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届柏林奥运会(1936年)
本届奥运会前的7月20日,在奥林匹亚举行了隆重的火炬点燃仪式,12名身着希腊民族服装的少女在乐曲伴奏声中点燃了第一支火炬。国际奥委会前主席顾拜旦亲临会场,并发表了演说,随后正式开始了每人手持火炬跑1公里的火炬接力。火炬传送情况如下:7月20日-25日于希腊境内,全程1108公里;7月25日-26日于保加利亚境内,全程238公里,7月26日-28日于南斯拉夫境内,全程575公里;7月28日-29日于匈牙利境内,全程386公里,7月29日-30日于奥地利境内,全程219公里;7月30日-31日于捷克斯洛伐克境内,全程282公里;7月30日-31日11时45分火炬抵达东道国,又传送了267公里,于8月1日零时35分到达柏林。从奥林匹亚至柏林运动场,全程3187公里,参加接力的共3331人。8月2日火种再由帆船运送到帆船比赛地点基尔港,3日下午燃起。从本届奥运会起,点燃奥林匹克火炬是每届奥运会开幕式不可缺少的仪式之一。
柏林是欧洲名城和重要的国际交通枢纽之一,是德国的首都,也是希特勒梦想称霸世界的大本营。第十一届奥运会于1936年8月1日至16日在这里召开。共有49个奥委会成员国和地区,3963名运动员(331名女选手,3632名男选手)参加19个大项129个小项的竞赛。女选手的人数在不断增加。
本届奥运会还首次通过电视的方式向全世界进行报道。25个大屏幕被架设在柏林各处,允许当地人免费观看比赛。篮球、独木舟和手球都首次亮相奥运会,与此同时马球则是最后一次在奥运会中露面。美国13岁的格斯特林在3米跳板项目赢得金牌,她保持着夏季奥运会历史上最年轻的女子金牌获得者的纪录。年仅12岁的丹麦选手因格-索伦森在200米蛙泳比赛中夺得铜牌,她也是迄今这个项目上最年轻的奖牌获得者。
中国派出了由总领队王正廷,总教练马约翰组成的100多人的代表团,其中运动员69名(女子2人),参加了田径、游泳、举重、拳击、自行车、篮球和足球6个大项的比赛。另外还派了一个武术表演队和一个体育考察团。但是运动员却未经挑选和训练。
在柏林举办的第十一届奥运会,使纳粹德国捞到一大笔政治资本。希特勒及其党羽趁机制造了德国繁荣昌盛、热爱和平的假象。但强烈的军国主义和种族主义气氛,使许多参加本届奥运会的人们感到不安。果然,三年之后,纳粹德国发动了侵略战争,并挑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许多国家的体育界人士一致认为,决定在柏林举办奥运会是国际奥委会犯下的一个历史性错误。二十年之后的1956年,国际奥委会在庆祝现代奥林匹克运动60周年的时候,当年亲赴柏林考察的奥委会主席布伦戴先生,却也不得不检查了1934年所犯的这个错误,承认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的喧嚣气氛笼罩了本届奥运会,产生了可悲的后果。
(第十二、十三届奥运会因战争停办)
第十四届伦敦奥运会(1948年)
1945年二战结束了,是年10月,英国奥委会向国际奥委会申请于伦敦举行第十四届奥运会。当时战火刚刚熄灭,各国正忙于战后工作,申请主办的仅伦敦一家。英国轻易地获得了主办权。
运动会于1948年7月29日至8月14日进行。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断了12年后举行的首届运动会,是奥林匹克运动的新起点。
1937年日本发动了侵华战争,日本奥委会在军方压力下,不得不宣布1940年日本无法举行奥运会。在这种形势下,国际奥委会才决定将夏季奥运会会址改在赫尔辛基,会期定在1940年7月20日至8月4日。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1940年1月1日芬兰通知国际奥委会放弃主办权。随后,战火遍及欧洲和世界各地,第十二届奥运会也就随之流产了。
二战前夕,国际奥委会还选定了第十三届奥运会会址。1939年7月6日至9日国际奥委会伦敦会议将运动会会址选在伦敦。但是这届奥运会也因战争而未能举行。
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使原拟在1916、1940、1944年举办的三届奥运会成了空白,人们把这几年称为奥林匹克运动史上最黑暗的年代。它毁掉了奥运会,也扼杀了世界体育的发展。
第十四届奥运会于1948年7月29日至8月14日在英国伦敦举行,这是继法国巴黎之后伦敦成为第二个两次举办奥运会的城市。
人们在长期的战争中,饱尝了家园被毁、亲人死去的痛苦,但在这里又领略了和平和友谊的幸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不少国家摆脱了殖民统治。它们虽来不及派训练有素的选手参赛,但纷纷应邀参加了这次盛会。本届参赛国家和地区达59个,这是一个创纪录的数字。运动员共4099人,其中女子385人,也是以往历届所不及的。中国派出了33名男运动员参加了篮球(10人)、足球(18人)、田径(3人)、游泳(1人)、自行车(1人)共5个项目的比赛,未能取得名次。德国、日本因系第二次世界大战策源地,被剥夺了参赛资格。本届奥运会项目与上届基本相同,只取消了手球和首次列入的女子皮艇。本届比赛的成绩普遍不好,总共只破了4项世界纪录,射击、游泳各1项,举重2项,而田径这样一个开展普及、单项众多的项目,却1项世界纪录也未破,这在奥运会史上是绝无仅有的。成绩水平低的原因是显而易见的。一些优秀运动员,有的年岁大了,有的已在战争中死去,而年轻的选手尚未成熟;另一个原因,是战争使整个世界大伤元气,对体育事业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但是,本届奥运会仍出现了一些值得一书的人物。有“飞行荷兰人”之称的荷兰女选手布兰克尔斯-科恩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弗兰西娜·布兰克尔斯-科恩,昵称范尼,原名弗兰西娜·科恩,婚后改名。12年前她参加柏林奥运会时,还只是年仅18岁、闺中待嫁的少女,而这次已是年过三十,双儿绕膝的中年妇女了。在柏林奥运会上,她成绩平平,仅获跳高第六,4×100米接力赛第五。但是柏林奥运会后,这位田径史上的多面手,在100米跑、80米栏、跳高、跳远等项目中都先后创造过世界纪录。因当时战火纷飞,奥运会停办,她无缘与世界强手争雄。
这次,她虽然华年已过,但是壮心不已。她报名参加了4个项目,8月2日100米赛中,她第一个到达终点,成绩是11秒9,比最接近她的对手快了0.3秒。裁判形容她疾跑如飞,“荷兰女飞人”的美称就是这样获得的。但是,100米轻易取胜,并未能减轻即将到来的80米栏赛对她的压力。她心神非常不安。她的主要对手英国的莫雷恩·加德纳,虽然最好成绩比她还差0.2秒,但其年纪要比她几乎年轻10岁,又占有东道主之利,前途真难以预卜。在起跑线上,她由于思想紧张,脑子里一直在考虑如何战胜加德纳,以致连发令枪声也没听到,直到对手跑出1米远后才奋起直追。跨第五栏时她终于赶上了加德纳,两人同时到达终点,成绩都是11秒2。冠军谁属,只好等待裁判裁决。突然乐队奏起了英国国歌,她感到浑身无力。夺冠已经无望了。差不多也就是这个时候,加德纳跑来向她祝贺。一场虚惊过后,才知原来乐曲是为了欢迎英女王莅临而演奏的。在200米赛中,她较轻松地获得了冠军。最后1项4×100米接力赛,她跑第四棒,又为荷兰队夺得冠军作出了重要贡献。在这届奥运会上她总共获得4枚金牌,成为与柏林奥运会上欧文斯齐名的人。
在游泳比赛中,丹麦女子游泳选手格雷塔·安德森获得了1枚金牌和1枚银牌。但她闻名于世,不得力于这次比赛,而是她后来的生活经历和成就。伦敦奥运会后,她患了严重的关节炎,在很长的时间内只能拄着拐杖走路。可是她以顽强的意志终于战胜了病魔,重新站了起来。1957、1958年她两次成功地游渡英吉利海峡。1958年,她又从卡塔林岛游往文森特角,全程33.8公里,只用了10小时。在游到文森特角后,格雷塔只在水中休息了17分钟又往回游,总共花了15小时36分钟,这一举动轰动了世界。
在1936年夺冠的两位选手时隔12年后成功卫冕,她们是参加女子花剑项目的匈牙利选手埃莱克和参加加拿大式双人1000米赛艇的捷克斯洛伐克人博尔扎克。
本届奥运会第一次设立了女子皮划艇比赛,田径项目增设了女子田径200米、跳远和铅球。
女子单人500米皮划艇项目
冠军:科荣·霍夫(丹麦)
亚军:阿莉达·安科-多德(荷兰)
季军:弗雷德瑞克·斯彻温格(奥地利)
女子田径200米
冠军:弗朗席娜·布兰克斯-科恩(1918年—2004年),荷兰田径运动员,因在1948年伦敦夏季奥运会夺得女子200米、女子100米、女子80米跨栏、女子4×100米接力四枚金牌而闻名。而此时她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由于当时社会并不尊重女性运动员,一些人戏称她为“飞速的家庭主妇”,而她却用出色的表现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除了在奥运会获得四枚金牌以外,科恩5次获得欧洲锦标赛的冠军、58次获得荷兰锦标赛的冠军,共创造了12个世界纪录。1955年科恩退役,后担任荷兰女子田径队负责人。1999年,国际田径运动联合会授予她“本世纪优秀女性运动员”称号。
亚军:奥德丽·威廉森(1926年生),英国200米短跑运动员,参加1948年伦敦奥运会获得该项目的银牌。
季军:奥德丽·派特森(1926—1996年),后改名为奥德丽·泰勒,美国短跑运动员。奥德丽在1948年奥运会200米短跑项目获得铜牌,是美国黑人女运动员在奥运会摘取奖牌的第一人。1949年她被业余田径联合会授予年度最佳女运动员,婚后定居在圣地亚哥,开办了田径俱乐部,共培养了超过5000名青少年田径运动员。
跳远
冠军:奥尔加·基亚马提(1924年生),匈牙利跳远运动员,参加1948年伦敦夏季奥运会获得该项目冠军。
亚军:No mi Simonetto de Portela(1926年生),阿根廷跳远运动员,参加1948年伦敦夏季奥运会获得该项目亚军。
季军:安-布瑞特·雷曼(1922年生),瑞典跳远运动员,参加1948年伦敦夏季奥运会获得该项目铜牌。
铅球
冠军:麦克丽娜·奥斯黛米耶(1922—2001年),法国田径运动员、钢琴家。她生于法国,童年在突尼西亚度过,在那里她开始学习钢琴,由于刻苦努力加之极高的天赋,她很快就脱颖而出,并被派回法国专门学习钢琴。二战爆发后,她回到突尼西亚,开始参加篮球和田径比赛。
战后,她成为一名专业的运动员,开始参加多个项目的比赛,赢得了法国锦标赛投掷、跳高、跳远和赛跑等项目的金牌。在此期间,她还坚持钢琴练习,多次赢得钢琴比赛第一名。
1948年伦敦夏季奥运会是奥斯黛米耶运动事业的顶峰,她在女子标枪和铅球比赛中获得金牌,获得女子跳高的铜牌。虽然没有像荷兰选手弗朗席娜·布兰克斯-科恩那样在一届奥运会中获得四块金牌,但在此届比赛中奥斯黛米耶仍然绽放出夺目光彩。
亚军:艾米利亚·皮西尼尼(1917—1979年),意大利田径运动员。在1948年夏季奥运会中获得女子铅球项目的亚军。此前她在1946年欧洲锦标赛中获得此项目的铜牌和跳远项目的第四名。
赫尔辛基第十五届奥运会(1952年)
伦敦奥运会前一年,即1947年6月,国际奥委会于斯德哥尔摩就1952年奥运会会址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此时世界一些城市对主办奥运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与第十四届奥运会只有伦敦一家申请形成了鲜明对照的是,第十五届则有赫尔辛基、阿姆斯特丹、雅典、底特律、明尼阿波利斯、洛桑、费城、斯德哥尔摩、芝加哥9个城市同时提出了申请。通过投票表决,赫尔辛基赢得主办权。
芬兰这个国家虽然人口不多,幅员不大,但体育运动相当普及,在冬、夏奥运会都取得过优异成绩。1952年的夏季奥运会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举行,有来自69个国家的4925名运动员参加比赛,其中包括518位女性运动员。
本届奥运会可说是大面积丰收的一次运动会。以破世界纪录为例,举重有5项,射击有2项,游泳有1项。田径更是突出,男子全部24个项目有21项打破或平奥运会纪录。其中三级跳远、链球、十项全能和4×100米接力均为世界新纪录;女子9个项目,有8项奥运会纪录被刷新,其中200米跑、80米栏、铅球和4×100米接力创世界纪录。有的项目是一破再破,如女子铅球,破奥运会纪录的为21次,这在奥运会史上是极为罕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