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猛摇了摇头,抖着八字胡道:“可以放出消息煽动难民前来,但这次必须以宁王府的名义。
而且在下记得西郊有一片地方聚集了一批逃难来的穷人,我们不妨加以利用现成的……”
几人商量得很投契,毕竟干坏事都能想到一处去,而在他们眼中那些不择手段的想法都是谋略。
过了两天,宁王府外支起粥棚施粥,虽然场面没有安王府年初那边大,但宁王妃亲自为难民施粥,赢得了很多人称赞。
皇帝也立时收到风声,又问李公公:“你对此事是如何看的?”
“皇上,老奴……”
“嗯?”
李公公赶忙改口道:“宁王妃待人向来亲厚,怜悯那些无家可归的可怜人乃是善举。”
他不愿得罪任何事,谁知道皇帝以后会不会跟宁王谈心,谈着谈着就卖奴才?
皇帝倪了眼李公公,自语道:“如果真是善举自然最好,只不过宁王府如此行事倒有效仿安王的嫌疑。
朕猜测若不是他被禁足,恐怕也会进宫向朕讨旨意,而现在嘛,或许是想通过此事,让朕解了他的禁足令。”
皇帝的疑心病不是针对某一个人,只要有点苗头,他都会往那方面揣测。
李公公没有接茬,皇帝又道:“虽然不知他们本意如何,但身为皇家的人,愿意拿自己的银子接济难民,倒是好事一桩。
你去宁王府传朕旨意,就说朕解除宁王禁足令,让他往后行事三思而后行,别让人抓住把柄。”
让他们去争,失宠还是龙自会见分晓,总拘着宁王也不是那么一回事,而且宁王府名声正盛,不放宁王出来做好事,倒显得他这个皇帝无情。
人家那为百姓做好事,笼络的人心不少。
皇帝也想看安王府和镇国将军府有什么反应。
宁王如愿,但也没急着进宫请旨,他也懂得避嫌。
毕竟有些事第一个做且做得好就会赢得很多人的掌声,第二个人再去做就有东施效颦的嫌疑。
宁王试图让皇上主动开口吩咐他做事,那样一来各方都没有质疑,他只是按照皇命行事。
京城内的难民越来越多,皇帝也引起了重视,并派人南下看看具体什么情况。
却道是宁王府搭棚施粥的事传扬出去,有好多百姓认为有去年那样的好事,也都纷纷往京城涌。
皇帝扶额,问来报的探子,“是否查明何人在传谣言?”
年初雪灾那次也有人传晨曦山庄救灾一事,好在安王等人行动及时,才不至于打量难民流到京城来。
此次的传言无非想要宁王府也损失些钱粮,是安王和凤家的主意?
皇帝自觉把安王与凤家连在一块儿,联想到年初的传言以及白汐与宁王府的纠葛,保不齐就是那丫头在报复宁王府。
皇帝也没下定论,虽然白汐等人有嫌疑,可那样做的话,便是让人认为岭南治理灾害的官员无能,没有解决百姓的疾苦,他们才会往京城跑。
而凤奕辰正好在南边,白汐和安王那样安排,无异于伤敌一千自毁八百的做法,而且很多疑被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