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从琐事中脱身——管理中的博弈 (4)
随着考核博弈的不断重复及在一起工作时间的加长,主管与员工双方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主管在考核结果中通常占有较高的比重,所以主管个人倾向往往对考核结果有较强的影响力。而且考核为无限次重复博弈,因此员工为了追求效用最大化有可能根据主管的个性倾向调整自己的对策。因此,从长期角度分析,要求人力资源部做出相应判断与调整,如采用强制分布法、个人倾向测试等加以修正。
总而言之,在公司内部形成合理的工作及权力分工。一方面可以通过降低主管的绩效考核压力,使部门主管有更多精力投入到部门日常管理及专业发展:一方面通过员工能对自己的工作绩效考核拥有一定的权力,从而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协调劳资关系,从而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因此将极大程度上推动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状况及。
考核与被考核存在着一种博弈关系,无论对于哪一方来说,建立一个合理的考核制度是非常重要的,这都有利于双方达到利益最大化。
激励机制与博弈术
激励手段为什么总是一次性效果
口头奖励、红包、温情对待、表示尊重……无论多么经典的激励手段,结果都是第一次比较有用,再而衰,三而竭。为什么呢?
激励是种典型的基于支配型关系的行为。我们哄孩子时都这样说:“乖啊,你听话,就给你糖吃。”是因为我们要孩子去做孩子自己不想做的事,才要用糖果来“激励”他。结果,这次给一块糖,下次就得两块、三块,现在的孩子们多患龋齿,可能和家长的激励措施有关。
激励背后的思维方式是“我要你做”,而不是员工“我自己要做”,所以,员工视你的激励措施为他痛苦选择的补偿,认为你给的激励是应该的,甚至还不能满足他们的期望。
其实,好的企业与员工的关系应该是:员工在给企业打工,同时是在做他们自己觉得利益回报划算的生意。
如果员工觉得激励手段是个“惊喜”,他会很开心,然后就会认为下次应该有更多、更大的惊喜,否则就失望。因为是交易行为而且是持续进行的交易行为,老板当然不要指望员工会对你一次提出的交易条件满意多次。单次交易,完成就行;持续交易,就要有持续交易的规则和条件。
我们要不要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说起来这是个相当经典的命题,民营企业老板和经理人之间经常爆发的矛盾当中,都有这句话在作怪。我认为,它已经过时了。
疑和用的问题是关于信任和授权。无条件的、完全的信任,就要疑人不用,用人不疑。那么,为什么我们要如此信任别人呢?其实,这条人际管理规则产生于没有电话、网络的时代,那时将军带兵出征,或者镇守边陲,和皇上沟通一次,可能要十天半个月,皇上没办法对将军进行实时指挥,所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因为皇上不了解现场的情况。
在信息难以及时传递的情形下,用人没办法疑,疑人也绝对不可能用,人际关系必须是基于个人信任的支配型。
现在呢,即便是地球两端,也可以随时通过显示屏面对面地通话,美军在海湾作战时,坦克上都装了摄像头,及时把战况传回指挥部,指挥部可以用卫星定位和地面监测,随时把握战局动态,进行指挥。此种情况下,授权和信任还需要那么封闭、那么多吗?
市场变化快,需要快速决策、快速调整,所以授权的范围和时间也必须缩小。就是要随时监督、随时讨论。
所以,“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这句话,可以停止使用了。
职场当中,我们要忠诚吗
杰克?韦尔奇讲,通用公司从“对组织的认同度”和“能力”来评估员工。刘永好在中欧国际演讲时说,新希望集团用人,首先看“忠”,其次看“能”。那么,员工对于企业的忠诚,是否真的很重要?
管理中的生意关系
管理场是生意场,在管理当中人和人之间最终只有一种关系:生意伙伴关系,以利益交换为基础的生意伙伴关系。
组织内部、外部的人际关系状态经常会发生变化,惟一不变的是生意伙伴关系。永恒的生意伙伴。
小红觉得自己是天下最冤的人,比窦娥还冤。
曾经是电视台的美女加才女,小红被一位著名媒体投资人看中,请去筹备一本都市期刊。小红非常投入,把自己的很多朋友也拉来一起做。期刊上市了,经营慢慢进入正轨,小红有一天突然发现,她的一位好朋友——被她请来做编辑部主任的小T,竟然背着她和老板(投资人)密切接触,而且说了很多她的坏话。老板则表示出一副公平竞争的态度:刘晖很能干,小T也很能干,至于小T能否替代刘晖,要看她们各自的表现。
小红非常郁闷,找我聊天。我问她:“小T和你是什么关系?”
小红:“朋友啊。”
我:“现在呢?”
小红:“同事啊。”
我:“如果以前不是朋友,是单纯的同事,她想往上升以取代你,正常吗?”
小红:“嗯……正常。”
我:“同事关系,即工作关系,更准确地讲,就是为了利益在一起做事的关系。并且,每个人其实都希望通过工作获得更多利益,对吧?”
小红:“我明白了。”
道理其实非常简单,职场是生意场,职场当中人和人之间最终只有一种关系:生意伙伴关系,以利益交换为基础的生意伙伴关系。
另外一个例子是创维集团的老板黄宏生。黄给人的感觉相当厚道,听他讲述创业的故事,就是带着一帮弟兄打江山的感觉。结果,黄宏生第一次遭遇重大挫折,是他非常倚重的陆强华带领整个销售团队集体跳槽;第二次,也是因为身边人举报,在香港惹上官司。其实,如果黄宏生不是用对待家里人的方式对待这些人,利益、规则都讲得清清楚楚,大家有什么期望的变化随时摆到桌面上来谈,可能也就不会遇到这些突然性的“背叛”。
职场人际关系,也是按照价值链的方式串连起来的,包括供应商、客户、合作者、竞争者、可能的替代者、潜在的对手和同盟者,等等,这些人都是你的职场生意伙伴。因为期望和人际关系会发生变化,今天你的平级同事明天可能是你的上司,今天的竞争对手可能是明天的客户,所以,在职场人际经营中,对各种人,都要保持平和、理性、长线的心态。
管理需要建立预期
很多人都认为:在计划经济时代,企业员工缺乏激励,偷工减料,效率低下,因为都是吃大锅饭没有足够的动力;而在市场经济下,企业有赚取利润的驱动力,自然企业都会努力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以赚得更多的利润。
实际上,即使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员工也并不都是个个勤奋,人人努力。一般的企业领导人采用的不过是古已有之的胡萝卜加大棒的方法来统驭下属。
管理学家孔兹(HaroldKoontz)对领导的界定是:“领导可定义为影响力。它是影响他人,并使他们愿意为达成群体目标而努力的一种艺术或方法。这种观念可以更扩大到不仅是使他们愿意工作,同时也愿意热诚而有自信地工作。”
其中最关键的理念是“影响他人使他们愿意为达成群体目标而努力”。管理者为了对组织的目的负责,达成企业“群体目标”,必然用一种艺术或方法去影响被领导者,使之愿意工作,甚至是热情而自信地工作。
对于下属来说,管理者的信用、权威必须要通过管理者长时间发给下属的各种信号与相互之间的良好交流才能达到。比如一个民营企业的老总若要建立起良好的名誉,必须乐意给下属高出劳动力市场上一般的福利待遇,让下属认识到企业对员工的关心与认可。
权威本身也要具有伟大的人格,优良的品质和出众的才能。权威并不是脱离群众的,他也要采纳群众的意见。只有部属能尊重上司的权威,而上司也能采纳部属意见的公司,一切才可以顺利推动。
管理者与员工交流能够大大提高领导者建立信誉的能力。如果员工发现分享管理者的私人信息和代价很高的努力是值得而理性的,这种信任就是必不可少的。管理者若无法得到员工的尊敬,上下级之间就会相互猜疑,信息沟通极少。用于尊敬员工以及敢于谈论他们自身缺点的领导者将赢得下属的尊重。一旦员工信任并尊敬一个管理者,真正的进步就成为可能。
管理者应该能够帮助员工建立对未来的预期。对未来的预期,是影响员工行为的重要因素。预期分为预期收益和风险,也就是员工这样做将来会有什么好处,同时这样做又可能面临的问题。这些将影响员工个人的策略,如员工是否会将精力真正的投入到企业的成长中。
来看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
一只绰号叫“天下无敌”的猫把老鼠打得溃不成军,最后老鼠几乎销声匿迹。残存下来的几只老鼠躲在洞里不敢出来,几乎快要饿死。“天下无敌”在这帮悲惨的老鼠看来,根本不是猫,而是一个恶魔。但是这位猫先生有个爱好:喜欢向异性献殷勤。
有一天,这只猫爬得又高又远去寻找相好。就在它和相好癫狂时,那些残存的老鼠来到了一个角落里,就当前的迫切问题召开了一个紧急会议。
一只十分小心谨慎的老鼠担任会议主席,一开始它就建议必须尽快地在这只猫的脖子上系上一只铃铛。这样,当这只猫进攻时,铃声就可以报警,大伙儿就可以逃到地下躲藏起来。会议主席只有这么个主意,大伙儿也就同意了它的建议,因为它们都觉得再没有比这个更好的建议了。
但问题是怎样把铃铛系上去。没有哪只老鼠愿意去栓这个铃铛。到了最后,大伙儿就散了,什么也没做成。看来,给猫系上铃铛无疑是一个绝妙的主意,但对于一群已经被吓破胆的老鼠来说,这个主意意味着只是无法实施的美好梦想而已。
在企业中,也是同样的道理。
对于一个管理者来说,应该本着务实的精神,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让他的团队有一个可以实现的目标,而不是作出一个不可能实现的决定,同时管理者要对这个目标作出承诺。在承诺的同时,上级下之间要能够相互沟通,建立一个交流网络来寻求共同的价值观与信念。必不可少地,管理者能够以身作则,以自己的个人行为作为员工学习的典范。
许多公司现在也开始在一些社会议题上彼此互相合作,同时也透过一些公有与私有合伙关系的重组,以及制作各种保护环境,改善教育水准,发展提升医疗保健等计划,来回馈社会。在这里,就有许多机会,可以吸引各行各业以及各层面的优秀分子的注意。
通过领导者自己与下属之间的“互动过程”,有效地协调了子系统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这树立了领导权威,促进了系统的有序化。现代领导的本质正在于此。显然这种领导权威不是领导者个人素质的单独结果,而是领导者与下属双方相互作用的结果。
在中国企业发展的进程中,管理者更应该从博弈论中学习到发挥更大作用的方法与技巧。当然,由于职业化管理的条件不成熟,领导者惟我独尊的传统管理还将持续相当长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