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洗澡、喝酒就成为这个节日的主要活动,还有各种音乐、舞蹈、射猎、钓鱼、划龙舟等活动助兴,经过发展,这个节日成了人们纵情享受的日子。
清明节和寒食节的由来
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本来与寒食节没有什么联系。但由于寒食的正日子,是冬至后的105天,也就正好赶上二十四节气的清明。(实际上,不同的时代,做法也不尽相同。隋唐时,人们多把寒食固定在清明前的第二天;到了宋朝,又多用清明前的第三天了。)既然两个节日赶在同一天了,后来有人便把它们混在了一起,以致把寒食的风俗看成了清明节的活动内容之一。
那么,寒食节又是怎样来的呢?相传春秋时期,晋国有个国君叫晋献公,他有九个儿子,按照传统,如果晋献公死了的话,王位应该由太子来继承。可是献公宠爱的骊姬却想让她亲生的儿子来继承,于是便陷害别的公子,结果逼得太子申生不得不自杀,逼得公子重耳等人只好逃跑了。
晋公子重耳在国外流亡了19年,挨过饿,受过冻,经历了不少艰辛,最后终于在随从们的帮助下回到了晋国做了国君——这就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五霸之一——晋文公。晋文公上台后,对那些曾追随自己在国外流亡过的随从们自然要大大地奖赏一番。不知为什么,在奖赏的时候,单单漏掉了一个理当受到重赏的介子推。
在晋公子重耳逃亡的时候,介子推是很有功劳的。据说最为难得的是流亡的时候,当重耳一行讨饭都讨不到时,介子推毅然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煮来给重耳吃。
当晋文公要赏赐有功之臣时,原来的随行人员大都自己出来给自己评功摆好,把自己瞎吹了一通,而只有介子推一言不发,因此他也就什么都没有得到。见到这种情况,介子推心中很气愤。他气愤的不是自己没有得到奖赏,而是别的所谓功臣们的胡说八道。他想:偷东西的,当然是贼;那种把老天爷的恩赐以及大伙儿的功劳都记在自己账上的人,不是更可耻吗?
他感到,跟这些人再也不能相处下去了,准备干脆找个地方去隐居。回到家中,他便把这些想法全对自己的母亲讲了。母亲说:“你为什么不去要求封赏呢?自己不去求,却偏要生闷气。就这样憋死了,你怨谁?”
介子推说:“我自己已经指责了那些人的过失,如果我再那样做,过失不就更大了吗?今后我要再有半句怨言,您就不让我吃饭!”母亲说:“你就让他明白明白这件事也好呀!”介子推说:“语言就好像一个人的衣服,现在我就要归隐了,还要那好看的衣服干什么?如果我自己再去表白,不仍旧是给自己打扮一番吗?”母亲见介子推这样,便跟他一起收拾了行装,到绵山隐居去了。
介子推隐居后,晋文公才想起了他的功劳,于是马上派人去找,可是怎么也找不到。怎么办呢?有人想了一个烧山的办法。说是如果一烧山,介家母子就会跑出来的。大火把绵山烧了三天三夜,仍不见介家母子的踪迹,等火灭后进山一看,只见介子推跟他母亲合抱着一棵挺直的大树,已经烧死了。
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便叫人在绵山上修了一座庙,把绵山的名字改成介山(就是后来山西介休县东南的介山)。第二年放火烧山的那一天,即冬至后的第一百零五天,晋文公便通令禁止生火,家家都吃冷饭,后把这一天定为寒食节。
寒食节没有流传下来,但它通过清明节给人们留下了追念先人、祭扫墓地的风俗节日传统。
端午节的由来
农历的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又叫端阳节。这是纪念我国古代爱国诗人屈原的节日。
屈原是战国时代的楚国人,曾经当过楚国的三闾大夫。那时,楚国外有强敌,内政又很腐败,他看出了国家的危机,一再上书怀王联齐抗秦。可是昏庸的楚怀王听信谗言,不仅不采纳屈原的正确主张,反而把他撤职,赶出京城,放逐边陲,还和秦国缔约结亲,致使楚国不断被秦国侵吞,最后连京都——郢都也被秦国攻陷了。面对这奇耻大辱,屈原却无力挽救国家的危亡,又不忍看百姓遭受途炭,便写下不朽的诗篇《离骚》等著作,于公元前约278年忿然抱石投入汩罗江。相传当时正是五月初五,人民听到这个消息,纷纷赶来划船打捞,并用糯米包了粽子投入江心喂鱼虾,希望它们不吃屈原的尸体。从此以后,人们就把五月初五赛龙舟,吃粽子,作为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
中秋节的由来
中秋节的由来至少可以追溯到二千多年以前。传说古时天子祭日在春,祭月在秋。农历八月是秋季中间的月份,十五又是中秋之中,所以,八月十五就被择为祭神吉日,称为“中秋节”。秋天又是庄稼收获的黄金季节。所以,八月十五日逐渐发展为人们喜庆丰收的节日。
中秋节这一天,是望日,月亮正圆,而且最明亮,皎洁,人们看见圆月,就会联想到一家人的团聚,所以有人也把中秋节叫做“团圆节”。过节时吃的糕饼也做成圆形的,叫做“月饼”。
腊八的由来
腊月初八,我国民间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这一天,人们为什么要吃腊八粥呢?
原来,腊月初八是佛教徒的节日,称为“佛成道节”。据说佛教的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得道成佛之前,曾遍游印度的名川大山,寻长老、访道人、苦修行,寻求人生的究竟。他来到印度的摩揭陀国的尼连河附近时,由于地处荒僻,人烟稀少,加上酷热难熬,又累又饿,终于倒下了。这时,一位牧女放牧走到这里,急忙把自己所带的午餐拿出来,又取些甘甜的泉水,用火加热后,一口一口地喂给释迦牟尼。牧女的午餐,是几天来家里吃剩下的各种黏米、糯米粥饭混合在一起的杂货饭,里面还有牧女从山上采来的枣子、野粟等。对于多时不见水米的释迦牟尼来说,真可谓玉液琼浆了,刹时,释迦牟尼元气恢复,精神振奋,食毕,他又在尼连河里洗了个澡。在菩提树下静坐沉思,于12月8日得道成佛,此后,每到腊月初八这一天,群僧便集会,诵经演法,喝糯米粥,以示纪念。
此俗从宋代开始,也被我国僧侣、朝廷、官府及民间所效法。
祭灶的由来
腊月二十三,我国民间有祭灶吃灶糖的习俗。对于灶神,传说不一。据《淮南子》说,黄帝作灶,始为灶神。《周礼》上说,祝融为灶神。《酉阳杂俎》说:“灶神状如美女。”而民间传说灶神则是《封神榜》上的张奎。又说,灶神是天上的一颗星宿,因为犯了罪,玉皇大帝把它贬到人间作监察官,了解人间善恶行为。
祭灶的习俗,历代各不相同。先秦时,祭灶时间定在夏季,以后又改为腊月初八。直到唐代,才把祭灶改为腊月二十三前后。传说,腊月二十三这天,灶神要回天宫,汇报人间情况,所以人们要把它祭礼一番,一般是供奉胡桃、柿饼之类。但其中最主要的,是用一些又甜又黏的麦芽糖,意思是黏住灶神的嘴巴,使它在天宫少说人间坏话。
现在,大部人已没人作祭灶等迷信活动了,但腊月二十三吃灶糖的习俗却流传了下来。
除夕的由来
除夕,又叫“除夜”“岁除”,民间也叫它“年三十”,指的是一年里最后一天的晚上,有时也指一年的最后一天。
这天虽然也叫“年三十”,但夏历中一年的最后一天却不一定是腊月三十,也有不少是在腊月二十九的。因为夏历每年的大月和小月,不像现在通行的公历,它不是固定的,而是轮流变化的。腊月大时,自然是三十天,如果轮到腊月小,也就只有二十九天了。除夕里的“除”字,原意就是“除去”的意思。除夕这天之所以叫“岁除”,就是因为旧岁在年末最后这天就要过完了,除去了,新的一年就从明天开始。“除夕”这名称,就是指的“岁除这天的夜晚”。
古代除夕的节日风俗是很多的,如“扫除”“守岁”“藏钩”“喝屠苏酒”“驱温打鬼”“除故纳新”等等,这些风俗都反映出人们的一种美好愿望,希望来年更比今年强。其中有些风俗至今还流传着。
泼水节的由来
“泼水节”是傣族同胞的节日,为什么要互相往身上泼水呢?这在傣族同胞中还留传着一个动人的传说呢。
据说,很古的时候,傣族同胞居住的地方非常美丽富饶,大家丰衣足食,日子过得很不错。可是,刮了东风刮西风,好景不长。有一天,乌云滚滚,飞沙走石,一条火摩从天而降。火魔喷火吐雾,把个美丽富饶的傣族家乡变得酷热干旱,水枯苗死,五谷不生,百姓陷入了水深火热、走投无路的境地。
可恨的火魔,蹂躏百姓,草菅人命,无恶不做。百姓对他恨之入骨,日盼夜想把它连根除掉。
火魔吃人肉、抢民女,凶残到了极点。它一连抢走了7名年轻美貌的傣族姑娘,其中年龄最小的名字叫侬香。侬香聪明伶俐,她一心想为父老乡亲报仇除害。怎么办呢?硬拼,她年小力弱,不是火魔的对手。力取不如智夺。她骗取了火魔对她的信任,在傣历六月的一天,陪伴火魔饮酒。
火魔得意洋洋,喝了一坛坛美酒,已经有些醉意。侬香又斟满了一碗酒,双手捧给火魔说:“大王天下无敌,饮酒也是海量,真了不起!”火魔哈哈大笑:“那是自然!哈哈,慢说这坛坛浓酒,就是大江大河又有什么可怕!”侬香顺情搭话,连忙说道:“是啊,大王天不怕,地不怕嘛!”火魔已经喝醉了,得意忘形,脱口说道:“不过,我也有一怕:怕用我自己的头发丝勒住我的脖子——”侬香心中暗喜,连忙搀扶火魔,说:“大王喝醉了,请躺下歇息——”
不一会儿,火魔就酣声大作,睡得像死猪一样。侬香连忙趁机从火魔头上拔下一根头发,迅速将头发勒住火魔的脖子。说来也怪,那火魔的脑袋竟骨碌碌滚了下来。嚯!那魔头还圆瞪着眼,张着大嘴,像一个火球,滚到哪里,烧到哪里。侬香转喜为忧,不知如何是好,连忙呼叫:“快来呀——”
六姐妹正在树下哭泣,听到侬香呼叫,急忙跑来:“抓住它!”不知谁喊了一句,七个姑娘一齐上手,将魔头从地上提了起来。顿时,那魔头上的烈火熄灭了,可是,只要它一沾地,烈火立即就会燃起。七姐妹只好轮流抱住魔头,不让它落在地上……
死沉死沉的魔头虽然熄去了熊熊烈火,但仍然是滚烫滚烫的。侬香提醒说:“姐妹们,快,用凉水泼它,让它降温——”六姐妹急忙舀来清水,向抱着魔头的侬香泼着。
七姐妹轮流着,每人抱着魔头一年,度过了漫长的岁月。直到七年过去,魔头才终于死去。
火魔除掉了。为了纪念替民除害的七姐妹,傣族人民每到傣历六月就要举行泼水节,将清水泼向亲友同胞,表示祝福消灾,庆贺战胜邪恶的胜利。年轻人还要燃放鞭炮,赛龙船,放高升,载歌载舞,持续三四天之久。
“火把节”的由来
每年农历6月24日,是我国彝族人民最盛天的传统节日——火把节。
说起火把节的来历,有不少传说:一说是唐代六诏之一的赕诏王被蒙舍诏王皮罗阁所害,其夫人在这一天点燃松明为之招魂,彝族人民相沿成习,以示纪念。还有一个说法更为动人。相传在古时候,天神恩体古兹想破坏人间的美好生活,就从天上撒下无数害虫,意欲吃尽地上的庄稼。这时,有位勇敢的年轻人挺身而出,教人们点上火把,熊熊火焰将害虫全部烧死了,人们战胜了天神。后来,为了纪念这件事,每逢这一天人们便点燃起火把,历代相传,就形成了“火把节”。
火把节是热闹非凡的。白天,彝族的男女老幼都身着盛装,小伙子骑着马,姑娘们撑着黄伞,斗牛士赶着雄健的公牛,从四面八方涌上会场。斗牛是节日中最重要的节目,它象征着彝族人民的勇敢精神。斗牛时,两头壮实的黄牛抵角而斗。得胜的牛,昂头吼叫,表示出胜利的自豪。当夜幕降临时,家家户户都要点燃一把火竖立在门前。村寨的中心广场上,要扎一个巨型火把,火把的中心是一根高达4.5丈的松柏树干,周围用一层树皮、一层干柴扎成一座巨大的宝塔形,塔的顶端竖起一根翠木,下面挂着一串串的红花、白饼和海棠,装点的十分美丽。吃过晚饭后,所有的村寨锣声与号声响成一片。男女老幼都拿着火把,背着米酒和炒豆,成群结队地绕过住宅,向田间山坡巡游,漫山遍野形成了一条滚动的火龙。据说这样可以保卫庄稼,驱逐害虫。然后,人们陆续地从四面八方汇聚到广场上,把宝塔形火把点燃,顿时火光冲天,整个广场如同白昼。青年男女随着三弦、月琴、芦笙、笛子和口弦琴的伴奏,翩翩起舞,老人们围坐在一起开怀畅饮。歌声、欢笑声汇集,组成一曲欢声笑语的美妙音乐,一直响到次日黎明。
“重阳节”的由来
农历的九月初九,是我国传统的重阳节。《易经》载:“以阳爻为九”。将“九”定为阳数,两九相重为“重九”,故称“重阳”。三国时代,魏文帝曹丕在写给大臣钟繇的《九日与钟繇书》中说:“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亭宴高会。”可见当时已有“重阳”的说法了。
以重阳为节的习俗早在先秦时期就已出现,到了魏晋时期就已经广泛兴起,重阳成了人们很为重视的一个节日。东晋初年的陶渊明曾在《九日闲居》一诗序文里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有关古籍中也记载:“重阳之日,以糕酒登高望远,为时宴之游赏,以畅秋志。酒必采茱萸甘菊以泛之,既醉而远。”由此可见当时重阳节盛况之一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