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微微亮,在北海南门旁的避风处,一个火堆正在熊熊燃烧着,发出噼里啪啦的响声。士兵们围在四周,东倒西歪的依靠着取暖。这是哨兵们临时休息之地,今夜严政值班,他打了个盹后又起身走上了城楼。天明是警惕心最小的时候,也是敌人最容易发动奇袭的时候。
严政的到来,令士兵们不敢疏忽,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
张小山赶到城楼上时,正看到他注视远方,那是朝廷大军的方向。张小山走到他的身旁,问道:“严将军,有何发现?”
“有人来了。”严政指向地平线的尽头。
张小山急忙看去。一个白衣人骑着棕红大马而来,马上插着一面白旗。
“地公将军,请准许我出城杀了他祭旗。”严政回头对张小山说道。
张小山见只有他一人,后面无大军跟进,于是摆摆手说道:“让他进来,再杀不迟。”
“恐敌军有诈。”严政提醒。
张小山没有理他,而是命人将老者请来。
“此人必是敌军使者,说降而来。我军既然决意死战,何必听他多言?”严政激动的说道。
张小山反问道:“既然下定决心,为何怕他说辞?”
严政不再多言。
说话间,使者已到城下。张小山不愿让他看到己方守备状况,特意带着众人于城门内等候。
这是张小山在这个时代第一次见使者。史书和影视节目上的使者都能口若悬河,视死如归。等待他们的不是刀斧队就是热油锅。而他遇到的这个更惨,还没见面差点就被严政杀了。可见使者是个多么招人恨的职业啊。
高达数米的深红色木制城门缓缓打开,吱呀作响。使者是一个中年男子,脸颊瘦削,一双小眼滴溜溜的乱转。他骑在马上,昂然而入。那种目空一切的表情看了就想让人揍他。
张小山看到路两旁的士兵早就恨的牙痒痒,但是使者却神情自若,还高呼道:“张宝将军何在?”
严政悄悄对张小山说道:“要不要我现在上去宰了他?”
张小山轻轻摇了摇头,微笑着说道:“张某人在此。”
使者骑行到他的面前,并不下马。群情更激愤了。只见使者居高临下,责问张小山:“张宝将军何时准备投降?”
此言一出,众人纷纷拔出利剑,指向了使者。张小山示意众人稍安勿躁,然后对使者说道:“为何我必须投降?”
众人怒目圆睁,等待他的回答。
使者看了看众人,又看了看张小山,说道:“上次皇甫将军屠杀黄巾俘虏还是数月之前吧,难道你们都忘了?现在投降,还能保你们不死,朝廷赦免死罪。一旦开战,全军一个不留。张宝将军,你们从下曲阳逃到这里不累吗?真想被赶到海里啊?“
一席话,众人沉默了,也是因为说到了众人的痛处。那场大屠杀仿佛人间地狱一样,十来万人,说没就没了。而执行这一切的皇甫嵩,还将尸首堆成了一个小城,做成了景观,真是一个残忍的怪物。难怪黄巾军闻皇甫而色变。
张小山对身后的严政说道:“去杀了他。”
使者见到严政走来,突然大笑起来,说道:“杀了我,你们就没有回头路了。”
话音刚落,一剑斩下,头颅掉落马上,喷溅的鲜血惊的马儿不住的嘶鸣后退。
张小山也举起了手中剑,对众人说道:“死战尚有一线生机,除此,我们别无他路。今天,我们就用他的血祭旗。”
众人纷纷举剑响应,士气高涨。待众人离开,张小山总觉得哪里不对劲。难道敌人派使者来,就是为了让我们更团结吗?他对身边的老者说道:“军师,你觉得他真的是来劝降的吗?”
老者摇了摇头,说:“暂时还看不出来,不过,如果真是敌人的计谋,恐怕会是一个很大的计谋。”
“你觉得呢?”张小山问严政。
严政笑了笑说:“至少帮助我们下定决心了。”
一个时辰后,牛角号吹起,城门外敌人浩浩汤汤的行来,盾枪兵走在队伍的最前面,其后是弓箭兵、投石车、攻城车和云车,骑兵行走在队伍的两侧,一旦敌人的防御工事被打开缺口,骑兵能随时冲进去。由于带着大量攻城器械,队伍行进缓慢。许久才走到城门前千步左右。领头有四位将军,分别是皇甫嵩、朱儁、曹操和刘备。
张小山和老者在城楼上细细观看,张小山惊讶的对老者说道:“敌人看来是想猛攻此门?”
老者对张小山说:“地公将军,也许是佯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