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616700000025

第25章 电视诗歌与散文(2)

【第二章】追求

为人妻、为人母是女人的自然法则,而对事业的追求却是每一个女人自己的选择。

——许起华

有人说,女人的别名是弱者,于是不甘示弱的女性们愤怒了——女人不是弱者!其实强也好,弱也罢,不过是一种生存的方式,或者叫生命的状态。许起华从不和别人争高低,她的选择不是强,也不是弱,是执著,她执著追求一个梦,一个女画家的梦,她要让自己生存得更有价值,在追求的过程中获得生命愉悦和满足。

早年,她曾在西昌电影公司从事宣传工作,尔后又到攀枝花市电影公司画电影广告。说难也不难,照葫芦画瓢这样的功夫,她是游刃有余。1981年调到四川美院,在这有着浓郁艺术氛围的环境中,沉寂在她心中的艺术种子开始萌动。她要追求自己的艺术风格,画自己的画,创作有别于他人的作品。兴奋、躁动、不安,最终归于沉寂,这一沉寂就是十年。十年来,她在生活上用减法,减去了休息和娱乐;在事业上,她用加法,不断给自己加码,春夏秋冬,寒去暑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都市的喧嚣中,她寻求宁静,在自然中,她寻找美,在笔墨和色彩的融合中她找到了和谐。终于,她的花鸟画成了气候,登上了中国画的艺术殿堂。

【第三章】圆梦

人需要真诚,艺术需要真诚,只要你真诚地耕耘,那么,收获的将是真诚的硕果。

——编者

十年的探索,十年的耕耘,许起华终于在高手如林的四川美院举办了个人画展,圆了她画家的梦。

一百多幅作品向人们展示了一个许起华的艺术世界,每一幅画都在向人们诉说一位东方女性的艰苦跋涉的故事,每件作品都印证了一个真理:有志者,事竟成。

许起华的作品具有浓烈的抒情性,这与她扎实的文字功底和丰富细腻的内心世界相吻合。一诗一画均是她情感的流露,温馨,自然,纯美。

在构图上,许超华不因袭传统花鸟画布局上的“S”形、“井”字形或“十”字形的规范,而是另辟蹊径,力图寻找一种新的构成符号和排列组合。皴、擦、点、染为我用,布局设计随心所欲,使其作品具有现代构成的韵味。

她充分运用色彩的表现力,借鉴西画的光影变化及透视关系,以墨色进行明暗渲染,将西画中艳丽丰厚的色彩与具有传统水墨意味的形象相结合,增加了画面空间的表现力。因势利导地揉进添加剂,又使画面产生一种特殊的肌理效果。温润柔美的色彩和别具一格的形式美,构成一种宁静恬美的意境。

欣赏许起华的作品,犹如走进一个温馨的女性的世界,正应了那句老话:人如其画,画如其人。

【后记】

人生是一个过程,一个寻找的过程,一个奋斗的过程。得到了容易满足,倘若他(她)不断地奋斗,不停地寻找,那么,他(她)就是一个永不满足的人,许起华就在其中……

——编者

撰稿:徐先贵、吕兰

编导:徐先贵

摄像:徐先贵、向纯

播音:刘磊

插图:符柳

主持人:观众朋友,这一期的节目就播送完了,谢谢您的收看,我们下周星期三再见!

责任编辑:徐先贵

编辑:徐先贵、圆圆

主持人:顾萌

音乐:王萍

制作:王玉环、陈邦永

制片:缪玄明

监制:张安弟、钟季和

四川电视台文艺部

一九九六年十二月

生命的迸发——史忠贵的墨迹世界

徐先贵

曾经,他活跃在画坛。有一天他沉默了,沉默在他的墨迹世界;十多年过去了,今天,他终于爆发了……

——题记

在这些圆转折射的姿态中,在这些深浅浓淡的墨迹里,隐喻着他对生命的咏叹,隐喻着他曲折艰辛的寻找历程,他在寻找,寻找自己的艺术语言,寻找自己生命的载体。

多少年来,史忠贵没有醉心于对西方表现形式的猎奇和模仿,也没有驱赶文化寻根的大潮,他孤独地享受着寂寞带来的宁静,用心灵去感受生命的律动,于是,他的梅……

“与其说我落在纸上的是笔迹墨痕,毋宁说,那就是我沸腾的热血和燃烧的生命”!

——史忠贵

史忠贵爱梅,爱枯干新枝的梅,老树新花的梅,九死不悔的梅,从梅的枝干上,史忠贵体味到了生死拼搏的大痛快,人生的大欢畅,感悟到了涅槃的新生,痛苦的欢乐,失败中的收获。

那曲曲折折,伤痕累累的梅桩;那昂然挺拔,斑驳陆离的枝条;那生机勃勃,参差错落的花蕾,不正是生命的象征么?

于是,我们读懂了他的墨梅,明白了他为什么都以魂来命名,诸如:冰魂、墨魂、诗魂、香魂,乃至国魂。

史忠贵的梅,以其无修饰的墨色,新颖的构思,生动的气韵,表现出独到的意境。

读他的梅,不禁让人想起了屈原的“九歌”,郭沫若的“凤凰涅槃”;联想到了黄河、长江、长城,乃至我们历程沧桑的中华民族。

传统是座山,背上它步履维艰;登上山巅就是一种超越;然而,脚下的根基仍然是传统,这种“传统”与守旧无缘。

史忠贵是一个不安分守己的人,他时时都在想突破传统界定的规范,突破世俗架起的篱藩。他的墨梅,是他遵循传统,又不墨守成规而表现出的汪洋恣肆豪放之美。

中国画的精髓是天人合一……无论画家描山绘水,还是创作动物花鸟,无不试图将自己的人生体验,喜、怒、哀、乐寓意于表现对象中……

——编者

史忠贵画猫,不仅有猫形,更具有人味,他的猫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猫科动物。经过他夸张变形的猫,在这似与不似之间,展示出的是人间百态。

艺术没有终极,生命没有终极,艺术家用心灵去创作,用作品和世界对话,艺术需要完美,而完美是个目标,也许,追求仅仅是个过程,过程就是艺术家的世界,就是史忠贵的墨迹世界。

1994年2月于成都

从散文写作方法和电视形式来研究电视散文,电视散文更像心理电影或意识流电影。其特点是随着心理活动与意识的流动将影像逐渐展开,著名导演王家卫的系列电影,其艺术手法和散文类似,欣赏他的电影可感受他的文化底蕴和散文功底。散文追求的是以小见大、一叶知秋,一滴水可见太阳,管中窥豹,故此散文创作往往是从不起眼处着眼,从普通平凡小事中着手,以发自肺腑的真情实感来谋篇布局,结构文章,组建影像。几年前,笔者以电视人的思维方法创作了一篇散文以怀念自己的母亲。母爱是伟大的,母亲把我们带到这个世上,不仅把我们养大,而且教我们做事、做人,而这些都是通过一些普通、平凡的小事呈现出来的。母亲是中华民族千千万万个母亲中的一员,普通得不能再普通,正是母亲用她博大的母爱支撑我们立于这天地之间,她的身上折射出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给天国母亲的一封信

徐先贵

母亲,您在天国还好吗?

您已经离开了我二十个年头了。

记得您临走前的那天晚上,在那间破旧的老屋,您躺在床上,屋里只有您和我。

秋雨下了几天,几天;母亲那时已经病得很重。老中医说:“您是积劳成疾,没有特效药”;您说,您是久病成疾,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脱。其实,母亲已经几天没有进食了,仅靠点糖水和米汤维持生命。母亲已经没有过多的力气和我说话,我躺在您床边的一副马架上,默默地陪您度过最后一宿。

脚下一柱蚊香,袅袅地飘着轻烟。

夜半,天渐渐地有几分凉意。母亲怕儿着凉,竟从自己身上拉下薄被的一角,盖在儿的身上,轻轻地对我说:“睡吧,睡吧,我没事,你明天还要上班。”

天亮了。该到上班的时候了。母亲忽然来了精神,伸出那双近乎干枯的手,在儿的头上抚摸,“去吧,去吧,去上班。”

上班是公家的事,生病是私人的事,母亲从来都分得清。

我真的不愿意离开您啊,母亲。临出门时,我回头望了一眼,您用深陷的眼睛,目送着儿出门,手还不停地摇摆着,“去吧,去吧。”

没想到,这一瞥,竟成了永诀。

母亲,您曾无数次地对儿说:“幺儿是要给我送终的。”为母亲送终,是我们母子生前的约定。

下班了,我匆匆地赶回家,远远地就听见哭声,大姐对我说,母亲的病是下午2点左右恶化的,在去医院的路上就走了。

母亲安详地躺在一方木板上(按习俗,去世的老人是不能躺在床上的),头软软的,手软软的,全身都是软软的,尚有几分余温。

我怎么也不相信,母亲就这样走了。

我不停地摇晃着母亲的头,大声地喊叫:“妈,我回来了,我们不是约好的吗,不是说好的由我给您送终的吗?”

妈,我回来了,您怎么就走了呢。妈呀……喊,母亲没有回答;哭,母亲也没有回答。

我真后悔呀,那天我真不该去上班,真应该守在母亲的身边,陪您走完最后一段时光。

母亲走了,用她那双曾被摧残过的小脚走完了73个年头,母亲最大的愿望就是儿长大成人后有出息。

妈呀!就在儿刚有一点出息的时候,您却走了,您走了,儿心不甘啊!

我在家中排行老五,母亲您在41岁的时候把我带到这个世界。

俗话说:“皇帝爱长子,百姓爱幺儿。”也许因我最小,最弱,又是老来得子的缘故,您把全部的心血都倾注在儿的身上。

母亲一生唯一的牵挂就是我这个不孝之子,希望我能够顺利长大成人,长大了有出息。

我小时候很调皮,常到大河里去游泳。母亲害怕我出事,一到夏天总是战战兢兢的,想出了在我背上用墨水画圈的办法,禁止我下水。那时,儿哪知道母亲的心啊,总是背着您下河游泳,每次回家又对着镜子,悄悄地画上墨水。有一次,终于露了破绽,母亲说:“黄荆条子出好人。”但母亲的手高高地举起又轻轻地放下,两眼噙着泪花。

我还记得六一、六二年最困难的时期,城市居民的口粮已降到了每月仅26斤。许多家庭都实行了分餐制,我家也不例外,每顿饭,母亲总把自己的一份匀一半给我,说我在长身体。母亲的身体却越来越虚弱,用手在脚上轻轻地一按,就是深深的一个窝。

那时家里穷啊,唯一值钱的东西,就是母亲陪嫁时的一间古式大花床,那床雕梁画栋,锱金龙凤,占据了半间屋,母亲把它换成了30元人民币。

母亲的手很巧,哪怕是一点老叶菜根,母亲都会做得十分可口,让我们充饥。东拼西凑一点布料,母亲会做成儿足下的鞋,身上的衣。

母亲常说:“做人要心调(换)心,夫妻要心调心,儿女要心调心,同事朋友也要心调心,吃得亏,才能打得堆。”

母亲常说:“天干饿不死手艺人;叫花子贬了成讨口子;为人不做亏心事,不怕夜半鬼敲门。”

母亲常讲:“孝子安安送米”的故事,还有都江堰的“望娘滩”……

母亲一定还记得,儿十七岁下乡当知青,您怕儿在乡下吃亏受累,用您那双小脚走20多里的山路到儿插队的生产队。

您把口攒肚落的粮票换成农村稀缺的打火石、电池,分送给村上的干部和农民。

母亲陪着儿在乡下插队,儿下地干活,您就给儿煮饭、喂鸡……

直到今天,我还时常记起在乡下的屋子里,在昏暗的油灯下,母亲一针一线地为儿缝补衣裤;还记得母亲为生产队的乡亲们缝制衣服,乡亲们向您道谢的情景。

母亲还记得吗?那年寒冬腊月,您和我们一大群知青,从乡下搭一辆货车回城,车厢没有一点遮挡,寒风刺骨,母亲蜷缩在车厢里紧紧地和儿靠在一起,把身上仅有的一点热量传递给了我这个还不懂事的知青儿子。

母亲常说:“娘肚里有十个儿,十个儿肚里没有一个娘”。是呵,我愧疚呵,从小到大没有给您老人家做个一次生,祝过一次寿;而儿的生日,母亲总是提起。记得小时候,即使是困难时期,每年到了我的生日,母亲总会变戏法般地给我煮上两只鸡蛋,让我独享。您还笑眯眯地说:“吃吧,吃吧,你又大了一岁。”一直到我成家立业之后,只要母亲送来两个煮好的鸡蛋,我就记起了我的生日。母亲,您走后,再也没有谁给我送鸡蛋,我也再没有做过生。

母亲还记得吗,儿从农村入伍,离开您到几千公里外的北方当兵。临行时,您送儿到兵站,您一再叮嘱儿到部队后不要想家,好好干。我一走就是三年,三年的时间,每次收到您口述、请人代笔的家信,都说家里很好,什么都别挂念。

儿退伍了,工作了,后来又去读书了,儿开始出成绩了,经济也开始宽裕了。可您,却撒手人寰,离我而去,儿想尽孝道,不能啊!

儿每一次取得成功,都想告诉您。但是,母亲,您听得见么?

唯一寄托的方式,就是焚几炷香,烧几摞纸。望着袅袅的青烟和燃烧的冥币,儿只有在心里默默地呼唤:母亲,儿想您啊!

又是清明时节,我又到了郊外,母亲最后的宿地。淋着雨、望着天,我清楚地知道,母亲早已走了。

但我真愿意相信,人过世以后,灵魂还在,天上真有那么一个灵魂居住的国度,母亲就在那里注视着儿。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看到左邻右舍合家欢乐,高堂在上,我不由生出几分莫名的惆怅和悲凉。母亲,儿想您呀!

母亲,您在天国还好吗?

2004年重阳于浣花溪畔

(此文曾获全国散文大赛一等奖)

第二节 电视诗歌

电视诗歌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探索性的艺术样式。诗和电视结缘,拓展了电视的视野,同时也拓展了诗的舞台。电视诗歌的创作借助于诗的属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诗的比、兴、赋,正是电视在寻找的表现形式,故此,诗的艺术创作和文学血统注入电视传媒,又使电视提升了自己的品味。从某种意义上讲,在电视诗歌这块新开垦的处女地上,电视工作者有了更广阔的施展才能的空间。

我国是诗的国度,诗在悠悠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随波荡漾,每个时代都有其代表作。品读诗歌是一种感官的愉悦,也是一种艺术享受,诗从民间到庙堂,又从庙堂到民间,但无论如何,诗歌在演变,在生长。诗是时代的一面镜子,折射出那个时代的精神风貌。诗为事而作,为情而歌。

当下,电视媒体的发展已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电视已不是一个简单的载体,已经成了人们生存的一种方式。因此,诗歌的精神植根于电视传媒之土,是诗歌发展的一种需要和必然。

同类推荐
  • 中国人的性格

    中国人的性格

    本书作者通过列举不同的中国人的性格特征,从一个侧面揭示了我们民族传统性格。作者在中国生活了22年的经验为基础,诚实而仔细地分析了中国人性格的多个侧面。
  • 可爱的80后

    可爱的80后

    所谓80后,是指出生在1980~1989年的人群。作为一个时代的象征,80后的实质意义远远超过80后的字面含义。因为,80后代表着一个时代的变迁,代表着这一群体的喜怒哀乐。其性质与60后、70后一样,具有深深的时代印痕。其实,所有的80后,就像我们的小弟小妹一样,有着成长时的幼稚、有着不被理解的苦恼、有着桀骜不驯的叛逆。我们无需担心,也无需责怪,80后就是80后,他们将是民族的脊梁,将是时代的砥柱,必将肩负起时代赋予他们的责任,勇立潮头!
  • 博弈论的诡计大全

    博弈论的诡计大全

    弈论的目的在于巧妙的策略,而不是解法。我们学习博弈论的目的,不是为了享受博弈分析的过程,而在于赢得更好的结局。博弈的思想既然来自现实生活,它就可以高度抽象化地用数学工具来表述,也可以用日常事例来说明,并运用到生活中去。博弈时时存在,它就在你的身边。
  • 社会学精要

    社会学精要

    “这本书是我在美国匹兹堡大学学习期间(1982-1988)撰写的一部旧作。当时,我刚刚从历史专业转到社会学,对与社会学有关的一切充满了好奇心和热情。所以这是一部刚刚接触社会学的人的充满探索新领域的热情的试笔之作。对于同样刚刚涉入社会学领域的人们,这部书对他们了解这门学科的主要人物和名著、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或许会有一些帮助。”本书介绍了社会学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八位代表人物,九部经典著作,讨论了社会学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
  •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概要-明礼篇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概要-明礼篇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全党全社会必须共同承担的重大任务。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切实担负起政治责任,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领导。要把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胡锦涛
热门推荐
  • 来至地球的冒险者

    来至地球的冒险者

    一群群穿游戏异界的地球人,在异界不断复活屡战屡死的故事。
  • 寸道

    寸道

    方寸之道非大道,却不输于大道。以方寸之功,可敕丈高邪魔。方寸之术非道术,却不弱于道术。以寸脉之力,能破奇术万千。-------------------------------------新书求关爱,求收藏,有的帮忙多砸两张。孚尘拜谢!--------------------------------------
  • 我姑是恒宇四皇

    我姑是恒宇四皇

    陈从穿越了。有个疑似恒宇四皇之一的姑姑。姑姑在陈从体内种了一口鼎,吸力超强。陈从跟姑姑学了两年推拿,能帮人开经活络。这个世界很危险,城外全是怪兽,吸力超强的鼎只能自保,还好陈从有个系统,每炼掉身上一根毛发身体灵魂就呈几何级增长。那么问题来了,要炼掉身上的毛发,是从头发开始好呢,还是从眉毛开始好呢?
  • 别让管理败在穷忙瞎忙上

    别让管理败在穷忙瞎忙上

    在我们身边,不乏夜以继日加班、身先士卒的管理者,他们一边用“拼命三郎”的精神工作,一边抱怨下属的能力不够。也有一些管理者,自己不懂管理瞎指挥,害得员工东跑西颠,还完不成任务,要赔上周末和假期。团队管理的本质不是管理者事必躬亲,什么都懂。不是整个团队以晚下班、常加班为荣,以朝九晚五、准点走为耻。而是要求管理者高瞻远瞩、统筹全局。对一个管理者来说,忙不是他的功劳,忙不是他做不好管理者的理由。定计划、分任务、跟踪检查,促成团队目标完成,才是管理者的本职工作。
  • 让人花式大哭的洋葱

    让人花式大哭的洋葱

    这是一个糟糕的故事。——————————
  • 心缝

    心缝

    跌宕起伏的世界,这故事为何而起,又该怎样结束?分崩离析的家园,透过指缝看到的,是否只剩下漆黑?人心存在狭缝,世界存在缝隙。他不说愿看到活在绝望里人们的泪,所以他才出现在这里。可他总在掩饰着什么?又在隐藏着什么?他的名字是叫……眯缝眼加柔弱的面庞下,又是怎么样的他?这是一款简单中又带着点曲折的故事,故事的主角是一个总是隐藏自身的有着神秘身份的反叛组织者,和一群充满故事的反叛者们。他善于隐藏又善于蛊惑人心,似乎从来不表露真心。时间给我们的,是人心存缝。世界给我们的,是崩塌重塑。那么他又会给这里带来什么?
  • 沉暮仙

    沉暮仙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他只是凡人中的一员,为了那虚无缥缈的长生,而一心修道的少年。寥寥千载,飞升可期,然而,却是一个人问心证道,身边,已无至亲挚友,这样的长生。
  • 司各特

    司各特

    司各特(Scott,Walter)是一个英国著名作家,生于1771年苏格兰首府爱丁堡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1832年去世。司各特18个月时患小儿麻痹症而有腿萎缩,但他以惊人的毅力战胜残疾,学会骑马、狩猎。12岁时进爱丁堡大学,毕业后当了8年律师,1799年被任命为塞尔扣克郡副郡长,7年后被委任为爱丁堡高等民事法庭庭长,直至谢世。他十分欣赏德国的“狂飙文学”,翻译过德国著名民谣《莱诺尔》。1802年司各特出版《苏格兰边区歌两集》。1805年他第一部有分量的作品《最后一个吟游诗人之歌》问世。此后他投资印刷行业。
  • 似水青春遇见你

    似水青春遇见你

    本书是由童话工作室发表的短篇小说,内容唯美,值得一看。如果爱可以早点说出,如果再多一点勇气,她就会有·属于自己的幸福,可就差那么一点,错过了她最爱的人。。。。“问世间情为何物?指教人难以琢磨,“爱上一个人有什么错?只惜爱错了人,她,是受宠溺爱的贵公主,他,是用情专一的书生,天差地别,我的心上人在哪?这是其中两个故事的简介,还有更多的精美故事,点击看看精彩内容吧!
  • 妙法莲华经文句

    妙法莲华经文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