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半小时畅玩一整天用中华龙鸟手机看好声音欢迎收看由你从未见过的手机中华龙鸟您冠名的白垩纪中国好声音滴滴超市足不出户次日送达尊享购物新体验……”
熟悉的广告词,熟悉的味道,熟悉的华少名嘴,熟悉的洗脑方式。中华龙鸟2系列正式登录国内市场,同其他Android机争夺用户。
细心的观众已经发现了广告词的不同,还有人一本正经做出来解说视频,对比两个版本的广告词差异。和上半年不同的是,由于广告预算减少和冠名费的上涨,关键词的出场频率直接被砍掉了一半。而非诚勿扰的冠名则被直接抛弃了,只争取到了一个强势广告位。
但是效果依然是不打折扣的,早在一个月前热播的《爱情公寓3》里,就出现了胡一菲在“用iPhone和Android的好孩子”之后念出“幸好他们没用中华龙鸟,否则还不得三天不着家”的台词。外界很敏感的捕捉了这个信号,就已经猜到了中华龙鸟会在一代系统优化的基础上,再次进行优化,从而实现“三天不着家”的效果。
如果说一个月前,众人还在激烈的争论着Android是否能做到这个目标,那么中华龙鸟2的发售,就是对这个问题最好的回答。
“充电半小时,畅玩一整天。”这就是白垩纪的承诺了。原来叶晓奇还指使龚赛刚申请了充电五分钟通话两小时的广告专利,因为缺失充电组件的关系,这句话闪了两下就下掉了,后来就一直没敢用。
现在不一样了,这句台词,咱白垩纪看不上了!
表面上看两句话差别不大,实际上的差别可就天差地了。通话两小时和畅玩一整天是两个不一样的概念,前者通话期间会封闭其他元件的工作,只启用通话相关组件。后者的要求则没那么苛刻,随便用户玩什么,保证能智能“挂起”不使用的应用的同时,在系统层严密防守其他未开启应用的小动作,再加上socket的优化,无论是流量还是电量的流失,都得到了良好的控制。
而在这个前提下,中华龙鸟新升级的2000毫安电池组,才能达到这个目标。
白垩纪的官网已经大变样,通篇都是在介绍中华龙鸟2的各种变化,最大的篇幅就是在介绍充电相关的便利性和视频演示。
中华龙鸟2的充电组件和历史上出现过的任何一款快充产品都不一样,因为它根本不用担心会侵犯到别人的专利,所以设计的更加自由。
手机的控制芯片和充电器的适配芯片是配套的,同时两者又是互相独立的。如果使用普通的充电器,手机控制芯片就会发挥作用,自助控制并联电池的接线数,从而物理意义的降低电阻,提高电流,实现快充的目的,这是来自后世OPPO的技术。如果单独使用充电器,那么离开“握手”协议,充电器的变压芯片也不会发挥作用,这是为安全和普适性考虑。一旦产生了“握手协议”,充电器就会改变电压,适应手机芯片的指挥,这又属于后世高通的技术。确切的说是qc3.0的技术,一步到位了。同时设计中的稳流变压技术,这又和联发科有关了。
电池发热的原因有很多,功耗时自身就会发热,充电时自身也会发热。单就充电而言,虽然只是欧姆定律,但是不同的技术,其功耗损失是不同的。电池发热的速度,和电压有很大的关系,和电流的关系较小,单纯的提高电压是极不科学的。
侏罗纪所长乔光明已经带着人整理这方面的资料了,重点整理不同电压和不同电流下电池的发热速率,为接下来的侏罗纪充电标准做着准备。
没两天,自来水媒体们就闻到腥味儿了,把中华龙鸟的充电组件吹捧成了“黑科技”。
呵……
“请问龚总,当初你们是怎么想到做这个的呢?快充技术的原理又是什么?”
龚赛刚对着面前的网易财经的专访记者说道:“你这个问题我也不知道怎么回答,当初就是脑门一热,就研究了。你们都说是黑科技了,这我怎么解释?原理我也不太懂,简单开说就是欧姆定律,外加上芯片科技,最终组合成这个样子。”
“呵呵,龚总说笑了,听说您是xx大学双学位的高材生,怎么可能不懂这个呢……请问,对于现在用户反馈的type-c数据线和其他Android不通用的麻烦,还有内接电池更换不便的问题,您怎么看?”
龚赛刚心里吐槽着,我双学位也是文科的,你这小编……面上依然保持微笑:“这个问题其实很好回答,这些都是我们快充技术的一部分,想要享受到科技的便利都是有代价的,我们认为这个代价是值得的,type-c也是大势所趋,其传输速率比传统的Android数据线提高了10倍……内接电池这块也不是我们先发起的,早在iPhone为了缩减体积的时候,就已经采用了这一设计,目前市场上使用内接电池的品牌有很多,我们之后会着手进行加盟商的合作事宜,为用户更换电池或其他售后服务提供便利……”
“所以你们其实是已经计划开加盟店了是吗,能不能透漏下你们的加盟标准和加盟费用……”
“这个暂时不能说,还需要看市场表现……”
这么几天下来,龚赛刚被搞的是身心俱惫。没办法,叶晓奇不愿意接受采访,为了中华手机的宣传,龚赛刚只好选择一些名头比较响亮一些的媒体进行“卖身”了。
叶晓奇依旧沉浸在中生代的天网项目里,和天网的员工一起玩“跑跑卡丁车”。
并不是真的跑跑卡丁车,而是其中一间较大的会议室改装的“赛场”。赛场没有赛道,而是地上贴了一些奇奇怪怪的贴纸组成的试验场。
场地里面的选手就是一个个造型和扫地机差不多的设备沿着贴纸跑来跑去,在这里进行路线测试、、流畅度测试、碰撞测试和自动回充测试,以及负重测试。
所以这些圆盘形状的“卡丁车”是没有遥控手柄的,而是程序员写好的代码传输到服务器上,由服务器通过WiFi遥控,而测试结果也会通过服务器接受,并反馈给程序员。
这些卡丁车的速度并不快,被设置的和正常人行走速度差不多,但是行走难度可比正常人大多了,因为场地里被投放了10个不按规矩走路随机流窜的“捣乱份子”。这里被要求遇到这些捣乱分子,测试机必须提前停止,否则就被认为是测试失败。
而在隔壁,还有个一模一样的测试间,这里主要测试卡丁车的并行变道算法。
霍蓓蕾玩的东西,表面上看起来和叶晓奇玩的就大不一样了,而是一个带着摄像头固定单臂机械臂。同样,机械臂也是通过服务器控制的。
霍蓓蕾为这个项目,准备了一份超过3万张图片的训练集,要求最终训练结果,可以通过机械臂上捆绑的摄像头,正确识别训练集中出现的物体,并按照服务器的操作指令或操作程序顺次抓取和归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