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351700000002

第2章 赢在机智

在一家咖啡馆,大文豪萧伯纳正坐着沉思,他身边的一位美国金融家说:“萧伯纳先生,告诉我你正在思考什么,我将付你一美元。”

萧伯纳看了他一眼说:“我的思想不值一美元。”接着他的话锋一转,说:“我思考的正是你。”

金融家本想戏弄萧伯纳,却没想到在萧伯纳的机智谈吐面前自讨没趣。

领导者每天面对的生活都是全新的,所有事先设计好的“台词”并不一定能用上,只有具备机智的谈吐才能在工作与生活中做到游刃有余。

学会如何“打圆场”

行车途中,一个陡然的大转弯很容易造成车祸,人与人之间的对话,若转弯过猛也易出现“口祸”,“打圆场”是化解“口祸”的有效手段。

需要打圆场的场合总是很多,有时要为自己的过失找圆场,有时要为别人的争执吵闹当“裁判”,如果弄得不好,只会火上浇油,不仅不会息事宁人,还会扩大事态。

1.怎样为别人打圆场

双方处于尴尬的境地时,领导若是以巧妙的角度为双方打个圆场,可以变凝滞的气氛为轻松活泼。

老诗人严阵和一位青年女作家访问美国,在一所博物馆广场散步时,恰巧有两位美国老人在旁休息,看见中国人来,他们很热情地迎上来交谈。其中一位老人为表达对中国人的感情,热烈地拥抱那位女作家,并亲吻了一下,女作家十分尴尬,不知所措。另一位老人也抱怨那老人说,中国人不习惯这样,那拥抱过女作家的老人像犯了错误似的呆立一旁。老诗人严阵赶快上前微笑着说:“呵,尊敬的老先生,你刚才吻的不是这位女士,而是中国,对吗?”那老人马上笑道:“对,对!我吻的是中国!”尴尬气氛在笑声中烟消云散了。

2.怎样替自己打圆场

为自己打圆场最主要的是不刻意回避掩饰。如果是细枝末节的问题,不妨用转移目标或话题的办法岔开别人的注意力,如果别人已有所觉察而问题并不严重,就稍作解释。如果性质较严重而且引起了别人的不快甚至反感,就要立即诚恳地致歉,然后较为郑重地作些解释,当场予以解决。拖得越久,后果越不好。

3.劝架的原则

两个朋友争执,非要你裁决不可,如果逃避,反而会同时得罪两个人。那么在劝架时,怎样做才有效呢?有三条原则:

原则一:不盲目劝架。讲不到点子上,非但无效,还会引起当事人的反感。要从正面、侧面尽可能详尽地把情况摸清,力求把劝架的话讲到当事人的心坎上。.

原则二:要分清主次。吵架双方有主次之分,劝架不能平均使用力量,对措辞激烈、吵得过分的一方要重点做工作,这样才比较容易平息纠纷。

原则三:要客观公正。劝架要分清是非,不能无原则的“和稀泥”。不分是非各打五十大板,笼统地对双方都作批评,这不能使人心服。

4.“和稀泥”的技巧

对无关大是大非的小争执,作为领导,不妨采取“和稀泥”的策略。“和稀泥”有三种技巧:

技巧一:支离拆分。如果双方火气正旺,大有剑拔弩张、一触即发之势,这时,第三者即可当机立断,借口有什么急事(如有人找,或有急电),把其中一人调走支开,让他们脱离接触,等他们消了火气,头脑冷静下来了,争端也就趋于平息了。

技巧二:“欺骗蒙混”。太真了,反而误事,碰到这种情况,第三者就应随机应变,以假掩真,然后顺水推舟,变难堪的场合为活跃、融洽的场面。

技巧三:以情致胜。第三者可以拿双方过去的情分来打动他们,使他们主动“退却”。或者以自己与他们每个人之间的情谊作筹码,说:“你们都是我的好朋友,你们闹僵了,让我也很难过,就看在我的面子上,握手言和吧。”一般说来,双方都会领第三者的这个面子的,顺梯而下了。

怎样灵活采用答话的技巧

通常,一个有经验的领导者能在接到对方的提问后,迅速思考并选择一个最佳的回答方法。回答对方提问需要头脑冷静,不能被提问者牵着鼻子走。对于提问,能答即答,不能回答的可以回避。

答话的技巧主要是在提问的前提里。,在回答之前一定要认真分析对方问话。如果不加分析,随口即答,就可能被对方所控制,掉进“语言陷阱”。所以,领导者在回答对方提问之前,分析前提是成功地回答的关键。在掌握好前提以后,可以选择如下几种回答的方法。

1.设定条件法

对方提问的内容,有时可能很模糊,有时很荒诞,甚至很愚蠢,以致使人们很难回答。这时,我们在分析清楚的前提下,可以用设定条件的方法。据说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国王指着一条河问阿凡提:“阿凡提,这条河的水有多少桶?”阿凡提答:“如果桶有河那么大,那只有一桶水;如果这个桶有河的一半大,那么就有两桶水……”阿凡提回答十分巧妙。因为这个问题很怪,国王故意想难倒阿凡提,他无法直接回答。只能先设一个条件,后说结果。条件不同,结果也就不一样了。还有例子。

问:“今天有一只黑猫跟着我,这是不是凶兆?”

答:“那要看你是人还是鼠。”

前者的问话很无知,回答时无法给他详细的解释。设定一个条件,其结果不言而喻,而且极幽默地讽刺了问话者的愚昧。

2.答非所问法

答非所问,是回答提问的一种回避战术。对方提问出题,希望我们做出明确的回答,我们却不愿意回答他的问题,这时,我们可以巧妙地转移话题,答非所问,让对方无法得到想要得到的答案。日本影星中野良子来到上海,有人问她:“你准备什么时候结婚?”中野良子笑着说:“如果我结婚,就到中国度蜜月。”中野良子的婚期是个人隐私,中野良子自然不愿吐露。她虽然没有告诉婚期,却说结婚到中国度蜜月,既遮掩过去,又表现了她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对一些是非问句的回答,还可以采用反答法。本应答“是”、“有”,却从“不是”、“没有”方面回答;本应答“不是”、“没有”,却从“有”、“是”方面回答。如:

问:“你和妻子之间有什么共同之处吗?”

答:“我俩都是同一天结婚。”

旅行家:“请问,从前有什么大人物出生在这座城市吗?”

导游:“没有。只有婴儿。”

第一个例子本应答“没有”,却从“有”的方面寻找一个话题。后者带有一定的讽刺意味,也是一种答非所问的战术。

3.巧借前提法

巧妙地利用对方的问话,在回答时也能收到良好效果。其中仿照和借用问话中的情态和词语,演变出一种出人意料的应答,是应付问话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例如,1972年5月,在维也纳一次记者招待会上,《纽约时报》记者马克斯·弗克兰尔向基辛格提出美苏会谈的程序问题:“届时,你是打算点点滴滴地宣布呢?还是来个倾盆大雨,成批地发协定呢?”基辛格停了一会儿,一字一板地答道:“我们打算点点滴滴地发表成批声明。”会场顿时哄堂大笑。基辛格巧妙地利用对方的问话,仿照问话的词句和情态,用幽默风趣的话语与记者周旋。这种方法,很值得领导者借鉴。

4.言此意彼法

言此意彼,也就是所谓的“双关”。众所周知?利用双关的修辞方法回答,具有含蓄、幽默与讽刺的功能,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纪晓岚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辩才,曾当过朝廷的侍郎。大臣和珅是个奸臣,曾当过尚书,对纪晓岚的才能十分嫉妒。有一天,纪晓岚和和珅一起到公园散步。这时,有条狗从他俩身边跑过。和珅指着狗问纪晓岚:“是狼(侍郎)是狗?”他想利用谐音双关骂纪晓岚。纪晓岚十分机敏,马上回答:“垂尾是狼,上竖(尚书)是狗。”弄得和珅“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却被纪晓岚也用谐音双关语戏弄一番。

还有一个故事,其回答的方法也是运用谐音双关。古时候西域献来狮子,蓄于御苑,每日供羊肉一十五斤。有个员外郎叫石中立,随同僚一同前往观看。有个同僚问:“这个野畜还给这么多羊肉。吾辈当官的,每日才不过几斤,难道吾辈不如牲畜吗?”石中立说:“你难道连这都分不开?那是苑中狮,吾辈是园外狼(员外郎的谐音),怎么可相提并论?”同样是发牢骚,石中立运用谐音双关,其回答幽默含蓄,要比他同僚发的牢骚高明得多。

5.否定前提法

对于对方的问话,有时我们不赞成。特别是当对方带有一种不友好的态度问话时,我们需要做出否定的回答。否定回答主要否定对方问话的前提,其中包括观点、态度和倾向。黑格尔《哲学演讲录》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诡辩家问梅尔德谟:“你是否停止打你父亲了?”这位诡辩家想使他陷入困境,不管他答“是”,还是“否”,都会掉进“语言的陷阱”。如果答“是”那就说明他曾打过他父亲;如果答“没”,那就是他还在打父亲。梅尔德谟很聪明,他答道:“我从来没有打过他。”这个回答完全否定了问话中前提的含义,致使诡辩家嘲笑梅尔德谟的阴谋未能得逞。

6.颠倒语序法

在回答对方发问时,如果将对方的语序略微颠倒一下,就能够成为一个与原来问句的意义截然相反的回答句式。

曾有一个神父问两个牧师:“你们做祷告时抽烟吗?”其中一个答道:“我做祷告时抽烟。”结果遭到一顿痛斥。另一个答道:“不,我抽烟时做祷告。”结果得到了神父的赞赏。

其实,两个人的答语是一个意思,但是答法不同。前者做祷告时抽烟,表现他对上帝的不虔诚。而后者抽烟时做祷告,表现了他能抓紧时间,做祷告比较勤奋,说明他对上帝的忠诚。后者答话的巧妙之处就在于他颠倒语序,表达出与前者答话截然相反的意义。

答是一个智慧的综合外化,是领导者憧憬的高层次口才艺术境界。要想答得妙,必须注意生活感受的积累,加强对语言的修养。妙答,将使你成为一个令人瞩目的领导人物。

妙语反击无理的行为

在工作与生活中,领导总难免碰到一些无理的语言。你对某人的不良或错误行为进行直接责备,他却反过来与你顶撞。如在一球场里,一个大学生的视线完全被前面一位年轻妇女的帽子挡住了,于是他对她说:

“请您摘下帽子。”可妇女连头也不回。“请您摘下帽子。”大学生气冲冲地重复一遍。“为了这个位子,我破费了15个卢布,却什么也看不见!”

“为了这顶帽子,我破费了115个卢布。我要让所有的人都看它。”年轻的妇女说完,一动不动的坐着。她违反公共首先,却反而振振有词地反驳大学生的正常干预。

领导者碰到这种无理行为怎么办?许多人常常大发一通怒火,大骂一顿无赖,可到头来,对方还是振振有词,条条有道,“理由”充足得很。你自己倒气得手脚发颤,只会说:“岂有此理,岂有此理。”

那么,应该怎样说话才能反击这种无理的行为,使得对方觉得理屈词穷、无言以对呢?有四点值得注意。

1.情绪平和

遇到无理的行为,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不要激动,要控制情绪。这个时候的心境平和,对反击对方有重要作用:一是表现自己的涵养与力量,以“骤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的大丈夫气概在气质上镇住对方,如一下子就犯颜动怒,变脸作色,这不是勇敢的行为。古人日:“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对方对此不但不会惧怕,反而会对你的失态感到得意。二是能够冷静地考虑对策,只有平静情绪,才能从容选出最佳对策,否则人都弄糊涂了,就可能做出莽撞之举来,更不要说什么最佳对策了。

2.反击有力

对无理行为进行语言反击,不能说了半天不得要领,或词软话绵。要做到打击点要准,一下子击中要害;反击力量要猛,一下子就使对方哑口无言。

有一个常以愚弄他人而自得的人,名叫汤姆。这天早晨,他正在门口吃着面包,忽然看见杰克逊大爷骑着毛驴哼哼呀呀地走了过来。于是,他就喊道:“喂,吃块面包吧。”大爷连忙从驴背上跳下来,说:“谢谢您的好意。我已经吃过早饭了。”汤姆一本正经地说:“我没问你呀,我问的是毛驴。”说完得意地一笑。

大爷以礼相待,却反遭一顿侮辱。是可忍,孰不可忍!他非常气愤,可是又难以责骂这个无赖。无赖会说:“我和毛驴说话,谁叫你插嘴来着?”于是大爷抓住汤姆语言上的破绽,进行狠狠的反击。他猛然地转过身子,照准毛驴脸上“啪、啪”就是两巴掌,骂道:“出门时我问你城里有没有朋友,你斩钉截铁地说没有,没有朋友为什么人家会请你吃面包呢?”“叭叭”,对准驴屁股又是两鞭子,说:“看你以后还敢不敢胡说。”说完,翻身上驴,扬长而去。大爷的反击力相当强。既然你以你和驴说话的假设来侮辱我,我就姑且承认你的假设,借教训毛驴来嘲弄你自己建立和毛驴的“朋友”关系,给这个人一顿教训。

3.含蓄地讽刺

对无理行为进行反击,可直言相告,但有时不宜锋芒毕露,露则太刚,刚则易折。有时,旁敲侧击、绵里藏针反而更见力量,它使对方无辫子可抓,只得自己种的苦果往自己肚里吞,在心中暗暗叫苦,就像苏格兰诗人彭斯那样。

有一天,彭斯在泰晤士河畔见到一个富翁被人从河里救起,富翁给了那个冒着生命危险救他的人一块钱作为报酬。围观的路人都为这种无耻行径所激怒,要把富翁再投到河里去。彭斯上前阻止道:“放了他吧,他自己很了解他生命的价值。”

4.巧妙借用

对无理的行为进行语言反击,是正义的语言与无理的语言的对抗。所以,反击的语言一定要与对方的语言表现出某种关联,正是在这种关联中,才会充分表现出自己的机智与力量。要做到双方语言的巧妙关联方法有三。

第一,顺其言,反其意。这种方法的效果在于使人感到那个无理的人是引火烧身,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例如德国大诗人海涅因为是个犹太人,常遭到一些无耻之徒的攻击。在一个晚会上,一个人对他说:“我发现了一个小岛,这个小岛上竟然没有犹太人和驴了!”海涅白了他一眼,不动声色地说:“看来,只有你我一起去那个岛上,才会弥补这个缺陷。”

“驴子”在南方语言中,常常是“傻瓜,笨蛋”的代词,面对是犹太人的海涅,将“犹太人与驴”的并称,无疑是侮辱人。可海涅没有对他大骂,甚至对这种说法也没有表示异议,相反,他把这种并称换上“你我”,这样就一下子把“你”与“驴”相等了。

第二,结构相仿,意义相对。这种方法是在双方语言的相仿与相对中,表现出极其鲜明的对抗性。如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一生简朴,常常戴顶破旧的帽子在街上行走。有个不怀好意的人嘲笑道:“脑袋上面的那个玩意是个什么东西,能算是顶帽子吗?”安徒生回敬道:“你帽子下面那玩意是个什么东西,能算是个脑袋吗?”安徒生的话语和对方的话语结构、语词都相仿,只是几个关键词的位置颠倒了一下,显得对立色彩格外鲜明。

第三,佯装进入,大智若愚。即假装没识破对方的圈套,照直钻进去。这种方法的效果是显出自己完全不在乎对方的那种小伎俩。

例如:一个嫉妒的人写了一封讽刺信给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信上说:“我知道你现在是一字千金,现在附上一美元,请你寄个样品来看看。”海明威收下钱,回答一个字——“谢!”海明威完全识破对方的刁难、侮辱人的行为,但他根本不将此放在眼里,他就照他人的刁难要求办,结果也真搞得那人反而难下台。

如何回击恶意冒犯的人

想像一下:当一只恶犬在你后面穷追时,你将怎样做呢?你怕它,拔腿就逃吗?不行,你越是逃得快,他越是追得紧,说不定等它真的追到了你,便张开血盆大嘴,狠狠地咬你一口,咬得你皮破血流,再也逃不动为止。

在这种场合下,有些经验的人会立刻站住,转过身去,面向着狗。这时,那个势利的畜生也会立刻停住不追,在不远处瞅着你,说不定还会对你摇摇尾巴,伸伸舌头,表示它是认错了人,对你并没有恶意。

恶毒的讥讽就像那只狗一样,他们开始向你攻击后,便立刻留心你是否心虚胆小而想逃避。如果你不留神,暴露了这些弱点,他们就会觉得你的罪状是千真万确、毫无回转余地的,同时他们的穷追疾赶也就无所顾忌地变本加厉起来。但是,如果你应用了第二个对付狗的方法,受了攻击,立刻转身相向,你没有过错,他们便会销声匿迹。即使你的确有过错,这样做,也可以表示你承认错失,而且准备立即改正。

每个人都会被人冒犯、冲撞,有些可能是无心的,但有些却是明显带着挑衅性的。对待别人的恶意冒犯,只是一味地针锋相对并不是最理想的解决办法,也要视情况的不同采取多种对策,以避免事态的恶性发展。

1.怎样对付别人“揭短”

每个人生活中都有所“短”,情急之下,难免被知情人揭穿,但“揭短”行径一般都为人所不齿,认为手法比较低劣,乃小人所为,因此,当你被人“揭短”时,不妨采取三种态度。

态度一:安之若素。不要羞怯万状,更不要狼狈不堪,而要保持泰然自若的风度,暂时把“短”抛置一边,用言谈举止表示对对方“揭短”行径的轻蔑态度。比如,或与别人说笑,或点起一支烟,端起一杯茶,以冷漠的举止或眼光表示自己的厌恶。

态度二:勿以牙还牙。有人一被别人“揭短”,马上还以颜色,如法炮制地揭起对方的“短”来,结果变成互相揭短,以至丢人现眼,还给旁人留下心胸狭窄的印象。

态度三:以君子之心度小人之腹。尽量不怀疑他人别有用心。因为在许多场合,你感觉是恶意的冒犯,也许对方往往是脱口而出或即兴联想的玩笑话,根本没想到会碰巧击中你的要害。即便对方真的居心叵测,你以君子之心度之,也会及时“制止”他。

2.怎样对付别人“整人”

出于各种各样的目的,有的人总喜欢“整”别人,其目的或是为了让你难堪,或是为了打压你的风光,或是为了达到他自己的某种目的,或纯粹出于无聊行为。对于被“整”,可采取的对策有三。

对策一:防患未然。古人说:“心无备虑,不可应猝”。有人想“整”你,居心叵测,会在言论中有所流露。对那些蛛丝马迹引起警觉,同时也要通过对方可能利用的“证据”预防,反思自己的不足,使一触即发的问题防患于未然。

对策二:正视现实。有人如果存心“整”你,那么不管你承认与否、感觉如何,它毕竟是客观存在,所以必须正视它。若对方是信口开河,请勿动肝火,或一笑了之,或坦诚相谈,或用实际行动感化对方。若对方是别有用心,可以在一些公开的正式场合,郑重地把问题摆到桌面上据理力争,分清是非,弄个水落石出。

对策三:蔑视对方。存心“整”人的人,总是心虚的有很多举动是不敢见阳光的。当你得知他私下四处攻击你时,不妨当面指出他为何不敢光明正大地提出来,以轻蔑的态度向他声明“身正不怕影子斜”,阴谋被戳穿,别人也就不相信他的游说了。

3.怎样回击羞辱

有些羞辱是很多人的自尊心所承受不了的,比如别人说:“你有病吧!”“你父亲是怎样教你的?”“你是三岁小孩吗?”“你以为你是谁?”等等。而这一类话又是争执中人人爱用的。当你被别人这样羞辱时,如果反唇相讥,只会使争执更加激烈,更多难听的侮辱性词语都会破口而出。

被人羞辱时可不甘示弱,但不用像对方那样用一些低级的、没教养的语言,不妨用些既在字面上显不出羞辱性又确实使对方更加无地自容的语言和技巧。

比如:别人说“你父母怎么教你的”时,不妨说:“我父母教我不可以问这样没教养的问题。”别人说:“你有病吧!”你可说:“有,不过离你远点就好了。”别人说:“难道没人告诉过你应该……吗?”你可说:“有过,不过,那是一个精神病患者。”等等,可以举一反三地运用。

4.怎样回击当面挑衅

有的人可能会当面向你叫板,显得理直气壮,不容你退避回旋,让你不得不迎战他的挑战,这时别无选择,不管有无准备都要应战。可采用三种方式。

方式一:作茧自缚。挑衅者一般都是有备而来,设好了圈套等你钻。当对方蓄意制造出一种使人难堪窘迫的局面时,最好的方法是,把对方也引入他自己设下的圈套中,让其自食其果,作茧自缚。

方式二:反唇相讥。让对方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有个笑话说,某秀才居心不良地当面问一个和尚:“秃驴的‘秃’字怎么写?”和尚回答得十分高妙:“就是秀才的‘秀’字把屁股转过来,往上翘翘。”

方式三:迂回反击。不纠缠对方的不良动机和不实之词,而是以客观事实为依托,从相反的角度进行反击。比如,在一次联合国大会上,英国一位外交官员向前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发难,说:“你是贵族出身,我家祖辈是矿工,我们两个究竟谁能代表无产阶级。”莫洛托夫回答说:“你说得不错,不过,我们都背叛了自己的阶级。”

怎样应对咄咄逼人的语言

许多没经验的领导常常被员工或同事咄咄逼人的话语逼入死角,其惨状极尴尬。咄咄逼人的谈话,对方一般是有备而来,或是对自己的条件估计得比较充分,有信心战胜你。他的谈锋一般是指向一个地方,对你的要害部位实行“重点攻击”,会令人一开始就处于被动位置。对付的办法有多种,你可以根据情况的不同加以选择。

1.把球踢给对方

这是谈话中要运用的一个很普遍、很实用的技巧。当对方的问题很难回答,问的角度很刁,你回答肯定、否定都可能出错时,那就不要回答,把问题再还给对方,从哪个地方踢来的球,再踢回到哪儿,将对方一军。

比如,有一个国王故意问阿凡提:“人人都说你聪明,不知是真是假?如果你能数清天上有多少颗星星,我就认为你聪明。”阿凡提说:“如果你能告诉我,我骑的毛驴身上有多少根毛,我就告诉你天上有多少颗星星”。

2.装作退却,设计陷阱

假如对方的问话是你所必须回答的,不能推辞的,而又要对方跟着你的思路走,你可以装作在第一方面退却,对方乘机逼过来,你把他带得远了,让他完全进入了圈套,然后再回过头来反击他。

一次,记者招待会上,一位西方记者突然对周恩来总理提出一个问题:“中国有没有妓女?”这是个严肃的问题,关系到我们国家的声誉,甚至还可以联系到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的问题,回答当然应该是“没有,绝对没有。”周总理却先巧妙地设计了一个小圈套,微笑着对那位记者说:“有”,全场马上发生一些骚动,许多记者把脖子仰起,期待下面更具体的答案。周总理话头一转,说:“在中国的台湾省”。回答得多么巧妙,一箭双雕!

3.打擦边球

打擦边球的技巧就是给予对方一个模棱两可的回答,好像打乒乓球时打出的擦边球。面对咄咄逼人的追问,你就还一个擦边球式的回答,看起来与对方的问题不相干,几乎没有回答他的追问,但又确实与此有关,使对方不能对你进行无理的指责。

4.针锋相对

针锋相对,即是以对方同样的火力向对方进攻。对方提什么问题,你就给予十分肯定或否定的回答,丝毫不退让,一点也不拖沓,也不沾泥带水,使对方无理可言。

5.胡搅蛮缠

胡搅蛮缠是当你理亏时,被对方逼到了死角,而又实在不想丢面子,就可以乱缠一番,把没有理的说成有理的,把本来不相干的事物联系在一起,说成是很有联系的事物,把不可能解决的、不好解决的问题与你的问题扯在一起,以应付对方的连串进攻。

胡搅蛮缠是一种不得已的办法,在某种程度上是不正当的,但却也不失为一种自我保护的方法,特别是当对方欺人太葚、丝毫不留情面的时候。另外,用胡搅蛮缠的办法,可以先拖住对方,以便有时间考虑真正应付的办法。

6.后发制人

这是使自己能站稳脚跟的最有效办法。特别是中国人,更善此道。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关于“以静制动”、“反守为攻”的论述很多,本节是无法论述的。每个人也许都有这样的经验:先把拳头缩回来,到一定程度,看准了对方,再猛烈地打过去,这样才能打得准,打得狠。

后发制人一般在以下两种情况下施行,反攻最为有效:

(1)当对方到了已经不能自圆其说的时候。咄咄逼人者,其开始时锋芒毕露,也许你根本找不到他的破绽。但是,你应该抱着这么一种观念,他总有不攻自破的地方,总是有软弱的地方,只是你还没发现而已。等待时机,一旦其锋芒收敛,想作喘息的时候,你就可以反攻了。

(2)当对方已是山穷水尽的时候。这时就是对方已经把要进攻的全部进攻完毕,把要打击你的部位打击完毕,而后发现,他连你的“伤口”部位还没找到,其锋芒所指无非是微不足道的小错误,或者其打击的部位亦不全面,从本质上动摇不了你,这就是所谓的“山穷水尽”。他技穷之时,也是你反守为攻之时。

7.抓住一点,丝毫不让

这是在你几乎无计可施的时候。对方话锋之强烈,火药味儿之浓,使你无法反击,他提出的重大问题,你却无法一一回答,这种情况下怎么办?迅速找到他谈话内容中的一个小漏洞,即使再微不足道也无所谓,可以把这一点无限扩大,使其不能再充分展开其他方面的进攻。你就在这一点上,来回与他周旋,并迅速地想出应付其他问题的办法。

努力避免无谓的争辩

每个人都会遇到不同于自己的人,大至思想、观念、为人行事之道,小至对某人、某事的看法与评判。这些程度不同的差异可能会转化成人与人之间的争执与辩论,任何独立的、有主见的人都应正视这个问题。

留心我们的周围,争辩几乎无所不在,一场电影、一部小说都能引起争辩,一个特殊事件、某个社会问题能引起争辩,甚至某人的发式与装饰也能引起争辩。而且,争辩往往留给我们的印象是不愉快的,因为争辩的目标指向很明确:每一方都以对方为“敌”,试图以自己的观念强加于别人。

所以,争论不适合个人与个人之间,而如果是用于团体之间像辩论会似的,又应另当别论。比方说:由于最近发生的某个社会问题而引起两者间争论,最后,虽然你用某种事实或理论来证明你的意见是正确的,你通过争论的手段达到了胜利的目的,使他哑口无言,但你却万万不可忽略了这一点,他不一定就放弃他的思想来信奉你的主张。因为,他在心里所感觉到的,已经不是谁对与谁错的问题,而是对你驳倒他怀恨在心,因为你使他的颜面扫地了。

这样看来,你虽然得到了口头上的胜利,但和那位朋友的友情,却从此一刀两断了。比较之下,你会不会觉得,当初真是有欠考虑,仅仅为了口头上的胜利而得罪了一个朋友——如果那位朋友一旦为小人挑拨,说不定他正在伺机报复呢!

有些人在和朋友翻脸之后,明知大错已铸成,也故作不后悔状,还经常这样认为:“这样的朋友不要也罢。”其实这样对你又有什么好处?而坏处却很快可以看到,因为和别人结上怨仇,你就少了一位倾吐心事的人。

这种现象我们应该尽一切可能去避免。

基于上述理由,当一场唇枪舌剑的争辩到来之前,你必须首先冷静地考虑一番,弄清楚以下几个事项。

(1)这次争辩的意义。如果是一些根本就很不相干的小事情,我们还是避免争论为妙。

(2)这次争辩的欲望是基于理智还是感情上(虚荣心或表现欲等)?如果是后者,则不必争论下去了。

(3)对方对自己是否有深刻的成见?如果是的话,自己这样岂不是雪上加霜?

(4)自己在这次争论当中究竟可以得到什么?究竟又可以证明自己什么?

一位心理学家曾经说过:“人们只在不关痛痒的旧事情上才‘无伤大雅’地认错。”这句话虽然不胜幽默,但却是事实。由此也可以证明:愿意承认错误的人是少的——这就是人的本性。

现在就让我们姑且认为这次争论是一次积极争论,也就是说,它值得我们去争论。但是在这过程中,我们仍需时时把握住自己。因为在争论中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常常自己认为自己的观点才是世界上最正确的,只顾阐述自己的观点,而忽略了要耐心诚意地去听取别人的意见。

这就往往可以使善意的争论变成有针对性的争论。需要强调一下,这种现象是很危险的,也很常见。因为即使是最善意的争论,也是由于双方的观点有分歧而引起的,所以在一开始,双方就是站在对立的立场上,对于对立的论点,根本就不加以分析,而一味地表述自己的看法。

如此一来,争论过程中就难免有情绪激动,面红耳赤,甚至去翻对方的陈年老底。所以,当双方都各执己见、观点无法统一的时候,你应当控制情绪,把握自己,把不同的看法先搁下来,等到双方较冷静时再辨明真伪。也许,等到你们平静的时候,说不定会相顾大笑各自的失态呢。

而在当你胜利的时候,你也应该表现出自己的大将风度,不应该计较刚才对方对你的态度。争辩是一回事,而交情又是一回事,切切不可混为一谈。当他向你认错的时候,也万万不该再逼下去,以免对方恼羞成怒。

争辩结束后,你也应该顾及到对方的面子,可以给对方一支烟或是一杯茶,或者要求他帮一点小忙,这样往往可以令他恢复愉快的心理。

言语失误时要巧妙化解

写错的字可以涂改,说错的话却如飞出去的箭无法回头,因此,领导脱口而出的话要谨防失当。但世上没有打仗的常胜将军,说话亦如此,即使是在竞选中脱颖而出的美国前总统福特,也说过“中国主要住着中国人”之类的昏话、胡话,其他的人就更不用说了。下面我们将谈谈领导者在言语失当时,如何巧妙化解。

1.及时改口

历史上和现实中,许多能说会道的名人在失言时仍死守自己的城堡,因而惨败的情形不乏其例。比如1976年10月6日,在美国福特总统和卡特共同参加的、为总统选举而举办的第二次辩论会上,福特对《纽约日报》记者马克斯·佛郎肯关于波兰问题的质问,作了“波兰并未受苏联控制”的回答,并说“苏联强权控制东欧的事实并不存在”。这一发言在辩论会上属明显的失误,当时立即遭到记者反驳。但反驳之初,佛朗肯的语气还比较委婉,意图给福特以更正的机会。他说:“问这一件事我觉得不好意思,但是您的意思在肯定苏联没有把东欧化为其附庸国?也就是说,苏联没有凭军事力量压制东欧各国?”

福特如果当时明智,就应该承认自己失言并偃旗息鼓,然而他觉得身为一国总统,面对着全国的电视观众认输,绝非善策,于是继续坚持,一错再错,最后为那次即将到手的当选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刊登这次电视辩论会的所有专栏、社论都纷纷对福特的失策作了报道,他们惊问:

“他是真正的傻瓜呢?还是像只驴子一样的顽固不化?”

卡特也乘机把这个问题再三提出,闹得天翻地覆。

高明的论辩家在被对方击中要害时决不强词夺理,他们或点头微笑,或轻轻鼓掌。如此一来,观众或听众弄不清他葫芦里藏的什么药。有的从某方面理解,认为这是他们服从真理的良好风范;有的从另一方面理解,又以为这是他们不屑辩解的豁达胸怀,而究竟他们认输与否尚是个未知的谜。这样的辩论家即使要说也能说得很巧,他们会向对方笑道:“你讲得好极了!”

相比之下,美国总统里根访问巴西,由于旅途疲乏,年岁又大,在欢迎宴会上,他脱口说道:

“女士们,先生们!今天,我为能访问玻利维亚而感到非常高兴。”

有人低声提醒他说溜了嘴,里根忙改口道:

“很抱歉,我们不久前访问过玻利维亚。”

尽管他并未去玻利维亚。当那些不明就里的人还来不及反应时,他的口误已经淹没在后来的滔滔大论之中了。这种将说错的地点时间加以掩饰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当面丢丑,不失为补救的有效手段。只是,这里需要的是发现及时、改口巧妙的语言技巧,否则要想化解难堪也是困难的。

在实践中,遇到这种情况下,有三个补救办法可供参考。

(1)移植法:就是把错话移植到他人头上。如说:“这是某些人的观点,我认为正确的说法应该是……”这就把自己已出口的某句错误纠正过来了。对方虽有某种感觉,但是无法认定是你说错了。

(2)引申法:迅速将错误言词引开,避免在错中纠缠。就是接着那句话之后说:“然而正确说法应是……”或者说:“我刚才那句话还应作如下补充……”,这样就可将错话抹掉。

(3)改意法:巧改错误的意义。当意识到自己讲了错话时,干脆重复肯定,将错就错,然后巧妙地改变错话的含义,将明显的错误变成正确的说法。

2.顾左右而言他

某校某班在一次高考中,数学和外语成绩突出,名列前茅。校长在评功总结会上这样说:

“数学考得好,是老师教得好;外语考得好,是学生基础好。”

在座老师听罢沸沸扬扬,都认为校长的说法有失公正。李老师起身反驳:

“同一个班,师生条件基本相同。相同的条件产生了相同的结果,原是很自然的事,不公平的对待,实在令人费解。原有的基础与尔后的提高有相互联系,不能设想学生某一学科基础差而能提高得快,也不能设想学生某一学科基础好而不需要良好的教学就能提高。校长对待教师的劳动不一视同仁将不利于团结,不能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

会场有人轻轻鼓掌,然后是一阵静默。而静默似乎比掌声对校长更有压力的挑战意味。校长没有恼怒,反而“嘿嘿”地笑起来,他说:

“大家都看到了吧,李老师能言善辩,真是好口才。很好,很好!言者无罪,言者无罪。”

尽管别人猜不透校长说这话的真实意思,然而却不得不佩服他的应变能力:他为自己铺了台阶,而且下得又快又好。昕了上述回答后,无人再就此问题对校长跟踪追击。

要撤退,就不宜作任何辩解,辩解无异于作茧自缚,结果无法摆脱。

3.巧妙转换话题

错话一经出口,在简单的致歉之后立即转移话题,有意借着错处加以发挥,以幽默风趣、机智灵活的话语改变现场上的气氛,使听者随之进入新的情境中去。

曾有一个新毕业的大学生去某合资公司求职,一位负责接待的先生递过来名片。大学生神情紧张,匆匆一瞥,脱口说道:“滕野先生,您身为日本人,抛家别舍,来华创业,令人佩服。”那人微微一笑:“我姓滕,名野七,地道的中国人。”大学生面红耳赤,无地自容,片刻后,神志清醒,诚恳地说道:“对不起,您的名字使我想起了鲁迅先生的日本老师——藤野先生。他教给鲁迅许多为人治学的道理,让鲁迅受益终生。希望滕先生日后也能时常指教我。”滕先生面带惊奇,点头微笑,最终录用了他。

4.将错就错

这种方法就是在错话出口之后,能巧妙地将错话续接下去,最后达到纠错的目的。其高妙之处在于,能够不动声色地改变说话的情境,使听者不由自主地转移原先的思路,不自觉地顺着我之思维而思维,随着我之话语而调动情感。

纪晓岚称皇上为“老头子”,不巧被皇上听到,龙颜大怒。纪晓岚急中生智,说:“皇上万岁,谓之‘老’;贵为至尊,谓之‘头’;上天之子,谓之‘子’。”皇上听了,转怒为喜。

纪晓岚的将错就错令人叫绝。错话出口,索性顺着错处接下去,反倒巧妙地改换了语境,使原本轻慢的失语化作了尊敬的称呼,颇有些点石成金之妙。

5.借题发挥

素有“东北虎”之称的张作霖虽然出身草莽,却粗中有细,常常急中生智,突施奇招,使本来糟透了的事态转败为胜。

有一次,张作霖出席名流集会。席上不乏文人墨客和附庸风雅之人,而张作霖则正襟危坐,很少说话。席间,有几位日本浪人突然声称:“久闻张大帅文武双全,请即席赏幅字画。”张作霖明知这是故意刁难,但在大庭广众之下,“盛情”难却,就满口应允,吩咐笔墨侍候。这时,席上的目光全都集中在张作霖身上,几个日本浪人更是掩饰不住讥讽的笑容。只见张作霖潇洒地踱到桌案前,在满幅宣纸上,大笔挥写了一个“虎”字,左右端详了一下,倒也匀称,然后得意地落款“张作霖手黑”,踌躇满志地掷笔而起。

那几个日本浪人面对题字,一时丈二和尚不着头脑,不由得面面相觑。其他在场的人也是莫名其妙,不知何意。

还是机敏的随会议秘书一眼发现出了纰漏,“手墨”(亲手书写的文字)怎么成了“手黑”?他连忙贴近张作霖身边低语:“大帅,您写的‘墨’字下少了个‘土’,‘手墨’写成了‘手黑’。”张作霖一瞧,不由得一愣,怎么把“墨”写成了“黑”啦?如果当众更正,岂不大煞风景?还要留下笑柄。这时全场一片寂静。

只见张作霖眉梢一动,计上心来,他故意大声呵斥秘书道:“我还不晓得‘墨’字下面有个‘土’?因为这是日本人索取的东西,不能带土,这叫寸土不让!”语音刚落,立即赢得满堂喝彩。

那几个日本浪人这才领悟出意思来,越想越觉得没趣,又不便发作,只得悻悻退场。

同类推荐
  • 再见,演讲焦虑

    再见,演讲焦虑

    一项调查显示:在演讲课上,75% 的学生有演讲焦虑的表现。该题材有广泛的潜在读者,市场需求量大。系统介绍公众演讲焦虑治疗的科普书和专业书目前在市场上是空白。本书深入浅出地、系统地介绍一门科学治疗技术。本书适用于团体治疗,也适用于个人治疗,属于短程治疗。本书的叙述结构和排版的特点:简洁易读、逻辑连贯、学练兼用。公众演讲焦虑是非广泛性社交焦虑中的特定症状之一。在心理学领域有成熟的治疗理论和方法。本书将运用认知行为治疗理论帮助有演讲焦虑的人控制公众演讲焦虑。李超,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国家二级企业培训师。就职于GE公司多个部分。
  • 蒙哥马利

    蒙哥马利

    本书为“世界名人非常之路”丛书之一。丛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包括政治领袖、将帅英雄、思想大家、科学巨子、文坛泰斗、艺术巨匠、体坛健儿、企业精英、探险英雄、平凡伟人等,主要以他们的成长历程和人生发展为线索,尽量避免冗长的说教性叙述,而采用日常生活中富于启发性的小故事来通达他们成功的道理,尤其着重表现他们所处时代的生活特征和他们建功立业的艰难过程,以便使读者产生思想共鸣和受到启迪。
  • 影响你一生的100个惊险故事

    影响你一生的100个惊险故事

    本书精选了“周穆王西游探险”、“张骞出使西域”、“征服世界处女峰”、“旅游家徐霞客”、“英国公主冒险探南极”等数十个古今中外的探险故事,每一个故事都将扣动你的心弦,无论你是七岁,还是七十岁,这些故事都是值得你一读的经典。
  • 自信赢得未来

    自信赢得未来

    许多人会这样想: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不是我这一辈子所应享有的。他们认为,生活中的一切快乐,都是留给命运的宠儿来享受的。有了这种自卑的心理后,当然就不会有出人头地的观念。好多人本来可以做成大事、立大业,但实际上竟只做小事,过着平庸的生活,原因就在于他们自暴自弃,没有远大的理想,不具备坚定的自信。
  • 做内心强大的自己

    做内心强大的自己

    拥有5亿读者的心灵导师卡耐基,带给我们正能量的心灵励志经典。在这部历经百年验证,全球公认最励志的伟大作品中,卡耐基用大量生动而真实的故事,为我们讲解了如何做“做内心强大的自己”。曾经心灵脆弱的我们,面对不简单的世界、不轻松的生活,不顺畅的人生,也曾迷茫、也曾失落、也曾彷徨。但是,我们最终挺了过来,因为岁月让我们的内心得到升华,时间让我们的内心变得强大。已经度过的那些风险与苦厄,已经摆脱的那些落魄与羞辱、已经化解的那些打击与嘲讽,让我们深刻地体会到,唯有做内心强大的自己,我们的生命才可以怒放,人生才变得强悍,世界才会与我们温暖相拥,生活才会给我们想要的一切。《做内心强大的自己》是卡耐基终其一生的灵魂之作,以“做内心强大的自己”为主要宗旨,从正心态、增心智、控心绪、强心魂、补心气、清心乱等方面给我们详细讲述了修炼强大内心的过程。
热门推荐
  • 初恋望归

    初恋望归

    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惊心动魄的故事,没有主角的名字,有的只是他与她的青春,有的只是一段放不下的情,有的只是想在记忆模糊之前留下一份纪念而已。
  • 元素小子闯世界

    元素小子闯世界

    有的人从一出生就注定会不平凡,而拥有‘元素之体’的他又将会有怎样的一段热血人生呢?
  • 谋天堕

    谋天堕

    “你好,在下……”“还钱!”——“天堕,还钱!”“你说啥?这里风太大,我听不见~”——跟钱过不去的虚无殿开宗老祖天堕,竟然发现自己重生了?故人已逝,曾经的敌人也再无痕迹,复活又为了什么?复活,到底是救赎,还是折磨?
  • 凤府“九”婿

    凤府“九”婿

    阳台接吻竟穿越到古代,而且是在火场里。再一回忆自己是不受宠的七小姐,也罢,既来之则安之,且让我顽强生存吧。可是色女本性的凤玲珑一定要将美男玩个够。将美男吃干抹尽的后果只有一个,负责!可怜的她只有泪流满面,乖乖将美男们送入后宫。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盛世绝宠

    盛世绝宠

    她是当代特种女兵,高傲狂妄,嚣张强悍,一朝穿越,灵魂附体,毒后变狂后,无人敢逆,嚣张后妃敢忤逆她,通通杖毙,他是云朝国最温润如玉的皇帝,丰神俊朗之姿,却腹黑无情,后宫佳丽三千,却无一宠幸,乖乖,这男人不会某方面有问题吧,她还是趁早溜人为妙!
  • 破坏的天才

    破坏的天才

    正在挣扎的,是虚伪的我正在接近的,是破灭的光正在崩溃的,是秩序的理所响起的,是终焉的计时所到达的,是起始的终结希望你能够原谅,无常的我希望你能够理解,真正的我希望你,一直一直注视着我
  • 凡蜕仙

    凡蜕仙

    楚国出凡人,凡人誓争仙,誓言显傲骨,成道终明悟,仙人亦如此。楚!凡!誓!成!仙!
  • 欧洲:最神秘的教堂

    欧洲:最神秘的教堂

    宗教是欧洲人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堂遍布城乡各地,成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历史久远。到欧洲,教堂是必须参观的,也是值得参观的。这些教堂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欧洲政教合一的年代,教会有着至高的权利。不仅有权,而且有钱。从这些教堂的规模和豪华程度,可以看出其耗费金钱之巨大。豪华的教堂实际上也是权贵们展示财富的一个方式。去除政治的因素,教堂所展示的建筑技术实在令人惊叹。不少这样大型的教堂始建于11到14世纪。这时的欧洲人就能建造上百米高的建筑,并且使用至今仍旧辉煌不减。
  • 妖汐

    妖汐

    劫难将至,元神入凡,情劫难渡。第一世,她发誓,他日重来,要背叛她的人受红莲之苦,入无间地狱,万劫不复!第二世穿越到懦弱五小姐身上,答应要替照顾她的哥哥。谁说她命犯桃花?遇见了她的劫……她双重身份,在街上遇见了他,可他最后还是死了,她要灭了他虚伪的家族,为他陪葬!踏碎山河,血染江山,负尽天下!
  • 佛为阿支罗迦叶自化作苦经

    佛为阿支罗迦叶自化作苦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