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张在三个小时后回来了,随行的,还有团部参谋长楼晨曦和副团长吴一晟。
“微臣楼晨曦,吴一晟参见陛下!”
几位军官微微鞠躬,向隆武帝敬礼后,命令哨卡守军搬来路障,迎隆武帝入内。
迎接隆武帝的团队首脑是副团长吴一晟,他对躲在马车内的隆武帝解释道:“陛下,事情的经过微臣已经知晓,哨兵阻拦陛下玉辗确实不对,可他们也是奉命行事,望陛下谅解。”
吴一晟说的委婉,隆武帝也顺驴下坡,经历郑芝龙的背叛,他对很多事已经看淡了:“既然如此,朕便不再追究,吴爱卿,朕乏了进城吧。”
吴一晟和楼晨曦相视一眼,没想到隆武帝居然如此好说话,他们不知道的是,隆武帝在福州时,几乎被郑芝龙架空,成为他手中的傀儡,几次三番希望北伐,却遭到郑芝龙反对,心中苦闷。
此次入浙,他也做好当傀儡的准备,故而不愿与地方实权官员起冲突,保住小命和亲人成了他第一目标。
“遵命!警卫排开路,回城!”
两人骑上马,带着警卫排为先锋,引隆武帝一行往府城方向行去。
隆武帝到温州的消息,朱大典在第二天清晨才收到,来不及好好打扮,向留守金华的明军守将借调骑兵团千余骑,一路往温州赶去,同行的,还有最近投靠来的原弘光朝兵部尚书张煌言,刑部员外钱肃乐,台州石浦游击张名振等。
他们前脚刚走,后脚南京捷报传来:方锐崭以三万余人对敌八万,大败敌军,光复应天府!金华守将不敢怠慢,急忙派遣信使追赶朱大典一行。
好在信使熟悉路况,抄小路先一步赶到温州城,在温州城门处遇见朱大典一行,将捷报送到他手上。
“什么?应天府大捷!捷报准确吗?”朱大典捏着捷报的双手颤抖不已,他强装镇定,看着信使。
“大人,千真万确,这是方将军亲信贞德大人送来的捷报,错不了!”信使和朱大典一样,沉浸在喜悦之中。
朱大典将捷报小心翼翼地叠好,收入袖口,对着信使说道:“有劳小兄弟为本官送来捷报,待回金华后,本官重重有赏!”
信使答了声谢,转身离开。
张煌言,钱肃乐,张名振听见朱大典与信使的对话,纷纷喜上眉梢,围上朱大典:“朱大人,之前我等好似听见那信使说道应天府光复之事,是否属实?”
朱大典也不藏着掖着,对三人说道:“钱大人,两位张大人,此事千真万确,攻克应天府者,乃我麾下金华府千户方锐崭是也!”
一千户,能攻下朝廷盼望许久的应天府?估计还没到应天府,就被鞑子发现吃掉了。
张煌言心中不信,语气有些严肃:“朱大人,应天府乃鞑子位于江南的老巢,所驻之兵不下五万,他方千户不过千把人,如何攻下应天府?”
钱肃乐,张名振纷纷点头称是,朱大典恍然大悟道:“怪我怪我,未将实情告知几位大人,鲁王出海后,鞑子来犯金华,本官本欲以死报国恩,没想到竟让我遇见现在的方千户!”
朱大典在这里卖了个关子,特意将他和方锐崭相识之时延后了不少日子。
“当日,此子于婺江畔有感而发,与本官有共鸣之感,故上前闲聊,本官见此子见识匪浅,有心相交,从未想到此子居然在半年后金华大战中击退鞑子八万大军,救下本官一家老小性命。”
思绪及此,他不禁有些感慨:“而后,方千户不顾本官反对,强行率万余军士北上绍兴府,连克绍兴,杭州!本官始知其有必胜之信心,可笑当时本官嘲笑他,不该。”
面对朱大典的自嘲,三人一阵唏嘘,谁能知道一个毛头小子居然能做到如此境地,在场哪个人也想不到。
“之后,方千户率军驻守杭州府,以一己之力聚集数万大军,辐射大半浙江,如今更是西进光复应天府,此子前途不可限量!”
张煌言闻言,大为惊叹,自己举兵数月,战绩竟不如一位横空出世的青年,也许是自己老了。
好在光复南京这事是件振奋人心的好消息,几位大人商议后急忙进城觐见于城内等候多时的隆武帝。
自从楼晨曦,吴一晟将隆武帝接进温州城,就将他安排在一处环境还算不错的三进三出的小院作为临时行宫。
前半生饱受磨难的隆武帝没有介意,安静地待在小院中,陪着皇后,逗弄还在襁褓中的太子,一家人其乐融融,让一旁陪护的黄道周等人心生羡慕,离家日久,颠沛流离,多久没有过这般平静的日子。
忽然,一位锦衣卫匆匆走进小院,由于内侍就是太监多在逃亡途中失踪,隆武帝上手没有太多服侍的人手,不得已只好让锦衣卫代劳。
“陛下!朱大人,张大人,钱大人来了,正在院外等候。”
隆武帝停下手中动作,站起身,语气平淡地说道:“宣他们觐见吧。”
锦衣卫离开后,不一会,朱大典几人穿着官服,仪容整齐地站在隆武帝面前,规规矩矩地行礼:“微臣兵部尚书朱大典/吏部尚书钱肃乐/台州游击张名振/张煌言参见吾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隆武帝随口说道:“诸位爱卿免礼,诸位爱卿旅途劳顿,来人!赐座!”
不得不说隆武帝人情世故上很圆润,他明白双方虽为君臣,不过小命还在人家手心里,不客气点可不行,要是谁一个不爽,学了郑芝龙,把他卖给鞑子……
“不知诸位爱卿不辞劳苦自金华而来,可有要事?”
无事不登三宝殿,隆武帝清楚他的臣子们就是来接他去金华府的,可形式上无论如何也得走一走。
果不其然,朱大典听皇帝这么说,立即回答道:“陛下,微臣此次前来,为两件事,其一,为了陛下的安全,臣等恭请陛下玉辇移驾金华府,其二是来禀告陛下一个好消息。”
第一件事隆武帝并不意外,他不像其他藩王,平日里只会搜刮民脂民膏,爱好读书的他脑子并不同崇祯和其他藩王一样僵化。
在清军第一次入关打草谷,逼得崇祯皇帝下令各地勤王之时,时任唐王的他主动请缨,在崇祯严令藩王不得私自募兵的情况下,依旧花了大半积蓄募兵勤王,结果被剥夺王位,丢进中都凤阳长达数年。
即便如此,崇祯在北京煤山上吊后,他还是毅然决然接受郑芝龙请求,在实力不强的情况下登基抗清,希望恢复大明江山。
就是这么一位志向远大的影主,却遇上郑芝龙这个民族败类,好在这个时空浙江没有沦陷,反倒成了抗清主力,让在原先历史上惨死的隆武帝有了改变历史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