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明朝后期,顾宪成和高攀龙等人在江苏无锡的东林书院讲学,他们经常在书院里议论朝政,抨击当权者,这些人被称为“东林党”。当时大宦官魏忠贤专政,凶险残暴,东林党人不怕迫害,指斥魏忠贤等人为“阉党”,与他们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26.明朝规定用科举制度选拔官吏。政府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应考的人不能有个人见解,文体要呆板地分成八个部分,叫做“八股文”。
27.明朝永乐年间,明成祖选派解缙等3000人编辑成《永乐大典》,共110095册,辑入各类图书七八千种,是中国规模最大的一部类书。该书先后抄录正副两本。正本后来被烧毁,副本在1860年英法联军和1900年的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两次被焚毁劫掠,目前存世的仅有300余册。
28.明朝卓越的医学家李时珍历经20多年,写出了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成为世界医学的重要文献。
29.徐光启是明代著名科学家,他向利玛窦学习天文、数学、测量、武器制造等各种知识。他编写的《农政全书》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农业百科全书。他还和利玛窦合作翻译了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
30.明朝末年,科学家宋应星编著了《天工开物》一书,对明代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总结,这部书被译成好几国文字,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31.明朝地理学家徐霞客根据他一生游历考察的成果,写出了《徐霞客游记》一书。书中最早揭示了中国西南地区石灰岩地貌的各种特征,徐霞客也因之成为世界上科学考察石灰岩地貌的先驱。
32.1662年,郑成功率领军队驱逐占据台湾的荷兰军队,收复了台湾。
33.1684年,清朝廷在台湾设置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
34.清朝乾隆皇帝组织大批学者编写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一部丛书——《四库全书》。
35.1724年,清朝廷确立了西藏宗教和政治领袖达赖和班禅必须经过中央政府册封的制度。
第二节 时事政治类
本部分考试内容包括时事常识、政治常识、政治基础知识三部分,其中的时事常识部分请考生参照当年的新闻热点及重大事件进行考前准备,此处不再赘述。
一、政治常识
(一)概念常识
1.什么是WTO“过渡期”?
所谓WTO“过渡期”,是指WTO在考察和接纳新成员时基于对新成员经济实力及国内市场对外开放承受能力的特别考虑而给予的“缓冲期”,即对于新成员某些幼稚或尚无法经得起外来强大冲击的产业,在开放的时间、进程上给予的特定期限。在这段期限内,新成员可以根据本国加入WTO承诺的具体规定,分步骤、分阶段地开放市场,直至实现所作承诺,以尽可能地削弱由于市场开放而带来的强大冲击。“过渡期”并不是“保护期”、“逃避期”,而是国家制度创新和产业竞争力的“培育期”、“热身期”。
必须明确的是,不同国家、不同产业、不同商品所获得的“过渡期”的长短是不同的,这完全取决于一国在申请入世时的谈判能力,以及本国不同产业、不同商品实际发展情况,尤其是加入时的竞争力状况。WTO协议对此并无具体规定,甚至对“过渡期”这一概念本身都未作出非常明晰的界定,它更多的是人们根据WTO新成员的入世承诺而施加的一种合理推算和形象概括。
2.什么是外交豁免权?
外交豁免权全称为外交代表的管辖豁免权。外交豁免权指一国派驻外国的外交代表(不论是常驻代表或临时使节)享有一定的特殊权利和优遇;豁免是指对驻在国管辖权的豁免,也可包括在外交特权之内。按照国际法或有关协议,在国家间互惠的基础上,为了保证和便利外交代表执行正常职务,各国根据相互尊重主权和平等互利的原则,按照惯例或有关协议相互给予。
外交特权和豁免本质上属于代表的国家,而不属于外交代表个人,因此个人无权自行放弃。
外交豁免权的主要内容有:人身、馆舍、住所和公文、档案、财产不可侵犯;使用密码通讯和可以派遣外交信使;在驻在国使用本国国旗、国徽;管辖的豁免;免纳关税和捐税,免除一切役务。外交官家属也享有这种特权和豁免。1961年制定的《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对外交特权和豁免权作出了较完整的规定。
如果外交代表以私人名义从事商务和其他经营活动而引起诉讼的,该外交代表不能请求获得管辖豁免。在民事行为的其他方面也是如此,比如说财产继承权等。
3.什么是战略对话?
战略对话是指国与国之间就最关切的双边和超越双边的战略性问题进行坦诚交流和直接沟通,以减少误判,增信释疑,划定准则,明晰目标,确保双边关系长期平稳发展的互动模式。
新建立的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机制,是中美加强双边对话机制的一个积极步骤。尽管该机制名字里有“经济”两字,但双方讨论的问题,不会仅仅集中于探讨两国共同感兴趣和关切的双边及全球战略性经济问题,同时也会兼顾中美战略对话机制所讨论的政治、安全、外交等议题。与前两轮中美战略对话相比,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规格有所提升。
中美两国已形成了包括商贸联合委员会、军事磋商、人权对话、反恐合作、能源、防扩散交流等在内的几十种交流平台和交流机制。战略对话并非要取代或整合上述具体的对话机制,而是这些平台和机制的延伸与深化,从更广泛的角度阐明各自立场,进行充分的战略评估,以从整体上协调两国关系。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大国面临越来越多的共同利益和共同挑战。大国间通过战略对话良性互动,就重要的双边、多边乃至全球问题达成共识,可以促进大国关系的理解,维护世界与地区的稳定与发展。目前,中国已与法、美、俄等大国启动了战略对话或高级别对话机制,涵盖政治、经济、人权、军事等领域,与印度、巴基斯坦、日本、澳大利亚、韩国等也建立了战略对话或磋商机制。
4.国际热核计划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简称国际热核计划,英文缩写为ITER)早在1985年就由苏联在美苏日内瓦峰会上提出,1986年开始设计和筹建,1998年基本完成前期工作。国际热核计划将历时35年,总投资额将超过100亿美元。目前,该计划共有七方参与,分别是欧盟、中国、美国、日本、韩国、俄罗斯和印度。欧盟承担40%的研发费用,其他六方各承担10%。
该计划是为验证全尺寸可控核聚变技术的可行性而设计的,其原理类似太阳发光发热,即在上亿摄氏度的高温条件下,利用氢的同位素氘、氚的聚变反应释放出核能。核聚变使用的氘、氚可从海水中提取,而且不产生温室气体及高放射性核废料,因此被认为是未来人类能源的希望所在。
与目前的核电站不同,聚变反应堆从本质上讲不会发生泄漏,所以国际热核试验反应堆和下一代核聚变反应堆不会发生重大事故。另外,它也不对环境和周围居民构成威胁。
5.软实力和软制衡
软实力是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院长约瑟夫·奈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奈认为,软实力指的是“一种能够影响他人喜好的能力”。软实力是与文化、意识形态和制度等抽象资源相关并决定他人偏好的吸引同化力量。软实力包括文化、意识形态、外交政策等。
软制衡是由芝加哥大学政治学教授罗伯特·佩普提出的。他表示,在过去200年里,力量较弱的国家往往联手对强国进行遏制。软制衡是相对于传统的硬制衡,即大国间的力量均势,特别是军事上的相对均衡而言的,当硬制衡无能为力时,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寻求强与弱的机会均衡。软制衡的手段包括:发挥国际机构的作用约束,使用经济手段加以威慑,通过外交措施限制自由度,以及运用智谋使其决策失误和外强中干等。从本质上来说,软实力是一种能力,而软制衡是一种手段。
6.世界常用历法有哪些?
历法是用年、月、日等时间单位计算时间的方法。现在世界上比较常用的历法主要有公历、伊斯兰历、佛历、农历、日本历、伊朗历、印度历和希伯来历。
公历是现行国际通行的历法,其历年为一个回归年(365日),划分为12个历月。
伊斯兰历为伊斯兰教国家通用的历法,以公元622年7月16日为伊斯兰教历元年1月1日,不分季节。
佛历为部分佛教国家计算纪元的方式,以释迦牟尼去世当年为计算基准,公元前543年(也有说公元前544年)为佛历纪元元年。
中国农历以月相定月份,以太阳定年周期。每月长短根据月相不同,为30日或29日,12个月为一年。
日本历是日本使用的历法,和公历的不同之处在于仍然采用帝位纪年法,新天皇即位时更改年号,如2007年是明仁天皇的“平成19年”。
伊朗历是目前在伊朗和阿富汗使用的历法,其每年第一天由春分开始,以公元622年为伊朗历纪元元年。
印度历是印度政府于1957年制定的印度官方统一历法,其独特之处在于一年设六个季节,每个季节有两个月,纪年以公元78年为印度历元年。
希伯来历(或犹太历)是以色列目前使用的古老历法,是一种阴阳合历。纪年以《圣经》传说中的上帝开始创造世界的第一个星期一开始,犹太教徒认为是在公元前3760年。
(二)国际政治常识
1.美国宪法与美国政治制度的原则
美国是由50个州组成的联邦。哥伦比亚特区是美国政府的所在地。1787年制定的美国联邦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较完整的成文宪法,它规定了美国政府的组织,详细说明了美国政府各个部门的权力和职责。自宪法制定之日起,迄今已有200多年历史,除有正式通过的26条宪法修正案外,全部继续生效。
美国宪法规定了美国的政体是总统制共和国。“三权分立”是美国政治制度的主要原则。按照宪法规定,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三部分,分别由国会(分参、众两院)、总统和法院行使,彼此互相制约。美国宪法规定了美国总统执掌美国行政权。他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总统不对国会负责,直接对选民负责,这是美国总统制的主要特点。
2.美国宪法规定的总统候选人标准
美国宪法规定,当选的总统必须是:出生在美国,年满35岁,并居住在美国14年以上的公民。总统候选人由各政党在总统选举前几个月选定。总统每隔四年选举一次。
美国总统由间接选举产生,即首先由州的选民投票选出本州的选举人(各州选举人的数目同该州在国会中的议员人数相等,全国50个州及哥伦比亚特区共有538名选举人);然后再由各州选举人组成选举团,集中在本州的州府投票选举总统和副总统。票选过半数(270张)的候选人当选为总统和副总统。按规定,总统的任期从总统选举年的下一年的1月20日开始,任期4年,连任次数以两届为限。
近年历任美国总统:
1989年1月至1993年1月,乔治·赫伯特·沃克·布什总统:当时最为昂贵的就职典礼。
1993年1月至2001年1月,比尔·克林顿总统,就职仪式第一次通过互联网直播;第一次在马丁·路德·金纪念日举行总统就职典礼。
2001年1月至2009年1月,乔治·沃克·布什。他是继美国第六任总统亚当斯之后第二位踏着父亲的足印入主白宫的总统。民众习惯称其为小布什。
2010年1月至今,巴拉克·侯赛因·奥巴马,其于2008年11月4日击败候选人麦凯恩,当选新一届美国总统,也是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
3.美国选举日为何定在星期二
美国全国范围的选举包括两个,一个是大选,另一个是中期选举。这两个选举的选举日都是11月的第一个星期一之后的星期二。
美国在1845年把选举日定在11月第一个星期一后的星期二,这一日子的确定有其经济和宗教原因。美国当时还是一个农业国,11月份时秋收已经结束,农闲之时有利于人们有时间和心思参与选举投票。另外,11月天气还不太冷,农民可以用马或者马车长途旅行到投票站,而再晚一些的话,道路就可能布满泥泞和积雪。选定星期二的原因是因为很多乡下人居住的地方离投票站特别远,需要前一天就开始旅行。对于那些星期天要去教堂的人来说,星期天开始旅行是不能接受的。而最终选择11月第一个星期一之后的星期二,是为了使投票日不会同天主教和圣公会11月1日的万圣节碰在一起。
此外,选举日的确定还有其实用考虑。在100多年前美国选举日确定之前,美国政治十分混乱,不同的州在不同的时间进行选举。选定单一的选举日可以达到一体化,为美国的选举体制开始运转设定时间。把选举定在11月举行对于总统大选年更有意义,因为这给了美国的选举体制足够的时间,以便在新总统1月上任之前完成权力交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