代表谈判,忽然陈立夫持着蒋介石的亲笔信来找他,信上说:“请兄即来徐州一谈,伯群(时任交通部长)兄能同来更好。”陈立夫敦促着:

“现有一节专车在浦口车站等着,就立刻上车吧。”

“什么事这么急?”

“不知道。”

李仲公只好辞了日方代表,回到斗鸡闸寓所,告诉王伯群。王伯群正卧病在床,刚说了几句话,王的妹子、何应钦之妻王文湘从她的成贤街宅内打来电话:“不好啦!不知什么缘故,我们住宅的卫兵都撤走啦!”

王伯群呼地钻出被窝,对着电话追问:“敬之呢?”

“出城打猎去了,已派人去叫了。”

不一会儿,何应钦气急败坏地来了,腰一叉,开口便说:“老蒋对我究竟是何意思?他昨晚到徐州去也不通知我,调我为总司令部参谋长,把我的面子丢尽。不管怎样,我决不就,听候他发落好了。”

李仲公就将蒋对他的一些不满,轻描淡写了一番,说道:“不用急,我看不要紧,即使他对你有些疑心,你同他毕竟有一段深厚的历史,而他又是一个重感情重利害的人;既然他叫我同伯群到徐州去,等向他作一番解释,想来是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不过他的脾气你知道,爱之加膝,恶之坠渊,是说得出做得到的。既然他存在一天,你是没有把黄埔军拿过来的把握的。那么,你同他斗,是斗不赢他的。”

何应钦惊异地望着李仲公,小心地听他说:“还有,他最对你猜忌最不放心的是你与桂系的关系,你对此事往后要善处。”

何应钦这才静下心,长叹一口气,答应就参谋长职。但是提出准他一个短时期在沪治病。李仲公打起保票:“只要你就参谋长职,一切的话就好说了。”

何应钦同意:“就这样吧,一切望你替我周全好了。”

天傍晚时,李仲公过江去搭车,车上已坐了何成浚、陈调元、贺耀祖三人。见后,他们就幸灾乐祸地高声取笑何应钦“要栽跟头”。车于第二天凌晨抵达徐州,李仲公随蒋指派的孟副官来到蒋的临时行营徐州饭店,见面后,蒋介石劈头便问:

“你来时见过敬之吗?”

“见过。”

“敬之讲些什么?我调他做参谋长,他就不就?”

“他痛自引咎,一切惟总司令之命是听,如何不就!”

同类推荐
  • 三国纵横之凉州辞

    三国纵横之凉州辞

    这是一个易子相食、白骨露於野的黑暗年代,这也是一个金戈铁马、万里觅封侯的热血年代。在这个最好的也是最坏的年代里,重生而来的阎行注定将踏着尸山血海,一步一步登上汉末乱世的巅峰王座,向这个谋臣猛将云集的三国时代发出最强怒吼。正是“天下英雄谁敌手,万骑卷曹刘;铁索沉江守不住,王气黯然收;金陵飞捷报,楼船已擒孙仲谋!”(它其实就是一个披着三国重生文但写着不是三国重生文的故事)群号码:632956492
  • 弘治天下

    弘治天下

    一个是现代人眼中低调的中兴之主,一个是独享一夫一妻制的传奇皇后,真正的历史永远不像史书上的文字那样平静,皇帝皇后也有热血青春。
  • 大唐的盛世帝国

    大唐的盛世帝国

    大唐帝国最后的盛世。在噩梦开始之前,一个男人来到了这里。长安城里太平人。看他如何指点朝堂。醉卧沙场君莫笑。看他如何与阿拉伯帝国决战中亚。梦入江南烟雨路。看他如何开创海上丝绸之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看他如何誓除国贼,扶大厦于将倾。有了他,大唐盛世最终会走向哪里?
  • 被遗忘的传说:女娲创世记

    被遗忘的传说:女娲创世记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将去往何方?这不是一本普通人能完全理解的书,她探索的是未知的世界,她讲述的是一万多年前由女娲造人引发的故事;这是一段尘封的龙族血泪史,隐藏在古籍秘史中的传奇;她是万年神话、千古奇谈;在阅读中体验震撼、在不经意间获得新知、为你拓宽更加广阔的视野;这是一段万年前上古神与人共同生活的时代,一段被遗忘的历史,你未曾听过的神话;本书将为你演绎那一段段被遗忘的传说,翻开那一幕幕悲壮的历史。
  • 第三宋帝国

    第三宋帝国

    崖山后宋王朝的余脉流亡海外,七十几年后他们携着一个新时代的文明重返了当年的故国神州,一切会将是怎样?一个海洋文明、一个没有被蒙昧彻底征服的文明,崖山后的中华道统不灭,再加上穿越者带来的新的理念,新的力量,一起将结出如何灿烂的果实?
热门推荐
  • 无穷战火

    无穷战火

    随身携带世界,拥有无穷无尽的粮草武器战马,在无尽世界、无终止的历史当中拥有无数敌人,但所有敌人都被他所击败。谁敢想象一只几百万人的军队居然不带补给,只要他在的地方就永远有吃不尽的粮食,喝不尽的美酒。他们的装备最好,兵强马壮。整个多元宇宙,不管是天使还是恶魔都被他击败,举头四顾就想问“还有谁?”
  • 逆茧

    逆茧

    人生之于修炼,犹如作茧,破,不如逆茧归真。
  • 北斗逆星

    北斗逆星

    苦难蒙身,几人心碎几人笑羸弱少年,何来霸气何来傲他,就是凡人,七情六欲嬉笑怒骂他,星空神祗,无欲无求高高在上截然相反两个个体却加持一身是讽刺的咒怨?还是宿命的刻意?一切尽在^_^汽水故事会^_^之——[北斗逆星]
  • 凡人意识

    凡人意识

    什么是意识?是所有生物都拥有意识,还是人类独有?察觉杀气果断反杀,遭遇GANK提前离开,意识存在万物之间。在不断萎缩的世界反面,少年背负起旧神的灵龛,从灰暗的历史中走了出来,决定带给凡人们新生。
  • EXO之非桐误恋

    EXO之非桐误恋

    “笨蛋,我想你了。”-吴亦凡“知道吗?你不在,我活得好累”-鹿晗“以前是我错了,求求你回来好吗”-吴世勋“你不是说只要一直笑就没有人会离开吗,为什么不遵守诺言的是你啊”-朴灿烈“你说我要怎样忘记你呢”-伯贤……
  • 魔武医仙

    魔武医仙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失去了才会感觉到珍贵,生命更是这样信命运,不如靠自己信因果,不如拼实力魔武双修、医药双绝,修长生之道行,问苍穹谁主沉浮!
  • 歌德谈话录

    歌德谈话录

    本书是歌德的助手爱克曼辑录的关于歌德的言论和活动的集子,很多人自然地把它当作歌德的传记来阅读;但是我认为,它更加直接和突出地显现出了歌德关于文艺、美学、哲学、自然科学等等方面的思想,所以还可以称得上是“歌德的谈话录”——就如《论语》体现着孔子的博大思想,以“谈话”的形式,更加灵活、多方面地体现“作者”(在这里,真正的作者应该是歌德了)思想,不受时空体式的限制,没有逻辑思维的束缚,是作者精神面貌的直接呈现,也是我们来阅读歌德、理解歌德的最贴近的一扇窗户。
  • 快穿之我只想完成任务

    快穿之我只想完成任务

    弃文。。。。。。。。。。。。。。。。。。。
  • 光明之巅

    光明之巅

    少年,你紧握的利剑为何而舞动?少年,你刚猛的拳头为何而出击?少年,你胸中的愤怒为何而爆发?在虚妄冰冷的世界里,唯有梦想真实亲切!这是信念、友谊、梦想的故事
  • 老干部工作实录

    老干部工作实录

    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挖掘利用好这一群体的丰富资源,是做好新形势下老干部工作和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内在要求,《老干部工作实录》全书主要积累了服务老干部的一些工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