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轻松愉快中实施教养
教养子女也可以轻松地进行
父母严厉地教训子女,是一种没有效果的教养方式。有人说这样做是不得已的,因为轻松地指点对子女已经失去了作用。我们则认为,教养子女最好不要走到这种地步,以免影响亲情。比较合适的方式是一开始就采取轻松愉快的角色扮演方式,使子女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
可以利用子女在场的机会,父母合作演出一出短剧,让子女以观众的心情来感受,从而获得一定的教训。前提条件则是父母立即觉悟“只有在卧室里面,才是夫妻”的道理,离开卧室,便是孩子的父母,必须妥善扮演父母的角色。随时做好准备工作,要在孩子面前,通过角色扮演提供一些信息。
譬如利用全家团聚用餐的机会,父亲向母亲说明外界所发生的事情。表面上是说给妈妈听,实际的用意却在教育子女。母亲当然心知肚明,装得很有趣味,和父亲一唱一和,把父亲所叙述的事情转变为教育子女的题材。通过影射、转移和暗示的方式,使子女乐于听闻,也不致由于情绪不安而产生抗拒的心理,进而在不知不觉中吸取了教训。如果子女有疑问,由于不是当事人,也比较方便提出来。这种家人共同参与的教养方式所产生的效果更为良好。
兹举一例:
父亲晚上回家时,故意当着孩子的面说:“今天有一个孩子,被坏人拐走了。我特意早一点回家,看到小青,心里好高兴。”母亲接着说:“小青很乖,一放学就回家。最近这种拐骗小孩的坏人很多,实在太可恶了。”说到这里,便暂时停下来,各忙各的,这才显得逼真、没有破绽。若是一直扮演下去,孩子就会产生怀疑,认为父母有意灌输某些道理,孩子反而听不进去。父母不必存心欺骗子女,而应该顺应子女的心理变化,使教养的功能有效地发挥。尊重子女的感受,也是父母应有的修养。尊重而非欺骗,二者应该明辨。
晚餐时候,全家人团聚在一起。又是一天学习和工作告一段落、暂时松懈的时刻,将这一时刻拿来充当教养的平台,实在十分适当。但是,一定要心平气和,避免污秽、血腥和暴力,以免影响用餐的气氛,反而不利于消化。
妈妈的第一筷,不是挑瘦肉,也不是夹青菜,而是扒一口饭。这样以身作则,如果子女一时没有察觉,也不懂得模仿,这时候最好不要由妈妈亲自来解说,以免卖瓜的说瓜甜,有自我标榜的嫌疑,也是不良的示范。爸爸应该抓住机会,向妈妈说:“你这种好习惯,我一直想学,可惜到现在,还常常忘记。”妈妈回答:“这是小时候,爸爸教我的。”然后向子女说明:“外公说他从小养成这种习惯,一生得到很多好处。我养成这种习惯以后,也很少和人家起冲突。”父母没有一句教训子女的话,子女自然不致紧张,不致急于防御或抵抗,晚饭照吃,教养顺利进行。父母越有默契,效果越好。
于是,妈妈问爸爸:“刚才你回家说些什么?那时我正在忙,没有听清楚。”爸爸说:“有一个小孩子,太相信人家的话,很快就被骗走了。”妈妈说:“难道不应该相信人家吗?”爸爸说:“不是相信不相信的问题,而是怎样相信才不会受害的问题。”妈妈说:“有相信有不相信,那要怎么办?”父母一来一往,孩子多半听得很起劲。越不去惊动他们,越有功效。
爸爸说:“妈妈的红烧肉烧得真好,我吃过那么多馆子,还没有比得过妈妈的。”妈妈回答:“那是因为嘴巴吃习惯了,喜欢这种味道,哪里是我做得比厨子好?”爸爸说:“山珍海味只能偶尔吃吃,吃多了一定会腻,只有家里的家常菜,始终很合胃口,好吃!”
孩子开口了:“刚才爸爸说相信又不相信,说什么呀?”妈妈赶紧帮。
爸爸说:“完全相信人家的话,很容易上当;完全不相信人家的话,自己很苦恼,不知道要怎么办?”妈妈接着说:“对呀,有一次我接到一个电话,说爸爸被汽车撞到了,在医院急救。我不相信,又怕万一是真的,所以直接打电话到医院查询,根本没有这回事。我不放心,又打电话到公司去问,他们告诉我你正在开会,我很庆幸没有被骗。”爸爸说:“现在的骗子,花样很多。不是说人家被车子撞了,就是说得了急病,目的都是骗钱。”然后很自然地问儿子:“如果有一天,有人告诉你,‘你父母有急事,要我赶快接你回家。’你怎么办?”儿子说:“我会说好,然后跑到老师办公室,要老师打电话问爸爸、妈妈有没有这回事。”
有这么完整的训练,还怕子女会轻易受骗上当吗?这种轻松愉快的教学方法,比一本正经地教训,反复不断地告诫,列出一些规则要子女背诵,要有效得多。
通过父母轻松的对话,子女可以学得很多学校里学不到却在生活上非常有用的东西。父母一唱一和,子女听得入耳,也学得迅速,既没有压力,又不必考试。
子女如果加入讨论,那收效就更为显着。只是最好出于自愿,不要带有强制性,以免子女担心害怕,反而视用餐为畏途,那就适得其反了。
我们说“父母只有在卧室里才是夫妻”,意思是“离开了卧室,父母最好扮演老师的角色”,因为“家庭是子女最好的教室”,而“用餐是上课的最佳时刻”。
偏偏现代父母,用餐时不是打开收音机,便是收看电视节目。既破坏神经,又伤害肠胃,把全家人快乐学习的大好时光,全都浪费掉了,实在很可惜。
但是,需要严厉的时候,父母也不能不严厉。我们建议,平日尊重子女,一旦严厉时,板起脸来,甚至体罚子女,子女才会觉得父母是真心关心自己,否则为什么会生气到这种地步?平时温和可亲,必要时十分严厉,子女才能体会“打是疼,骂是爱”的道理。当幼小的女儿能够说出“小兰天黑了还不回家,她妈妈也不骂她,我知道她妈妈一定不爱她”的话时,就已经能够体会父母对子女的感情,发觉自己的妈妈比小兰的妈妈更爱子女。
父母两人,也不要同时严厉,使子女觉得无路可走。严厉的角色,尽可能让父亲来扮演。父亲严厉责骂子女,妈妈先不说话,看看子女的反应如何。若是承认错误,就告诉他向父亲说出自己的错误,并且要表示改过。再向爸爸说:“孩子那么孝顺,不希望你生气。我知道你生气是为了孩子好,现在他明白了,要改过,你就不要再生气了!”父亲说:“他要改过,我当然不生气。我只是想起我的父亲,在我小的时候,也常常为我做错事而生气,到现在我还觉得很对不起父亲,很不孝。”
父母应抓住机会,刚柔配合。因为孩子在身边的日子实在不多,如果不能随时注意教养,很快就要入学;长大以后,想教也没有机会,所以必须妥为把握。
若是子女不服,面有怨色,母亲就要从旁开导,不能说:“不要惹爸爸生气,赶快去道歉!”这样会养成子女表面敷衍、圆滑应付的不良习惯。子女的感受是“这么晚了,大家都想睡觉。妈妈不希望我再熬下去,所以要我不管心里服不服气,也不管爸爸所说的有没有道理,赶快去道歉,让爸爸不再生气,大家都好睡觉”。这种心不甘情不愿的道歉,不过是形式,毫无实质意义。中国人的事情不能够道歉了事,必须有实际行动来证明,才能够真正相信其有悔过的心。
重视子女的自尊心和自我观念
有些父母,对子女过分严厉,悔过也不行,错就是错,一定要受罚。父母不是法官,也不是警察,何况法官和警察,也不可能完全不顾情理。父母所扮演的角色,并没有法官、警察、小丑、挑战者、谋害者这些成分。因为这对子女没有好处,所以不需要。
对子女嬉皮笑脸,一副小丑的样子,子女学习到这种方式,反过来对父母嬉皮笑脸,请问,要如何处置?那时候再加以禁止和斥责,自己又何必做坏榜样?
大人之间,偶尔使用冷嘲热讽的方式,甚至恶言辱骂,有时候还可以收到使对方知过必改的好处。如果用这一套方法来对待自己的子女,情形就大不相同。嘲讽就像一把利刃,直刺子女的心坎深处,不但使其痛苦难堪,而且自尊心也会受伤至极。和孩子游戏,凭着自己多年苦练的实力,当然胜过孩子。于是满口笨蛋、傻瓜、蠢牛,弄得孩子一点兴趣都没有,宁可枯坐在旁,也不愿意参与,甚至有时玩得高兴,看见父母出现,
更糟糕的是,孩子的自我观念正在塑造阶段,由于相信父母,就会对父母的评语十分在意。父母说他蠢,他便以为自己真的很蠢,要不然,父母怎么会这样说呢?叫他傻瓜,他就真的变成了傻瓜。这种自我实现,并不是父母所希望的,偏偏十分灵验,最好小心加以避免。
恐吓胁迫,是神父母或鬼父母的专利。人父母知道这样做对孩子的心理发展,会产生不良的影响,所以尽量不利用恐吓的手段来胁迫子女。但是,怒气冲天的时候,也不免说出类似“再不听话,我就把你送给别人”、“你敢这样对我,看我不把你打死”或者“好啊,你竟然顶嘴,我禀告上天,让你这个不孝子嘴巴烂掉、舌头断掉”等话,父母心里也许只是想吓吓孩子,却不料幼小的孩子,却信以为真,引起很大的不安。每当有陌生人出现,就担心害怕,是不是要把自己送给这个人?嘴巴一有疼痛的感觉,也会怀疑,是不是上天真的在施行惩罚?伸一伸舌头,看看还在不在?有没有断掉?父母的恐吓,不过是一时的气话,孩子幼小的心灵却饱受折磨。孩子稍稍长大,发现父母这些话根本不会发生作用,就会变本加厉,把父母的话完全不当一回事,对父母实在非常不利。
子女犯错时,父母最好回想一下,自己小时候是不是也常常如此,再想想幼稚和成熟的区别,即在立即反应前先想一下,想好才做出反应。当场指责,难免火气大,脸色难看,语气也不会好。而且孩子情绪正紧张,不免恼羞成怒,不是强词夺理,便是死不认错。不如稍待一会儿,等大家冷静下来,再用事实来加以剖析,告诉孩子到底错在何处,有什么补救的办法,以后怎样避免类似的情况发生。这样应该更有助于子女改过向善。
子女长大以后,父母最好将心比心,如果看出子女在做错事,内心已经有所醒悟,知道自己做错了,就采取暂时不响应的态度,把时间留出来,好让子女自己去补救,父母再从旁协助他、鼓励他,减轻他的不安。若是子女还不知错,为了顾及他的面子,可以利用夜晚写一封信,告诉他错在哪里,应该如何改进。并且告诉他,自己年轻时也曾犯过类似的错误,由于父母的指点,很快就改过来了。相信以他的聪明和能力,一定能够知过能改,而且以后不再违犯。把这封信放在孩子的抽屉里或者枕头底下,让孩子自己反省,肯定相当有效。
我们建议,父母在应该管的时候一定要管,而且要态度一致,立场坚定。也不能不严厉,有时严厉才有效果。但是不应该管的时候,就不要轻易干涉孩子,使其不能自由自在,这样孩子反而会随时产生不安的感觉。
至于什么时候该管,什么时候不该管,我们尊重父母的抉择。因为牵涉到人生观和价值观所造成的家风,不容外人来置评。我们只是建议,站在不管的立场来管,称为不管之管,这才是最好的教养方法,也就是持经达权的有效运用。凡事先想不管好不好,如果不管很好,甚至不管才好,何必要管?放手让子女自由去摸索、发展,父母作为旁观者、欣赏者,扮演良好的观众,子女一定很受鼓舞而加倍用心。若是不管不行,不管会糟糕,这时候就要冷静思虑,应该怎样管,才能恰到好处?
不要认定自己的子女是天才
孩子的资质才是应该管或不应该管的关键。埋没天才,固然是家庭的损失,也是子女的不幸。但是若子女不是天才,却要硬把他当做天才来看待,同样是家庭的伤害、子女的不幸。“天才儿童”是教育家非常不喜欢使用的名词,却成为父母最乐于听到的赞美。智商在120到139之间的人,通常被视为天才;140以上,则称为特殊天才;160以上,那就是神童。不过,也有其他几种说法,并不一致。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为天才学生做出一些描绘:好奇、语汇丰富、进取、害羞、爱读书、厌烦学校、难与同学交往、超幽默感、多方面的兴趣、富于钻研精神、字体潦草、不善于收拾、有人缘、有韵律感、立志得早、很早就了解社会百态、能自律、好收集、爱创新、在某方面或多方面有专长、有恒心、固执、不是反教条就是强烈遵奉者、常常被人高估。不知道贵府的子女,是不是如此?
就算是,也请不要高兴得太早,因为天才子女,实在很不容易教养。何况1972年着名的马兰报告(Marland Report)发现,许多“小时了了”的天才儿童,长大以后,却令人失望。天才儿童的求学过程并不一定顺利,被学校勒令退学的比例相当高。更可怕的是,自杀率也很高。主要的原因是父母不断地提醒他是天才,不能够和其他孩子一样。对他来说,读书最重要,其他都不要紧。弄得孩子天天读书,却完全不知道如何生活;自己觉得责任重大,却不明白怎样做才算合理。特别是原本不是天才硬是被迫孩子的成长过程是变动的,每一个阶段都有一些不同的变化。父母教养子女,最好制订长远的计划,依照年龄和阶段的不同给予不同的教养。
一般而言,零到三岁是一个阶段,三到六岁又是一个阶段,进入小学,当然又不相同。不过零到十二岁,可以看成重视生活教育的阶段,学业功课并不很重要。初中阶段,可以说是最为棘手的时期,稍微不小心,很容易发生偏差。这时期的教养最好是知识及生活并重,并且特别注意子女交友的状况,以确保正常。高中阶段,要逐渐放手,让孩子自立,打好大学阶段离家独立的基础。考入大学以后,要鼓励孩子关心社会、国家,将来成为有用的人。成人以后,父母可以用朋友的态度来对待子女,子女却应该谨守本分,把双亲当做父母来尊重,并且随时恪尽孝道。我们在下面第七章到第十章,将分别说明各个阶段的教养重点,以供参考。
六到十一岁的孩子心性单纯活泼,十二岁时生理和心理急速变化。智慧发展到十五岁左右就会停止,最好把握时间多背诵圣贤经典。德育、体育、群育、美育都重要,不要太在意智育,有学无德有何用!
哲学家福禄贝尔(Froebel)提出“同孩子一起生活”的主张,这成为子女小学毕业以前父母的最好教养方式。人和一般动物相同,都是自然的产物。但是,又和一般动物不同,因为我们提早离开娘胎,生下来仍然难以独立,必须有人照顾才能够顺利生存下来。
婴儿刚出生时,完全缺乏自己求生存的能力,尿布湿了、肚子饿了,都无法自理。这时候照顾婴儿的人就成为婴儿的外在世界。若是照顾得很好,能够满足婴儿的需求,婴儿就会对外在世界产生信心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