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的由来
甲骨历就是日历,不过真正的日历产生在唐德宗贞元二十一年。起初是一天一页,记载国家、宫廷大事和皇帝言行,后来发展为把月日、干支、节令等等内容事先写在“日历”上部,下部空白留待记事,颇似现在的“台历”。印刷术发展以后,日历逐渐发展、花样翻新,品种增多,虽经1000多年的发展变化,至今仍然保持着古老日历的格局。
皇历的由来
历书,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据传,宋代有个学政,有一年主持科举考试,批阅试卷时,发现不少秀才把日期写错了。问其原因,秀才们回答:“书生昼夜读书,只能夜观星月,计算日期,哪有不差一两天的。”于是,学政奏明皇上,请翰林院来修撰历书,以便秀才们掌握光阴。由于是皇帝授命编纂的,所以把历书称为“皇历”。后来,皇历流传到民间,成为劳动人民计月算日的工具书。
阳历的由来
阳历,是根据地球绕太阳公转定出来的。地球绕太阳一周,就是一个回归年,一个回归年有365天5时48分49秒。阳历规定每连续4年内有3年各以365天来计算,而其余一天则为366天。有365天的年份叫平年,有366天的年份叫闰年。阳历又规定每满100年少闰一次,到第四百年再闰,这样,阳历一年的平均长度是365天5时49分12秒,和回归年的长度差不多相等,每3300年才差一日。由于这种历法的精密度高,所以许多国家都先后采用。我国于1912年开始采用。计算日子由于用日有时太短,用年有时太长,阳历又定出月来。阳历一月是一年的分段,因一年只能看到十二次满月,所以阳历把一年分为12月,并规定1、3、5、7、8、10、12月是31天,叫做大月;4、6、9月是30天,平年二月是28天,闰年二月是29天,叫做小月。
阴历的由来
我国现行的阴历,实际上不是纯粹的阴历,而是阴阳历。纯粹的阴历是完全根据月亮圆缺变化的周期来制定的。我国的阴历一方面以朔望月作为历月的标准,另一方面又像阳历那样,以回归年做为历年的标准。它以月亮圆缺循环一次作为一个月,十二个月为一年,每年有354天或355天。大月30天,小月29天。每隔2至3年又要加上一个闰月来调整节令。这种兼顾阴阳历两种性质的历法,是我们祖先的伟大创造之一。
世界历的由来
1930年,一位研究历法的专家伊丽莎白·阿萨里斯设计了一种世界历,其特点是:每季91日,每季3个月分别是30日,30日和31日,恰好为13周;并且每季开始于星期日,结束于星期六。这样,一年为364日,多余的一日放在年底,定为12月W日,这一天不属于星期几,而是“世界日”。如果遇到闰年,多出的另一日放在6月底,为六月W日,也不属于星期几,而是“闰年日”。这样就把每年的月、日、星期完全固定化,解决了现行公历的种种不规律之处,因而有利于人民的经济生活,也有利于国家的计划和统计工作。然而,世界历协会虽然一直在提倡,联合国理事会也讨论并肯定过,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一合理化建议始终未能实现。
公元的由来
“公元”产生于基督教盛行的6世纪,当时,为了扩大教会的统治势力,僧侣们把任何事情都附会在基督教上。公元525年,一个名叫狄奥尼西的僧侣,为了预先推算7年后(即公元532年)“复活节”的日期,提出了所谓耶稣诞生在狄奥克列颠纪元(是古罗马用罗马统治者狄奥克列颠称帝时作为纪年开始的一种纪年法)之前284年的说法,并主张以耶稣诞生作为纪元。这个主张得到了教会的大力支持。公元532年,把狄奥克列颠纪元之前的284年作为公元元年,并将此纪年法在教会中使用。到1582年罗马教皇制定格里高利历时,继续采用了这种纪年法。由于格里高利历的精确度很高,而为国际通用,故称“公历”。由此,教士所臆造的耶酥诞生的年份,便被称为公元元年。所谓公元,就是公历纪元。
公元元年相当于我国西汉末期平帝的元始元年,我国采用公历是在辛亥革命以后的1912年,但于当时中华民国纪元的纪年法并行。新中国成立以后,才完全采用公历纪元,废除了民国纪元的纪年法。
旬的由来
这是很古的时候遗留下来的。那时用的是纯粹的阴历,把1个月分成上、中、下三旬,每旬10天,以10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为10天的名称。但是小月只有29天,下旬是9天,所以壬是小月的最后一天,下月第一天仍由甲开始。现在我们还习惯用旬这个名称,把1个月的前10天叫上旬,当中的10天叫中旬,21日到月底叫下旬。
周、星期、礼拜的由来
我们在生活中,都以7天为循环来安排日常工作、学习和休息。那么,为什么称这七天为“周”“星期”“礼拜”呢?这要从遥远的古代文明谈起。
早在3000年以前,居住在今天西亚的两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流域)的人们,在长期实践中,通过对天体运行的观测,掌握了月亮圆缺运动的规律。他们把月相的变化分为朔日,上弦,望,下弦等阶段,其间隔大约都是7天,他们就把这个规律作为记日法,每一阶段的月亮变化为一周期,因而这7天就叫一“周”。
“星期”即星的日期。两河流域的人们不仅掌握了月亮运行规律,也能够区分五大行星和恒星,又分别用日、月、土、火、水、木、金七个星球的名字命名一周中的每一天,所以一周又叫一“星期”。
“礼拜”是基督教会的一种拜教仪式,古代罗马时期,人们不满于当时的暴政,便纷纷宣扬说基督即耶酥是上帝的使者,是“救世主”,于是,很多人信教并组成教会。教会把星期日定为教徒对上帝礼拜的日子,这一天也就被称为“礼拜天”,一个星期就相应地被称为一个“礼拜”了。后来,欧洲传教士把基督教传入我国,我国人民也有称“星期”为“礼拜”的习惯了。但严格地说还是应称周、星期为妥。
“刻”的由来
古人为了计时精确,把一个昼夜划分为十二等分,用十二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来表示。每一个等分叫做一个时辰,一个时辰相当于现代的两个小时。现在的零点相当于子时,两点相当为丑时……到了近代,人们又觉得这种时段太长,又把每一个时辰分为两个小时辰,每一个小时辰相当于现代的一小时。头一个小时辰叫“初”,后一个小时辰叫“正”。如子初,就相当于现代的23点;子正,就相当于现代的0点。再到后来,人们把小时辰简称为小时,一昼夜就成了24小时了。
那么,为什么1小时中的15分钟又叫做一刻呢?原来,古人曾以铜壶滴露的办法计时。这种铜壶叫露壶,有单壶和复壶两种,复壶计时更精确。元代有一种复壶由四支铜壶组成,由上而下,互相迭放,上面3只壶底都有小孔,最下1只壶中竖放着一个箭形的浮标,上面有刻度,随着壶中水量的增多,浮标逐步向上升高,这样就可以知道时辰了。因为记录一昼夜的时间,浮标正好上升100刻,所以古人把一昼夜分为100刻,可是,100刻不好与12个时辰相配,不能被12整除,所以又改为96刻,100零8刻,120刻……清朝初期,确定一昼夜为96刻,这样每一时辰就是8刻,每1小时辰(小时)就是4刻。我们知道,现在1小时是60分钟,60分钟除以4刻,所以15分钟就是1刻。现代计时“刻”,来源于此。
小时的由来
汉代以前,“时”指的是季节。“一时”相当于现在所说的一季。今天说“春夏秋冬,一年四季”,那时就说“春夏秋冬,一年四时”。汉代以后,“时”不再用来表示季节,而用它来表示每天计算时间的单位。当时,把一天分作12个时,1时等于现在的两个小时。后来,又把每天分成24份,每份仍用“时”来表示。因这个“时”只相当于汉以后的“时”的二分之一,所指的时间范围又缩小了,为区别于以前的“时”,所以就叫做“小时”。
标准时间的由来
同一瞬间,地球上各地时间是不一样的,东边的时刻早,西边的时刻晚。我国东部长白山上的人吃午饭的时候,西部帕米尔高原上的人刚吃过早饭。
从前,每个地方各用各的时间。这在古代交通不发达,往来不多的情况下,还没有什么不合适。但到了近代,随着交通的发达,各地交往的频繁,就出现了诸多不便。
有这样一件争执案:1858年11月24日,英国多塞特郡的时钟指在上午10时6分,该郡一位法官判决一名土地诉讼的人失败,因为上午开庭是10时,他没有准时到庭。但是,两分钟后,那人到了庭,当即向法庭指出,按照他家乡肯柏兰郡喀来耳镇火车站的时钟,他是准时到达的,因此,这件案子必须重审。
火车站与法庭的时间差异,促使英国统一时间。但直到1880年,英国国会才决议以格林威治时间为全国标准时间。那里天文台的格林威治大钟从此便决定着整个英国的时间。
大约从1884年起,格林威治标准时间也为其他国家所承认。无怪现在人们都把英国的格林威治天文台说成是“时间开始的地方”呢。
北京时间的由来
电台报告时间总是说:北京时间××点整,“北京时间”又是怎样来的呢?
原来,地球上不同地点的人,看到太阳通过天体子午线的时刻(即正午12时)是不一样的。为了统一,天文学家规定东西两地相隔经度15°,时间就差1小时,地球自转一周为360°,一天分成24小时,所以地球1小时就等于自转15°。国际上把全球分为24个“时区”,我国使用的是东经120°的标准时间,属于东八区,“北京时间”就是东八区时间。
“最后一响”的由来
收音机里,每小时报一次:“刚才最后一响,是北京时间×点整。”这个点不是由北京直接报的,而是由我国报时中心——中国科学院陕西天文台授时给北京天文台的,再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发给听众。
陕西天文台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的现代化授时中心。授时是由两个标准时间频率的专用电台进行的,一个短波授时台,一个是长波授时实验台。长波授时实验台是利用长波无线电波传播时间信号,它的精确度比短波授时台高,有比短波授时更为复杂,更为精确的现代化仪器设备。这里的氢原子钟和铯原子钟等现代化授时仪器,建立起了我国原子时间标准。这个精确度可以保持三万年乃至三十万年才有正负一秒的时间误差。
二月平的由来
公元前46年,罗马帝国皇帝儒略·恺撒,在埃及天文学家索西根尼的帮助下制定了历法,规定1年为12个月,逢单的叫大月为31天,逢双的叫小月为30天。但这样一年便成为366天,多了一天怎么办?罗马帝国那时是在2月判处死刑,罗马人认为这个月不吉利,不愿过得太长,所以就把2月减去1天成了29天。儒略·恺撒死后,他的养子奥古斯都继承皇位,在公元前27年,宣布把他的出生月8月命名为奥古斯都月。可是8月是30天,而当时的罗马帝国由于受2月的影响,偶数被视为不吉利,更何况他的前任是7月生的,而7月是31天,这怎么行?为了显示他的身价和地位不亚于儒略·恺撒,于是又从2月抽出一天加到8月,从此8月和8月以后的双月,就成了大月为31天,8月以后的单月改为小月为30天,而2月就只有28天了。
后来,天文学家又规定每4年有一个“闰年”。因为地球绕太阳一周为365天又四分之一天,4年就会差1天。为了补上这个差数,规定每4年加1天。因为2月天数最少,就加在2月份,这一年的2月份就变成29天了,全年为366天,这就叫“闰年”,也叫“二月闰”。
“夏时制”的由来
1916年3月,正当第一次世界大战打得火热之际,德国突然向全国宣布把时钟拨快1小时。为什么?主要是为了节约电力和燃料。德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实行夏时制的国家。隔不多久,丹麦、挪威、瑞典、奥地利等,也相继采用夏时制。我国在解放前也实行过夏时制。
夏季将时钟拨快1小时的主张,是20世纪初由英国人威廉·韦利特最先提出来的。他的着眼点是:在昼长夜短的夏天里,早晨的宝贵时光给白白浪费掉了,太可惜。他建议政府制订夏时工作制,但是被议会否决了。倒是德国政府的头脑反映快,一下子看到了这一制度的许多优越性,便率先实行。
紧跟着德国实行夏时制的国家是法国。1916年4月,法国议会通过关于夏时制的法令,宣称这样做的“目的是珍惜电、石油和天然气”。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国家越来越清楚地看到了实行夏时制的好处,便相继采纳实行。