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良闻郑胡口出如此骇人之言,面容变得十分严肃,他虽知大殿无人,但还是下意识的顾盼左右,环视周围,而后见真的空无一人,这才放下心来。
这时,郑胡放缓语气,又道:“当然,并不是真刺,而是假作截杀,还请俞良放心。”
俞良听完,凝神低声问道:“君上可是欲借此举,责问上将军剿匪不利,收其兵权?”
郑胡点了点头,认真答道:“正是如此!”
俞良低首,诚恳答道:“请恕臣下直言,天下谁人都能截杀赵女,但唯独君上与我党不可行此事!”
“为何?”
俞良反问道:“天下无不透风之墙,万事皆有迹可循。君上若遣人乔装盗贼路袭赵女,可曾想过万一事情败露,赵国会如何?”
郑胡闻言沉思。
俞良见国君细细思考自己之言,便继续进言道:“赵王宠爱其女,君上假意刺杀,想法是好,可若出了意外,赵女有事,赵王定然大怒,发兵伐郑,如此,盟好之事不但不成,反会与赵国结为仇雠,致使我郑国四面皆敌,陷入万劫不复之地,所以君上断然不可行此事!”
想到如此后果,郑胡不由一阵后怕,面容严肃,点着头说道:“确如卿言,是孤考虑不周。”
见郑胡听进自己进言,俞良眼中喜色一闪而过。其实,对于行刺赵女一事,他早有思考,但怕郑胡拒绝,一直不敢献策。如今见郑胡自己提及此事,俞良感到时机成熟,遂拍拍衣袖,伏地行了一礼,说道:“君上,关于行刺赵女一事,臣有事要奏。”
见俞良突然行此大礼,郑胡有所预感,迫不及待说道:“讲。”
俞良直起身子,正襟跽坐,说出一句出乎郑胡意料之外的话语:“其实君上大可不必亲自遣人去刺,君上只需静待,自然有人会做此事。”
“为何?何人?”
“君上可记得臣昔日所献拉拢庶子之策?”
“自不会忘。”
“会行刺之人,便是这些庶子。”俞良解开谜底,细细为郑胡叙述道:“庶子无缘嫡子之位,无法继承家爵,如今君上给了他们机会,他们自会感恩戴德,聪慧之人便会欲立大功以求官爵。如此,自会有人暗中帮忙对付上将军一党,也自会有人想到刺赵女以此夺上将军之兵。”
说道此处,俞良身体前倾,眼中流露出一丝危险的光芒。“所以,君上不必遣人乔装盗贼之流,反而要遣军士隐迹藏行,埋伏于要道,但不可直接保护赵女一行,否则戒备太过森严,行刺者便会打消注意。而后待赵女遭刺,立刻伏兵尽出,保护赵女安全,切不可让赵女伤及分毫。而且,行刺者勿论是真贼还是假盗,务必皆杀,不留活口!”
这是想要杀人灭口啊!
郑胡闻言,面上毫无表情,但心中倒吸一口冷气。魏其食谦谦君子,本以为其友人俞良虽放浪形骸,但也会如同他一般,有君子之风,没想到俞良却会进言如此狠毒之计。
但郑胡并未因此不喜,而是冷静的分析事情是否可行。他略作思考之后,问道:“可若是,庶子之中无一人想到呢?或是想到却不敢行事,卿又当如何?”
“不会想不到,也不会有人不敢做。”俞良见郑胡依旧以卿称呼,放下心来,轻轻一笑,继续说道:“既然臣能想的到,他们也定然想的到,他们就算想不到,臣也会使他们想的到。”
郑胡闻言,严肃的点点头,然后再问道:“可若是如此不分青红皂白的击杀当场,是否会寒了庶子之心?”
俞良再次开口解释道:“此事皆是庶子为邀功,自发所为,君上对此毫不知情,只是为保护赵女周全。就算行刺人有把此事告知他人,庶子也无法怪罪君上,只会感慨行刺人时运不济。”
见郑胡沉默不语,似有心动之意,俞良继续说道:“如此,无论是否成败,此事皆与君上无关,无论怎样查证也无法伤及君上分毫。哪怕庶子事情败露,也可指为栾裕残党,以此诛之。”
郑胡听到一敏感之词,于是复念一遍:“栾裕残党?”
俞良呵呵一笑,说道:“因先君国策,郑国诸多氏族豪门都与吴国有过联姻。指为吴逆,最为容易。”
说完,俞良收声,束手静坐,等候郑胡决断。
郑胡想了良久,终于慎重点头,缓缓说道:“卿此策缜密无缝,无遗漏之处,可行。”就是狠毒了些。
闻君上答应,俞良也松了口气,他直视郑胡,坦然问道:“君上可是觉得此策狠毒?”
郑胡被他一语揭穿心中所想,既不尴尬,也不视其如蛇蝎,只是平静与其对视,目光清澈如水,老老实实答道:“孤确实有如此想过。”
俞良闻言,恭恭敬敬拜倒在地,诚恳说道:“君上,其食乃至诚君子,为人光明磊落,所出之策,皆是堂堂正正之阳谋;臣虽与之友,但却是个逐利之徒,从于杂学,擅诡计急谋,会投机取巧,为达目的无所不用其极,只要功成,阴谋小道亦可。臣自知不讨人喜,君上若厌恶臣之行径,臣愿奉还官印,从此归隐山林,不问世事。”
说完,他解下腰间之印,保持拜姿,双手高举奉上,头也不抬继续说道:“其食那边,君上不必感到为难,自有臣去说明。”
郑胡见此,一言不发,沉默许久,随后,他起身离案,慢步走至俞良跟前,接过他手中上大夫之印,而后亲手为其系上。
“俞良,自你为上大夫,戴绶佩印起,便是孤之臣。此生都是!”郑胡一面说着,一面扶起俞良,替他整理好跪拜时弄乱的朝服。“所以此等辞官离别之言,孤今后不想再听!”
郑胡理好俞良衣服之后,归回原位,正襟跽坐,看着俞良隆重说道:“卿屡屡献上国士之策,鞠躬尽瘁,不曾负我,我亦当以国士待之,不敢负卿。”
“今日为国事纳卿策,若庶子为我行事,又因我而死,其罪皆在我。我自会去其坟前谢罪,厚待其家人,完成其遗愿。虽不能抵其命,但愿其能瞑目。”
说到这里,郑胡突然笑了笑,看着俞良说道:“卿或是毒士,但孤也不是好人。自伍城处置叛党,举起屠刀之日起,孤便有所觉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