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那位恩人好像也是古宗门的传人,不过不像苏先生的不破宗,他的宗门好像只剩下他一代单传了,他们的功法很独特,牵扯到人一生的气运,所以不能随便找传人……”
陈仓开始了描述,一如他所言的说来话长。
这位老先生,老乞丐,不出苏缘所料的话就是当年苏缘偶遇的那位倒霉乞丐——半天讨不到一分钱,还在苏缘被买走的时候送上祝福。
嘛,如果只是因为竞争对手的消失而喜悦倒也可以理解。
不过显然倒霉乞丐属于不论怎样也不可能运转的存在,居然不懂得嫉妒,作为一个人未免也太过高尚了一点。
当时苏缘境界还不高,又进行了自我封印,并没能看出那老乞丐有修为在身。不过古怪到那种程度的人,保留有深刻印象还是很正常的。
现在考虑到那所谓影响气运的功法,气运运气不分家,那位老先生若是因为功法而注定倒霉,不会嫉妒不也就变得很合理了吗?
虽然这样揣摩别人显得毫无理想,不过凡人总是比圣人更平易近人。
至于古宗门,还是这样独特的功法,苏缘好像在书册上也看到过。
他自己运气惊人,所以对这方面还特别关注过,可是那山门早已全都不见了,苏缘也就放下了心思。
——现在看来还有传人在世嘛……
不过到了现在,苏缘也很难再提起兴趣。有关情报秘闻这方面的工作早就转交给林禽师兄,真若是送上门,倒也不是不能掺一手。
话说回来不破宗也有够奇怪唉,大多数的古宗门,面对危机的时候,全都知道宗门嫡传功法才是一门之本,宁愿浪迹天涯也不能失传。
可不破宗缺宁愿守着一块地盘不断衰败也不远搬家,难道是算透了山灵的存在与苏缘的降临吗?苏缘倒是宁愿相信前人都是奇葩。
“好像大小姐刚好就是合适的传人……话虽如此,法不可强传,所以恩人就暂时滞留在浔江,等待时机。结果柳家好像突然遇上了其他修仙者,大小姐突然有了修仙的想法,其富商之家有底气和修士接触,恩人听了消息,这才找上门去。”陈仓继续解释。
听了他的话,苏缘好像有点意识到那时老乞丐当时高兴的原因了,才不是为他高兴,而是看破了他的修为,认为他可以做敲门砖。
——这样一来老乞丐也坠落神坛了,不过好像有点被利用的意思,有点不高兴啊……
“那个修仙者就是我。”苏缘冷冷地说道,陈仓被吓了一跳。
平复一下心情,接下来的叙述依旧诡异,不过差不多了解到那支是什么传承的苏缘基本已经把这些事务推断清楚了。
那种功法,大约是称为《笤星诀》的,单从名称霸气度上来讲好像不如《不破仙典》,但实际上是玄奥不输的同级功法。
而且从个人角度讲苏缘还比较喜欢《笤星诀》的命名方式。
所谓牵扯到气运,说穿了就是扫把星嘛……不过好运霉运的,这套功法的运转很复杂。
那位老乞丐修炼这完整的仙级功法,在如今这仙道之门重开的年头,苏缘本该考虑他是不是已达真仙之境。
不过好像成仙也没那么容易,既然老乞丐还困于功法的副作用的话,显然他还没有真正完善自己的仙道之路。
具体的副作用由陈仓讲述:
“他自身的幸运度会降到最低,直白来说就会很倒霉,与之相对的,就好像他自己的幸运都赠送给别人了一样,在他周围的人也会变的异常幸运。”
所以苏缘那时乞讨才会有送钱的人排成队……那种事就是以苏缘为天命所宠的运气也不合理,完全是扭曲了事理的,不过若是一加一大于二的加成状态,姑且可以解释。
可是修炼这样的功法到底有什么意义呢?完全是自我牺牲嘛……
不过从因果的角度讲,牺牲本身就有其价值存在。
做为奉献者的回报,功德护身,修炼这种功法的修士往往能够避过真正的大劫。小灾不断,大灾尽免,一条性命无忧,可以做到真正长久的修行。
而且换种视角,此门修士相当于稀释了自身的气运,惜福苦行,到也是十分传统的修行法了。
当然总是倒霉也不是个事,可是你要记得,这是一个宗门的功法,每个人都将自己的幸运分享出去,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正是这种浑然一体的连锁结构,让修士战力一般的“笤星门”成为在古宗门之间也无人敢惹的存在。
“所以,柳珂也修行了这门功法,到现在三年,应该也入门了吧?”苏缘平静地问道。
“不错,其实大小姐天赋真的很好,不愧是恩人看中的人,好像才开始修行不久就已经走上正轨。”听了苏缘的问话,陈仓回答,
“可实际上还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大小姐修炼时的副作用一直没有显现出来,也就是人没变倒霉,这是让我那恩人最奇怪的事,不过这也没什么,直到最近这问题才变得麻烦起来。”
不出苏缘所料,如果说是正统的《笤星诀》修士,和柳珂表现出来的言行也太不相符了一点,与其说是倒霉,不如说是像苏缘一样的天命在我。
果然,按陈仓的说法,似乎是柳珂在修行入门过程中产生了什么微妙的错误,而他那“吃干饭”的恩人竟然没有看破,功法的效果完全反了过来。
也就是说,从分享自己的运气给别人转变为窃取掠夺他人的运气,自身运势极佳,而身边的人却会遭厄,变成了这样完全的魔道功法。
然后陈仓最后地补充道:
“这还不算,恩人推演之后发现,修行这样的功法,虽然精进速度会比正常修炼快上不知多少倍,平日里也能运气也会非常好,但是功法之本也被转换了,也就是说,原本消灾劫难的修行法,变成了会给修行者带来死劫的催命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