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叡得到确切的消息,公孙渊已经联系到了孙权,孙权也赞成发兵作为后援。曹叡大怒,他一面迁怒于公孙渊的挑衅,另一方面又不得不授予司马懿“征东大都督”的职位,因为此刻荆州刺史毌丘俭制定的讨伐计划已经受挫,公孙渊看到魏军失利的情况之后对曹叡更加出言不逊。曹叡是个极好面子的皇帝,不会容忍公孙渊一而再再而三的僭越,何况此时的公孙渊已经自称燕王。
听到司马懿前来攻击自己,公孙渊命令大将卑衍、杨祚率领步兵数万,在辽水岸边筑起二十余里的沟堑。司马懿采取声东击西的战略,佯攻沟堑,实则直接袭击位于襄平城的辽东大营。
当部将问起司马懿的布阵原因,司马懿说道:“我们到了辽东的地盘上,此时的战斗形势已经和我军抗蜀的形势完全相反。现在我们是在公孙氏的地盘上战斗,公孙渊是个军事上的人才,他的坚壁清野的战略目的是把我们困死,他是让我们粮食吃尽了以后自行撤军。可是我如果直接杀到襄平城下,那么他的部将就会恐惧,恐惧之后就会一个个出城应战,我才好击破他们。”
当公孙渊得知司马懿已经到达襄平城下的时候,一连派出了多位将领,分几拨前往防御,可是司马懿率领的征东大军所向披靡,将公孙渊的各支部队一个个的打败。看到这种形势,司马懿立即命令士兵将襄平城围起来。
公孙渊看到司马懿已经将襄平城围了起来,立即写信向孙权求助。孙权出声不出力的声援了一阵以后,便偃旗息鼓不再从实际上支援这个必败的将军。然而,从天而降的大雨,让公孙渊升起了侥幸心理,可是他怎么也没有想到曹叡虽然有些昏庸,可是却并没有让司马懿撤退。
司马懿听到军中有人希望将营地搬迁到高地上,立即杀了都督令史张静以正视听。趁着司马懿受困在雨中的时候,公孙渊派遣部队到附近的山林里面打柴牧马,颇为自得。魏军将领大多提出在此时攻击襄平城,司马懿不答应。
雨一直下了一个多月,终于在一个早晨停了下来。司马懿下令攻城,看守襄平城大门的杨祚投降。见此情景,公孙渊已经知道襄平城守不住了。所以他在当年的八月派遣丞相王建和御史大夫柳甫到司马懿营帐内请求解围,司马懿杀了这两位使者,以表示“誓灭辽东”的决心。
于是公孙渊决定从城的南门突围出去,却被司马懿的主力部队消灭,公孙渊战死,辽东政权灭亡。紧接着司马懿进入了群蛇无首的襄平城,进入襄平城之后,司马懿命令将全城年满十五岁的男子(共七千余人)全部杀死。
司马懿战胜公孙渊的消息传到了洛阳,曹叡表面上虽然高兴不已,可是回到内殿却是将手边的茶碗碟子摔得满处都是,他狠狠的说:“若没有先帝遗诏,朕定要将司马懿斩于洛阳城外!司马懿、司马懿!”
“噗——”曹叡的话越说越急,声音也越来越大,不料一口血从他的口鼻中喷了出来,曹叡昏倒在地。
曹叡重病卧床,身边的侍候者是他的第三任皇后郭氏。郭皇后看着曹叡孱弱的身体不禁流下了眼泪,而曹叡也稍稍睁开了眼睛,他对门外侍卫的夏侯玄说道:“将中书令孙资和中书监刘放宣来,朕一病不起,令他们为我草诏!”
夏侯玄听到命令之后,立刻朝中书省走去。不久,孙资和刘放两个人来到曹叡的面前,他们知道曹叡最属意的还是自己家族的“诸夏侯曹”,可是现在诸夏侯曹能够拿得起来的恐怕只有夏侯玄了。现在皇帝膝下有没有年长的儿子,所以他们必须要改变一下皇帝的决定。因此孙资和刘放在曹叡的病榻前,对燕王曹宇和夏侯献一味地诋毁。
曹叡开始怀疑这两个人的目的,作为一个统治国家十二载的皇帝,对于自己的小叔和堂弟还是有信心的,所以曹叡还是命令孙资和刘放退到一边,然后让自己的小叔曹宇进宫以作试探。
可是曹宇由于是曹操最小的儿子,所以这几十年的太平王爷当习惯了,所以对曹叡提到的托孤一事,他完全置身事外,曹叡非常难过的将这位小叔叔客客气气的请出了殿外。正当曹叡难过的时候,孙资和刘放共同想到了一个人——曹爽。
“臣启陛下,已故大司马曹真之子曹爽可以担当托孤重任!”孙资和刘放奏道。
“曹爽?”曹叡狐疑的说道,“朕没有力量了,你们握着朕的手臂修改遗诏!”
孙资和刘放握着曹叡的手写完了遗诏,良久之后才发现曹叡已经驾崩。
请看下集:司马龟功终成魔,智桓范无力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