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3“我期望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人一定要有独立性,有自己的主见
徐静蕾是特立独行的,这一点从《一场风花雪月的事》中的吕月月、《让爱做主》中的娄嘉仪身上,都能看到影子。这种个性和她单薄的外形反差很大。徐静蕾说她的秉性有点像母亲,母亲是山东人,有着大大咧咧、直来直去的性格。有人评价徐静蕾是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地开,这可能是银屏中的徐静蕾,但不是生活中的她。
很多年前读过王小波写的杂文《一只特立独行的猪》,于是人们四处去寻找王小波的作品,从那本杂文集,到时代三部曲,再到《东宫西宫》、《绿毛水怪》,人们一直认为,特立独行这个词再也不会与别的人联系到一起了。这个想法在某个夏天的午后,被一个叫徐静蕾的女人改变了。
“我爱你,但与你无关。”那个午后,阴沉沉的天,空气闷得可以,影院周围的环境竟与片中昏黄的色调出奇的相像。剧中的那段琵琶配乐非常美,和剧情水乳交融。于影片淡淡的叙述中,记住了这样一句话。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茨威格的同名小说,很多人在读中学的时候就看过:这是一个很小的短篇,通篇都是一个女人哀怨的叙述,一个女人临死前的最后告白。当年看这部小说的时候人们就有种感觉,这样的故事更应该是属于中国女人的。这个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的女人,能像中国女人这样隐忍、坚贞、忠诚,平静的外表底下隐藏着炽热的感情。
作为女人的徐静蕾对这句话有自己的理解:“与你无关,就是说我不需要从你身上得到很多东西,如果我要得到什么东西的时候,我本身就变成被动了,就是因为你需要从别人的给予当中得到快乐。”
这已是徐静蕾自编自导自演的第二部作品了,之前的一部是《我和爸爸》,拿到了当年的金鸡奖“最佳导演处女作奖”,而这一部《一封陌生女人的来信》,获得了第五十二届西班牙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银贝壳奖”。目睹此情此景,获最佳影片奖的伊朗导演问翻译:“她是谁?”“她拍过什么?”“她在中国有名吗?”
西班牙圣塞巴斯蒂安电影节是仅次于戛纳、柏林和威尼斯的世界第四大国际电影节。斯皮尔伯格和他的《大白鲨》,就是从圣塞巴斯蒂安起步的。这在我们这个电影产业还不发达的国度里,已经是个奇迹,况且她还是个女性。其实她的电影获不获奖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她的那种对电影艺术的执著追求和独立思考,在当代中国电影艺术这一领域里,缺少的就是这样一种精神,而值得我们学习的,也正是这样一种精神。
“我的独立性比较强,很有主意,能给自己做决定。我知道失去什么我不在乎,我期望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从十五六岁起,徐静蕾就习惯于自己分析、自己解决,她觉得别人永远无法帮她解决问题,所以很多事她不会先请求父母的帮助。
在电影艺术领域里,一位导演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那他的作品永远不会被人们正视。而徐静蕾的作品,从一开始就有一种柔韧十足的个性,如风中的青竹一般,每部作品都有其独特的风格,至少会让很多人重新认识她。她的电影经常表达的是亲情与爱情,她以一个女性独立的视角,一开始就让人惊喜,就像她的人一样,美丽又不张扬,素净却不感伤,柔和又不失坚强,在平淡之中体现出至真至纯的情感。
她的几部作品都是如此。《我和爸爸》中母亲遇车祸,十多年不见的父亲突然出现,矛盾和隔膜本应摩擦出戏剧的冲突,但在徐静蕾的手上,她是以一种平缓的方式从容讲述,勾起观众的眼泪和感伤。《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所诠释的女性更是韧劲十足、毫不妥协,我想这也是她在现实生活当中倔强个性的写照。而在新片《当梦想照进现实》中,徐静蕾更是在这部电影里进行自述、自传、自我剖析。两个主角,导演和演员,就如同老徐的两个身份的裂变,连片中女主角的名字都叫“老徐”。
老徐就是老徐,她不会因为谁而改变,在特立独行的生活中,努力地工作,快乐地自我催眠。她感受着生活的充实和美好,同时也教会了我们怎样思考。影片落幕,在缓缓升起的演员表和工作人员名单中,人们没有记住一个名字,却只记住最后的一行:
徐静蕾作品。
小编点评
我们一定都记得这样一个民间故事,有一对父子赶着毛驴去赶集。路上有人对他们说:“你们为什么放着驴不骑,却赶着走。”父亲觉得他的话有理,就让儿子骑驴,自己步行。可是没走多远,又有人说儿子不孝,自己骑驴,却让老父亲走路!父亲听了,赶快让儿子下来走路,自己骑驴。没走多远,又有人说父亲不知疼爱自己的儿子,只顾自己舒服。于是父子两个人只好都骑到了驴背上。刚走几步,有人为驴打抱不平:天下还有这样狠心的人,看驴都快被压死了!父子俩脸上挂不住了,索性把驴绑上,抬着驴走……
读过这个故事后,我们都会为父子俩的愚蠢而发笑,但是仔细想一想,我们自己是不是也经常这样:做事或处理问题没有自己的主见,不进行独立思考,凡事都按照别人的意见去办,或者是虽然自己有想法,但是却经常屈从于他人的看法而改变自己的想法,最终随波逐流。
所以,我们在面临抉择时,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不必老是顾虑别人的想法,或总是想要取悦他人,我们应该作出自己的思考和判断,只有这样,我们才会获得真正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