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2为什么人们视“再融资”为猛虎
与股市的走势相对比,再融资其实成为打压股市的重磅炸弹,往往是一剑封喉。回首再融资对股市造成的重创,难道仅仅是意外效果吗?这背后隐藏着什么?
谁提前走漏了平安再融资的消息
2008年年初,在中国的资本市场,“再融资”这个词,如同一剂毒药,沾上的上市公司,无不股价暴跌,其所属行业内的其他个股,同样不能幸免于难。而由于事涉再融资的上市公司,无论是资产本身的规模,还是再融资的规模,都颇为巨大,进而引发了整个股市的震荡不安。
什么是再融资?再融资是指上市公司通过配股、增发和发行可转换债券等方式在证券市场上进行的直接融资。
2008年1月21日,中国平安发布公告称,将公开发行不超过12亿股的A股和412亿元分离交易可转债股。按当时的股价计算,中国平安此次的融资规模将达到1600亿元,创A股有史以来融资规模之最。
一石激起千层浪。消息一出,中国平安股票接连两日跌停,之后一周内又出现第三次跌停,A股市场受此影响也产生了剧烈波动。虽然中国平安的融资计划还需要股东大会通过和监管部门的批准,但股价的走势已经表明股民在“用脚投票”了。
中国平安再融资方案推出的时机极为巧妙,在一波正常调整初步企稳之时,在周日这个让人忽略的日子,抛出了史上最大再融资方案,引出2008年的一场血案。这是一个局吗?
2008年年初,中国平安再融资给脆弱的市场带来了毁灭性打击。但是,随后,《理财周报》以翔实的数据证明,105家机构在暴跌前夜已经逃遁中国平安!据上证所授权发布的Topview数据显示:2007年12月28日,超过330家机构持有中国平安约62.8%股权;2008年1月3日,持股机构缩减为253家,持股比例下降至57.3%;2008年1月11日,机构再次缩减为243家,持股比例下降至53%。在大跌前的最后一个交易日,2008年1月18日,持股机构已缩减至225家,持股比例首次低于50%,仅有46.3%。而在这一过程中,散户手中的筹码却在逐步上升。
媒体推测,“似乎有些机构在中国平安发布再融资消息前半个月就得到了信息”。中国平安股价从2007年10月24日149.28元的最高点,跌到2008年1月29日的72.48元,跌去了一半多。在机构逃遁之时,散户接过了筹码。
是什么让机构成了先知先觉者?如果机构与散户一样,在大跌开始时才得到消息,中国平安将面对什么?
离奇的是,在中国平安再融资引发股市大跌时,它像一只半个月没有吃到食物的恶狼,紧紧地咬着再融资计划不松口,客观上强化了利空效果。
再融资背后的外资身影
《货币战争》中描述的场景令人震惊,如果说因为带有的民族情绪多少影响了人们对它的信任的话,那么,如果看了约翰?珀金斯写的《一个经济杀手的自白》,你会发现,《货币战争》只不过是在展示真实的预言而已。
在中国平安再融资的消息公布后,人民网做了一个《谁的“中国”平安 1600亿元融资计划要干什么》的专题,其中提到:
2002年10月8日,汇丰集团(HSBC)以6亿美元(约人民币50亿元)认购平安股份,持股比例为10%。汇丰集团成为平安第二大股东。2004年6月,平安上市后股权摊薄,汇丰又斥资12亿港元(以平安发行价10.33元)增持平安股权至9.9%,成为中国平安第一大股东。2005年6月,汇丰以81.04亿港元(每股13.2港币,较当日香港二级市场溢价9%)的价格,增持中国平安已发行股本9.91%,将汇丰持有的平安股份增加到19.9%。中国平安正式进入“汇丰时代”。现在汇丰更是已经持有中国平安48.18%的流通股份,稳居中国平安流通股东之首。
从中国平安的数据中可以知道,十大股东中“汇丰保险控股有限公司”为第一大股东, “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为其第二大股东。在十大流通股中,位居前两名的仍是“汇丰保险控股有限公司”和“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
再看看浦发银行,花旗银行持有浦发银行4.20%的股份。但是,根据浦发银行与花旗达成的《战略合作协议》、《战略合作第二补充协议》,花旗承诺将继续增持浦发银行股份至19.9%。有一个问题值得追问:如果股价下跌,对花旗增持股份是否更为有利?
实际上,这两家是最没有必要再融资的。有评论指出:“光是中国平安一家所提出的再融资计划就达到1600亿元,而此前其发行A股筹资382亿元还未满一年,且原来的募资使用计划还未付诸实施。曾提出400亿再融资计划的浦发银行和平安一样也是刚刚发行60亿元的债券。”
再融资背后藏着多少猫腻
上市公司泄密,让一些机构提前逃遁、提前落袋为安的同时,把风险转嫁给了高价接单的散户投资者手中,这对他们是一种极大的不公,严重损害了市场交易的公平与公正,是对中国资本市场的严重伤害。而那些提前出逃者,则可以赚取一个差价,获取更大的利润,依据我国《证券法》的规定,已经涉嫌利用提前知道的消息进行内幕交易。
根据我国相关法规的规定:“对于正在筹划中的可能影响公司股价的重大事项,上市公司及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交易对手方及其关联方和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或主要负责人),聘请的专业机构和经办人员,参与制订、论证、审批等相关环节的有关机构和人员以及提供咨询服务、由于业务往来知悉或可能知悉该事项的相关机构和人员等在相关事项依法披露前负有保密义务。在上市公司股价敏感重大信息依法披露前,任何内幕信息知情人不得公开或者泄露该信息,不得利用该信息进行内幕交易。”
而泄密在事实上为内幕交易提供了便利,涉嫌违规。南开大学经济法研究室主任万国华教授表示:“我认为暂且不论浦发再融资的动机或对市场影响如何,但其再融资的信息未经合法的程序而正式在公开渠道披露前就被泄露,有关人员或行为从公司和证券法理上讲有相当的违法违规之嫌疑。”
因此,有关再融资计划的泄密情况,国家司法部门与安全部门,应各自成立独立的专案组进行调查,追查上市公司再融资计划提前泄密的原因,严惩泄密的上市公司和相关责任人,并彻查再融资计划与做空中国股市的海外资金的联动性、QFII与热钱低价建仓与再融资计划的联动性等问题,维护广大股民的利益,维护民族利益与经济安全。
为什么人们视“再融资”为猛虎
对于中国平安的再融资计划,股市之所以会有如此激烈的反应,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中国平安自2007年3月在A股上市,融资额为400亿元;在上市不到一年、公司并未给投资者带来实质性回报的情况下,又出人意料地抛出“天量”融资计划,1600亿元的再融资规模,相当于2007年整个A股市场IPO(首次公开募股)融资总额的1/3,确实让市场和股民感到“吃不消”。
第二,中国平安的再融资公告中,对资金用途并未进行详细的披露,只是表示将全部用于补充资本金、营运资金以及有关监管部门批准的投资项目。如此大的融资规模,却具体项目不定,回报预期不明,只是一味地叫掏钱,难怪会让投资者反感。
更令投资者担心的是,如果其他上市公司也效仿中国平安,纷纷进行“天量”融资的话,股市会不会沦为上市公司“圈钱”的工具?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利益怎么保证?
上市公司根据自身的发展需要,在股市上进行再融资本无可厚非。从A股这些年的发展看,很多上市公司在上市之后,都通过增发顺利地进行了再融资,投资项目也给股民带来了可观的回报。平心而论,中国平安是一家不错的上市公司,公司的经营状况和赢利能力都比较好。日前公司最新公告显示,预计2007年净利润比上年增长100%以上。此次大规模再融资,公司也并没有违反监管部门的相关规定。
然而,再融资怎么融、融多少,这里面不仅有利益的问题,更有一个“度”的问题。再融资不仅要有利于上市公司,而且要有利于投资者,更要有利于股市的健康发展。此外,上市公司再融资还需要把握如“市嘲火候”。如果上市公司不考虑市场承受能力,不顾及广大投资者利益,只是向股市“索取而不对股民回报,那么再融资就很难得到投资者的响应和市场的认可,上市公司的发展也可能欲速不达,反而受到影响。
专家建议,监管部门应当对上市公司再融资在制度层面上做更详细的规定,除了对融资比例的限制外,还应当对再融资的具体用途、时间间隔等方面进行限制。比如,上市公司首次融资后,第二次融资至少间隔三年以上;如果没有重大收购行为,再融资额度不得超过首次公开发行的规模等。通过制度规定来规范上市公司再融资行为,在充分考虑上市公司融资需求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护投资者的利益,达到融资者和投资者“双赢”的效果。这样,股市才能像不竭源泉的活水汩汩流淌,带给上市公司和投资者更多的滋润和营养。
[本节点评]
从中国平安再融资所引发的争议,反映出证券市场在制度层面上还有不少值得研究、改进的地方。比如,我国IPO的审批是很严格的,但再融资的审批却比较宽松,对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的合理性和市场的承受能力,对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利益考虑不多。这就有可能使一些上市公司利用政策的“空子”,把股市当成“提款机”,进行大规模增发、恶意“圈钱”。如果此风渐长,势必会对股市的健康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广大投资者的信心也将因此遭受打击。
[相关链接]
再融资与“圈钱”
实际上,再融资曾经是中国股市中的“救市良药”。在20世纪90年代初股市一片低迷的时候,有关部门曾设计过向流通股东进行“补偿性配股”的方法刺激市场,即以较市价低出不少的价格对流通股股东进行配股,这样在收益摊薄有限的情况下,可以让流通股股东持股成本有一个明显的下降。
从表面上看,这是上市公司在进行再融资。但究其内涵,则存在对流通股股东提供某种补偿的意思,所以被俗称为“补偿性配股”。后来,有人提出,此举侵犯了非流通股股东的权益,于是方案就调整为向全体股东配股,而非流通股股东可以将配股权有偿转让给流通股股东,这样流通股股东在进行正常配股之外,还能认购到由非流通股股东转让的配股额度,这就形成了所谓的“转配股”。由于配股和转配股的价格都比较低,对于流通股股东来说构成了实质性的利好。于是在客观上,配股这样的再融资操作,也就发挥了“救市”的功能。
但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进行,再融资的主要形式早已由当年的配股演变成了增发。
数字显示,自2006年5月《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正式颁布并实施以来,定向增发已经成为上市公司最为青睐的再融资方式。2006年共有63家次上市公司在A股市场增发再融资1072.8亿元,而截至2007年12月11日则有157家次上市公司在A股市场增发再融资2723亿元。此外,2007年已公布增发再融资预案的上市公司还有242家次上市公司,体现出增发再融资已经呈现出每年加剧上升的势头。
问题在于,在资本市场上,所有的融资行为,都必须得到投资者的欢迎才能够成功。对于投资者而言,再融资意味着追加投资,他们当然希望能够在牛市背景下进行。此外,再融资的价格要低,也就是通过再融资认购到的股票,相比在二级市场上买到的股票具有价格上的优势,这样能够保证在牛市环境中获得超额收益。而如果是熊市的话,再融资的价格必须特别低,才可能受到欢迎。
进入2007年以后,中国股市的阶段性狂潮实际已经过去,震荡调整成为市场的主线。到了2007年年底,股市的反复甚至超过了大多数人的预期。在这种情况下,巨额增发一方面并不能使投资者看到收益,另一方面,由于市场疲弱,增量资金匮乏,而再融资本身是要增加对资金的需求,这就大大加巨了资金供求矛盾。
针对中国平安等上市公司巨额再融资引发的市场风波,中国证监会新闻发言人明确表示,上市公司再融资是资本市场的重要功能,是市场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方式之一,但绝不应是恶意“圈钱”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