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时,他突然看见在太阳的照射下自己的影子变得很长很长,于是小羊想:“我这么高,一定可以吃到那边树上的果子,那红艳艳的果子可是比白菜多汁又鲜美呢!”于是山羊朝苹果园奔跑过去。然而,等小羊到达苹果园的时候,已经正午时分了,日照当空,小羊的影子变成了很小一团,还只是躲在自己的身体下面,小羊左看看右看看,不得不感叹地说:“唉!原来我竟然是长得这么矮小的个头呀,这样怎么能吃得到树上的苹果呢?我还是回菜园去吃那肥嫩的白菜吧!大不了可以挤进那可恶的围栏。”于是,小羊转身向菜园跑去,然而等小羊再次跑到原来的围栏外的时候,太阳已经快日落西山了,这样,小羊的影子在太阳的斜照下又变得很长很长。小羊又前后左右看了看,很懊恼地说:“我为什么要回来呢?就凭我这么高的个头,肯定可以吃到树上的果子的呀!”
在这个故事中,小羊完全不了解自己的身高体型,又十分缺乏主见,它所作的决定却随太阳照射产生的影子的长短而不停地改变,到最后什么也没吃到,还白白地来回跑了好几圈。如果它能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身体有多高的话,早就想出办法挤进栅栏,也早就已经饱餐一顿了!可见,对于个人而言,了解自己对作出正确决定甚至立志是多么的重要!
曾国藩非常注重修身养性,注意培养自己的人格魅力。他的思想理论基础是中国古老的阴阳哲学,也即老庄思想。他认为“大柔非柔,至刚无刚”,“以才自足,以能自矜,则为小人所忌,亦为君子所薄”,“立身之道,内刚外柔;肥家之道,上逊下顺。不和不可以接物,不严不可以驭下”。他十分注重自身的人格修炼,在公务繁忙之余,如饥似渴地阅读了很多诗文。且依靠自己的人格魅力来吸引全国各地的优秀人才到自己的旗下,为其办事。
在争权夺利的政治斗争中,曾国藩也非常注重韬光养晦,才不外露,能不与争。他十分清楚功高震主,盈满则亏的道理,于是在其人生的风光时期时时抱有一种恐惧感,并且用阴阳平衡协调的道理,退让宽容别人,压抑自己,最终能够在看似风光实则危机四伏的政治生活中保全了自身和家人。
四、持之以恒不是说说就可以的事情
曾国藩一生勤奋好学,然而他小时候的天赋并不是很高,属于那种再普通不过的学生,但他一直以“勤”“恒”二字激励自己不断学习,最终才能成为了学识渊博的人。他的读书特点是:日课有程,持之有恒;博求约守,不拘门户;提要钩玄,善于概括;挈长补短,与时变化。除了对待自身这样严格要求外,在教育子侄上强调学习贵在持之以恒。他曾多次告诫其长子纪泽说:“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穷,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泊之观海,如牛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在这三者之中,曾国藩特别看重有恒。他教导纪泽说:“人生唯有常是第一美德。”其中常就是恒的意思。他还教导说:“学问之道无穷,而总以有恒为主”,“所虑者,第一怕无恒,第二怕随笔点过一遍,并未看得明白,此却是大病。”
或许你不知道“持之以恒”这个成语也是出自曾国藩的《家训喻纪泽》:“尔之短处,在言语欠顿讷,举止欠端重,看书不能深入,而作文不能峥嵘。若能从此三事上下一番苦功,进之以猛,持之以恒,不过一二年,自尔精进而不觉。”其实“持之以恒”这个成语不仅出现在此处,在曾国藩的很多文章和家书中都随处可见。
曾国藩不仅在做学问上严格律己,持之以恒。在其领兵打仗,尽忠报国时也持之以恒,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曾国藩曾率领湘军,奉朝廷之命去剿灭太平天国的军队。开始的时候他总吃败仗,几乎是打一仗败一仗。在鄱阳湖口一役中,湘军又打了败仗,他急得三次跳水自尽,然而都被人救起。这场战役之后,他上疏皇上表示自责。在上疏书里,他说自己“屡战屡败”,而一个幕僚建议改为“屡败屡战”,而皇上看了之后不仅没有责备他反而表扬了他。后来,他又集结自己的部队,重新组建、操练。而此时太平军的内部首领开始内讧,互相残杀,力量一天比一天消弱,曾国藩最终攻克了太平天国的重镇安庆,几个月后,又攻克了太平军的首都天京(现在的南京)。
持之以恒,做事有恒心,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虎头蛇尾,一曝十寒。事实上,任何成功,都不可能一蹴而就。俗语有云: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功到自然成”。一个人要想做出一番事业,必须具有持之以恒的品质。然而持之以恒并不简单。譬如说某人考研,刚开始考研的时候,他觉得自己会克服一切困难,坚持到最后,再难考的学校自己坚持下去也一定会考上。开始一两个月确实也能坚持下来,并且本着前松后紧的原则,每天的学习任务并不多。渐渐的他就放松了,英语单词太多了,今天心情不好,学不进去,就少记点,晚上或者明天再好好背诵好了;专业课的书看着太没意思了,不看了,什么时候提起兴致来再好好看,先看会儿小说吧,这可不难,看起来轻松极了。就这样一天一天的学习任务被积累起来。当时间飞快地流逝,离考研的日子越来越近的时候,心情也就越来越紧张,与此同时,学习计划也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改变,每天的任务加大了,然而懒惰的心情却来的越来越重了,本着学习时有兴趣才会效率高,一次又一次他选择了放松自己。当然这样的结果是可想而知的,该看的书没有看完,该背诵的单词没有背诵。最终考场上,他发现很多东西都见过,可是由于没有用心看,记得不牢,就答不出来了。回想考研的经过,他发现自己开始准备考研时候的决心和信心早就消失殆尽了。可见持之以恒是多么的重要。
你要持之以恒,首先就要战胜自己的惰性,惰性是每个人都具有的,你大可不必为了它而自卑,只要有坚强的毅力,坚持不懈,锲而不舍,坚持到最后一分钟,那么成功就在眼前。当然,如果觉得烦燥,觉得疲惫的时候,就放松自己,停顿下来,举步不前,那么就会前功尽弃,功亏一篑。
总之,无论做人做事,要想获得成功,达到理想目标,持之以恒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它不是说说就可以做到的,而是需要实际的行动,如果没有顽强的毅力和必胜的决心,成功就会在离你半步之遥的时候消失无踪。正如曾国藩所说:“人初做事,如鸡孵卵,不舍而生气渐充;如燕营巢,不息而结构渐牢;如滋培之木,不见其长,有时而大;如有本之泉,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
五、立志是自己的事
俗话说:师父领进门,修行靠自家。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主要依靠的还是自己。别人给的帮助再多,如果自己不认真努力地工作或者学习,那么也不会有什么成就。俗语有“癞狗扶不上墙”,意思是没有出息的人,没有办法扶助他长进。话虽难听,但是却是真正正确的道理。
曾国藩能够在学术上和事业上都取得很大的成就,靠的就是自身的志向宏伟和坚持不懈的奋斗。他很早就明白立志是自己的事情这个道理,从小以先贤为楷模,向自己的梦想挺进。他还教育弟弟也要立志靠自己。当他的九弟写信说自己与同窗刘霞仙相伴读书,以求长进时。曾国藩这样回信:“……然与之同居,亦须真能取益乃佳,无徒浮慕虚名;人苟能自立志,则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何必借助于人?我欲仁,斯仁至矣。我欲为孔孟,则日夜孜孜,唯孔孟之是学,人谁得而御我哉?若自己不立志,则虽日与尧舜禹汤同住,亦彼自彼,我自我矣,何与于我哉?”可见,曾国藩非常注重自我立志的重要性。
在当今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里,一个人无论从事什么行业,能力最重要。而能力是别人给不了的,别人可以帮助你,能力却是自己从无数次的失败和成功的经验中得来的。只有依靠自己的实力,才能抓住别人给的机会,获得成功。
一只小蜗牛问妈妈:“为什么我们一生下来就要背着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妈妈回答说:“因为我们的身体里面没有骨骼,只能在地上爬,却又爬不快,所以我们需要这个壳来保护我们!”小蜗牛又问:“那毛虫姐姐没有骨头,也爬得不快,她为什么不用背这种又硬又重的壳呢?”妈妈说:“因为毛虫姐姐到最后会变成蝴蝶,天空会保护她。”小蜗牛又说:“那蚯蚓弟弟也没有骨头,也爬得不快,也不能变成蝴蝶,他为什么不背着这种又硬又重的壳呢?妈妈笑着说:
“可是蚯蚓弟弟会钻洞,大地会保护他呀。”小蜗牛听了这些,哭了起来:“我们好可怜呀,天空不保护我们,大地也不保护我们。”
蜗牛妈妈笑着安慰他说:“傻孩子,别哭了,我们有壳呀!我们不靠天,也不靠地,我们靠的是我们自己呀!”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立志需要靠自己,不必羡慕别人的能力或者别人有什么靠山,而自己却一无所有,要知道,有了志向之后,要靠的是自己的能力,而不是与别人相比较。对于北京奥运会上获得金牌的奥运健儿们,我们只看到他们在台上的精彩的动作和近乎完美的表现,而不知道他们在台下的训练却是那么的枯燥与乏味是不全面的。
记得有个成功地获得了很多奖牌的运动员曾对记者说:“当我们训练时,感觉自己就像走在一片荒漠中,永远走不到边,一个动作需要重复千万次,才能达到完美,其间的痛苦和枯燥是常人所不能理解的。
虽然有教练的教导和陪伴,但是还是有很多人中途就退缩了,所以他们也就不会有什么成就。”
可见,要想成功并不是那么容易的,关键还是要靠自己。就像上文中所讲的小羊的故事,总是随着太阳照射下的影子而改变决定,最终什么都得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